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
誰害死黃百韜將軍 ?
2024/07/26 00:48
瀏覽333
迴響3
推薦20
引用0
誰害死黃百韜將軍 ? 黃百韜將軍簡介 黃百韜(1900年9月9日-1948年11月22日)又作佰韜,外號:雜牌將軍(這是中共給的外號),一名伯韜,字煥然,號寒玉,原名黃新,天津府人(今天津市)祖籍廣東省嘉應州(今廣東省梅州市梅縣區),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高級將領,徐蚌會戰時與共軍作戰,在碾莊戰役戰敗後舉槍自殺。 黃百韜祖籍廣東梅縣,是客家人。直隸省立工業專門學校中學部畢業後,投入北洋軍閥李純部從軍,1920年10月,在江蘇省防部隊任職。後投靠張宗昌,歷任營長、團附、參謀、團長、旅長等職。1928年隨張宗昌部第六軍軍長徐源泉加入國民革命軍,任第八師參謀長,同年12月任第四十八師第二八四團團附。1929年任團長。1930年任第一四二旅副旅長。1931年5月任第四十一師第一二三旅旅長。1932年2月任第一四四旅旅長。1935年6月升任第四十一師師長。旋入陸軍大學特別班第三期學習。1936年1月30日升任少將。抗日戰爭爆發後,任第六戰區司令長官部參謀處長、冀察戰區司令長官部參謀長、軍事委員會高參、第三戰區司令長官部參謀長等職。1943年4月26日升任中將,同年10月5日調任第二十五軍軍長。1947年任第一兵團第四縱隊司令,率部進攻山東共區。1948年8月任第七兵團司令官,率部參加徐蚌會戰。11月11日被共軍包圍於碾莊地區,22日全軍覆滅,本人舉槍自殺。1949年1月被追晉為陸軍上將。 徐蚌會戰是二次國共內戰爭中最大的戰役,這場戰役的起點是碾莊之戰。1948年11月,共軍華野南下,準備攻打在新安鎮駐防的國民黨黃百韜率領的第7兵團。根據蔣介石的部署,黃百韜兵團打算往徐州方向撤退。共軍進展神速,於11月8日追上黃百韜兵團。另外,隱藏在國民黨19年的張克俠、何基灃率第3綏靖區所屬部隊投共,華野順利穿過第3綏靖區,進駐曹八集,切斷了黃百韜兵團的退路。至此,共軍前後夾擊,將黃百韜兵團包圍於碾莊地區。 黃百韜兵團下轄共有5個軍,其中63軍在渡運河時被消滅,100軍一個師在曹八集被消滅,渡河時,25軍、64軍、44軍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失,尤其以25軍損失最大。撤退到碾莊後,黃百韜兵團兵力估算7到10萬人,而共軍包圍碾莊出動5個縱隊約15萬人,還有幾個縱隊正在阻敵增援,共軍優勢明顯。 蔣介石要讓國防部第三廳長郭汝瑰制訂救援計劃,讓徐州一帶的孫元良、李彌、邱清泉等兵團前去救援。此時,徐州剿總副總司令杜聿明也來到徐州。杜聿明掛的是副總司令的頭銜,徐州剿總司令劉峙卻明白,蔣介石讓杜聿明來接管軍隊的指揮權的。杜聿明對救援黃百韜提出了不同意見,那就是圍魏救趙。他認為應指揮徐州主力,向西南方向調動,與黃維兵團會合,攻打與黃維對峙的共軍中原野戰軍,一方面可以全殲中原野戰軍,另一方面可引華野前往救援,屆時黃百韜兵團被圍自解,還可以和徐州主力夾擊華野。 這個戰略一經提出,便遭到徐州剿總司令劉峙和一些軍官的反對,杜聿明也並沒有堅持,國民黨軍最終還是按原計劃救援。那麼杜聿明為什麼會提出這個戰略呢?既然提出,他擁有徐州軍隊的實際指揮權,為何不堅持這個戰略呢? 這事其實和共軍潛伏在國民黨中的郭汝瑰有關。郭汝瑰早年加入共產黨,但後來與共黨組織失去聯繫,直到1946年,他才和共黨組織重新聯繫上。郭汝瑰聰明有才,深受蔣介石的信任,升遷很快。徐蚌會戰前,他已經升任國防部作戰廳廳長,他多次利用職權之便向共黨中央傳遞情報,有些情報在共黨中央的決策中起到關鍵的作用。