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頂
淡水走走(1)滬尾砲台
2021/01/12 20:24
瀏覽1,344
迴響8
推薦85
引用0
滬尾礮臺
滬尾砲臺(英語:Hobe Fort),又作滬尾礮臺,位於今台灣新北市淡水區,為建造於1886年的火炮砲台,佔地約8公頃。該砲台為台灣第一位巡撫劉銘傳所主導建造,其建造目的是為了防衛台灣淡水港。
該砲台雖停用多年,但因為長期屬軍事要塞,因此建築大致完整,門額上仍留存劉銘傳親筆題之「北門鎖鑰」石碑,也保留了砲台旁兩道城牆及砲陣地數座;但砲台使用主炮均已遭日本人拆離,現已佚失。目前中華民國內政部將砲台列為二級古蹟。
歷史背景: 滬尾開發可追溯的最早歷史是在西班牙時代,西班牙人曾在此建造砲台,荷蘭人在1642年接替撤離此處的西班牙人興建防禦據點。1661年鄭成功圍攻荷蘭人位於台南的根據地後,荷蘭東印度公司在淡水與基隆的駐軍先後撤守增援大員,離去前將他們駐守的堡壘燒毀,大砲則一併帶走。
鄭氏治台時期,主要的生產根據地集中在台灣南部與基隆一帶,淡水並未有鄭軍設防;直到清治時期嘉慶年間,淡水延海一帶海盜猖盛,清廷在1808年(嘉慶十三年)加派兵力,駐防該地。
1813年(嘉慶十七年),在目前滬尾砲台現址興築砲台作為淡水河口駐衛之責。
中法戰爭後,清廷命臺灣巡撫劉銘傳加強台海防務,於全台重要海口地區興築砲台基地,計有基隆、滬尾、安平、旗後、澎湖等五處共十座砲台,以禦外國軍隊。當時於滬尾炮台上設有四座砲座,為12吋阿姆斯壯後膛砲一尊、10吋阿姆斯壯後膛砲一尊、8吋克魯伯後膛砲兩尊,現皆不存。
日治時期,日軍撤下當時在滬尾的四門砲塔,並將此地改作為日軍砲兵練習場地。
國民政府來台後,重新賦與滬尾砲台國防任務,並派兵駐守。民國七十四年,中華民國內政部核定滬尾砲台為二級古蹟,整修後開放民眾遊旅。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滬尾砲臺(英語:Hobe Fort),又作滬尾礮臺,位於今台灣新北市淡水區,為建造於1886年的火炮砲台,佔地約8公頃。該砲台為台灣第一位巡撫劉銘傳所主導建造,其建造目的是為了防衛台灣淡水港。
該砲台雖停用多年,但因為長期屬軍事要塞,因此建築大致完整,門額上仍留存劉銘傳親筆題之「北門鎖鑰」石碑,也保留了砲台旁兩道城牆及砲陣地數座;但砲台使用主炮均已遭日本人拆離,現已佚失。目前中華民國內政部將砲台列為二級古蹟。
歷史背景: 滬尾開發可追溯的最早歷史是在西班牙時代,西班牙人曾在此建造砲台,荷蘭人在1642年接替撤離此處的西班牙人興建防禦據點。1661年鄭成功圍攻荷蘭人位於台南的根據地後,荷蘭東印度公司在淡水與基隆的駐軍先後撤守增援大員,離去前將他們駐守的堡壘燒毀,大砲則一併帶走。
鄭氏治台時期,主要的生產根據地集中在台灣南部與基隆一帶,淡水並未有鄭軍設防;直到清治時期嘉慶年間,淡水延海一帶海盜猖盛,清廷在1808年(嘉慶十三年)加派兵力,駐防該地。
1813年(嘉慶十七年),在目前滬尾砲台現址興築砲台作為淡水河口駐衛之責。
中法戰爭後,清廷命臺灣巡撫劉銘傳加強台海防務,於全台重要海口地區興築砲台基地,計有基隆、滬尾、安平、旗後、澎湖等五處共十座砲台,以禦外國軍隊。當時於滬尾炮台上設有四座砲座,為12吋阿姆斯壯後膛砲一尊、10吋阿姆斯壯後膛砲一尊、8吋克魯伯後膛砲兩尊,現皆不存。
日治時期,日軍撤下當時在滬尾的四門砲塔,並將此地改作為日軍砲兵練習場地。
國民政府來台後,重新賦與滬尾砲台國防任務,並派兵駐守。民國七十四年,中華民國內政部核定滬尾砲台為二級古蹟,整修後開放民眾遊旅。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迴響(8) :
- 8樓. 郁勝2021/01/15 22:36如果台海開戰了,就去裡面打地舖。哈哈,我覺得台海不會打仗,台灣比廣東還小,不值得。此外,何必打自己人? 寧靜姐 於 2021/01/16 23:34回覆
- 7樓. the flying kite2021/01/15 21:01寧靜姐參加的「步道走讀」真不錯:一次走讀下來,不僅運動、賞景、探索秘境,又深入了解當地人文與歷史背景。我們曾坐遊覽車到此,似乎只對「北門鎖鑰」留有印象...
