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夢想06:送信到哥本哈根
2009/08/18 20:56
瀏覽3,685
迴響1
推薦2
引用0

送信到哥本哈根(I Am David):北方自由

導讀:楊惠玲老師

【劇情簡介】

  「送信到哥本哈根」是根據安娜荷姆的小說「北方自由」所改編。內容敘述在保加利亞長大的孤兒大衛逃出集中營,他受託帶一封信到哥本哈根,大衛帶著一只指南針、一把萬用刀、一塊麵包和一封信,展開一趟陌生的旅程。
  大衛憑著堅強的意志力,經過希臘、義大利、瑞士到丹麥哥本哈根,完成任務,也展開新的人生。

【電影導讀】

  生命裡基本上會面對不同型態的東西,像「水男孩」一樣的歡樂青春的歲月,世界上也有一些人不像水男孩這麼快樂的過他們的人生,這樣的人生我們怎麼評估。世界上形形色色,用不同的方式生活和成長。藉由電影不同的方式思考,如果我不在今天的位置成長,我會怎麼樣?
  電影是由原著改編,電影的中文叫做「送信到哥本哈根」,英文叫做「I Am David」,書名的翻譯叫「北方自由」,看完電影後,思考一下,放在電影裡顯示的意義有什麼不一樣?
  電影是根據作家安娜荷姆的小說改編,有個小男孩叫做David,生長在保加利亞的集中營裡,你們知道集中營是什麼?等一下你們就會知道集中營的生活,他和大人一樣要做苦工,苦到他都覺得活著有什麼意義?他在集中營裡碰到大人約翰,他常跟他訴苦,為什麼活得一點意義都沒有,約翰說「活著才有可能改變」。
  電影用穿插的方式呈現集中營的情況,導演以黑灰白的顏色對照,呈現淒涼辛苦的集中營日子;導演用彩色來呈現,對照自由的地方,電影不斷對照兩邊。David在集中營覺得沒有希望,但是David生命的契機在逃離集中營後改變了。電影的背景有聲音一直在指點David逃離,電影之後會呈現這個聲音是誰在指點他逃亡,是真有其人,看電影時不要一直在想這個聲音是誰。David逃離集中營的任務是帶著一封信要送到丹麥。
  電影的生活和你們現在的生活是有差異的,可能有人覺得好恐怖,有壓力,可是那是這個世界上真實存在的生活方式。這個送信到丹麥的旅程,對David的意義是什麼?而給他任務的這個人告訴David「不要相信任何人」,你認為電影裡講的對照是對的還是不對?你怎麼看待?你要不要去相信人?

