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李清照〈聲聲慢〉〈武陵春〉學習評量 |
|
|
||
一 |
、注音、國字: |
|
|
1. |
羽扇「綸」巾: 2.滿腹經「綸」: 3.還「ㄌˋㄟ」江月: |
|
4. |
小喬初嫁「了」: 5.「ㄙ」酒臨江: 6.檣「ㄌˇㄨ」(強虜): |
|
7. |
驚「濤」裂岸: 8..浪「淘」盡: 9.早生「華」髮: |
|
10. |
一「闋」詞: |
二 |
、摘釋、解釋: |
|
|
1. |
綸巾: 2.乍暖還寒:天氣變化無常。 |
|
3. |
華髮: 4.雄姿英發:氣宇非凡,談吐不俗。 |
|
5. |
一「尊」還酹江月: 6.檣櫓:借代為( 戰艦 ) |
|
7. |
還「酹」江月: 8.舴艋舟:指 |
|
9. |
也「擬」泛輕舟: 10.故壘:古老的營壘。 |
|
11. |
浪「淘」盡: 12.「風流」人物:舉止瀟灑,品格高尚。 |
|
13. |
羽扇綸巾:手揮羽扇,頭著綸巾。形容人風雅灑脫、態度從容。 |
三 |
、國學常識: |
|
|
1. |
「詞壇三李」:李白( 居士)、李煜、李清照( 居士)。 |
|
2. |
名家詞集:(1)李煜→《 》;(2)蘇軾→《 》;(3)李清照→《 》;(4)辛棄疾→稼軒詞、稼軒長短句;(5)周邦彥→清真集(又名《片玉詞》);(6)陽春集→《 》;(7)六一詞→《 》。 |
|
3. |
前人據詞之字數,大別為:小令【( )字以內】、( )【五十九字至九十字】、( )【九十一字以上】等三種;又依其( ),分為單調、雙調、( )、( )等四類。 |
|
4. |
李煜,初名從嘉,字( )。是( )人。世稱( )。他的詞早期具有濃厚的( )色彩;亡國後所作,則表現了濃厚的感傷情緒。有( )、( )的稱譽。後人蒐輯其詞,與其父( )詞合刻,稱《南唐二主詞》。 |
|
5. |
李清照,號( ),宋朝人。十八歲嫁與太學生( )為妻,情感甚篤。她與( )同為婉約詞派的代表作家,並與李白、( )合稱「詞家( )」。( )期所作,多幽閒情趣,( )遷之後則多淒苦之音。著有( )。 |
|
6. |
請按照原文章句,在括弧中填寫出適當的詞句。 |
|
7. |
詞和( )、( )鼎足而三,是中國古典詩歌的代表性文體。它興起於( ),發展於五代,盛行於( )。原是配樂的歌詞,所以也稱( )、樂府;與唐人近體詩有相當的淵源關係,又稱( );句式長短不一,又稱( )。【答案】詩。曲。唐。宋。曲子詞。詩餘。長短句。 |
四 |
、選擇題: |
|
A |
1. |
閱讀下列《人間詞話》的文字,推測作者認為李後主詞的特色為何? |
C |
2. |
下列作者與詞集的配合,何者錯誤? |
B |
3. |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呈現什麼境界? |
A |
4. |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描寫: |
B |
5. |
「下列有關蘇軾的敘述,何者錯誤? |
A |
6. |
「千古風流人物。」此處「風流」意謂: |
C |
7. |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詞意近於: |
B |
8. |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意謂: |
B |
9. |
「王元美說:『果令銅將軍於大江奏之,必能使江波鼎沸』(《弇州山人詞評》)」,此語是哪一闋詞的評語? |
C |
10. |
「世事滄桑,□□□□的感慨,常是文人筆下無奈嘆息的題材。」缺空的成語是: |
D |
11. |
「乍暖還寒時候」指:(A)冬 (B)春 (C)夏 (D)秋。 |
B |
12. |
「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此句在修辭法上屬: |
D |
13. |
「只恐雙溪舴艋舟。」句中「舴艋舟」是指: |
A |
14. |
「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意在慨歎: |
C |
15. |
「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人間(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此段所流露出蘇軾的情感是: |
A |
16. |
「有關李清照的敘述,何者有誤? |
C |
17. |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意在: |
D |
18. |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句中「羽扇綸巾」形容: |
B |
19. |
「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意謂: |
D |
20. |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其中「多情」一詞所指為何? |
C |
21. |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意在: |
D |
22. |
「為賦新詞彊說愁」表現的是青年人的: |
B |
23. |
「風住塵香花已盡。」是寫: (A)初春 (B)晚春 (C)初夏 (D)盛夏之景。 |
B |
24. |
「風住塵香花已盡」,「塵香」之意為: |
C |
25. |
「剪不斷,理還亂。」喻指: |
B |
26. |
「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係描寫 |
A |
27. |
「亂石崩雲,驚濤裂岸,卷起千堆雪」,此句中的「動詞」依序是: |
A |
28. |
「亂石崩雲,驚濤裂岸,捲起千堆雪。」意在: |
C |
29. |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意在: |
B |
30. |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意在: |
D |
31. |
「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寫周瑜: |
A |
32. |
「濃厚的《花間》色彩」,「花間」之意,大約可用下列何者代替? |
C |
33. |
一般言,李後主早期詞風具有濃厚的□□色彩。缺空的詞應是: (A)漱玉 (B)花卉 (C)《花間》 (D)香山。 |
A |
34. |
下列「 」中的數字,何者是「實數」? |
A |
35. |
下列「 」內的字音、字義,何者有誤? |
B |
36. |
下列各「 」內的字音,何者有誤? |
B |
37. |
下列各文句,何者令人有撫今思昔之感?(甲)雁來音訊無憑,路遙歸夢難成。(乙)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丙)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丁)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邱。(戊)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
D |
38. |
下列各家詞風,何者不正確? |
D |
39. |
下列有關「詞」的敘述,何者有誤? |
B |
40. |
下列有關詞的定義,何者有誤? |
A |
41. |
下列何者可以表達蘇軾曠達的胸襟? |
B |
42. |
下列詞句,何句風格與其他三者不同? |
B |
43. |
以下關於「詞」的敘述,哪一項是錯誤的? |
C |
44. |
在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中,作者將哪兩人做了一個對比? |
D |
45. |
有關(念奴嬌‧赤壁懷古),下列各文句的敘述,何者有誤? |
D |
46. |
李清照〈武陵春〉的下片,透過□□來追懷自己生命的春天。缺空的字應是: |
C |
47. |
李清照詞集名: |
D |
48. |
李煜《相見歡》詞中,有「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之句,此「滋味」乃是: |
D |
49. |
李煜的「早期與亡國後的詞風」,分別如何? |
C |
50. |
唐、五代詞人中,擴大詞之境界,變伶工詞為士大夫詞者,為: |
D |
51. |
關於「詞」的敘述,下列何者有誤? |
五 |
、多重選擇題 |
|
A |
1. |
詞: |
A |
2. |
詞: |
B |
3. |
蘇軾: |
精選
159.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李清照〈聲聲慢〉〈武陵春〉學習評量
2014/10/12 18:28
瀏覽4,206
迴響0
推薦15
引用0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