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阿嬤初一十五吃齋,常問我今日是幾時(日期)?或叫我給神明上香,對神案上的關帝坐像自然很熟悉,好奇的是關羽左手拿書卷,看的是什麼書?歷來說是《春秋》,但關羽是武將是不是應該看兵書?若是睏袂去那可能是看周易。還有,關羽拿的書,家裡的是紙本書,他處雕像(或彩繪)有的是簡冊,何者為是?漢末或已有紙張,但紙本書諒不普及,呵呵,真相難索,關羽成神的種種傳說形象自然都是後人附會添加的。
也是小時候,上元節(元宵)阿公會帶我去鄉廟乞龜,阿公每次都說今年乞的斤兩,明年是要加倍還的,所以都選小小隻的米龜,回家後只能分到一小小塊,在廟裡看著足踏烏龜的上帝公,再看供桌上的大米龜,只能嚥口水。幾年前,參觀太原市純陽宮,看到一尊明代銅製的玄天上帝坐像,頗為驚喜,那尊造像明顯與自小熟悉的威武造型不同,頭未帶冠沒有長鬚,右手握匕首不是持長劍,座下的龜蛇很小且不是足踏,顯然比較符合民間傳說〜原為屠夫,洗罪,持刃破肚,肝腸成為龜蛇。
拿書、拿劍,有人拿香菸。
愛丁堡皇家里路(Royal Mile)去過的人很多,但進去參觀聖吉爾斯(St.Giles)教堂的人大概不多,進去而會注意到裡面有《金銀島》作者史蒂文生銅製淺浮雕的人應該更少,注意到浮雕還能看出端倪的人就屈指可數了。
雕像中消瘦的史蒂文生坐臥床榻上若有所思,左手拿紙稿,右手拿鵝毛筆。此雕像的原作很小,在薩摩亞島史蒂文生的墳墓上,惟原作史蒂文生的右手指挾著一根香菸,不是鵝毛筆。史蒂文生一生煙不離手,當故鄉人士為紀念這位文豪,要把他的複製雕像放在教堂時,擔心教會會有意見,故把手上香煙改成一枝他一輩子沒用過的鵝毛筆。*參閱《尋找說故事的人》馬可孛羅出版。
吾鄉宸威殿,主祀玄天上帝。
太原純陽宮博物館,明代銅製玄天上帝。
愛丁堡聖吉爾斯教堂,史蒂文生銅質浮雕。
- 5樓. 郁勝2025/03/15 11:26玄天上帝俗世為人時以屠宰為業,媽祖俗世一介民女遭海難亡身,都因歿後努力修行成神。
台灣有很多神祇原身都非金玉霞披,過海升壇後轉為金冠重裝,也顯示了半個多世紀以來台灣的經濟提升。老哥說的極為中肯,神話人物雖是踵事增華,確實也反映了時代背景。感謝回應 米若絲 於 2025/03/16 05:59回覆 - 4樓. 旭日初昇2025/03/13 12:51
關羽是武將是不是應該看兵書?呵呵---,推測關羽是博覽群書文武全才的大將,
正如現在理工科專業人士,愛好文學者比比皆是一樣。
早年上元節乞龜習俗是重要活動,也是父執輩們的熱門話題,不知現今是否盛況依舊!?
- 3樓. 阿丙0.62025/03/12 12:03
俗話說,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果然真實不虛。
據傳玄天上帝的劍是向木柵指南宮的呂洞賓借來的,
上帝公要緊握不放,不然會被收回去,是真還是假?
是傳說自然都是假,不過,有人選擇相信,那就變成真的。謝謝回應 米若絲 於 2025/03/14 13:08回覆 - 2樓. 紅袂2025/03/11 12:06
許多雕塑或神像也不免入鄉隨俗。
這在歷史上,各國間歷歷可見。如同同樣的信仰換了一個國家或城鎮,仍有未順應當地習俗而同中有異之演變。
您文中的史蒂文生就是個很好的例子;從當地真實的一根菸,到入了教堂的一隻鵝毛筆…呵呵呵,這其間差異性真有天壤之別。
歷史、藝文,後人不斷的詮釋或創新、美化,原始的面貌自然會逐漸地改變。若了解其中的演變是一件很有趣的事。謝謝回應 米若絲 於 2025/03/12 05:37回覆 - 1樓. 皓呆土豆2025/03/11 11:55小時候進廟裡 ,最喜歡看牆壁上閻王殿的地獄掛圖 ,所以長大後我也就一直乖乖地 ~沒錯,小時候自己一個不趕進閻王殿,哥哥帶我去過一次,真被嚇得半死。謝謝回應 米若絲 於 2025/03/12 05:40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