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既決定買輛機車給我,也不拖延,隔沒幾天就帶我去選車.彼時民權路綠川西街口有一家專門經銷偉士牌(Vespa)機車的「中一車行」,老板唐先生是父親的舊識,父親就在那裡為我選購一輛藍色輕型機車.基本上,這輛機車長得與腳踏車沒啥兩樣,祇不過更像〝金剛型〞的腳踏車而已,雖然跟我原本盼望的有點出入,但好歹是機車,沒有理由挑剔.
新機車帶回家後,父親在夜間打烊並且等鄰近一些服飾店的售貨員全都下班離開後(這可是他的先見之明,料好不想在我練車時鬧出人命),叫我在騎樓下開始練騎.初次學騎機車的人一定有這樣的共同經驗,那就是以手把催油的時候,力道不易控制;油催的不夠,車子懶得理你只是杵在原地,油催的太多,車子便如脫疆野馬呼地衝出去,練車就是得在如何控制油門中不斷試驗.父親示範多次也讓我試了幾遍,等到他決定放手讓我真正單獨試騎的時候,啊那該死的機車全然不聽使喚且一心一意效法鬥牛般往眼前的柱子衝去.砰地一聲,我眼冒金星人車各自分離倒地.父親大吃一驚急急向前,眼睛盯住的卻是機車,嘴上嘀咕怎麼不小心點...咧?他審視的是新機車有無毀損或刮痕,我怏怏地爬起來,好在沒傷到什麼,見我沒有大礙,父親也不催我繼續練習了,這一停練就是一年.
那機車車身看來雖不大,仍有一定重量,我對小時候騎迷你腳踏車傷破膝蓋一大塊皮的疼痛記憶猶新,覺得因機車倒地的傷一定加倍疼痛,執此之故,需要一段時間先為自己做好心理建設才行.那時候各式聯考早已放榜,不消說,我與眾家好友都要準備隔年再重考.雖然大多已選定補習班復習補課,畢竟時間非常彈性可隨自己利用.我的好友們各個都是單車高手,但那時唯一有機車的竟是我這完全不會騎車的人.國父孫中山先生不是說「人盡其才..物盡其用」嗎?我很服膺 國父的想法,當然要以行動實踐.於是每天打電話給不同好友:「嘿~要不要出來兜風?來接我吧.」詹中瑜、張琮琪、孫一泓、梁瑞芬和巫慧敏輪番前來,大家都很開心樂意騎著我的機車載我一起出去兜風遊玩,在各高手掌控下,騎車安全無虞,真是好得不得了.
到了隔年某個周末,一泓如常來家裡,[我來教妳騎機車好嗎?真的不難,多練幾次就會了.]她這麼提議,經過既想嘗試又難免憂懼的天人交戰後,膽氣終於戰勝理性,硬著頭皮接受一泓的建議吧.我沒有事先告訴父母,仍是一泓騎車載我一路來到國光路上的「中興大學」校園裡.一泓很有耐心,我的幾位好友中,她的個性最溫和堅毅,所以在她諄諄不厭其煩的示範和教導下,我在校園裡練了又練,直到又一個奇蹟產生:我真的可以騎機車了,耶!見我大功告成,一泓再騎著車載我先回她的住處(好啦~這個部份小心是對的,她上有老母要照顧,不會貿然讓初會騎車的我背負兩命在大馬路上大冒其險),然後我就得獨自騎車回家了.從「居仁國中」附近的康樂街騎回中正路,距離並不遠,又是騎機車,卻也讓我滿頭大汗.總算平安到家,把機車停在家門口的騎樓下,父親睜大眼睛看著我,高興自是不在話下,更驚奇的應該是我〝完好無缺〞四肢健全回來吧.這輛偉士牌輕型機車陪我好幾年,功成身退後,父親幫我升級換了一輛彼時光陽牌最炫目全新造型的『光陽100』重型機車,欸~跑得更遠了.
