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20120528~0603新加坡.馬六甲旅遊自助行(二)~到訪小印度區.牛車水街區.參觀新加坡城市展覽館.新加坡河邊藝術.魚尾獅公園.老巴剎.馬六甲雞場街. 地理學家咖啡店
2025/04/29 18:57
瀏覽99
迴響0
推薦4
引用0

    第三天,5/30(三),新加坡是多元族群的國家,到訪小印度區、牛車水街區,正好見證印度、阿拉伯、中國3大古老文化融匯於此;參觀新加坡城市展覽館、新加坡河邊藝術、魚尾獅公園(Merlion Park),藉此瞭解新加坡的蛻變新生

    晨起梳洗用餐後,搭乘地鐵東北線(紫線)至牛車水站(Chinatown,NE4),從車站出來就是中國城狹窄的街道,裝飾彩繪洋溢濃厚華人氣息,店家販售不外紀念品、衣飾、手工藝品、古董精品,以及傳統料理如海南雞飯、麵等供食,還有一家胡姬花筷子店,滿特別的。值得一提的是,牛車水原貌館(Chinatown Heritage Centre)頭有各種展覽品和口述歷史,介紹早期華移民辛苦度日的生活情形及艱難創業的經歷;新加坡佛牙寺龍華院(Buddha Tooth Relic Temple and Museum)則是一座華麗的唐代風格佛教廟宇博物館,內部擺設富麗堂皇,供奉釋迦牟尼的佛牙舍利,展示豐富的佛教文化、藝術與歷史,頂樓還有一座花園,別有洞天

    相對於牛車水街的濃濃華人氣息,鄰近的小印度區維拉馬卡里拉曼廟(Sri Veeramakaliamman Temple)則是一派印度風格建築這座建於1827年,供奉掌管生死、象徵力量和勇氣的Kali女神,建築華麗,塔門和廟柱顯眼,神像雕刻細緻,色彩繽紛,外觀非常漂亮,是新加坡最古老、地標性的印度教寺廟。區內主要街道-實龍崗路(Serangoon Road),有一棟色彩繽紛的二層房子,好吸晴,沿街金飾店、服飾店、絲綢和花店比鄰而立,所見幾乎都是清一色皮膚黝黑的印度男人,是其特色。看到鳥園色彩繽紛的接駁車,倒滿匹配在地景觀。

    午餐在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享用天天海南雞飯、一家潮州魚湯鯧魚麵線後參觀咫尺之處的新加坡城市規劃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從館內大型中心規劃模型,清楚鳥瞰新加坡市中心全景,我們據以覆按走過的足跡,蠻有趣的。藉展示的圖文資料,瞭解新加坡的過去、現在和未來,也介紹了主要的名勝古蹟、新加坡河、烏節路以及濱海灣風光,很適合列入觀光行程展覽館提供攝影機和風景照片,我們留下到此一遊的山寨版合照,如附。

新加坡城市展覽廳懸掛的裝飾,好像在唱歌,覺得別緻,就拍下來了。〉

    隨後往新加坡河河濱進發,路過座落Marina Bay岸邊的新加坡紅點設計博物館(Red Dot Design Museum),據說是世界知名的紅點商品設計公司設立的三間博物館之一(另兩間一在Red Dot德國總部的Essen,一在廈門),紅色幾何線條新穎外觀,足夠引人注目,可我們只歇個腳,就續往新加坡河邊走,烏雲密佈,也不減雅興。沿河濱步道朝魚尾獅公園前行,一路上都可以看到濱海灣金沙酒店,以及置於駁船碼頭(Boat Quay)河畔、稱為河畔商人(The River Merchants)系列的雕塑藝術作品,描早年移民日常在港口辛勤工作的場景,有點憶苦思甜的味道,其中有一座新加坡早年建城基石紀念碑(Foundation Stone of the Monument of the Early Founders of Singapore)並不起眼,但需駐足觀看解說,倒是幾位兒童相繼跳河戲水的雕塑,活潑生動、趣味盎然。

 

