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拉諾(Murano)與布拉諾(Burano)遊記
2024/02/20 01:13
瀏覽993
迴響0
推薦19
引用0
聖瑞吉斯(St. Regis)飯店有免費接駁船接住戶到達穆拉諾(Murano)島,島上有負責接待的人員展示岸上的一家玻璃廠,並介紹玻璃製造過程以及玻璃藝術品,有點像置入性推銷,但是全程不超過30分鐘,也沒有強迫購買的情形。玻璃製造過程是可以拍照錄影的,但是那一家的展覽室則不被允許拍照錄影。印象中有一個魚缸的藝術品,魚缸與水都是透明玻璃,而水草、不同顏色的魚及缸底的石頭都是彩色玻璃製成。
對我們而言,雖然布拉諾島比穆拉諾島小得多,但是布拉諾島的風景卻美得太多,如果說穆拉諾島的玻璃藝術品是鑽戒周圍的小碎鑽,布拉諾島的七彩屋流水倒映就是鑽戒中心最大的主鑽,以兩島一日遊而言,參訪時間宜合理分配,一比三或一比四都不為過。
言歸正傳,開始先介紹穆拉諾島:
穆拉諾(Murano)島/玻璃島
1291年,威尼斯共和國擔心火災和城市大部分木製建築遭到破壞,命令玻璃製造商都搬到穆拉諾。在接下來的一個世紀中開始出口,該島最初因玻璃珠和鏡子而聞名。高品質的鏡子使得文藝復興時畫家的自畫像成為可能,例如拉斐爾自畫像。至於玻璃,砂金石玻璃是在島上發明的,穆拉諾島一度是歐洲玻璃的主要生產地。該島後來因枝形吊燈而聞名。儘管玻璃製造在十八世紀開始衰落,但仍是島上的主要產業,是故穆拉諾島又被稱為「玻璃島」。
穆拉諾的玻璃製造商幾個世紀以來一直壟斷著高品質玻璃製造,開發或改進了許多技術,包括光學透明玻璃、搪瓷玻璃(smalto)、金絲玻璃(aventurine)、多彩玻璃(millefiori)、牛奶玻璃(lattimo)、以及玻璃製成的人造寶石。如今,穆拉諾的工匠仍然採用這些數百年歷史的技術,製作從當代藝術玻璃和玻璃珠寶到穆拉諾玻璃吊燈和酒塞的各種物品。
穆拉諾的朱斯蒂尼安宮(Palazzo Giustinian)是穆拉諾玻璃博物館(Museo del Vetro)的所在地,該博物館展示了玻璃製造的歷史以及從埃及時代至今的玻璃樣品。
一些在穆拉諾擁有歷史悠久的玻璃工廠的公司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玻璃品牌之一。這些公司包括Venini、Alessandro Mandruzzato Ferro Murano、Barovier & Toso、Simone Cenedese和Seguso。為了保護原始的穆拉諾玻璃藝術免受國外市場的影響,島上最著名的玻璃工廠擁有一個商標,用於認證穆拉諾島玻璃製品。至今仍在運作的最古老的穆拉諾玻璃工廠是 Pauly & C.–Compagnia Venezia Murano工廠,成立於1866年。
另外,從十五世紀,該島作為威尼斯人的度假勝地而流行,並建造了宮殿,但後來逐漸衰落。島上的鄉村以其果園和菜園而聞名,直到十九世紀建造了更多的房屋。
島上的景點包括:
聖瑪利亞和聖多拿托聖殿(Duomo Basilica dei Santi Maria e Donato),以其12世紀的拜占庭馬賽克路面而聞名,據說存放著4世紀被聖多納圖斯(Saint Donatus)殺死的龍骨頭、聖彼得羅馬蒂爾(San Pietro Martire)教堂和建於1506年的巴拉林(Ballarin)家族教堂和喬瓦尼.貝利尼(Giovanni Bellini)的藝術品以及穆拉宮(Palazzo da Mula)。與玻璃相關的景點包括許多玻璃製品店,其中一些是中世紀的老字號,大部分向公眾開放,以及位於朱斯蒂尼安宮(Palazzo Giustinian)的穆拉諾玻璃博物館。
