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夢想10:刺激一九九五
2009/09/16 05:32
瀏覽2,290
迴響0
推薦2
引用0

刺激1995(The shawshank redemption)—因為,前方有夢

導讀:楊惠玲老師

【電影介紹】

  安迪稱得上是位青年才俊,年紀輕輕就擔任銀行副總裁 ,但在妻子遭謀殺之後被誤判無期徒刑,被送到鯊堡監獄服刑。
  在獄中,安迪認識了一位從事黑市交易的黑人牢友---Red ,兩人成為無話不說的好友,瑞德也是鯊堡的傳奇人物,專門提供囚犯香煙、海報、裸女畫片、石鎚等各式各樣的物品。
  經過二年不人道的獄中生活之後,安迪開始展開反擊,他把現實生活裡的聰明才智運用到鯊堡。他幫監獄隊長、典獄長、警衛操作財務,節稅、做假帳、洗錢,財務的專長讓安迪的生活逐漸好轉,名氣也漸漸大了起來。
  在安迪契而不捨的努力下,鯊堡成立了全英格蘭最好的監獄圖書館,同時典獄長諾頓也利用監獄內廉價的勞工,在外承包工程以賺取暴利。鯊堡似乎擺脫黑暗,展現了光明。
  然而安迪並未因此而滿足,他仍然懷念監獄外的自由生活。有一次,他問瑞德:「你有什麼夢想,如果離開監獄,你打算要做什麼?」,瑞德回答:「我不敢想,有希望是危險的。」安迪說:「出獄後我有地方可去,芝華塔尼歐,在墨西哥,沒有回憶的溫暖地,一間旅館,一葉扁舟。」瑞德說:「你不該有此妄想。」安迪說:「這只是簡單的選擇,忙著生,或忙著死。」
  過了19年,鯊堡來了一個新的犯人叫做湯米,在一次偶然的談話裡安迪發現湯米就是他的太太命案中的目擊證人,終於有機會洗刷多年的沉冤。於是他去找典獄長,希望典獄長幫他翻案,但諾頓害怕安迪離開監獄對他不利,於是殺了湯米。
  安迪因此覺悟了,在一個月黑風高的晚上逃獄了。多年後瑞德獲得假釋也出獄了,他找到安迪,二人重逢,展開新的生活。

【電影導讀】


  「刺激一九九五」是一部早期拍的電影,大約二十年了,即使在今年,還是被觀眾票選為第一名,可見其重要性。結束也是希望的開始,希望是看起來充滿光明、活潑、明亮的主題,可是其實電影的進行卻是在很黑暗的地方叫做監獄,我們等一下會在黑暗的監獄裡看見希望。監獄有很多殘忍粗暴的東西,你還是會看到殘暴的畫面,如果你受不了的,就把眼睛閉一下。在監獄裡從絕望的過程到希望的目標,所以絕望的過程冗長,有些地方或許太悶不太懂,不知道有沒有人會睡著,很累還是要撐過去,就像我們面對人生關卡也要撐過去,可以從電影裡看到感動。
  這部電影是從史蒂芬金的小說改編的,除了這部電影,包括「綠色奇蹟」、「捉迷藏」、「補夢網」,都是史蒂芬金的作品。恐怖電影裡十部有九部是他的作品,有幾篇文章非常經典,其中有四篇在他的作品裡非常重要的,他收集起來,叫做「四季奇談」,第一部是「春」,就是這部電影,但是你用「刺激一九九五」的名稱會找不到,原著不是叫做「刺激一九九五」,而是「利泰海華斯和蕭山克監獄的救贖」。只要監獄裡有利泰海華斯的鏡頭,犯人就很高興。主角在電影裡跟監獄的人買了一張利泰海華斯的海報,這張海報有其作用。當時有部電影叫做「刺激」,片商想帶動票房,就把電影翻譯叫做「刺激一九九五」。這部電影是由摩根費里曼演的瑞德旁白,講的是他在監獄裡認識的好朋友安迪的故事。


【電影討論】
  導演在告訴我們監獄裡有很多犯人,不見得都犯了法,可能有人是被冤枉的,可是大多數人都是絕望的,身上被貼上號碼,每個人都可能在監獄度過一生,很絕望的。但是安迪不一樣,他在監獄裡做了很多事情,更不一樣的是,他的心裡一直有「希望」。

  這部電影對你們而言比較深,體會也會比較淺,要表達心境和一個人年齡和經驗是有關的。如果是你們爸媽就可以體會到「體制化」的意思。每個人都是獨立的,才需要給名字,那代表「我」。我應該是我的主體,可是我們在一個環境待久了之後,那個主體就不見了。

師:電影一開始,男主角到鯊堡,第一天晚上有個犯人被打死了,第二天在餐廳裡有一段對話。獄友談論胖囚犯被人打死的八卦時,安迪卻問:「他叫什麼名字?我想知道他叫什麼名字?」

