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坐在對面玩手機的女子 ☆
這事兒,
天熱時不敢寫,怕大家更上火;
秋風來時也不該寫,怕折損了難得浪漫,
更怕優美氣質毀在城邦於一旦。
但是每當搭乘大眾運輸時,沒有不想起的。
想想我也不是個啥,人微言輕,
沒有誰會有興趣給咱來個難以招架的評價什麼的。
就寫吧,讓心中不時還生的氣有個出口。
☆
那天坐在位上,悠閒地滑著…
嗯…肚皮,想著真的不可再大吃大喝了。
車停時,上來了一對嬤孫,下意識地站起來,
要把座位讓給胖乎乎還滿手提著袋子的嬤嬤。
才站起身,就見那胖大的男孫一屁股坐下,我錯愕不爽的便問道:
阿嬤妳奈不坐?
阿我身體很勇健,免坐啦,乎孫坐就好啦!
看那胖大小子,少說也十歲了,早已坐在位上電玩打得轟轟亂響,
阿嬤提著袋子的雙手艱難地握住上不是下不是的拉環與扶手,
肥胖的肚子隨著車子的晃動有頻率的顫動。
我氣得再次說,妳坐啦,妳坐啦!就是要乎妳坐吔啦!
嬤嬤絕死不肯。
我冒著煙,對小胖子喝道:起來,位子還我。
那胖呆不高興地看著手中打到一半的怪,不甘願地站了起來…。
搶回了屬於我的位子,給了這對嬤孫一點他們鐵定不曾見過的場面。
事後說給人聽,都說我臉皮挺厚,沒見過有人要回讓出的座位,
說還好那天沒有一起出門,否則還挺叫人尷尬的。
☆
我說,
丟什麼臉,尷什麼尬,那樣的教育才丟臉,
苦了大人,誤了小孩,丟了全家的臉,通通不對。
既然該坐的不坐,
那最該坐的,除我還誰?
要回位子是天經地義的事。
☆
想想,
其實還真的是有點不好意思啦。
- 15樓. 小泥鰍2025/01/02 14:48沒人會像我這般小心眼的。 vivi 之東張西望 於 2025/01/02 19:32回覆
- 14樓. sallychen2024/11/18 14:11有感
*
讀 vivi 的文字,酣暢淋漓,很痛快!
這般【直白帶勁】,誠然是 udn 一絕。
都說【文各有體】,誰也模仿不了誰!
文字風格,大抵與個性有關。
呵呵 ~ 這畫面,我可以想像妳的表情動作,
一定超帥!坦白說,這也算是另類的教育。
阿嬤如果真懂人情,就該對妳說聲謝謝,然後坐定。
讓阿孫坐,侮蔑了妳的善良慈悲,也陷孫子於不義!
*謝謝妳的扶持,
只是言過了,真不好意思。
妳才是從未見過,自問安圖中就能每日一高文,總不間斷。
何等讓人驚嘆!?
這才是無處可尋的作家啊!?
vivi 之東張西望 於 2024/11/18 21:44回覆 - 13樓. 映紫2024/11/18 09:20
是該這樣,讚!
不好意思啦! vivi 之東張西望 於 2024/11/18 12:12回覆 - 12樓. 迪二2024/11/16 19:59佩服!
輕鬆是怎麼一回事
正尋找 - 11樓. 郁勝2024/11/16 12:49南北人的禮儀正在倒轉
30年前在高雄鄉村搭客運車,只3個人要上車,最後那個急急趕過來的老阿嬤,仍會推開其他2人搶先上車。
20多年前,大家仍普遍認為南部野人多,路上飛車黨成群,車上誰力氣大誰就搶座。
近年,每當我步入高雄捷運還沒走近,年輕人就相繼站起來要給我讓座,這還不是博愛座,有時讓我都覺得很不好意思。
近年偶而去一趟台北,還真見過身強體壯的年輕男人霸坐博愛座。我也很識趣,在台北幾次搭捷運都是抓緊有鋼管的地方,不指望有年輕人讓坐。其實,還真不想談這題目,因為總是讓人不愉快而無解。
不管年長、年少,不舒服是看不見的,
而為何倒霉先來卻不能享用?
愛心是自發而無法強迫的,
而政府的宣導萬難成理所當然,
否則,怒氣恨意就要油然而生了。
vivi 之東張西望 於 2024/11/16 20:12回覆 - 10樓. Sir Norton 魯賓遜,救命!2024/11/15 11:58嘗1001次試乘淡水線,咱出聲驅趕坐在博愛座的壯男,讓給另一位貌似衰弱的老先生,旁人的不屑目光倒像集中咱身上,咱大姊附耳告訴我:「大家可能怕你挨刀,更怕被無端波及。」
雖然讓座這事,很多人都同情長者、弱者,
氣惱強佔座位沒有同理心者。
只是若真有人善心維權,
也總會讓旁觀者不高興,以為又要鬧事了;
也讓家人擔心,就怕有人要插手、插刀。
大姊說的對。
vivi 之東張西望 於 2024/11/16 20:05回覆 - 9樓. Life2024/11/15 08:30讚
精彩呀為您大聲鼓掌 ^^
阿嬤大都這樣
很理解
- 8樓. 寧靜姐2024/11/14 23:40贊成你的「要回來位置」
我那二犬四、五歲開始,在公共場所,
有位的話,一定是我坐著,他們站著。
有好吃的一定是我先吃,我先喝。
有採買,一定是二人一前一後抬著扛著。
母親若還活著,一定會說:
「以前也沒有這樣待過我們,是哪裡學的?
怎會生了一個可供作白雪公主後母的好傢伙?」
vivi 之東張西望 於 2024/11/16 19:50回覆 - 7樓. 旭日初昇2024/11/14 17:11大快人心!!!
- 6樓. 皓呆土豆2024/11/14 11:02有些事不表示態度,常積非成是。
2025年台灣就要成「超高齡社會」,
希望人人都康健,人人都學習,
老的美麗、溫柔、明智如昔;小的聰明、可愛、受教加倍,
幸幸福福的同進新時代。
彼此合作成全,互相道謝微笑。
vivi 之東張西望 於 2024/11/14 19:29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