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張良澤二三事
2025/04/28 11:07
瀏覽255
迴響1
推薦16
引用0

 

張良澤肝胆相照

(一)未竟的臺灣夢

獲頒2025年第28屆臺灣文學家牛津獎的張良澤先生(1939-),曾於37歲(1977)時,寫信給鍾老,豪氣干雲,立誓以十年時間寫出臺灣文學史。

如今好幾個十年過去了,這成為他未竟的臺灣夢啊!

(二)建構臺灣文學

長期以來,不論是在國內或是在海外,張良澤苦心孤詣,廣泛蒐羅及整理文獻,努力建構臺灣文學,成就非凡,貢獻卓著,文化界眾人皆知,堪為臺灣文學之國寶。其對臺灣文學最大的貢獻有二:

一、親訪或記述臺灣前輩作家,甚具文史價值,包括楊逵、龍瑛宗、呂赫若、王詩琅、吳新榮、葉榮鐘、張文環、陳逸松、吳濁流、鍾理和、鍾肇政、葉石濤……等,而以書寫吳濁流、鍾理和、鍾肇政的部分最為深刻。

二、於大學時代親訪倒在血泊裏的筆耕者鍾理和遺孀,告訴遺孤鍾鐵民:「我如果要好好做一件事情的話,那就是要把你父親的遺稿全部整理出來。」其後果然逐步整理文章出版、成立鍾理和研究會、演講鍾理和文學觀、實現出版鍾理和全集》的夢想,乃至發起建造鍾理和紀念館等。

(三)訪芥川龍之介

大河小說浪淘沙作家東方白,最心儀日本作家芥川龍之介。1979年,東方白曾到東京,一度想親訪芥川龍之介墓而未成。十二年後的1991年,東方白終於在張良澤協助下,圓了多年來對芥川龍之介的願夢。

這一年,東方白應邀回臺為浪淘沙做巡迴演講,途經東京,停留一週,其間去看張良澤的「臺灣文化藏書館」,並由張良澤帶他從東京郊外的八王子搭車至市區的「巢鴨」,長途跋涉,不辭辛勞,轉車抵達豐島區慈眼寺,找到連宿主的生死年月也沒有的芥川龍之介墓,面對那塊無華的墓碑,如晤故友,徘徊躑躅,久久不忍離去。

東方白和張良澤很可能是全臺灣最先來訪芥川龍之介的人了。

(四)瘋狂的資料癖

張良澤先生於1988年出版四十五自述,2023年之後,每天摘錄抄寫以前所收的信件(包括便條紙),整理出版張良澤的九十“他”述,共十三卷,預計於2029年9月九十歲生日之前完成。這是集體創作的傳記,十分特別,值得一記。

像張良澤如此瘋狂的資料癖,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五)更偉大的臺灣夢

85歲時,張良澤先生離開麻豆臺灣文學資料館,開始追尋更偉大的臺灣夢,促進文化部門設立「臺灣文學國家園區」,這又是一條漫漫長路啊!

退而不休,創辦《臺灣文學評論》、《老人文學》,倡議設立臺灣文學國家園區,為臺灣文學無怨無悔奉獻一生的張良澤先生,獲頒2025年第28屆臺灣文學家牛津獎桂冠,的確實至名歸,當之無愧。

有誰推薦more
迴響(1) :
1樓. Ryder
2025/04/29 07:12

台灣土生土長,對台灣文學及其工作者卻感陌生。謝謝這篇文章的介紹。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