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因工作須要(<大同雜誌>封面畫家)曾拜訪楚戈(本名袁德星,1931—2011/3/1)並邀稿,後也寫了隨筆一篇<往故宮路上>,曾以文堯筆名發表,並收錄於號角出版社的<散文極短篇2>一書中。勾起昔日向詩人楚戈致敬的往事;往事如煙,也以此詩向瘂弦前輩致敬。
巨木森林示意圖。
聽見,台北藝文的森林中
又一株巨木頽然倒下的訊息
留下一片悵然若失的天空
早春,寒氣依然料峭襲人
煙雨,瀰漫著行旅濃濃的離愁
暮色,像在萬千的燈火中沉默哀思
聽見,台北藝文的森林中
又一株巨木頽然倒下的訊息
留下一片悵然若失的天空
楚戈詩畫集<散步的山巒>封面。
沙場、戰壕、軍營、車床、戰車
接受命令與口號、紀律與教條
一個少年士兵、一個維修保養槍械的黑手
他曾是執干戈捍疆土的戰士
也是領了授田證
無鄉可歸無田可耕的卸甲榮民
楚戈詩畫集<散步的山巒>,作品之一。
自學、苦學,機緣與際遇
造就天淵地別的蛻變
埋首故宮鑽研美術史及古文物
詩、書、畫、散文、史學、研究大放異彩
成就一頁令人難以置信的傳奇
突顯無法埋没的才情
楚戈詩畫集<散步的山巒>,作品之一。
毅然對抗癌症病魔近三十年
樂觀面對生命的磨難與挑戰
自稱没有什麼用處而享有很多自由的榕樹
過人的意志、不屈的靈魂以及常踰矩的遊戲人間
好一個燦爛的人生
好一個驚艷的句點
<往故宮路上>,往事如煙。
隨詩附文:訪楚戈側記-往故宮路上
內心何嘗不羨慕陶淵明那種不為五斗米折腰「歸去來兮」的田園生活呢?然而,家無恒產,退一步無可耕之地,生活逼得不得不靠雙手打拚,面對現實,並且力爭上游,唯恐慘遭淘汰。
詩人在「榕樹」這首詩寫著,榕樹因為没大用處,而享有很多自由。
往故宮拜訪楚戈的路上,我再次翻閱他的詩畫集。詩人在「榕樹」這首詩寫著「榕樹是一種奇怪的植物,因為没大用處,而享有很多自由;也因為擁有很多自由便變成没有什麼用處。」我為之掩卷。詩人在三十歲時停止寫詩,那不正是我現在的年齡嗎?而我自己卻已離開浪漫寫詩的歲月好久了。
多少年來,在不同的工作崗位上,不斷的磨練自己,想成為一個「有用」的人--為了達到更好的業績和效率;為了配合不同的政策和上司;為了達到「適用」的標準;我,在現代企業管理導向下謀生,像極了一株人工刻意經營的盆景。當然,早已失去了那份自然率性的自由。
內心何嘗不羨慕陶淵明那種不為五斗米折腰「歸去來兮」的田園生活呢?
內心何嘗不羨慕陶淵明那種不為五斗米折腰「歸去來兮」的田園生活呢?然而,家無恒產,退一步無可耕之地,生活逼得不得不靠雙手打拚,面對現實,並且力爭上游,唯恐慘遭淘汰。
儘管如此,內心對那份「没有什麼用處的自由」仍難以釋懷(詩仍是我難忘的初戀情人),竟常有心靈無法平衡的痛苦和矛盾。
向車窗外眺,處處是人跡掩至遭到破壞的殘缺土地與自然景觀。或許是這個時代發展工業必須付出的代價吧──古老的田野、山林、河川是無用的嗎?為什麼如今都已逐漸遠離我們的生活範疇,只能留在記憶裏了。
如我者為了生活早晚奔波忙碌工作的上班族,恰如盆景,無法隨心所欲。
然而,為什麼有那麼多人,正竭力呼籲自然環境生態的維護呢?