布拉諾(Burano)島/蕾絲島/彩色島
布拉諾島一開始由托爾切洛(Torcello)島管理,沒有托爾切洛島或穆拉諾島的任何特權。它的重要性直到16世紀才開始上升,當時島上漁夫的妻子與母親以修補漁網所鍛鍊出來的技藝,運用「空中織法」的高度技術在蕾絲編織上來製作花邊,並透過威尼斯人統治的塞浦路斯(Cyprus)引入這種貿易。1481年,達文西來訪時,他參觀了帕諾萊夫卡拉(Pano Lefkara)小鎮,並為米蘭大教堂(Duomo di Milano)的主祭壇購買了一塊布料。蕾絲很快就出口到整個歐洲,但貿易在18世紀開始衰退,直到1872年開設了一所蕾絲製作學校,該行業才得以復興,島上的蕾絲製作再次繁榮,故名「蕾絲島」,但現在很少有人以傳統方式製作蕾絲因為它非常耗時且昂貴。
布拉諾島也以其色彩鮮豔的小房子而聞名,深受藝術家的歡迎,故又名「彩色島」。據說是漁夫們在大霧中划船回家時,不容易認清自己的房子,所以把自己的房子粉刷成不同鮮豔的顏色才容易辨認。房屋的顏色遵循特定的系統,源自於其發展的黃金時代。如果有人想粉刷自己的房屋,必須向政府提出請求,政府將透過通知該地段允許使用的某些顏色來回應。該島被認為是世界上十個最豐富多彩的地方之一。島上最著名、色彩繽紛的房子:「la Casa di Bepi Suà」是約瑟夫.斯威蒂(Joseph Sweaty)的房子,使用多種顏色繪製,分為幾何形狀。
村莊的中心是巴爾達薩雷加魯皮廣場(Piazza Baldassare Galuppi),這是村莊唯一的廣場。廣場上還可以找到蕾絲博物館、市政廳、一口完全由伊斯特拉石(Istrian)建造的水井以及由雷米希奧.巴爾巴羅(Remigio Barbaro)製作的巴爾達薩雷.加魯皮(Baldassare Galuppi)雕像。
其他景點包括聖馬蒂諾(San Martino)教堂,擁有傾斜的鐘樓和詹巴蒂斯塔.提埃波羅(Giambattista Tiepolo) 的畫作(《受難》,1727 年)、聖巴巴拉清唱劇(Oratorio)以及花邊製作博物館和學校。
布拉諾島以其魚類菜餚而聞名,其中最著名的是“risotto de gò”:煮飯和塗奶油的湯是從“gò”中提取的。一種典型的威尼斯潟湖魚,英文名稱為“goby”。 布拉諾(Burano) 美食的菜餚由餐廳提供,儘管這些餐廳以服務品質而聞名,但其廚房仍保持著典型的老“trattoria buranella”(布拉諾小酒館)的純正風格。如果你停留的時間有限,可以在糕點店選擇著名的Bussolà或Esse等布拉諾餅乾。
水上公共交通
布拉諾島是Actv水上巴士網絡的一部分。以下線路連接至布拉諾:
9號水上巴士(Burano - Torcello)
12號水上巴士(Fondamente Nove - Murano - Burano - Treporti - Punta Sabbioni)
14號水上巴士 (S.Zaccaria - Lido SME - Punta Sabbioni - Burano)
隨行視頻
St. Regis to Murano
Murano - Glass making
Murano - 維特萊河(Rio dei Vetrai)
Murano - 隆戈利諾托弗洛橋(Ponte Longo Lino Toffolo)
Burano - Fondamenta S Mauro及Fondamenta di Cavanella的交會處
