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電視新聞,聽到記者將「砧板」的「砧」字念成ㄓㄣ,但有的卻念成ㄓㄢ,到底那個才正確呢?請看本文介紹。
砧,根據《國語辭典》的解釋,注音是ㄓㄣ,當名詞,詞義一是洗衣時用來輕搥衣服的石塊;詞義二是切菜時所墊的板子。砧板,注音是ㄓㄣ ㄅㄢˇ,詞義是以刀切物時墊在下面的板子;《漢典》的釋義是用於切菜的厚板子。
由於「砧」字在《漢典》的注音一樣是ㄓㄣ,可見得砧字的音從沒被改過,會被念為ㄓㄢ,完全是誤會。
「砧」字是由部件「石」和「占」所組成,經過筆者調查,微軟「注音輸入」含部件「占」的漢字,注音的結果如下:
(壹) 注音的聲韻符號為ㄓㄢ者
(一) ㄓㄢ
(1) 沾:當動詞,字義是浸溼。
(2) 佔:當動詞,字義是窺視;同「覘」字。
(3) 霑:當動詞,字義是浸溼、沾溼;同「沾」字。
(4) 覘:當動詞,字義是窺視、觀察。
(5) 占:當動詞,字義是根據徵兆以推知吉凶。
(6) 呫:《國語辭典》的注音是ㄔㄜˋ,無單字解釋,但有「呫呫」一詞,詞義是低聲細語。
(7) 鉆:《國語辭典》無此字,但《漢典》有,注音是ㄗㄨㄢ,同「鑽」字。
(8) 詀:當形容詞,字義是話多。
(9) 毡:《國語辭典》無此字,但《漢典》有,字義是用獸毛或化學纖維製成的片狀物,可做防寒用品和工業上的墊襯材料。
(10) 趈:《國語辭典》無此字,但《漢典》有,字義是坐立不動貌。
(11) 怗:辭典無單字解釋,但有「怗懘」一詞,注音是ㄓㄢ ㄔˋ,詞義是敝敗不和的樣子。
(12) 惉:《國語辭典》無此字,但《漢典》有,沒有單字解釋,但有「惉懘(ㄔˋ)」一詞,詞義是聲音不和諧;煩亂不安。
(13) 蛅:《國語辭典》無此字,但《漢典》有,沒有單字解釋,但有「蛅蟖」一詞,詞義是一種毛蟲,又名「楊瘌(˙ㄌㄚ)子」。)
(二) ㄓㄢˇ
颭:當動詞,字義是吹動。
(三) ㄓㄢˋ
(1) 佔:當動詞,字義是強力奪取,據為己有,同「占」字。
(2) 站:當動詞,字義是直立。
(3) 占:當動詞,字義是據有,通「佔」字。
(4) 战:(《國語辭典》無此字,但《異體字字典》有,解釋是「戰」的異體字)
(貳) 注音的聲韻符號為ㄓㄣ者
(一) ㄓㄣ
砧:字義已如本文第二段所述。
(二) ㄓㄣˇ
無漢字。
(三) ㄓㄣˋ
無漢字。
以上是從國語的觀點看「砧」字,接下來看看台語的情況。根據《閩南語辭典》,「砧」字的音讀是tiam,而國語和砧同音的「針」字,台語音讀是tsiam或tsam;tsiam和「尖」與占「字」的音相同,而「針」的另一音讀tsam又和「沾」字相同。也就是說,就國語而言,砧字不和「占」字與含部件「占」的字同音;但就台語而言,卻和「占」字與含部件「占」的字同音,這是相當有趣的現象。
為何「砧板」的「砧」字的音會有上述的現象呢?猜想國語是想避開「棧(ㄓㄢˋ)板」的讀音;《國語辭典》查無「棧板」一詞,但《漢典》有,詞義是閘門中的閘板。「砧板」若念成ㄓㄢ ㄅㄢˇ,會與「棧板」的國語讀音相似;但台語則無此顧慮,因砧板的台語寫成「砧」,音讀是tiam,棧板台語寫成「棧枋」,音讀是tsàn pang,兩詞的音讀是大大的不同。
含部件「占」的漢字與「占」字本身的音都是ㄓㄢ、ㄓㄢˇ或ㄓㄢˋ,唯有「砧」字是念成ㄓㄣ;但是和ㄓㄣ同音的「針」,在台語卻與「占」字同音為tsiam,「針」的另一台語音讀又與「沾」字同音為tsam。難怪很多人會將「砧板」念成ㄓㄢ ㄅㄢˇ,真是不能太苛責他們。
[參考資料]
(1)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簡稱為《國語辭典》)
(2)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簡稱為《閩南語辭典》)
