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虫」部首的漢字當中,有幾組字,含一隻「虫」的漢字,會和含二隻「虫」的字義相同。雖然我們習慣只寫其中的某一字,但是若能認識另一個比較少用的字,也算是增廣見聞。
虱與蝨:虱,組字部件是「乙一虫」,念成ㄕ,和「蝨」字相同,本字外形和「風」字很像。蝨,組字部件是「丨乙一虫虫」,念成ㄕ,當名詞用,通稱為「蝨子」,附著人畜吸食血液,咬人的蝨有三種,即「頭蝨」、「陰蝨」和「體蝨」,能傳染疾病,俗寫為「虱」。
虻與蝱:虻,組字部件是「虫亡」,念成ㄇㄥˊ,當名詞用,屬於昆蟲類的雙翅類,像蒼蠅而體積較大,喜吸人畜血液,寄生在牛身上的,稱為「牛虻」。蝱,組字部件是「亡虫虫」,念成ㄇㄥˊ,和「虻」字相同。
蚊與螡:蚊,組字部件是「虫文」,念成ㄨㄣˊ,當形容詞用,字義是細小的。當名詞用,字義是昆蟲名,屬昆蟲綱,雙翅目,體細長,呈黑褐色,能飛,種類繁多,最常見的有「家蚊」、「斑蚊」和「瘧蚊」等,雌蚊夜間群出,吸食人畜之血液,雄蚊只吸食植物之液汁,雌蚊卵產於水中,幼蟲稱「孓孑」,約十日化為蚊;蚊子能傳播瘧疾、腦炎和絲蟲病等,是為害極大的害蟲。螡,組字部件是「文虫虫」,念成ㄨㄣˊ,和「蚊」字相同。
蝥與蟊:蝥,組字部件是「矛攵虫」,念成ㄇㄠˊ,當名詞用,斑蝥,也稱「螌(ㄅㄢ)蝥」的蟲,背甲有黃斑。念成ㄇㄡˊ,本作「蟊」,當名詞用,一種能吃田禾的苗和根的害蟲,比喻危害社會的不良份子。蟊,組字部件是「矛虫虫」,念成ㄇㄡˊ,和「蝥」字相同。
以上所介紹的四組漢字,皆是後一字比前一字多一個「虫」字;但是「虱」與「蝨」這一組,去除「虫」字,剩餘的部件,後者比前者多了「丨」部件;至於「蝥」與「蟊」這一組,去除「虫」字,剩餘的部件,後者比前者多了「攵」部件。
[相關閱讀]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2樓. MmMm2010/07/08 16:55中國字
中國字就是這麼好玩, 每個文字都有特殊的意義, 文字裡還有文字謝謝MmMm格友的回應,真的如您所說的,每個漢字都有特殊的意義,就連組成漢字的各個部件也有意義。目前在電腦上需要一字一編碼的,就屬漢字和韓字,每個漢字都很有意義,就不知每個韓字是否也都富有意義?
王國良(阿國) 於 2010/07/09 16:07回覆 - 1樓. 思于2010/07/06 11:11以前都沒想過
幾個意思相同的字
很少見
也沒想過他們的關連
我喜歡查字典,常常會有驚喜出現,雖然字典的內容已經定型了,可是有趣的內容也可以活化,謝謝思于老師的回應。 王國良(阿國) 於 2010/07/07 23:10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