Burano - 觀愛橋觀點(from Love viewing bridge)
Burano - 攝自三橋(Tre Ponti)處
附錄
ACTV WaterBus timetable
Burano official site
對我們而言,雖然布拉諾島比穆拉諾島小得多,但是布拉諾島的風景卻美得太多,如果說穆拉諾島的玻璃藝術品是鑽戒周圍的小碎鑽,布拉諾島的七彩屋流水倒映就是鑽戒中心最大的主鑽,以兩島一日遊而言,參訪時間宜合理分配,一比三或一比四都不為過。
言歸正傳,開始先介紹穆拉諾島:
穆拉諾(Murano)島/玻璃島
1291年,威尼斯共和國擔心火災和城市大部分木製建築遭到破壞,命令玻璃製造商都搬到穆拉諾。在接下來的一個世紀中開始出口,該島最初因玻璃珠和鏡子而聞名。高品質的鏡子使得文藝復興時畫家的自畫像成為可能,例如拉斐爾自畫像。至於玻璃,砂金石玻璃是在島上發明的,穆拉諾島一度是歐洲玻璃的主要生產地。該島後來因枝形吊燈而聞名。儘管玻璃製造在十八世紀開始衰落,但仍是島上的主要產業,是故穆拉諾島又被稱為「玻璃島」。
穆拉諾的玻璃製造商幾個世紀以來一直壟斷著高品質玻璃製造,開發或改進了許多技術,包括光學透明玻璃、搪瓷玻璃(smalto)、金絲玻璃(aventurine)、多彩玻璃(millefiori)、牛奶玻璃(lattimo)、以及玻璃製成的人造寶石。如今,穆拉諾的工匠仍然採用這些數百年歷史的技術,製作從當代藝術玻璃和玻璃珠寶到穆拉諾玻璃吊燈和酒塞的各種物品。
穆拉諾的朱斯蒂尼安宮(Palazzo Giustinian)是穆拉諾玻璃博物館(Museo del Vetro)的所在地,該博物館展示了玻璃製造的歷史以及從埃及時代至今的玻璃樣品。
一些在穆拉諾擁有歷史悠久的玻璃工廠的公司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玻璃品牌之一。這些公司包括Venini、Alessandro Mandruzzato Ferro Murano、Barovier & Toso、Simone Cenedese和Seguso。為了保護原始的穆拉諾玻璃藝術免受國外市場的影響,島上最著名的玻璃工廠擁有一個商標,用於認證穆拉諾島玻璃製品。至今仍在運作的最古老的穆拉諾玻璃工廠是 Pauly & C.–Compagnia Venezia Murano工廠,成立於1866年。
另外,從十五世紀,該島作為威尼斯人的度假勝地而流行,並建造了宮殿,但後來逐漸衰落。島上的鄉村以其果園和菜園而聞名,直到十九世紀建造了更多的房屋。
島上的景點包括:
聖瑪利亞和聖多拿托聖殿(Duomo Basilica dei Santi Maria e Donato),以其12世紀的拜占庭馬賽克路面而聞名,據說存放著4世紀被聖多納圖斯(Saint Donatus)殺死的龍骨頭、聖彼得羅馬蒂爾(San Pietro Martire)教堂和建於1506年的巴拉林(Ballarin)家族教堂和喬瓦尼.貝利尼(Giovanni Bellini)的藝術品以及穆拉宮(Palazzo da Mula)。與玻璃相關的景點包括許多玻璃製品店,其中一些是中世紀的老字號,大部分向公眾開放,以及位於朱斯蒂尼安宮(Palazzo Giustinian)的穆拉諾玻璃博物館。
布拉諾島(B)、穆拉諾島(M)、威尼斯本島(V)的相對位置, 由小到大,由北到南。 | |
把雙島一日遊的時間集中在布拉諾島, 把穆拉諾島的參訪點集中在南邊(如圖所示)。 | |
