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夢想05:水男孩
2009/08/15 15:41
瀏覽1,539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夢想05:水男孩——不一樣的夢想

導讀:楊惠玲老師

【電影介紹】

  水男孩的故事源起於1989年,琦玉縣川越高中的學生在文化祭中發表男子版的水上芭蕾造成轟動,於是此項活動變成川越高中文化祭的特色與傳統。
  電影以唯野高中學生鈴木智為核心,只剩他一人的游泳社即將關社,他卻意外的對女子水上芭蕾著迷,在年輕女指導老師的誘騙下,他和佐藤、太田、金澤、早乙女合組成水上芭蕾社團。
五位男孩原來抗拒男生跳水上芭蕾,卻在種種機緣下,從消極轉為積極,最後在文化祭時,順利完成精彩演出。

【電影導讀】

  男主角鈴木智是由妻夫木聰飾演的。電影以唯野高中的學生鈴木智為核心,只剩他一人的游泳社即將關社,他卻意外的對女子水上芭蕾著迷,在年輕女指導老師的誘騙下,他和佐藤、太田、金澤、早乙女合組成水上芭蕾社團。你們可以看一下在「交響情人夢」裡的王子是玉木宏飾演的,他在這部電影裡是什麼樣子?
  觀影角度:男生跳水上芭蕾為什麼有這麼多事情?為何不能我想參加就參加呢?背後是什麼東西在決定的?男子跳水上芭蕾為何是與眾不同的事?為何有些人就是要與眾不同?為何有些人又都是要與眾相同?「十月的天空」裡的侯麥有不同的夢想?為何有人選擇造火箭?選擇走音樂這條路?為何林義傑要選擇到沙漠長跑?

【電影討論】

  上週談的是嚴肅的品德問題,今天看的是清涼的電影「水男孩」。看電影要用開放的心情,要從電影裡得到什麼。第一次看電影從電影裡了解電影在講什麼故事,第二次看的時候,如果只看故事,就失去很多。電影是藝術,如果只看故事,也可以看書。電影呈現故事之外,你仔細聽還有音樂、鏡頭的運用、拍攝的技巧……。例如「想飛的鋼琴少年」從五歲轉換到十二歲,電影不可能用同樣的好幾年敘述這些故事,我提醒你們要看五歲主角手部的變化,這種拍攝技巧叫做「蒙太奇」的手法。你跟別人說故事,如果故事發生四小時,你也不可能用四小時來說故事,所以,你要怎麼運用自己的「蒙太奇」?
  電影稱為第八藝術,結合導演與演員的技巧、製片的規劃、編劇、音樂、攝影等等。電影被稱為一個框框,但是不代表框框以外的不存在。
  「水男孩」這麼普通的一件事,為什麼可以變成一部電影。電影是講五個跳水上芭蕾的男孩的故事。這是一個真實故事,水男孩的故事源起於1989年,琦玉縣川越高中的學生在文化祭中發表男子版的水上芭蕾造成轟動,於是此項活動變成川越高中文化祭的特色與傳統。
師:這次的電影比較輕鬆,嚴肅的電影或輕鬆的電影提供我們什麼?每一樣的東西是否有價值的高低,是你們未來成長的路上需要尋找的。竹中直人演過許多角色,金子貴俊是娘娘腔角色、近藤公園是數學很好的那位、平山綾是媽媽桑,構成今天的電影故事。


