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口耳相傳方式保存的在地文史~隨著在地耆老一個個凋零
~逐漸模糊不清...地方史實是百年大計,今天若吝於付出,明
日一定什麼都没有 ! 我的應對之策是 : 先將昨日没做好的事,
一件件做好 ! 接下來是 : 節骨眼的事,以文字詳細記錄,第二
步是 : 到現場作進一步確認,細節部份則以相機拍照。再將兩者
併列對照~以文字詳細記錄自己的想法和看法。我的看法是是 :
正一和負一兩者之間的距離是 : 2不是1 。
只是有些事件,因年代久遠,景物大不同,若是用說的,對外
地人士來說,難以理解。不過,若是附上現場拍的照片,再與文
字記錄相互對證,我相信任何人都能一看就懂。
廟前的石階,大多是 : 單數,三級/五級/七級,祈堂廟廟門前
石階,我數了一下 : 五級。
進廟門時,一定先從右邊(鐘)的進去~因為古人認為左卑、右尊
,所以進去廟之前~態度一定要很尊敬,出來時,要從左邊( 鼓 )的
門出來 , 代表以後....就可以抬頭挺胸往前走!!!
懸掛在樑柱間的鐘鼓 站在廟外往廟內看 :
左「鼓」 右「鐘」
鸞生站在鋁梯上~擂 鼓。 阿輝伯敲鐘。
祈堂廟鐘鼔打法 , 至今仍以人力敲鐘打鼓。我特地到廟內辦公室,
向金木伯以及黃清漢先生請教鐘鼓細節 :
廟內的鐘鼓是天天打嗎?
没有天天打 ; 只有舊曆初一/十五才會打。
廟會活動及廟內主神誕辰也會打。
那~鐘鼓的打法,早晚都一樣嗎?
不一樣 ; 晨鐘/暮鼓~早上是 : 先敲鐘後打鼓...。
晚上是 : 先打鼓~後敲鐘。
那早上是幾點開始打 ? 晚上是幾點開始打?
早上是六點半 ; 晚上是下午四點半 .
打的節奏都一樣嗎 ?
不一樣,早上鼓的打法是 :
3 3 5
這樣的打法,有什麼意義嗎 ?
第一次打三下~鼕 鼕 鼕 代表(請~~)
第二次打三下~鼕 鼕 鼕 代表(大眾請 )
第三次打五下~鼕 鼕 鼕 鼕 鼕 代表 (大眾降來請)
敲一下鐘~噹 重複~~
晚上鼓的打法是 : 2 2
第一次打二下~鼕 鼕 代表(國泰)
第二次打二下~鼕 鼕 代表(民安) 敲一下鐘~噹 重複
總共要打多久?
一口氣要打到鐘敲108下為止。
廟會活動時 ,也是一樣打法嗎 ?
廟會活動時 ;要分做三次打 .
那迓媽祖當天, 請神明出殿~鐘鼓齊鳴.....要打多久?
從請神明出殿~開始打~一直打到所有的神明~全部入座才
停止。
遶完境後,入殿時,打的鐘鼓是 : 早上的打法~還是晚上的
打法?
只要過了午時,就要按晚上的打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