由聖瑞吉飯店碼頭準備出發,前往穆拉諾島, 碼頭對面就是安康聖母聖殿 (Basilica di Santa Maria della Salute) | |
雖然搭的是「計程脡」,但對房客是免費的。 其實,搭乘水上公共巴士4.1或4.2號也可以到達。 | |
穆拉諾島的接洽人員負責講解玻璃製造過程 | |
經驗豐富的玻璃工則配合實作 | |
穆拉諾島的維特萊小運河(Rio dei Vetrai) | |
沿著維特萊河往海邊走,就會看見前方 這個聖米蓋雷島(Isola di San Michele), 該島位於穆拉諾島及威尼斯本島之間, 上面有1469年動工的聖米蓋雷教堂, 是威尼斯文藝復興建築的初期作品, 另外還有拿破崙下令建造的市民共同墓地, 有聖方濟各教會的修士在此守護, 有的墓碑還以自己的肖像或雕刻作裝飾。 作曲家史特拉維斯基(Igor Fyodorovich Stravinsky,1882-1971,關鍵字:《春之祭》) 與俄羅斯的芭蕾舞團的迪亞基雷夫(Sergei Diaghilev, 1872-1929)也長眠於此,墓地位於穿過 聖米蓋雷教堂的迴廊後方。話說,為什麼 從未生活在威尼斯的史特拉維斯基要葬在這個小島? 因為開啟其音樂生涯的第一個伯樂就是迪亞基雷夫。 | |
圖中左上方是羅馬柱廊(Colonna Romana)。 右邊是水上巴士售票小棚,與燈塔有一段距離。 不但可以買前往布拉諾的票,從布拉諾 回程去聖馬可的票也可在此一起購買。 | |
這是另外一個玻璃工藝展示中心 | |
玻璃公司Barovier and Toso在維特萊河岸邊 | |
小橋流水依然是此島的主旋律。 | |
橋端石柱上傲立著手頒福音書的飛獅, 象徵威尼斯勢力範圍遍及此地。 | |
沿著維特萊河岸邊的穆拉街(Fondamenta da Mula) 一路向北走,「一邊賞景,一邊Shopping。」 | |
聖誕老人爬欄桿,是趕著送禮物嗎? | |
玻璃工藝品琳瑯滿目,五花八門。 | |
維特萊小運河(Rio dei Vetrai)與穆拉諾大運河 (Canal Grande di Murano)的交匯口。 聖彼得羅馬蒂爾(San Pietro Martire)教堂 的鐘樓在右手邊 | |
聖斯德望廣場(Campo Santo Stefano)及鐘塔(Clock Tower), 威尼斯本島的學院橋附近也有一個同名的廣場。 | |
聖彼得羅馬蒂爾(San Pietro Martire)教堂 教堂建於1348年,並設有多明尼加修道院, 最初供奉施洗者聖約翰。1474年一場大火將其夷為平地, 1511年又重建成現在的樣子。它於1806年 (威尼斯共和國垮台幾年後)關閉,並於1813年重新開放。 它目前是穆拉諾島的兩個主要教區教堂之一。 | |
隆戈利諾托弗洛橋(Ponte Longo Lino Toffolo) | |
穆拉宮(Palazzo da Mula) | |
隆戈利諾托弗洛橋很寬,視野極佳。 | |
聖瑪利亞和聖多納托聖殿(Duomo Basilica dei Santi Maria e Donato)在聖多納托橋 (Ponte San Donato)附近 | |
聖瑪利亞和聖多納托聖殿是穆拉諾島 天主教禮拜的主要場所。它主要供奉聖人 瑪麗亞·阿桑塔 (Maria Assunta)、 多納托·馬蒂雷 (Donato Martire) 和 西普里亞諾主教和烈士 (Cipriano Bishop and Martyr)。 這座大教堂建於7世紀,於9世紀修復,於12世紀重建, 是總督藝術(exarchal art)的經典範例, 在12世紀經歷了來自西方的羅馬式影響和 來自東方的拜占庭式影響。它是整個穆拉諾島的主教堂。 | |