棋:可能只是想知道死掉的人是誰。
師:就是呈現一個意義,赫伍說死都死了,名字不重要。赫伍和安迪的差別?
棋:安迪他要刻名字在牆上,不要忘記自己的名字。
師:為什麼?
宜:他怕忘記名字。
師:在監獄裡,第一件要做什麼?拍照,只有號碼,沒有名字。
棋:因為很多人同名。
師:監獄裡為何要給號碼?
聖:把每個人的名字都磨掉。
師:監獄是不要有自我的地方,每人都沒有自我,只有號碼。名字代表我,我很重要。當在一個環境久了,我就忘記自我了。我在公司組織待久了,就要依循公司的規定,可能有主管。很多規定,沒有自由了。那個叫做主人的人,不是我自己,而是環境、學校了。安迪不願意忘掉自我,把名字刻在牆上,想知道犯人名字,時刻提醒自己不要忘記我。這是他跟犯人不同的地方。有沒有名字是差異很大的,「神隱少女」的白龍說「忘了名字就會找不到回家的路」。

師:電影裡談很多「希望」和「自由」。你看到了什麼?
聖:安迪在放書時,跟瑞德說他在外面剛正不阿,在監獄裡卻搞歪哥。感覺跟監獄的矯正作用背道而馳。
師:監獄本來是糾正不好的行為,結果反而相反了。社會的環境非常矛盾,到現在還是無解的。
翰:他很厲害,可以逃出監獄。他要有信心不要放棄,要很聰明,能分辨土質。
師:他要爬過水管,沼氣容易中毒不容易。他把外面的知識都用在監獄裡。其他人被關進去就變成犯人了。安迪是財務專家,他也發揮才能,還有辦圖書館,刻石頭。他做的每一件事情都跟他逃獄有關。他被關了十九年,做的哪些事情是有關係的?
茹:擺海報。(師:為了遮住坑洞)
尹:聖經。(師:為了放捶子)。
聖:和獄卒、典獄長套關係。(師:才有很多特權)
尹:創了一個虛擬的人,他幫忙洗錢。(師:他創造了一個虛擬的人,那些證件怎麼來的?)
尹:寫信,創造圖書館。
師:讓獄卒以為他寫信都是為了爭取圖書館,獄卒不會注意到。在美國只要運用寫信,可以申請到很多東西。他在做事情時,順便申請了虛擬人物的證件。
元:他很厲害、聰明、觀察力好。
師:他刻石頭這件事,用褲子倒土,他營造他是為了刻石頭,所以每天要倒土。很多事情要防範,不然就暴露了。他做很多事情,和他逃獄是連結的。

棋:為何獄卒要把新來的湯米殺掉?
茹:讓安迪無法申冤,沒有證據。
師:所以這個關鍵是典獄長不讓安迪出去了。
生:因為怕他出去會揭發典獄長。
師:所以現實人生裡會有些選擇,未必善有善報,我幫助你,你未必回報我。當有利害衝突時,電影告訴我們不一定,人的背後有很大的自私。要學會聰明有智慧。你和同學的關係有可能競爭,你要公平競爭,人家未必要跟你公平,防人之心不可無。湯米的事件促成安迪要逃獄。安迪是清白的,他用正當的方式反而沒辦法,既然社會的遊戲規則不是這樣,所以他就選擇聰明的方式。安迪雖然幫忙他們做很多事,但是他們不可能為他考量的。
皓:安迪為何要幫瑞德買口琴?
師:安迪看著牆壁上的洞,看到的是希望,瑞德看著口琴,為何卻哀傷呢?他看見的是擋在自由前面的那道牆,他沒有自由。安迪看到牆後的自由,其他人看的是擋在自由前面的牆。想一想音樂在幾部電影裡的含意。
棋:希望瑞德不要忘記自由。
師:「心中的小星星」裡說所羅門群島的原住民要砍一棵樹,就是咒罵讓樹孤獨而死。安迪違禁播放「費加洛婚禮」,獨囚二週,獄友問他:「關二週值得嗎?」他說:「最舒服的二週。」獄友說:「獨囚簡直度日如年。」安迪說:「有莫札特與我同在。」獄友說:「他們准你帶收音機嗎?」安迪說:「在我的心中,在我的腦中。音樂之美是奪不走的,有音樂才不會忘記,有些地方他們管不到,因為希望在心中。」
茹:印象深刻的是安迪擴建圖書館,每個人都在裡面看書。
師:為何要辦圖書館,意義?從這裡可以看出安迪很理想主義,讓囚犯從書本裡得到東西。