【電影討論】

師:今天我們一起坐在這裡,可是南部有很多人和我們不一樣。同樣住在地球上,可是每一分鐘發生在我們身上和別人身上可能是很不一樣的。如果你們沒有很習慣看這種電影,你發現怎麼有男孩子這麼悲慘。電影中的老奶奶是住在瑞士,稱為全世界最美麗和平的地方,福利很好,一輩子都被照顧,可是瑞士的自殺率也很高,你知道為什麼嗎?
聖:太幸福了,不知道活著幹嘛。
師:像David為何最後說「I Am David」?
軒:怕媽媽忘記他。
師:三個片名有什麼不同?
棋:電影要講的三件事情。要送信到根本哈根,是他的目標。
師:這個任務是過程。
宜:他找到自己。
師:神隱少女裡的白龍說忘記名字就找不到回家的路。名字好不好聽、我是誰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像瑞士這麼幸福的地方一樣有人找到自我。
棋:北方象徵自由。
師:對照他出生的保加利亞,是不自由的地方。
師:說明部落格記錄。(略)
師:思考的過程,要歸納,前面是什麼,叫做演繹,是發散,在企業裡叫做腦力激盪。以後你們會面對很多找答案的機會,第一件事是演繹的,需要資料,要收集資料。生活在一個網路的時代,要盡量接觸這個世界,要放大視野,再來要把世界縮小到你可以掌握的範圍。
師:我們不斷在看電影,這個地球儀到了幾個地方?(生:瑞士、德國、義大利、保加利亞、丹麥),一下子到了五個國家,最後是找到自己,尋找自我,I am David。未來,很多學習也是。
師:送信到哥本哈根,David憑藉什麼?
珊:信心和毅力。
軒:信念。
師:誰鼓勵他?
生:蘇菲、約翰、聖伊紗貝拉、瑪麗亞、羅貝托……。
晴:堅持。
珊:努力。
師:爬過鐵絲網、游泳、藏到船上,經過很多努力才到。剛才你們說了,用毅力……
師:不要相信任何人?
笙:看情況。
軒:問他是不是好人。看他是不是會猶豫。
珊:憑第六感。
笙:在集中營裡的人不值得相信。
師:第一個麵包師傅雖是善意,但是大衛還是覺得被騙。但其實那個師傅是想幫忙的。
珊:他會被送回去嗎?
師:義大利是自由國家,只要他的證明文件拿出來,他是可以政治庇護的。電影裡那個工運是勞工運動。歐洲常罷工示威,被抓去也是一兩天就被放出來。
笙:第一個麵包店師傅為何叫警察來抓?
師:在美國,一個十二歲以下的小孩是不可以隨便在街上走的,小孩也不可以單獨留在家。人家會認為有小孩在遊蕩,其實找警察是要保護他的。
笙:那軍官應該告訴大衛不要相信任何人是只在保加利亞。
師:他一直在保加利亞當壞人。
軒:不知道時要警戒一下。
茹:蘇菲也說要小心,不能把大家都當好人。
師:大衛和蘇菲的對話(略)。為何蘇菲說「如果真那樣,生命就毫無價值。」為什麼?
笙:會沒有朋友。
師:我們也無法避免世界上有壞人,但蘇菲說:「大多數人都是好人,他們有家人、朋友……,他們都想過快樂的生活,世界上的確有壞人,但碰到時你一定看得出來。有時候看不出來,但不能因為這樣,就拒絕自由的生活,拒絕交朋友、或是看不到人的優點,如果這樣生活永遠不會快樂。」這句話是什麼意思?為何不相信任何人就無法自由的生活?
軒:就會到處小心,沒辦法自由。
茹:會一直被限制。
師:會一直被控制,如果他對你不好,你就不對她好,那你就被控制了。如果你和他做朋友,你就相信他,如果你被騙了,那你知道就好了。人生總要付出一些代價。
師:如果你是大衛,你要有怎要的旅程?
文:刺激。爬山。爬過玉山。
軒:冒險犯難。情報員。考古學家的探險。
師:臺灣有個女孩子參加火星之旅探險計畫。你們會攀岩嗎?
生:會。
師:會攀岩爬山就不成問題了。我有朋友每年都去征服一座山。日本富士山、非洲吉力馬扎羅山、優勝美地,是523(我愛山)的團體。

師:離開集中營的大衛,他接觸到自由的風。導演拍很多什麼畫面?
生:洗澡。
聖:手。
師:他搭摩托車很快樂。所以你可以理解自由和不自由的差別很大。但是離開集中營的大衛還是很害怕。冒險不是去做危險的事情。我們的心裡都會害怕陌生、不熟悉,所以只要接觸不熟悉的東西都是冒險。像大衛沒有冒險,就怎樣?
生:不自由、活在集中營裡、失去快樂。
師:瑪麗亞說「美好的事物你都一無所知」。大衛說「我不配美好的事物。」冒險才會讓我們碰到美好的事物。米蘭昆德拉說:「幸福是在廣闊的大地上無所事事的冒險」。
師:品格讓我們擁有美好的潛能,一有機會就會破繭而出。