呵呵,我們社大步道班約30人,每次活動可以選擇參加或不參加,在群組裡報名。
我們兩位老師都是國際級導遊,及電腦高手。男老師是學電子或資訊的,留學英國及自助周遊列國,常跑國際馬拉松,及當台灣文史館的義工。女老師是文史方面的博士候選人,文史館的義工,電腦也很強。這兩位老師默契極好,走讀時,一位走前面、一位押後,並且"非常照顧"老人。我們班有五位超過七十歲的同學,包括一位八十四歲的阿婆,全班就我最不會走,每次都龜速墊後。阿婆會手機照相和Line,頭腦及身體很好,由女兒陪同一起參加。
我的優點是我會用數位相機記錄我們每次的活動,且每次回來會從電腦查相關地點的歷史或地理,將資料整理寫臉書或UDN部落格,算是一種學習。
我們這將近三十人的班,在兩位老師帶領下,大家越來越有默契。我們班有退休建築師、許多將退休的OL,還有幾位未婚記者等等,平均水平算高的(比我的志工班高)。我很喜歡這個班及這兩位老師。
寧靜姐 於 2021/01/15 21:42回覆 - 6樓. 天涯孤鴻···花窗2021/01/14 22:26讚
跟隨妳的腳步,見識了很多沒去過的地方,看到文物風景和起源歷史
真是感謝!
- 5樓. cundiff2021/01/13 19:27淡水 這個點 我還沒機會 造訪, 看了 寧靜姊 詳細的介紹, 彷彿 也跟著走一趟。很棒的分享。
真勤快 ,還能跟大家一起出門, 好佩服。 日子 就該如是安排, 熱鬧 豐富 而多元, 真好ㄡ
傾聽土地的聲音 - 4樓. 小小茉莉2021/01/13 10:46
寧靜姐早上好
台北的冬天是又濕又冷 好天氣沒幾天 看您到淡水這一天 天氣頗好 出門走走一定蠻舒服的
我們去過淡水很多次 但是沒去過滬尾砲台這地方 每次去淡水都是在老街海邊吹吹風看街頭藝人表演
最近天氣更冷 冷氣團寒流一波接一波 您出門要穿保暖一點的衣物喔
真是老了,過去不怕冷,現在覺得冷從骨中生。慢性病一直吃藥,步道走讀就是逼自己運動及動腦
比起其他的朋友,現在的日子很感恩。至少有老伴,老伴健康很好,以及不須照顧長輩(皆往生)
寧靜姐 於 2021/01/15 11:08回覆 - 3樓. 旭日初昇2021/01/13 10:23--
是姊妹滔出遊,還是社大的活動?
若是後者,男同學怎這麼少!?
社大!她們都比我小,我能跟得上(電腦&手機),她鍆扶持及照顧我,甚感欣慰! 寧靜姐 於 2021/01/13 10:26回覆剛好男同學沒照進去,我們班,不算老師,僅4個男生。男生只喜歡爬山,不削參加走讀課。 寧靜姐 於 2021/01/13 10:30回覆 - 2樓. 宋子平老師2021/01/13 10:20哈,姐阿,您在線上喔!😄😄😄
- 1樓. 宋子平老師2021/01/13 10:13我去過,怎麼沒有注意到這個防空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