可說,郭汝瑰是共黨打入國民黨內部的、在國民黨作用最大的間諜。 杜聿明在瀋陽長春會戰結束後就猜測國民黨內部高層有泄密的可能,並把懷疑指向郭汝瑰。因為在國民黨高層中有權力知道這些機密的人中,只有郭汝瑰沒有和共軍交過手。懷疑歸懷疑,但沒有證據,他曾向參謀總長顧祝同說起此事,顧祝同並不理會。 救援黃百韜兵團的作戰方案正是由郭汝瑰帶領的國防部作戰廳制訂,這意味著這份作戰方案可能早已泄露,這才是杜聿明最擔憂的地方。所以,在來徐州之前,杜聿明曾對顧祝同說,到徐州後他不一定會按已定的方案執行。 既然不想按原方案執行,那麼杜聿明自然需要制訂一個新的替代方案,就是這個圍魏救趙的戰略。但這個方案被劉峙反對後,杜聿明卻沒有堅持。原因有可能如下: 1.這個作戰方案風險很大,杜聿明並沒有多大的把握;杜聿明制訂這個方案的目就是為了替代郭汝瑰制定的方案,由於時間倉促,有些細節可能沒有經過推敲,在可行性上是有問題的。 作戰會議中,劉峙反對此方案時曾提出,黃百韜兵團能堅持多久,杜聿明說七到十五天。實際上,華野在碾莊從包圍到全殲黃百韜兵團,總共只花了8天時間。而這8天時間裡,以中野的戰鬥力,國民黨徐州主力可能無法撼動中原野戰軍分毫。 杜聿明心中知道方案有多個方面都存在問題,所以一被反對,就自己放棄了。 2.手下大多數軍官反對。這是蔣介石長期越級指揮的結果。國民黨軍打仗時,通常由蔣介石讓國防部制訂作戰方案,再由軍隊執行,這樣的方案有個缺點就是不考慮實際情況,因為方案制訂者根本就不在戰場。作戰時,前線將領根據實際情況調整作戰方案,就需要承擔戰敗的責任。時間一長,國民黨軍的將領都知道,按照國防部的計劃作戰,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既然國防部的方案擺在那裡,當然要按照方案執行。否則更改方案出了問題,誰來承擔責任?杜聿明敢替那些軍官承擔下責任嗎? 3.杜聿明缺少魄力,對徐州軍隊的指揮權掌控有限。杜聿明雖是受蔣介石委派而來,但上任時日短,手下軍官卻各有打算。如果杜聿明不按照國防部的作戰計劃執行,那些軍官就有可能會忤逆杜聿明,對杜聿明的命令陽奉陰違。杜聿明顯然也缺乏魄力去整頓徐州軍隊,掌握軍權。這是蔣介石臨戰換將造成的,杜聿明一上任,就需要面對徐蚌會戰,哪有時間整頓軍隊? 雖然不知道如果執行杜聿明圍魏救趙的戰略會有什麼樣的結果,但國民黨原救援計劃註定是失敗的,郭汝瑰早已將作戰計畫送交共軍。共軍在徐蚌會戰中消滅了國軍60萬大軍,取得大勝。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迴響(3) :
- 3樓. 夏爾克2024/07/27 20:25缺少魄力,內部又有重要投共者,制度也有問題,蔣公也是要負一部分責任的。聯俄容共政策(中共稱聯俄聯共)之後,
國民黨內有兩本黨證的人太多,註定無法
避免內鬥困局,加上暴力清黨,冤仇結太深,
無法善了!蔣公信任的很多不怕死的軍中幹部,後來證實都是共產黨人! 亓官先生 於 2024/07/28 01:34回覆 - 2樓. 心 蓮2024/07/27 13:01蔣公敗給周恩來的長期佈局
我也這麼認為ㄟ~
知己知彼,
同為黃埔軍校的人,
他沉府之深,
還有那時期的中國大陸那麼多慘無人道社會運動,
我都不信沒有他的手筆,
還有秉持老二哲學,
沒有功高震主。
反觀蔣公失敗後退守台灣偏安,
「保密防諜人人有責」恐共的口號,
唉~周恩來26歲當黃埔軍校政治部中將主任,背後是蘇聯共產國際勢力,國民黨拿蘇聯經費和武器辦軍校,不得不聽話!! 亓官先生 於 2024/08/02 10:21回覆 - 1樓. 心 蓮2024/07/27 00:57哀~
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