師:故事精不精彩,由大家來做評論。侯麥造火箭、竟然有人想跳水上芭蕾。有人看過「威廉的洋娃娃」繪本嗎?
生:沒有。
師:日劇「粉紅系男孩」,主角是男生,但喜歡做蛋糕、打毛線、做洋娃娃。的確會有不一樣的興趣和喜歡的人,為什麼每個人會有不一樣的喜歡。爸媽聽到小孩喜歡做科學研究很高興,但是如果孩子說要跳水上芭蕾,父母可能擔心一下。為什麼有些喜歡被人視為不太對?
生:刻板印象。
師:男生做哪些事情有刻板印象?
尹:做衣服。
云:穿裙子、化妝。穿蘇格蘭裙。
師:這會有地區差異的。
生:像凱薩獎穿裙子。
晴:當護士。
笙:家庭主夫。
尹:當老師。小學男老師比較少。男班導比較少。男生去做別的事,例如主任、校長。
聖:男生念師範學校比較少。
師:男導師比較少的原因(略)。
師:有些父母在教導小孩子時,會提醒女生以後當老師比較好,可是比較少提醒男生應該要當老師。還有呢?
欣:打掃。
聖:清潔隊很多男生。
尹:空少、芭蕾。
欣、文:不會啊,男生也跳芭蕾。
師:「舞動人生」裡的小男生很愛跳芭蕾。每個芭蕾舞劇都有男主角。
云:穿高跟鞋。
師:男生跳芭蕾這件事在台灣也被認為與眾不同。
尹:林懷民。
師:他的爸爸是臺灣的省長。他爸爸從小教導他男生要雄壯威武。他在家庭的環境下,不敢有別的想法。他念政大新聞系,出國念碩士。他出國前看一場瑪莎葛蘭姆的表演,他非常感動。更早一點他看過一部電影「紅伶豔」(紅菱豔),他對舞蹈是心動的,可是他卻只能考高中、大學、出國唸書。他後來轉系念舞蹈家裡很反對,但他堅持下去,創辦雲門。這個故事很長。為什麼他走的路跟他爸爸不一樣?
尹:跳舞會比從事政治還有名。
師:但是要非常的傑出。大部分的人我們都不認識,很難脫穎而出。
師:剛才笙說家庭主夫。你們認同嗎?
棋:輕鬆的工作要給女生做。
師:家事是輕鬆的嗎?
文:穿著圍裙怪怪的。
尹:大廚也圍圍裙。感覺爸爸是一家之主。
聖:看他適合做什麼,如果他菜燒得好、家事做得好。
師:國際大導演李安,他足足有八年在家帶小孩煮飯。直到他拍了「推手」、「喜宴」、「臥虎藏龍」,他才忙碌起來。他說他不拍電影時還是喜歡煮菜。可見得社會裡還是藏著許多粉紅系男孩。
笙:我會洗碗、晾衣服。
軒:我也會做。
聖:應該都可以。
尹:玩芭比娃娃。
師:你們認識「吳季剛」嗎?他跟歐巴馬的夫人蜜雪兒有關係嗎?
聖:他是服裝設計師。
師:他小時候就喜歡幫芭比娃娃做衣服,他只有二十幾歲,現在是世界知名的服裝設計師。他待過很多國家,學服裝設計。
尹:那是他的興趣。
師:他的興趣為什麼不同?
尹:發自內心的。
師:那個聲音會告訴你,我就是喜歡做這件事,社會看法可能怪怪的,但是那個聲音會不斷告訴你,你一定要很勇敢的去聽那個聲音,你的人生要不要很誠實、用心的去聽那個聲音?這是很特別的事情。

師:女生呢?
尹:計程車司機、公車司機。
師:我覺得很神氣。
聖:當總統。
師:未來女孩子當總統,會不會有什麼不一樣?
欣:制度。
尹:心思細膩。
軒:會尊重女生。比較少戰爭。
師:你們相信嗎?如果女生當總統,世界會比較少戰爭。
云:蓋房子的工人。
師:為什麼?
生:勞力、體力。
師:有些工作會限制女性。建築工地早年的禁忌是限制女性的,他們認為女性是不乾淨的,因為有生理期的關係。
師:有誰想過想做什麼事,但是怕會被嘲笑的?
軒:男生當保母會被嘲笑。
師:像「粉紅系男孩」他在外面是劍道很厲害的,可是他私下卻是很擔心被發現他喜歡縫縫補補的。
茹:現在男女平等,做什麼都不怕了。
聖:穿女裝。表演的時候。穿校服的女裝、穿媽媽的高跟鞋。接受之前比較難,接受之後就豁出去了。感覺比較放得開,但是如果要我穿女裝出去街上散步我就不敢了。
尹:因為大家都知道是表演。為什麼有些人喜歡當女生?
師:他心裡的聲音,他覺得穿女裝才是有自信和漂亮的。不是每個人出生後就知道自己是男生和女生的。成長過程中是慢慢的性別認同的。性別真正的確定是在青春期之後,之前是性別認同的階段。有些人性別認同錯誤,明明認為自己心理應該是女生,為何要穿男裝。