穆拉諾燈塔,可以乘船到布拉諾島。 | |
玻璃工藝品剪影之一 | |
玻璃工藝品剪影之二 | |
玻璃工藝品剪影之三, 圖中左半邊可透露出聖誕節的氣氛。 |
布拉諾(Burano)島/蕾絲島/彩色島
布拉諾島一開始由托爾切洛(Torcello)島管理,沒有托爾切洛島或穆拉諾島的任何特權。它的重要性直到16世紀才開始上升,當時島上漁夫的妻子與母親以修補漁網所鍛鍊出來的技藝,運用「空中織法」的高度技術在蕾絲編織上來製作花邊,並透過威尼斯人統治的塞浦路斯(Cyprus)引入這種貿易。1481年,達文西來訪時,他參觀了帕諾萊夫卡拉(Pano Lefkara)小鎮,並為米蘭大教堂(Duomo di Milano)的主祭壇購買了一塊布料。蕾絲很快就出口到整個歐洲,但貿易在18世紀開始衰退,直到1872年開設了一所蕾絲製作學校,該行業才得以復興,島上的蕾絲製作再次繁榮,故名「蕾絲島」,但現在很少有人以傳統方式製作蕾絲因為它非常耗時且昂貴。
布拉諾島也以其色彩鮮豔的小房子而聞名,深受藝術家的歡迎,故又名「彩色島」。據說是漁夫們在大霧中划船回家時,不容易認清自己的房子,所以把自己的房子粉刷成不同鮮豔的顏色才容易辨認。房屋的顏色遵循特定的系統,源自於其發展的黃金時代。如果有人想粉刷自己的房屋,必須向政府提出請求,政府將透過通知該地段允許使用的某些顏色來回應。該島被認為是世界上十個最豐富多彩的地方之一。島上最著名、色彩繽紛的房子:「la Casa di Bepi Suà」是約瑟夫.斯威蒂(Joseph Sweaty)的房子,使用多種顏色繪製,分為幾何形狀。
村莊的中心是巴爾達薩雷加魯皮廣場(Piazza Baldassare Galuppi),這是村莊唯一的廣場。廣場上還可以找到蕾絲博物館、市政廳、一口完全由伊斯特拉石(Istrian)建造的水井以及由雷米希奧.巴爾巴羅(Remigio Barbaro)製作的巴爾達薩雷.加魯皮(Baldassare Galuppi)雕像。
其他景點包括聖馬蒂諾(San Martino)教堂,擁有傾斜的鐘樓和詹巴蒂斯塔.提埃波羅(Giambattista Tiepolo) 的畫作(《受難》,1727 年)、聖巴巴拉清唱劇(Oratorio)以及花邊製作博物館和學校。
布拉諾島以其魚類菜餚而聞名,其中最著名的是“risotto de gò”:煮飯和塗奶油的湯是從“gò”中提取的。一種典型的威尼斯潟湖魚,英文名稱為“goby”。 布拉諾(Burano) 美食的菜餚由餐廳提供,儘管這些餐廳以服務品質而聞名,但其廚房仍保持著典型的老“trattoria buranella”(布拉諾小酒館)的純正風格。如果你停留的時間有限,可以在糕點店選擇著名的Bussolà或Esse等布拉諾餅乾。
水上公共交通
布拉諾島是Actv水上巴士網絡的一部分。以下線路連接至布拉諾:
9號水上巴士(Burano - Torcello)
12號水上巴士(Fondamente Nove - Murano - Burano - Treporti - Punta Sabbioni)
14號水上巴士 (S.Zaccaria - Lido SME - Punta Sabbioni - Burano)
布拉諾島地圖。除了北邊的碼頭, 我就不再標列其他重點了,因為島很小, 處處是美景,能逛多徹底就盡量逛。 | |
下船後首見的小商家 | |
通往彩色鎮的小路 | |
沿路的小店中,已經開始出現蕾絲洋裝 | |
