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信!但我信不足,求主幫助」--馬可福音 9:24
清晨不到5點,萬籟俱寂,做完晨禱與讀經,我飲著第一杯咖啡。遠處傳來一陣車子疾駛而過的聲音,初春飄雨的星期天,那人是回家,還是出門?家,不盡然溫暖,他可有一方角落可暫卸心防,安身容憩?工作時,他可需穿戴盔甲,藏著短刃,自衛也傷人?
此時此刻,我為自己的身心安適,感謝上帝。
昨天傍晚例行祈禱,之前聽了一首福音歌,淚流滿面,關掉這首名為《你當時在場嗎?》(Were you there?) 的黑人靈魂樂,我跪在聖壇前,念主禱文時,仍流淚不止。當持著數珠,重複耶穌禱文 Lord, Jesus Christ, son of God, have mercy on me, a sinner.(主,耶穌基督,神之子,憐憫我,這個罪人 )竟哭到哽咽….直到觸到第一圈的最後一顆數珠,墜子突然掉落,我一愣,這才止住了淚。
這個黑珠項鏈是故人贈禮,幾未戴過,數十年了,依然圓潤如新。我仿東正教及天主教的祈禱串繩,拿來當數珠。一時找不到合適的十字架當墜子,就拆了一個鑰匙環,上面有個銅鑄的三葉草造型和一顆實心圓球,挺喜歡那沉甸甸的質感,卻嫌重,從未帶出門。只知三葉草有好運的寓意。我把它掛在聖壇下方,當裝飾。
這串自製的數珠共有64顆,隨著英語禱文的5個斷句,一念一顆,到了分隔點的墜子,正好13次。念完一圈,我會再念一回,每每觸到那顆銅珠,會感到欣悅,一種完成儀式的滿足感。在嵌裝墜子時,著實費了一番工夫,用大鐵鉗拉開堅固的金屬環,好不容易扣進項鏈,再夾緊;所以當它突然掉落,我才會愣住。
剎那間,有點像是看一個魔術師解開連環扣,明明是個拉扯不斷,實打實的環扣,怎麽會這麽輕巧地就脫落了?這會兒,全然沒了悲傷,我明白這是聖靈的警告。
三葉草在基督教義裡代表聖父,聖子,聖靈,三位一體,而那顆實心圓球,不就代表三位神格的合一嗎? 數字13,由於「最後的晚餐」的典故,耶穌加上十二位門徒,在西方文化普遍被視為不祥,然而神學家發現,這個數字其實在整本聖經裡重複出現,是個隱含死亡到復活的特殊靈數。這是在做成祈禱數珠後,我才想到的。
耶和華如太陽,耶穌基督是光,而聖靈就是那熱。隨著屬靈閱讀與祈禱不輟,這兩年來,在屬靈道路上與日精進,我經常感到聖靈就在一旁,有時讚許,更多的時候,是提示,甚至斥責。
生命是由每個瞬息組成的,在萬變中,人的每個呼吸,每個腳步,每個念頭,都具因與果, 神的的確確在盯著你我的每一件小事,「就是你們的每一根頭髮也都被數過了」(路加福音12:7)。在祂面前,再談人的隱私,豈不可笑?