師:安迪和其他犯人有何不同?
翰:有智慧。
尹:想得比較遠。
茹:他有夢想。
師:安迪的夢想是:「等我出去以後,我一定要去一個一年到頭都有陽光的地方—芝華塔尼歐。在墨西哥,距太平洋一百哩的小鎮,有人說太平洋是沒有記憶的,我要到那裡去度過我的餘生。經營一家小旅館,在海灘上蓋六間小屋,駕船帶客人出海釣魚。」這一段是我從原著裡摘錄下來的。夢想越具體越好,安迪的夢想不是只是離開監獄而已,如果是這樣,他就只是逃獄,出來之後繼續逃,還是躲起來,人生有什麼不一樣?安迪不一樣,他不是離開那道牆而已,而是我接下來的人生要做什麼?電影裡他說「忙著活,或忙著死」。這只是一個簡單的選擇。是什麼意思?
尹:活在當下,或等待死亡。
師:如何分辨呢?安迪問瑞德離開後要做什麼,瑞德說「有希望是危險的」,為何只要安迪提到希望,瑞德就變得非常害怕。希望是好事還是壞事?
茹:有目標。瑞達害怕做不到而絕望。
師:瑞德申請假釋一再被駁回,他越來越絕望。如果達不到怎麼辦?如果是你怎麼辦?安迪和瑞德對希望的看法有什麼不同?安迪說希望是好事,人生至善,永不消逝,但是瑞德卻說希望是危險的。
杰:希望是好事,但是凡是不要抱太多希望,抱一點點希望就好。
茹:一步一步來。
珊:有希望是好事,抱著希望有目標去達成。
師:如果達不到呢?
茹:換一個夢想。
師:安迪離開監獄後,瑞德跟獄友說:「有的鳥兒畢竟關不住,因為他們的羽翼太光輝了。」踏上尋找安迪的旅程時,他說:「一個踏上未知旅程的自由人,只有自由人才會這麼興奮。」瑞德說「我希望成功越界,我希望和老友握手,我希望太平洋像夢中一樣藍。」

師:電影對照幾個人,第一個是老布。
尹:體制化。
茹:他習慣監獄的生活模式。
師:瑞德說監獄那種地方,一開始你恨他,後來習慣,最後你不能沒有他。瑞德在超商跟店長報告要上廁所,他說報告了四十年,沒有報告都尿不出來。他雖然離開監獄,但是還是用監獄的規矩在生活,所以沒有自由,所以當他去找安迪的盒子時,他好害怕。像老布在過馬路上也好害怕,在監獄才自在。
師:電影翻譯說老布在監獄關了四十年,他像井底之蛙,這個翻譯錯了,是溫水青蛙。「把一隻青蛙丟到滾燙的熱水中,青蛙會跳出來;但是如果把一隻青蛙丟到冷水中,慢慢加溫,青蛙會被煮熟。」每個人都在舒適區裡,叫做「習慣領域」。有一部電影叫「天崩地裂」,他跟同事說這個比喻,他同事卻說「你在跟我講天方夜譚嗎?」
棋:災難是一點一點慢慢形成,變化不大,沒有感覺。像溫室效應一樣,慢慢的越來越熱沒有感覺。

師:改變太小,我們不會察覺。大災難都是在看不見的地方發生。熱水的青蛙跳出來的是冒險區,但是待在溫水裡的是舒適區。圖裡的大象被綁在那裡,
聖:國文課本裡說小象被綁,力氣小,無法逃脫。
師:可是大象長大之後,就以為自己沒有能力了。剛開始是有人控制我們,等我們長大後有能力自己決定自己的時候,不見得會自己作自己的主人。心理學家說每個人都像是小象一樣,改變很大的地方是冒險區,冒險區待久後是現況區,待久之後就變成舒適區。像新生第一次報到是冒險區,多數人第一次都害怕冒險。像老布、瑞德在監獄待久了,變成舒適區。關了五十年後回到自由的社會,對瑞德他們來講,外面的世界卻變成冒險區了。但是對安迪來說,監獄不是他的舒適區。為什麼?
尹:他懷抱著希望。
師:像安迪把槌子藏在聖經裡是冒險,貼海報也是冒險,他做這麼多冒險,都是為了到達他的希望。只有夢想會讓我們想冒險,不會變成溫水青蛙。要如何達到自己的夢想。
尹:相信自己。
師:像安迪想著要待在太平洋邊。
棋:有毅力。
茹:有計畫。
杰:要有錢。
翰:有勇氣。
師:變成你的希望,有明確的目標,變成習慣。安迪達成夢想是一直做一件事,挖洞、敲牆壁,記住:簡單的事情重複一直做,夢想的距離就不遙遠了。
師:這學期總共看十部電影。電影的方式是什麼,你們空餘時想一想,電影會不會變成興趣、學習工具都不重要。這個共同的過程很重要。
師:如果你隱約不喜歡現狀,要做一點改變,從現在開始培養改變的精神,人生就會不一樣。

觀影日期:2009/9/13


有誰推薦more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