    終於來到濱海灣旁、由浮爾頓酒店(The Fullerton Hotel Singapore)開設的臨海餐飲區浮爾頓一號(One Fullerton),其旁就是新加坡最具代表性景點地標、有名的 魚尾獅公園(Merlion Park),在這小小公園裡,我們和許多遊客一起近距離欣賞 魚尾獅噴水雕像,搶拍各種角度的魚尾獅噴水鏡頭,還讓魚尾獅噴水塑像和金沙酒店藝術科學博物館同框,也看到遊客巧妙利用空間差,擺拍虹吸魚尾獅噴水、洗頭模樣,玩得興高采烈;抬眼望向咫尺對岸,金沙酒店三座聳立的高樓、頂著一艘空中船的壯觀景色一覽無遺;略微轉個方向,濱海藝術中心和摩天輪也入鏡來,幾乎新加坡最經典的旅遊畫面都可在此方寸之地收錄鏡頭內。

    就這樣,從魚尾獅公園沿濱海灣輕鬆漫遊,碼頭、浮爾頓、濱海藝術中心、藝術科學博物館和濱海灣金沙等等盡收眼底,海灣天際線風光綺麗,好風景隨處是,一路走、一路拍,玩得不亦樂乎。在海洋金融中心(Ocean Financial Centre)戶外,商務區摩天大樓環繞間,發現一座色彩繽紛、遠看像棵耶誕樹的裝置藝術,侷促一塊小綠地裡,想近距離欣賞,需越過馬路,才能近觀高18.35公尺、由以色列雕塑家David Gerstein創作"動力-Momentum"鋼材雕塑;座落萊佛士坊(Raffles Place)鬧區,地理位置極佳,繽紛燦爛,自水泥森林脫穎而出,是新加坡最高的公共藝術,想不引人注目,都難。

    之後,來到如雷貫耳的老巴剎(Lau Pa Sat,18 Raffles Quay),是商業區裡很有規模的美食街和夜市,匯集在地中華料理、馬來美食、印度美食及異國食品攤販,餐點選擇性很多;棟南洋風鑄鐵加蓋建築,各店家共用中間用餐區,環境算乾淨,桌桌密集,昏黃燈光下感覺好熱鬧,晚上,馬路封街擺攤露天夜市;現場目睹印度餅製作、沖泡叻沙(Laksa),感覺好新鮮在老巴剎夜市氛圍裡,吃沙、喝啤酒,樂呵呵,輕鬆愉快。

    返回旅館時,路過新穎寬敞、色彩明亮的地鐵通道,連施工標誌都讓人感受到體貼溫柔的用心,又一個美麗的邂逅。趁著遊興,登上旅館屋頂花園展望台,皓月當空,夜景迷離,Hangout旅館的幽默招貼,惹人會心一笑。

    第四天,5/31(四),晨起,漫步Mt.Emily國家公園(Mount Emily Park),公園位於一座小山上,位置稍偏僻,未見有遊人,我們沿緩坡慢走,古老公園滿眼蒼翠,範圍比想像中大,老樹盤根,則顯示其歷史悠久;巡禮一番,算是不枉在附近Hangout旅館安頓四晚的回憶。

    接著,準備搭巴士趨訪馬六甲,鑒於明代鄭和七次下西洋,六次駐節於此,且設立官廠,致馬六甲最早成為華人遷居南洋的聚居地區,是集古蹟、文化、休閒一體,我們嚮往的旅遊景點。來回搭不同公司的巴士,去程搭乘S&S International Express,購票跟上車地點都在Beach Road上的Key Point,距離MRT環(橘)線的Nicoll Highway(CC5)站不遠,單程要新幣22元,連同進出海關大約3.5小時,就抵達馬來西亞馬六甲Melaka Sentral,因為走Ayer Rajah Expy,經西邊的大士關卡(Tuas Checkpoint),出關和進關都沒有塞到車,非常快,但沒在中間停休息站,害我們憋尿憋得難過。由於回程其表定時刻不符我們需求,改選Dlima客運,單程票價馬幣22元,到新加坡下車點是靠近MRT東西(綠)線和環(橘)線Paya Lebar站(EW8、CC9)的City Plaza,可是經過兀蘭(Woodlands Checkpoint)這邊的關口,又逢週六,塞車塞得厲害,而且司機好像私下攬客,在馬來西亞柔佛州新山市(Johor Bahru)那兒繞了好幾個地方放乘客下車,所以足足花了5個小時才到下車處,幸好在中間有停站休息,不用憋尿。另外,S&S International Express採用一排3個坐椅的巴士,Dlima一排4個座椅,舒適度差別不言可喻。兩間公司票價都相同,在新加坡買或是馬六甲買都是22元,但新加坡用新幣,馬六甲用馬幣,幣值不同,換算起來新加坡的車票可是貴得多,用不著在新加坡買來回票,不划算。另外,看著巴士通過柔佛海峽是有趣的經驗,名為海峽,好像還沒有台北淡水河出海口寬,而新馬之間僅一亭之隔。去程在Key Point,靠近Beach Road的出口旁有間水果店,老闆會說華語且很和善,水果新鮮,附近上班族中午用餐時間都跑來買,人多,甚至需要排隊。