努力想想,我釋然了。人不是機器,人來自於自然,人性深處永遠無法斬除對自然的渴慕。愈是生活在現代化喧囂擁擠的城市中,愈是欠缺自然山林的空曠與沈默;愈是被塑造成社會上有成就的忙人,愈是匱乏無憂無慮的自由和閒逸。如果兩者得兼,真是一份美事,而如我者為了生活早晚奔波忙碌工作的上班族,恰如盆景,對能夠隨心所欲伸展枝枒的榕樹,難怪有深深的感觸了。
在制度軌道的運轉中,多少人的個性和自由被抺煞了。然而人們總是試圖多擁有一分自然,雖有點無奈,卻也正是一種心理補償的作用吧!
(本文曾以文堯筆名發表,收錄於號角出版社的<散文極短篇2>)
後記—向楚戈、瘂弦前輩致敬
多年前,因工作須要(<大同雜誌>封面畫家)曾拜訪楚戈(本名袁德星,1931—2011/3/1)並邀稿,後也寫了隨筆一篇<往故宮路上>,曾以文堯筆名發表,並收錄於號角出版社的<散文極短篇2>一書中。
楚戈的才情及無用之用的自由主張,給年輕的我相當大的啟發,因此淵源,才有感作此一致敬的詩文!因近見格友cundiff及心新彩筆鬧網誌報導旅居海外的瘂弦(曾任聯副主編21年,台灣現代詩的重要旗手;本名王慶麟,1932—2024/10/1)過世消息,勾起昔日向詩人楚戈致敬的往事;往事如煙,也以此詩「聽見,台北藝文的森林中 又一株巨木頽然倒下的訊息 留下一片悵然若失的天空」向瘂弦前輩致敬。
(本文圖部份原曾在天空部落格發表,重新整理轉移UDN再發表。)
延伸閱讀
<心情風景>詩人節(端午節)有感(附端節龍舟競渡詩)
https://blog.udn.com/jong2020/174775360
<城鄉組曲>幕後工作群像(獻給所有職場的朋友)
https://blog.udn.com/jong2020/173833000
<旅遊見聞>參觀大同大學志生紀念館-緬懷林挺生
https://blog.udn.com/jong2020/179980857
<旅遊見聞>徘徊藝術歷史的長河-看動畫<清明上河圖>(回顧台灣前輩藝術家)
https://blog.udn.com/jong2020/173028770
<都會賞鳥>大安公園蒼鷹、五色鳥為生態保育聚焦(向生態尖兵李建興致敬)
https://blog.udn.com/jong2020/174922918
<旅遊見聞>大安公園捷運站美 榕樹不忮不求 林道落英落果情境殊
https://blog.udn.com/jong2020/179369807
<都會賞鳥>野鴿寄情(斑鳩與尤加利樹)
https://blog.udn.com/jong2020/171716068
<心靈觀想>漂泊的候鳥一顆不安定的靈魂(附詩作-鳥蹤)
http://blog.udn.com/jong2020/171242520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1樓. Flying Eagle2024/10/28 22:24
最近聽聞瘂弦離世,深覺台灣又痛失一位令人尊敬的作家,而且電視新聞竟隻字未提,這恰恰反映出新聞界的價值觀,可悲!
Flying Eagle時祺
是的。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否則,怎會有詩人的悲嘆!
詩人啊!你的真情深邃
言談論說充滿了感時與傷懷
嘆息像離群荒野獨行的狼
在暗夜無人的山巔間嘷嘯
浸淫《離騷》《天問》悲憤的字義篇章
但,暌違多年,近年似不見官方提起紀念詩人節,除了划龍舟競賽的熱鬧之外,也少聞全國性具規模的慶祝活動,十分令人感慨!
<心情風景>詩人節(端午節)有感(附端節龍舟競渡詩)
https://blog.udn.com/jong2020/174775360
中子(東籬居士) 於 2024/10/29 03:19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