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媒體上常會看到「剉咧等」,這是台語的句子,可是它合乎台語的語法嗎?如果它不是正確的台語,那正確的寫法是什麼呢?請看本文介紹。
剉咧等,《閩南語辭典》查無此詞。接著看看此句各字的國、台語的解釋:
剉,《國語辭典》解釋如下:注音是ㄘㄨㄛˋ,當動詞用,詞義一是折傷;詞義二是砍。《閩南語辭典》解釋如下:音讀是tshò,當動詞,字義是砍;用刀斧劈。
咧,《閩南語辭典》解釋如下:音讀是teh,又唸作leh,字義1.助詞 在、正在;表示正在做某事,後接動詞。字義2.副詞 後綴;表示正在。
等,《閩南語辭典》解釋如下:音讀是tán,當動詞 字義是候、待。
「剉咧等」是想表示等著害怕或令人害怕的事情即將發生,而人心生害怕,身體可能會發抖。由以上的解釋可知,「剉」字不適合與「咧等」組成正確的台語句子,想要表示發抖和害怕,可用「掣」字來代替「剉」字。
掣,《國語辭典》解釋如下:注音是ㄔㄜˋ,當動詞,詞義一是牽引、牽動;詞義二是抽取;詞義三是疾速飛行。《閩南語辭典》解釋如下:音讀是tshuah,當動詞,字義1.用瞬間的力量拉扯;字義2.害怕;字義3.發抖。
在谷歌作關鍵字搜尋,若輸入"剉咧等",得 67.6萬;若輸入"掣咧等",得0.4萬。由查詢的結果可知,一般皆寫成「剉咧等」。
雖然《閩南語辭典》也查不到「掣咧等」這個詞句,但根據《國語辭典》和《閩南語辭典》對「掣」字的解釋,都發現它與「咧等」才能夠組成正確的台語詞句。本文雖然無法改變大家使用「剉咧等」的習慣,但仍必須點出「掣咧等」才是正確的寫法。
[參考資料]
(1)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簡稱為《閩南語辭典》)
(2)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簡稱為《國語辭典》)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3樓. 天涯孤鴻···花窗2012/11/21 11:16緊張害怕的等
真不簡單,真的建議學校開這一門課,在台灣,人人當學習台語,最好年輕一點,不要一錯再錯,以訛傳訛(有沒有寫錯字?)
以前真的以為台語只是方言,沒有文字,只是類音字,現在發覺錯了,原來不是這樣。
歡迎天涯孤鴻格友回應。現在的電視和報紙,常會出現台語的字詞,可是以諧音的俗寫居多,如果大家都能夠以教育部的《閩南語辭典》當標準,不要以訛傳訛(您沒寫錯),對於台語的推廣會更有幫助。阿國以前跟您一樣,被誤導了,以為台語沒有文字,直到看到教育部編出台語辭典,才知台語和日語一樣,是對漢字作出音讀,台語除了外來詞之外,它的每個音,都有著相對應的漢字。
- 2樓. 多硯坊 (休)2012/11/20 14:58剉咧旦
把正確的字練好
就不會剉咧旦了
歡迎多硯坊格友回應,真是如您所說的。 王國良(阿國) 於 2012/11/20 16:22回覆 - 1樓. 浮生2012/11/19 21:20怕怕
以前讀書時,我最怕考數學,少一分得挨一下板子,害我都嘛剉咧等聽阿國兄介紹這個正血用法,覺得很有意思。最近我也常使用教育部常用閩南語辭典,的確有很多字沒有說明,還得再努力。
歡迎浮生小民格友回應。雖然「掣咧等」是正寫,但可將「剉咧等」視為俗寫,俗寫勝過正寫是很常見的。阿國平日也常用教育部的《閩南語辭典》,常有意想不到的收穫,覺得這部辭典真是良師益友。 王國良(阿國) 於 2012/11/20 11:53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