    抵達馬六甲Melaka Sentral長途客運站,原想轉乘17路車進古城區,因考慮3個人帶3件大行李,決定旅館來回都搭計程車,單趟20元馬幣,方便多了。夜宿馬六甲Hangout@Jonker(No 19 & 21 Lorong Hang Jebat, Melaka 75200, Malaysia Tel:+60 6282 8318),設備比起新加坡的Hangout@Mt.Emily雖然不如,且2樓以下房間沒有窗戶,早餐只有土司可吃,但價格便宜許多,衛生OK,且地點絕佳,就在連接荷蘭廣場和雞場街(Jalan Hang Jebat)的橋頭,觀光、用餐和交通都非常方便,中午外面太熱,我們還充分利用地利之便,跑回旅館睡了個午覺。旅館經理是位娘惹(馬來語Baba Nyonya,是華人和東南亞原住民通婚的混血後裔,也稱土生華人),會說華語。旅館在雞場街入口處,可以看到馬六甲河,還有Jonker街頭的巨龍。辦妥入宿手續後,迫不及待去逛老城區,領略華人為主的濃濃中國風小鎮:龍騰天下年景牌樓還在,蝸居大門門扉題字「義路 禮門」讓人肅然起敬,徐氏宗祠白色洋樓、西河堂林氏宗祠好氣派,娘惹咖啡糕餅店招牌很醒目,我們都喜歡,也留下好印象。新、馬兩地華人都通中文華語(我們說的國語),甚至見人說英、日、閩南、粵、馬來語等等,隨客人便,什麼都通,讓人好生佩服;感覺上,對台灣旅客相對親切友善,尤覺窩心。

    天色暗了,步入聞名的地理學家咖啡店(Geographér Café 83, Jalan Hang Jebat, Melaka),是在街頭轉角處一間歲月痕跡斑駁的橙黃色古老店屋改裝的,從裡到外都是明顯的黃、橙、紅、藍和青色色塊,昏黃燈光氣氛下,突兀卻也不覺違和,反而與牆上所掛的漢字對聯掛幅,混搭成一間文化融合的咖啡館,一本留言簿記錄著旅人路過這裡抒發的一段記憶感懷,是一處歇腳的好地方。我們在店裡晚餐,咖啡、料理都夠水準,工作人員服務專業也親切;此外,還淺嚐娘惹料理,口味還不錯,可都是辣的,不吃辣的要小心

    餐後順路走訪雞場街,街燈昏黃,萬籁俱寂,静夜街頭空無一人,彷彿踏入時光隧道中,與白天感受迥然不同,瞧:靜立街上的燕尾脊古邦土產店古色古香,歷史悠久的青雲亭燕尾翹脊,暗夜裡則看不清楚,但大門上金碧輝煌的雙龍搶珠倒是搶眼,和我們習慣見到的護衛門神大不同;雞場街居然還有一座世遺公園,裡頭默默立著一座孤寂的同治十三年墓碑,恐怕是申遺的重要原因吧;麻六甲河畔的水車倒映河面,波光粼粼,伴著流水靜靜流去。夜深了,旅人該倦鳥歸巢啦。

 

有誰推薦more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