(3)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4) 大陸《漢典》
[相關閱讀]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9樓. 沒有我這個人2013/12/30 13:07案《廣韻》,砧為碪之異體,音知林切。鍼(針)音職深切,與碪(砧)同在下平侵
韻。占ㄓㄢ則屬下平鹽韻。碪(砧)讀ㄓㄣ音,自古已然。所謂猜測,似是而非。歡迎沒有我這個人格友回應,謝謝您的指教。「砧板」正確的音應念成ㄓㄣ ㄅㄢˇ,但在電視上常聽到念成ㄓㄢ ㄅㄢˇ,可見得應多查字典。
王國良(阿國) 於 2014/01/01 09:37回覆 - 8樓. 浮生2013/10/14 18:01
阿國老師的文章篇篇用心檢索與查證
這對來此賞文閱讀的朋友們
真是收獲良多呀
非常感謝您
歡迎浮生格友回應,稱呼我阿國就好,很高興您喜歡此篇。「砧」字的外形和它的兄弟長得很像,可是讀音卻是特立獨行念成ㄓㄣ,以致於大家容易念錯。另外,台中有「鐵砧山」,台語念成thih tsiam suann,不知《閩南語辭典》為何沒說「砧」字也可念成和「針」字同音的tsiam?
王國良(阿國) 於 2013/10/15 23:50回覆 - 7樓. 小余susan2013/10/08 21:24
識字不清
易念錯
- 6樓. 鄧潔2013/10/07 19:44博學多聞
我相當喜愛這個版主與格子
我喜愛文學 每次有不懂的文字拼音
我都找不出答案 或為何如此
來阿國這裡 確實可以解答疑惑
果然是博學多聞 而您為人又謙沖虛懷若谷
感恩您讓我又上了一課 祝福您
歡迎思敏格友回應,謝謝您喜歡敝部落格。阿國才疏學淺,但喜歡和大家一起切磋,也由於大家的督促和鼓勵,讓我每天都在進步,感謝大家。 王國良(阿國) 於 2013/10/08 09:26回覆 - 5樓. 思于2013/10/07 15:01是啊
就是要有專業人士隨時提醒
才不會有邊念邊
胡亂發音
歡迎思于老師回應。對於發音,教育部偶而會更改字的讀音,讓人無所依循。以《國語辭典》為例,只標注新音,而將舊音逕行刪除,例如「稜」字只標注ㄌㄥˊ,但大陸的《漢典》則同時標注ㄌㄥˊ與ㄌㄧㄥˊ。其實,教育部應學《漢典》的編輯,對於曾改過讀音的字,注音應新舊並陳,以免讓學過舊音的人感到失落。 王國良(阿國) 於 2013/10/08 09:25回覆 - 4樓. 多硯坊 (休)2013/10/07 14:39
上了一課
獲益良多
歡迎多硯坊格友回應,很高興您喜歡此篇。 王國良(阿國) 於 2013/10/08 08:56回覆 - 3樓. 歐宗智2013/10/07 14:37中國文字以形聲字最多,而有邊讀邊沒邊唸中間,十之八九會猜對讀音,可也因此容易訛讀啊!終究還是勤查字典最保險。歡迎歐宗智校長回應,您所言甚是,以含部件「占」的漢字為例,真的是「有邊讀邊 沒邊唸中間」,念成ㄓㄢ多達13字,念成ㄓㄢˇ和ㄓㄢˋ各有1和4字,只有「砧」字念成ㄓㄣ。字典是最好的老師,勤查是大大地有益。 王國良(阿國) 於 2013/10/08 08:55回覆
- 2樓. 俗 客【達摩祖師的故事】2013/10/06 13:59原來如此 謝謝分享ㄜ歡迎俗客格友回應,很高興您喜歡此篇。 王國良(阿國) 於 2013/10/07 10:42回覆
- 1樓. 旭日初昇2013/10/06 09:47一直以來都念詹板,看來應改念針板了,來此一遊,收穫良多,謝謝!!!歡迎旭日初昇格友回應。阿國以前也是將「砧」念成ㄓㄢ,直到近年發現無法用注音輸入此字,去查《國語辭典》,才知念成ㄓㄣ。 王國良(阿國) 於 2013/10/07 10:41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