我曾在獨處時,真真切切在耳畔聽到過一聲斥罵,就那麽一次,我嚇得從此不二過。或有人會認為那是幻聽吧,咋迷信到這程度?我無需向人自證,我知道在那個特定的時空,的的確確有位聖靈在注視著我,祂見我渾然不覺,一派駑鈍,氣急之下,直接開罵。之後,幾年了,到目前為止,我再也沒聽見過那個聲音。而類似墜子掉落這樣明顯的動態,很少發生,更多的是一種沉默的領會。比如,每當心有疑惑,總會在讀聖經,譯東正教聖典《慕善集》時,立即找到答案。其清晰明確,妙不可言的直接回應,一次次加深了我對神的信,望與愛。
修好墜子,起身,走到書架旁,隨手抽出一本書,一翻閱,再次驚奇。這書是一位基督徒朋友送的,那時父親剛走,我滿心悲涼,從這書得著不少安慰。讀完便束諸高閣,內容全忘了。現隨手翻開,就點出了我的問題。
我在祈禱時的哭泣,與對耶穌基督的感動其實無關,那首觸及耶穌受難的靈歌,雖引發我共情之淚,然而隨之而來的痛哭,就僅是關乎父母,自傷身世罷了。聖靈,抑或是守護天使,看我沉溺濫情,似是沒完沒了,這才藉墜子來開解吧。
隨手翻開《Changes That Heal》(改變帶來醫治,Dr. Henry Cloud 著,顧美芬譯,學園出版社),赫然映入眼簾的就是第55頁,「神並不孤單」,標題下寫著:
神是一位有關係的神,祂創造的宇宙也是有關係的。每一件事物的基本都是有關係的,每一個活著的東西都和別的一些東西有關連。
但神可以與誰相連呢?只有一位神。答案是神並不單獨存在。祂存在—而且一直存在—在關係中。祂是三位一體的神。祂是聖父,聖子,聖靈三而一的神。
這三位一體的關係在創世紀第一章就已暗示了。神說:「我們要照著我們的形象,按著我們的樣式造人。」耶穌在約翰福音17:24 說到祂與父的關係是永恆的:「創立世界以前你已經愛我了。」在創世以前,父與子的關係就是相連的…
親密的相連是神的形像中的一項基本的真理…
「關係」,或「相連」則是神性格的基礎。旣然我們是照神的形像被造,「關係」則是我們基本的需要,是我們成為什麽樣人的基礎。沒有關係,沒有與神與人相連,我們不能成為真正的自己,我們不能成為真正的人。
作者引多處經文,再三強調愛的重要, 他引用了所謂的熱力第二定律:
「在一個封閉的系統,像是我們的宇宙,可用的能量會漸漸用盡。當能量漸減,無秩序會漸增,沒有外界能量的注入,宇宙會漸漸混亂。物理學家稱之為停擺。太陽,星星,及充滿在宇宙中的星球會一個接一個地冷卻,成為黑暗的集團,能量分散在太空中,不能再用。它們達到了物理學家所謂的『最大亂度』」(p. 60)他推論,如果一個人被孤立,他的世界會漸漸混亂。他會達到最大亂度。
接著書中舉出了幾個例子,多是心思混亂的沮喪男女,如何藉著小團體和教會走出了黑暗。藉著與人情緒上之連結,獲得生命的活力與勇氣,這是相當正向的描述。然而,通過以神之名的團體,來企圖達到情緒對象的「恆常性」之愛,這類的雞湯果真適飲於全體心靈?
各式打著愛之旗幟的心靈成長課程如雨後春筍,果真飽足了時人的空虛靈魂?天花亂墜的各式新興宗教,雞尾酒般的混搭教義,令人酣醉,也讓人腦袋發昏,同時荷包變扁。強調與人密切連結,依賴他人之愛,來肯定自己的存在與價值,這種以愛為名的人際關係,是否值得追求?人性如此多變,即使看似最純粹,最無私的父母子女之愛,亦是充滿變數與痛苦。
在這樣「最大亂度」的世代,我們要如何建立對神的「屬靈對象恆常性」?
***************************
2.
物理學上的熱力第二定律,因AI 人工智慧的發展,加速了人心黑洞的膨脹,人性可貴的本質逐漸稀薄,立足點岌岌可危,人與人的連結愈來愈飄渺,空間愈來愈虛幻。我們都明白,最大的亂度,尚未到來。
刮花熒屏的這一側,你有如缸裡的魚,泡在濁水,划著殘翼,望著另一側的水流,兩岸蔥綠,繁花似錦,你渴慕與另端那尾看似光鮮的活龍連結。你盯他們的動態,頻按讚,也忍不住潛過去,匿名撒毒。你有時也看不起這樣的自己,也曾想奮力一搏,跳脫這不幸,但能跳到哪裡?看著周遭渴氧的魚蝦,個個奄奄一息猶裝健氣,滿目蒼夷。你嘆口氣,吐圈泡沫,選擇留在困局,吸一口氧,搶一口糧,繼續製造屬於你的小確幸。
生無可戀,死亦何懼,誰怕誰? 去他的敬天畏神!爛命一條,這才是天命。
另一端的你,靠著攫取魯蛇的精力,把自己養成一尾光鮮的活龍。魚缸敞亮加大,裡面山珍海味,人造亭台樓閣,樣樣不缺。熱衷於不斷積累的你,沒心沒肺,卻渴望長命百歲,你健身,你保養,你整形,好能繼續美局。你神佛不信,只信自己。
介於魯蛇和活龍之間的你,處處精算,自以為擺脫底層,向上流動,你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見佛就拜,逢廟便進;不拿香跟拜偶像的你,星期天走進教堂,聽道,讀經,跟弟兄姐妹哈拉,一派溫馨,你相信以你那刻的虔誠,足讓人生順遂,掛點後會直奔天堂;自認是基督信徒的你,日日讀經禱告,但為了選票或公益,拿香跟拜是必須,你想上帝會原諒,因為妳是在為祂作工,為了執行祂的理念,扭曲公義,義不容辭....