意見與事實活動:請根據下面的情報,選出能100% 斷定「正是如此」的項目。
題目:甲夫婦委託木工乙在家裡做整修工作。晚上八點木工乙收工回去後,他們夫婦整理好,就關上門窗早早休息。第二天早上,起來一看客廳的窗戶是打開的,放在房間裡的10萬塊錢找不到了。他們夫婦找了又找,但是沒有任何發現,警察來調查了許久,在客廳的窗戶上發現留有這四~五天橫行在市內的妙賊丙和木工乙的指紋。

第一組:晴、軒、笙、宜、珊
第二組:翰、聖、元、杰、顥、蓉
第三組:茹、欣、文、棋、婕、皓

師:哪些是事實?
一組:二、三是事實。笙:三。
二組:三。
三組:三。

師:事實是百分之百確定。什麼是百分百?
軒、珊:眼見為憑。
茹:有科學根據。

師:你們剛才聽到翰念這段文字,你們的答案?
軒:每人想法不一樣。
師:親眼看見、親耳聽到的不見得是事實。像茹講的,證據才是事實。
師:妙賊丙是不是事實?如果不是,那還有哪些可能?
生:不一定。貓咬走……
師:十萬元被偷走是事實嗎?
生:不是。未必是被偷走。
師:發現妙賊丙的指紋。資料上告訴我們的。但是資料可能改變了,例如地球是方的、圓的、平的?事實是此時此刻,不代表是永遠不變的。
師:活動目的是告訴你們要求知,要蒐集資料,不要讓自己無知。
師:第四「犯人可能是妙賊丙或木工乙」呢?
生:不一定。
聖:可能不代表一百。
翰:也不一定是這兩人。
師:這一條是邏輯。如何一句話說出來。
笙:不一定有兇手。
翰:必須二要成立。
師:必須十萬元被偷走才會有犯人。
師:第五條「妙賊丙由客廳的窗戶闖入」。
生:也可能從大門進來。
師:如果你是警察,你會不會根據這些資料判定?
生:繼續蒐集資料。
師:亞里士多芬尼:「年紀會增長、幼稚會成熟,無知可以教育,酒醉也會清醒,但是愚蠢卻無藥可救。」什麼是愚蠢?
生:明知故犯。
師:下次談遊戲規則。競爭的規則,有四種:

有道德 (善良且聰明)
有智慧

有道德 (善良但愚笨)
沒智慧

沒道德 (不善良但聰明)
有智慧

沒道德 (不善良且愚笨)
沒智慧


師:像比爾蓋茲是又聰明又善良的代表。你要當哪一種?
笙:愚蠢而善良?
師:會被不善良但聰明的人競爭。
笙:他們會想盡老奸的辦法。
師:無知可被教育。無知變成有知比較容易。改變道德不容易。
笙:所以還有很多進步空間。
師:不要明知故犯,甘於無知。
師:這次淹水,屏東很嚴重,長年超抽地下水做養殖業,每一年都地層下陷,林邊那一帶比海還低,是靠堤防隔絕海水的。這根本是砍掉自己的未來,所以颱風一來就發生大淹水了。明知破壞大地就會被大地反撲,笙說記錄的意義是為了以後,我們的人生就是這樣,這些記錄對你們有意義,對以後的人可能也有意義。一次的記錄,要記下來,下一次才不會重蹈覆轍,影響的是後來的人。證嚴法師說要敬天愛地。跟自然相處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大水一來,人變得很渺小,所以要學習的是跟大自然好好相處,千萬別讓自己免於無知。要做又聰明又善良的人。善良會心安理得,聰明會脫穎而出。

觀影日期:98/8/12

有誰推薦more
迴響(1) :
1樓. mixect
2009/08/19 14:35
無所事事的冒險

人們一向安於現狀,害怕陌生的事物。而我曾經做過一件「有點冒險」的事情...

我一個人飛越大半個地球,到澳洲布里斯本找網友——一對老夫婦(當然事先有經過一連串判斷這件事情應該沒有危險),我們彼此拿著照片在機場相認……然後,每天一個人到處走、坐公車亂晃……之後,因為住旅館很貴,我又上網徵求當地留學生分租房間給我住……我在布里斯本晃遊了近兩個月。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