自從會騎機車後,我幾乎每天有三分之一時間在外逗留.那些昔日載我兜風的好友們,如今是開始享受美好果實的時刻.一通電話過來,我義不容辭就專車過去接送,還風雨無阻呢.騎車真是樂趣無窮啊,大街小巷許多好玩的地方任我一一探險.父親歎氣說我出門就像遺失了,回家則是被撿回的.對我如此樂在其中騎之不疲,肯定是父親始料未及的結果.這輛100c.c.的光陽機車雖然馬力大,唯一美中不足的是輪子小,比如騎在坑坑疤疤崎嶇不平的地面上就要小心放慢速度,否則會打滑翻車.有次春節年前,父親騎他自己的山葉機車載我到西屯舅舅家送禮.父親知道我喜歡兜風,回程前問我要不要兜一圈再回家?我當然說好,於是我們從西屯路遶到中港路一路直上,經過[東海大學]後約兩哩距離,我回頭瞭望,整個大台中市區已遠遠地籠罩在盦煙茫霧下模糊難辨.父親說我們正處於台中市的最高點,然後他繼續往前騎,彎進一條小路說他依稀記得那邊會有路可以輾轉下山回到市區.我好奇地東張西望,那是我從未探險過的區域,經過一個有大船造型建築的[方舟教會]、經過遊園路的[台中汽車監理所],機車不斷爬坡前進,經過碉堡來到一處空地.父親終於停了機車,腳下及目望去是遼闊的台中盆地,我們為這意外發現的景色看得目瞪口呆,原來登山望遠是這樣心曠神怡賞心悅目的美好感覺.此地登高所見的美景令我念念不忘,所以等自己騎機車功夫已練到近"人車一體"的高層境界時,老想親自跑一趟父親帶我走過的路.
機會終於來臨.北上讀書的好友琮琪回台中渡暑假,我們倆幾乎天天見面到處兜風.那天想起來她還沒去過大肚山上呢,於是我說帶她去觀光一下台中市最高頂的風景,琮琪欣然答應.一路上我邊騎車邊做個負責的嚮導隨處指點各個地名和建築,到了[望高寮](其實當時都還沒出現這麼個名稱,大家都只以"大肚山上的望遠空地"而不名)後,琮琪見到那景色張口結舌的驚喜模樣,我也看的樂極了.雖是夏季,但山風強勁,瘦弱的琮琪待不久,我們於是離開.我按著從前父親騎過的行跡 - 就這麼一條小徑,不是往左就是往右,在沒有GPS的時代,尋路還真要憑直覺啊![望高寮]既然已是最高點,接下來當然就是下坡路段了.奇怪從前在父親帶領下並沒感覺下坡路段竟會那樣陡峭,這回是自己騎車才感受到.那樣險峭的下坡路段連頻頻握煞車柄都不怎麼管用,我可以清楚地感受到四個小小輪子十分辛苦滾動著.這時候已經不太顧得了要做盡職的嚮導了,我嘴裡一邊:[噫~噫~耶~~啊~~噢~~喔喔~~唷~~喂...]所有感歎詞輪番出口,一邊想會否就這樣一路滾下山...坐在後座的琮琪是我僅見的最佳乘客,一聲抱怨都沒有,只是緊閉著嘴.直到險降坡的路段漸趨平緩後,我才能定神回頭問她:[還好嗎?]她原本就白晢的臉龐更白了,苦笑著點頭.原來她先前的緘默不是因為對我的騎術有超強信心,而是嚇得說不出話祇得拼命禱告.坡度漸緩後,我們又開始瀏覽周遭環境,其實山路相當狹窄,堪堪僅供兩車錯身的距離,若是一個不小心就是墜落一旁的縱崖,那縱崖雖非深谷之危,僥倖不死也會重傷的.附近有一個平臺供玩家玩搖控飛機,我們見不到操作的人,但好幾架搖控飛機此起彼落互相較勁追築,煞是好看.觀賞一陣子又繼續騎下去,已經進了南屯區,因為見到往[嶺東商專]的路標,但我們還要經過[啟明學校],離中港路已經不遠.雖然那段險降坡相當考驗騎士的勇氣與技術和機車的性能,但騎過幾次後漸漸熟悉路段,便也不再那麼緊張了.那輛『光陽100』是陪伴我最久的機車,東征西討好幾年,可惜下場悲慘未能壽終正寢- 因為在1988年我赴美待產時,中正路一帶大火,停放在店裡的機車也跟著付之一炬成一堆廢鐵了.
2011年我們帶小兒返台辦事,要外出時老是搭計程車也不划算.跟一位在大陸工作的好友借來她的老爺機車,出門總是三人共騎.兒子第一次坐機車最興奮,遂也成了他首度到父母的原鄉探訪之旅中最難忘的體驗.最不適應的反而是我,因開車"鐵包皮"慣了,坐在機車上四周開敞覺得太沒安全感,加上歐陽的騎車方式像王羲之的草書一樣自由奔放毫無拘泥,也讓我徹底體會從前琮琪坐我機車的心情,唉~現世報嘛這是.何況年過半百,好幾次坐著機車從忠明南路一路幌到舊市中心甚至北屯一帶,抵達終點時兒子可以猴樣地機敏跳下車,一路顛簸搖幌後我的老骨頭散是沒散,卻僵在座位上,非要等全身所有關節慢慢舒緩才能發揮應有的功能(彎腰抬腿啦~).想起很久以前去佛羅里達的Key West遊玩,那時還能乘風破浪般地騎著海上摩托車在海上嬉玩.曾幾何時,我竟也開始"歲月不饒人"的幽幽感歎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