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20250619老友同遊板橋林本源園邸.參觀三落大厝管制嚴苛.林家花園修復後風采依舊.板橋林家林維源林爾嘉父子氣節凜然
2025/06/30 09:20
瀏覽697
迴響0
推薦6
引用0

     新夥伴高兄夫婦首次擔綱,任6/19(星期四)健行召集人,他們住板橋,選擇去熟悉的板橋林家花園,通知當天9:30在捷運板南線府中站1號出口地面層集合,午餐預定1號花園簡餐(板橋區中正路1巷16弄1號),飯後到典藏餐飲(板橋區府中路15號)喝咖啡、配老家餡餅攤的牛肉餡餅。洋洋灑灑,妥妥當當的大器規劃,謙稱邀去板橋一隅,實則希望大夥感受久居板橋的榮幸。果然,滿員接龍報名,17人到齊。高兄夫婦再發通知稱,屆時每位飲一罐海尼根啤酒消暑,另有鳳梨酥、荔枝等點心,希望大家吃喝高興、走得愉快,越活越健康。高兄夫婦悉心安排,真是盛情難卻啊。

    板橋林本源園邸是舊遊之地,2017年元月由老方召集,安排了導覽志工,雖因三落大厝整修中,只參觀庭園部分,但導覽介紹鉅細靡遺,居高臨下俯看古蹟,無拘無束,隨意瀏覽,留下美好印象。可老方身體違和,已久未參加健行活動,此次林家花園行程簡易,眾人竭誠歡迎老方夫婦舊地重遊,早日歸隊,可惜落空了。(請參閱:「2017年老同學健行紀錄‧老友行~板橋林家花園.台北動物園.左膝臏骨裂傷生活作息大亂https://blog.udn.com/jkt19813/98931187」。此外,林家子孫林爾嘉於甲午戰敗、台灣割讓日本後,隨父林維源舉家避居廈門菽莊,台灣光復後返國,曾遊碧潭,留下抒情詩一首-「一潭水色共長天,僂指前遊五十年,風景蒼茫人老大,慰情舉目卻依然」,記錄感懷,真情畢露。請參閱「20090828~0904直航廈門.武夷山八日遊~南普陀寺.鼓浪嶼菽莊https://blog.udn.com/jkt19813/10917279」、「新店人的寶貝~好山好水(一)碧潭https://blog.udn.com/jkt19813/9013056」。)

    連日多雨,是日(6/19)陽光普照,一掃多日陰霾,正是瀏覽花園庭院之美的良辰吉日。我們興高采烈按計畫前往板橋林本源園邸,可也逢整修中,入園後在服務台領入園證,經營管理單位限制頗多,一次導覽團限15人,對我們來說有點兒尷尬,有人得勉強跟上;除導覽的女士外,還有一男一女跟隨,男士常常看錶,似是監督導覽時間,後頭還有一位男士似為主管,隨時提醒要跟緊、不得超過30公尺、不得任意拍照,隨時喝止,語氣嚴厲,把我們當小偷看,感受非常不舒服,若非團體活動,真想隨即退出。以前多次參觀過林家花園,是自由、愉快的經驗,從沒想到這回參觀古蹟會是被如此這般對待的。

〈林本源園邸位於新北市板橋區西門街,落成於1893年,是林本源家族居住地,包括園(林家花園)和邸(林家住所)兩部分,總面積約為6054坪,於民國74年登錄為宅第類國定古蹟。花園裡亭台樓閣、小橋流水,古典雅致,是江南庭園風格,為台灣現存最完整的園林建築,其家族於1977年將庭園部分捐給台北縣政府(新北市政府),目前林本源園邸由新北市政府文化局負責維護與整修工作,三落大厝仍屬於祭祀公業林本源。百年老屋歷經滄桑歲月,曾多次修繕整建,非常慶幸園林建築仍能完好保留下來。新北市政府文化局為維護古蹟,並兼顧遊客參觀需求,自111年3月起進行第二期修護工程,分兩階段施工,第一階段以香玉簃、觀稼樓、來青閣及側門為施工範圍,於113年9月完工開放,也就是此行主要參觀的範圍;目前進行第二階段施工,封閉門口、榕蔭大池、汲古書屋等區域,預計114年底完成。〉

    導覽志工盡責地引領參觀,自定靜堂穿堂入室定靜堂外觀像住宅,是四合院,堂名匾額係板橋林家第四代族長林維源親題,取自《大學》-「定而後能靜」,為園中占地最廣的建築,前後進之間均以亭相連,兩廊不設門窗,直接面向天井,當時做為宴會場所。隨後遊走觀稼樓旁曲折迴廊,切入三落大厝前方的聖旨碑綠地林家祖厝前還有半月池,由於受人釘人所限,無緣自半月池眺望林家祖厝全貌,可惜啊。這回只能亦步亦趨,聽導覽志工介紹燕尾脊、屋內樑柱屏風、過廊門窗等精緻建築,前庭屋外可拍照,進入宅邸就禁止了,且時時刻刻有人盯著、出聲喝止,不能碰觸到任何東西,包括腳踩的地方,這些動作讓我覺得好誇張,不免讓人神經緊繃,還好僅停留短時間,其實也無心聽導覽。終於離開管理嚴苛的光祿第私人產業,大家都鬆了一口氣,連志工好像也打開話匣子,滔滔不絕,欲罷不能呢。

    林家花園結合傳統宅第和江南園林風格,亭台樓閣錯落山水中,設計精緻,以一步一景形容亦不為過:來青閣歇山式飛簷高昂,門窗精雕細琢,據說取名來青,緣因登樓眺望時,附近綠野平疇及大屯山觀音山盡收眼底之故,閣前戲亭橫額「開軒一笑」,道出戲如人生,一笑看人生,切莫入戲太深;方鑑齋為昔日讀書之所,齋前一方碧水,對面戲亭出將入相,對景相望,池水兩側拱廊環繞,使方鑑齋如同環繞音場的水院;觀稼樓前小院圍有書卷形花牆,如開門見書,或許是隱喻開卷有益吧,牆上有石榴、南瓜、仙桃、柿子等水果形漏窗,寓意福、祿、壽、喜,皆大歡喜;昔日賞花之地香玉簃移作文創紀念品店,亦盡其用林家花園古蹟修舊如舊,修復後依然不減園林風采,美不勝收,是一處結合歷史、美景、建築與文化的好地方,喜歡古蹟、散步或攝影的朋友,盍興乎來

    出園後,高兄夫婦領軍轉往鄰近的1號花園午餐,年輕店家收藏製作的貓頭鷹成品頗豐,定食簡餐皆附飯、小菜、湯、甜點,氣氛輕鬆。飯後改到典藏餐飲喝咖啡,地頭熟的高太太路經老家餡餅攤時,買了牛肉餡餅,每個人窩心吃喝下午茶,滿室生春,樂陶陶

板橋林家第四代族長林維源曾任太僕寺卿、幫辦臺灣撫墾大臣等職,為清朝時期唯一台灣本籍的地方主官,甲午戰爭清廷戰敗、割讓台灣後,林維源毅然割捨龐大家業,舉家避居廈門菽莊,直至逝世;其間,日本政府多次遊說林維源及其長子林爾嘉(時年21)歸順,則始終予以拒絕,氣節凜然。父子兩人對兩岸實業界均有貢獻。

 

有誰推薦more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