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cerpt:《普魯斯特私人詞典》之〈(柏格森的) 失眠〉
「時間」這個主題不斷地在《追憶似水年華》反覆出現,總是有人懷疑這裡頭蘊藏的思想,並不是普魯斯特的原創,尤其是同一時期的哲學家柏格森 (Henri Bergson),恰巧與普魯斯特的表妹露易絲‧紐貝格 (Louise Neuberger) 結婚,而這兩人是否僅止於這樣的遠親關係,是否有更多的思想交流,似乎成為一種公案。
然而,我卻沒有探求過普魯斯特與柏格森在思想上的異同之處 (其實普魯斯特在1913年11月曾寫過一篇〈Swann Explained by Proust〉,斷然否認受到柏格森哲學的影響……),或許思想的原創對我來說只是另一件事,而普魯斯特在文學上的原創,我未曾懷疑。
關於「失眠」,從《追憶似水年華》第一冊第一段開始,其實普魯斯特就已經為我們展現了他驚人的原創實力,綿延不絕的意識流,讓我們半夢半醒,甚至「夢裡不知身是客」,殊不知治癒了多少「失眠」的讀者,一翻開書便能入睡。
以下我就試著提供幾段助眠的書摘吧。
【書摘】在斯萬家那邊—無盡的失眠之夜 1
在很長一段時期裡,我都是早早就躺下了。有時候,蠟燭才滅,我的眼皮兒隨即合上,都來不及咕噥一句:「我要睡著了。」半小時之後,我才想到應該睡覺;這一想,我反倒清醒過來。
(p.3 追憶似水年華 I 在斯萬家那邊 聯經版 1992)
【書摘】在斯萬家那邊—無盡的失眠之夜 4
我情意綿綿地把腮幫貼在枕頭的鼓溜溜的面頰上,它像我們童年的臉龐,那麼飽滿、嬌嫩、清新。我劃亮一根火柴看了看錶。時近子夜。這正是病羈異鄉的遊子獨宿在陌生的客舍,被一陣疼痛驚醒的時刻。看到門下透進一絲光芒,他感到寬慰。謝天謝地,總算天亮了!旅館的聽差就要起床了;呆一會兒,他只要拉鈴,就有人會來支應。偏偏這時他還仿佛聽到了腳步聲,自遠而近,旋而又漸漸遠去。門下的那一線光亮也隨之又消失。正是午夜時分。來人把煤氣燈捻滅了;最後值班的聽差都走了。他只得獨自煎熬整整一宿,別無他法。
(p.4 追憶似水年華 I 在斯萬家那邊 聯經版 1992)
【書摘】在斯萬家那邊—無盡的失眠之夜 5
我又睡著了,有時偶爾醒來片刻,聽到木器傢俱的纖維格格地開裂,睜眼凝望黑暗中光影的變幻,憑著一閃而過的意識的微光,我消受著籠罩在傢俱、臥室、乃至於一切之上的朦朧睡意,我只是這一切之中的小小的一部分,很快又重新同這一切融合在一起,同它們一樣變得昏昏無覺。
(p.4 追憶似水年華 I 在斯萬家那邊 聯經版 1992)
【書摘】在斯萬家那邊—無盡的失眠之夜 6
一個人睡著時,周圍縈繞著時間的遊絲,歲歲年年,日月星辰,有序地排列在他的身邊。醒來時他本能地從中尋問,須臾間便能得知他在地球上佔據了什麼地點,醒來前流逝過多長的時間;但是時空的序列也可能發生混亂,甚至斷裂,例如他失眠之後天亮前忽然睡意襲來,偏偏那時他正在看書,身體的姿勢同平日的睡態大相徑庭,他一抬手便能讓太陽停止運行,甚至後退,那麼,待他再醒時,他就會不知道什麼鐘點,只以為自己剛躺下不久。倘若他打瞌睡,例如飯後靠在扶手椅上打盹兒,那姿勢同睡眠時的姿勢相去更遠。日月星辰的序列便完全亂了套,那把椅子就成了魔椅,帶他在時空中飛速地遨遊,待他睜開眼睛,會以為自己躺在別處,躺在他幾個月前去過的地方。
(p.5 追憶似水年華 I 在斯萬家那邊 聯經版 1992)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CN11718853
普魯斯特私人詞典
作者:(法)讓-保羅•昂托旺, (法)拉斐爾•昂托旺
出版社: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07/01
語言:簡體中文
【Excerpt】
(柏格森的) 失眠 (Insomnie [avec Bergson])
偉大的作家們不會相約見面,他們之間最常出現的情況是:恰巧碰到,相互打量一下,互生嫉妒 (如果還有點惺惺相惜的話),或者相互微妙地相互無視。他們之間無話可說,即使說也都是些謊話和空話,他們彼此之間也沒有任何好奇心……哦,是您啊?很好,非常好,很高興看到您,我們聊點別的吧……他們僅對自己的作品用心,不會把心思用在別處,附和別人或者相互攻擊。這樣不也很好嗎?
因過度使用耳塞而飽受耳炎折磨的普魯斯特想讓雅克‧里維爾得到這個獎。柏格森同樣也是評委之一,他沒有理由不協助曾經在他的婚禮上當伴郎的遠方表親。當時發生了很多事情,兩人都聲名顯赫:柏格森享有盛名,普魯斯特也毫不遜色。據說他們兩人還有著相近的哲學觀念。柏格森也覺得很有趣,因為他發現:在《蓋爾芒特家那邊》的初稿中,有兩次排版錯誤,都將貝戈特寫成了他的名字……人們看著他們“像兩隻雄壯的夜鳥”(語出自艾德蒙・雅盧[Edmond Jaloux],他當時很不當地偷聽到他們之間的對話) 一起朝窗口飛去。他們的密談繼續深入,大家都屏住呼吸,新聞編輯們甚至已經開始斟酌新聞報導的用詞了……
經過調查之後,我們發現:這兩位思想界和文學界的巨擘似乎並沒有討論時間、綿延或記憶,而是談到了“催眠藥”,以及能夠治癒二人都飽受折磨的失眠症的良方——女人……雅盧說道:“聽了他們的談話後,人們甚至相信:失眠甚至都算是一件好事了。”
針對此次交談,我們也能在《追憶似水年華》中唯一一處提到柏格森的地方找到呼應:一位“挪威哲學家”轉述了一些觀點,即記憶的特殊扭曲來源於安眠藥。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