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台灣要發展主權AI,應注意什麼?
2025/02/06 16:21
瀏覽350
迴響0
推薦3
引用0
台灣若要發展「主權 AI」(Sovereign AI),需要考量技術、政策、產業、生態系統等多方面因素。以下是幾個關鍵要點:


一、技術自主性:建立本土 AI 基礎

(1) 自主 AI 大模型研發

目前全球主要 AI 大模型(如 OpenAI、Google、Anthropic)多為美國企業主導,台灣應發展本土大語言模型(LLM),減少對國外技術的依賴。

可參考 日本的「日本版 ChatGPT」(由 NTT 開發)或 韓國的 HyperCLOVA(由 Naver 開發)。

(2) AI 訓練與推理算力

需要強化 AI 訓練基礎建設,發展本土 AI 晶片(ASIC、GPU、TPU),減少對 NVIDIA 等國際供應商的依賴。

台灣已有台積電(TSMC)、聯發科等晶片製造商,可整合產業鏈打造 AI 專用晶片。

(3) AI 軟體與開源技術

推動 台灣自有 AI 軟體框架(如 AI 模型、工具),避免完全依賴 TensorFlow(Google)、PyTorch(Meta)。

鼓勵企業、學術界參與開源 AI,如 Hugging Face、Mistral AI、Llama(Meta)等。

二、資料自主權:建立本地資料庫

(1) 建立「台灣語言與文化」專屬資料庫

訓練 AI 需要大量資料,台灣應建立 本土語言、文化、歷史、產業資料集,避免使用過度西化的資料影響 AI 訓練結果。

例如 政府、學術機構、企業可合作建立「台灣 AI 語言資料庫」,涵蓋繁體中文、閩南語、客家語、原住民族語等多語言語料。

(2) 資料安全與隱私

訂定 AI 資料安全法規,確保 AI 訓練時遵守隱私保護,防止資料外流至國外(如中國、美國)。

參考 歐盟 GDPR 法規,確保 AI 符合資料保護標準。

(3) 公部門與企業資料開放

政府應開放 公共資料(如氣象、交通、醫療、經濟),供 AI 模型訓練,提高本土 AI 的準確度與實用性。

三、產業應用與商業模式

(1) AI 產業鏈發展

台灣應發展「AI + 半導體」、「AI + 智慧製造」、「AI + 金融」、「AI + 醫療」等垂直應用領域。

可學習南韓 「AI + 智慧政府」,或新加坡 「AI + 金融」 的發展模式。

(2) AI 新創與投資

台灣需要扶持 本土 AI 新創公司,政府可提供補助或投資基金,促進 AI 創業生態發展。

建立 AI 產業園區,吸引企業與人才進駐,類似印度的 班加羅爾 AI 產業區。

四、政策與法規

(1) AI 法規與標準

訂定「台灣 AI 法規」,確保 AI 發展符合倫理、隱私與安全要求。

參考歐盟 AI Act,規範 高風險 AI(如自駕車、金融 AI、醫療 AI),降低風險。

(2) AI 人才培養

推動 AI 教育與人才培養計畫,確保有足夠的 AI 科學家、工程師、政策專家。

建立 AI 產學合作,讓企業與大學(如台大、清大、交大)聯手開發 AI 技術。

五、國際合作與競爭

(1) 與民主盟友合作

可與 美國、日本、歐盟 合作,共同開發 AI 技術,對抗中國 AI 壟斷。

例如參與 美日台 AI 研究計畫,共同開發可信賴的 AI 技術。

(2) AI 軟硬體供應鏈

台灣可以利用 台積電、聯發科、鴻海 等企業,整合 AI 硬體與軟體,打造 完整的 AI 產業鏈。

避免過度依賴 NVIDIA、Google 等國外企業,以確保 AI 自主權。

總結:台灣發展主權 AI 需要關注:

一、 技術自主性:發展本土 AI 模型、台灣 AI 晶片、開源 AI。

二、 資料自主權:建立台灣專屬語料庫、確保數據安全。

三、 產業應用:發展 AI + 製造、醫療、金融,支持 AI 新創。

四、 政策與法規:制定 AI 監管標準,確保安全與隱私。

五、 國際合作:與民主盟友合作,強化 AI 供應鏈。

台灣擁有強大的半導體與科技產業基礎,如果能結合 AI,將有機會成為全球 AI 重要國家之一!

(以上都是我問chatGPT,它的回答,只是文字稍加修飾,歡迎轉載)
有誰推薦more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