彩光初現。攝自Fondamenta S Mauro 及Fondamenta di Cavanella的交會處。 Fondamenta是與(大運河和潟湖以外的) 小運河平行的街道 | |
攝自三橋(Tre Ponti)處 | |
還沒看到比薩斜塔,就先看到 聖馬蒂諾(San Martino)教堂斜塔。 | |
上張圖還看不太出來,這一張就很明顯了, 教堂斜得很厲害。在這裡就不玩推斜塔的遊戲了, 留到去比薩斜塔時再推 | |
圖中右下方的伊斯特拉(Istrian)石井位於 巴爾達薩雷.加魯皮(Piazza Baldassare Galuppi) 廣場中心,歷史可以追溯到500年前 從一個小噴泉流出新鮮的飲用水。 | |
背對著井,可以看到雷米吉奧.巴爾巴羅 (Remigio Barbaro)製作的巴爾達薩雷.加魯皮 (Baldassare Galuppi,1706-1785)雕像。 巴爾達薩雷.加魯皮是一位威尼斯作曲家, 出生於威尼斯共和國的布拉諾島。 他屬於同一代作曲家,包括約翰.阿道夫.哈塞、 喬瓦尼.巴蒂斯塔.薩馬蒂尼和 C.P.E. 巴赫, 他們的作品是整個18世紀歐洲流行的華麗音樂的象徵。 | |
巴爾達薩雷.加魯皮廣場, 旗桿後的建築物為蕾絲博物館。 | |
巴爾達薩雷.加魯皮廣場的 另一面是聖馬蒂諾教堂。 | |
看來,除了美國之外, 還是有很多國家把衣服掛在外面啊! | |
小橋流水人家之一。 | |
小橋流水人家之二。 | |
小橋流水人家之三。 | |
小橋流水人家之四。 | |
小橋流水人家之五。 | |
小橋流水人家之六。 | |
小橋流水人家之七。 | |
小橋流水人家之八。 | |
小橋流水人家之九。 | |
小橋流水人家之十。 上一張Zoom In一下就有不同的感覺 | |
小橋流水人家之十一。 | |
小橋流水人家之十二。 | |
沿著Fondamenta S Mauro向教堂方面走, 就可以發現這幅景色 | |
Burano的美,就算是旱路也無法忽視啊! | |
聖誕節將至,聖誕樹自是不免 | |
曲徑通幽人家之一。 | |
曲徑通幽人家之二。 | |
這樣的空地,在彩色島已經算很大了。 | |
在這家La Dama(The Lady)買了幾條質料柔細不輸名牌, 但是價格優惠的毛料圍巾與披風,兩面的花色也不同。 當然,都是義大利的貨。 | |
商家餘影之一。 | |
商家餘影之二。 | |
商家餘影之三。 | |
商家剪影 | |
蕾絲剪影 | |
彩戶拼盤 | |
在這個島待了三個小時,仍然意猶未盡, 但還是得向碼頭前進,以免誤了今天最後幾班船的時間。 | |
離開布拉諾島後抵達的第二站就是麗都島(Lido)碼頭, 麗都島是威尼斯影展的舉辦場地所在。 | |
豎木是海上的地標。 | |
終於到達威尼斯本島的聖馬可站。 | |
全文完 |
隨行視頻
St. Regis to Murano
Murano - Glass making
Murano - 維特萊河(Rio dei Vetrai)
Murano - 隆戈利諾托弗洛橋(Ponte Longo Lino Toffolo)
Burano - Fondamenta S Mauro及Fondamenta di Cavanella的交會處
Burano - 觀愛橋觀點(from Love viewing bridge)
Burano - 攝自三橋(Tre Ponti)處
附錄
ACTV WaterBus timetable
Burano official site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