師:這部電影在告訴我們什麼?鈴木智為什麼明明很積極,卻害怕女生知道他是跳水上芭蕾的?那個教練說「丟臉總比終身遺憾好」。你害怕被人嘲笑,還是要人生不要遺憾?
師:玉木宏飾演的佐藤的關卡是總是半途而廢,但是他把他做完了。太田和金澤也是跨越關卡,讓青春綻放光彩。性別的刻板印象常讓人不敢做什麼?為何有些人會想做讓人覺得好笑的事?不一樣是不是不好?你們看完電影的感想?
笙:看兩次,這次感覺比較不一樣。那個怪伯伯印象深刻,因為一開始他並沒有要認真教他們。
師:為什麼?
尹:看到他們的努力。
師:往前走的時候,自己也會有一些成長,在過程也可能改變別人、影響別人。你隨時都在與別人互動,你改變,別人也可能改變。但是多數人卻是相反,希望自己不要變,別人改變就好。改變是最難的事,要不要改變的決定權是自己。
軒:第二次看這部。有些人可能不太願意做水上芭蕾的事情,可是還是參與。
宜:不會覺得男生跳怪怪的。奇怪的都看慣了。
尹:奧運、世運都沒有水上芭蕾隊伍。
師:搞不好水上芭蕾都是女生在跳,辦男生的比賽沒人報名。對日本來講,女生跳水上芭蕾不好看,因為矮、腿比較短。
珊:做事要堅持到底。
茹:他們最後不會怕別人的眼光了。
聖:反正做到這樣就繼續做了。
師:我已經努力了,不在乎別人怎麼想。
聖:準備足夠就有自信。
珊:因為是他們的夢想。
笙:得到別人的認同。
聖:很多人一起。
師:很多人害怕冒險,可是很多人一起冒險就不怕了。像「舞動人生」,他只有孤獨一個人,要影響改變別人,壓力很大。
尹:要找同伴。
師:你們很棒,找到很多不同的角度。
欣:喜歡游泳,但嘗試水上芭蕾,還好。在水裡好冷。有運動比較好。沒有人指定,就不知道要做什麼了。
文:覺得電影裡的水上芭蕾很粗魯。但他們有創新的東西。
師:他們不是跳傳統的水上芭蕾,他們是跟海豚學的,又加上柔道、體操……創新永遠是最可喜的現象。
婕:有夢想就去做。
棋:堅持到最後有很好的結果,堅持很重要。
師:希望你們不是被教導堅持很重要,而是感受到了。
晴:勇敢去追求夢想。
云:有自己想做的事就去做。
尹:不要在意別人的眼光。
翰:我不會去做水上芭蕾。人生還是要有夢想比較好。不一定要符合規範。
聖:實現夢想需要努力、決心,還是需要一點運氣。
師:風險一半一半。沒錯,成功要靠努力,沒有努力不會成功,但是努力不會絕對讓一個人成功,很重要的是運氣。所以努力是基本的,走在努力的方向,會隨時碰到機會和運氣,重要的是你會不會去抓住他。
元:編劇很好。性別平等。
師:在你們的世界裡會比較和平,尊重和我們不一樣的人。
杰:有夢最美,希望相隨。
顥:喜歡。努力追求夢想。
師:有時你也可以反對,接受自己都是和別人不一樣的。
師:互動是很好的。成長的和可以選擇的同伴。一起去冒險是會讓自己獲得更多。

觀影日期:2009/08/05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