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JKTsai格友問,「一鬨而散」與「一哄而散」,應寫那一個?初步答覆是兩者都可以。但若按照漢字的組成,卻可以看到文字的趣味,真的是這樣嗎?請看本文之介紹。
一鬨而散,詞義是大夥兒吵吵鬧鬧一下子後各自散去,亦作「一哄而散」。
鬨,念成ㄏㄨㄥˋ,當動詞用,字義一是許多人在一起喧鬧,例如「瞎起鬨」﹑「一鬨而散」;字義二是爭鬥﹑爭戰。當副詞用,字義是繁盛。
一哄而散,詞義是大夥兒吵吵鬧鬧一下子後各自散去。
哄,念成ㄏㄨㄥ,當動詞用,字義是許多人同時發聲,例如「一哄而散」。念成ㄏㄨㄥˇ,當動詞用,字義是欺騙,例如「哄騙」、「連哄帶騙」;字義二是逗弄、照顧小孩。
到谷歌網站做關鍵字檢索,得到的資料量,在「╱」的左邊是點選「所有中文網頁」,右邊是點選「台灣的網頁」,查詢"一鬨而散"得731萬/546萬,查詢"一哄而散"得158萬/82萬。由查詢的結果得知,不管是在台灣還是在大中華,皆以使用「一鬨而散」居多,倍數是「一哄而散」的4倍多以上。
由辭典的查詢可知 「一鬨而散」與「一哄而散」的詞義是相同的,都是指大家吵吵鬧鬧一下子,再各自散去。「一鬨而散」是成語,但是教育部的《成語典》卻未收錄,只是註明可在一些辭書查得到。
「鬨」字是鬥字旁,「哄」是口字旁;「鬧哄哄」是鬥字旁和口字旁,「喧鬨」也是鬥字旁和口字旁:而「一鬨而散」和「一哄而散」的詞義裡所包含的「吵鬧」,「吵」字是口字旁,「鬧」字是鬥字旁,看來要吵要鬧的話,是離不開嘴巴的。雖然寫「鬨」字要16畫,寫「哄」字只要9畫,但是大家還是偏好寫「一鬨而散」,推測原因應是「鬨」字有一起喧鬧之意,而「哄」字只有同時發聲之意。「一鬨而散」與「一哄而散」,不知您寫那一個呢?
[參考資料]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教育部的《成語典》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5樓. 思于2011/12/09 23:01我習慣一哄而散
大概是因哄筆劃少吧
真的是想多了解詞語運用
就到這兒來
真棒
歡迎思于老師回應,寫「一哄而散」筆畫數的確較少,而且詞義和「一鬨而散」也相通。另外,很該興您喜歡敝部落格,謝謝您。
王國良(阿國) 於 2011/12/11 23:53回覆 - 4樓. 浮生2011/11/24 16:00有意義
阿國持續在格子裡作詞義釋疑
這樣的累積是具有意義的
很開心在您這裡
獲益不少
感謝您的分享
歡迎浮生小民格友回應,很高興您不嫌棄敝部落格,也謝謝您的鼓勵。阿國的新電腦於今日啟用,今後可常去您那邊拜讀佳作了。 王國良(阿國) 於 2011/11/25 21:20回覆 - 3樓. 阿鍾哥2011/11/23 22:51.
謝謝
敝文--林北熊大黨--出現的疑惑
轉問蔡老大
今獲解說,謝謝 !
歡迎阿鍾哥格友回應,不必言謝,很高興您喜歡此篇。
王國良(阿國) 於 2011/11/23 23:48回覆 - 2樓. 烏拉瑰本尊在此2011/11/23 15:04一鬨而散
要改口稱您阿國老師了。我選一鬨而散。歡迎烏拉瑰格友回應,您還是叫我阿國就好。您選「一鬨而散」,絕大多數的人也都是這麼寫的。
王國良(阿國) 於 2011/11/23 23:49回覆 - 1樓. JKTsai 老鼠嫁女兒2011/11/23 13:55謝謝解說!
偶先告訴阿鍾哥和其他諸者!
歡迎JKTsai格友回應,很高興您喜歡此篇,也謝謝您的推介。
王國良(阿國) 於 2011/11/23 23:50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