而我,是哪一款的信徒?憑什麽在這裡說三道四,自以為是?就因讀了經書,就好為人師?要聽講道,不用進教堂,油管上就有一拖拉庫的牧師,個個有牌有照, 還用聽妳在這裡廢話?
你說的對,我連代禱也不會,更別說配傳道了。所以我才把這裡的自言自語,名為《一個人的教堂》。 點閱愈低,我愈開心。我甚至有點小氣,其實不大願意分享我得到的訊息,白白讓人受益,分走了我的福份,神是我一個人的!但願祂只愛我一個人!
可是祂是神啊,至高無上的真正大能的神,祂的能量不會因為我而產生任何變化,我知道祂愛我,但如果你也開始像我那般地敬畏祂,祂也會像愛我般地愛你。
知道祂絕不會偏心,把給我的愛分給你,這讓我安心。
2025/2/2
***********************
3
我們之所以聰明,只是由於一個數學上的點,就像水手或逃跑的奴隸,眼睛不離北極星;但做為我們終生的指引,這就已經足夠了。我們可能無法在可計算的時間到達港口,但我們卻維持了正確的途徑 --梭羅《湖濱散記》
梭羅這段話裡的奴隸,指的是美國黑奴,他們逃跑的路線經常是往北到加拿大,沒有指北針和羅盤,只能靠夜裡的北極星來確定方向。人生就是一場場大大小小的戰爭,有真槍荷彈,有近身肉搏,能決定成王敗寇,可居廟堂抑或死於溝豁,往往不在於實力,而是靠天時地利。人之戰,猶可避,卸甲歸田,明哲保身而已;然而,逃不了,避不掉的是那一場場,無孔不入的屬靈之戰,時時刻刻在發生,那是殺人不見血,對身心靈一點一滴的蠶蝕,一不留神,不知不覺中就會節節敗退,直至形銷骨燬。「因我們並不是與屬血氣的爭戰(原文作摔跤;下同),乃是與那些執政的、掌權的、管轄這幽暗世界的,以及天空屬靈氣的惡魔爭戰」(以弗所書 6:12)。
我們若要維持人形—依神所打造的樣貌,就得為自己力戰到最後,一場贏了,不保證下一場不會輸。一直到最後一口氣嚥下,方知勝負。為神保存自己最完全樣貌,這應該就是看似無稽人生的終極意義了。
凡人如你我,如何打贏這場有生之年,可長可短的屬靈之戰?我們如何躲避如水銀瀉地,變化多端的邪魔惡靈?如何防其毒霾的浸潤之譖,髒污的膚受之愬?當pm2.5漫天襲來,日月星辰無光,我們找不到北時,要如何維持正確方向?被引入歪道,要如何脫身自救?當跌得頭破血流,病得藥石罔效時,可會出現一位神醫來療傷,起死回生?而不幸掛了,可憐的靈魂將何去何從?等著我們的終點會是個寧靜的避風港,還是更不堪的無盡暴風?
努力打贏這場屬靈之戰的人,據說會受頒一個任何人都無法想像得到的偉大神秘禮物。是上天堂嗎?是得永生嗎?
犬儒的你嗤之以鼻,舜何人也,禹何人也,古聖先賢,沒聽說過哪個上了西方天堂!鐵齒的你說活一輩子就夠了,才不稀罕上天堂,俺就是討厭那群騰雲駕霧,金髮白膚的天使吹著號角,彈著豎琴列隊歡迎!俺就是不屑坐在非我族類的耶穌基督寶座的右邊!俺就是哪吒化身,「天雷滚滚我好怕怕,劈得我渾身掉渣渣,突破天劫我笑哈哈,逆天改命我吹喇叭,滴答滴答滴滴答….」 (暫停鍵),好了,了解你的屬性了。
小時候,我挺愛上教堂,除了天雷勾動地火的種種聖經故事,也常看到令人瞠目的場景,聽到引人入勝的見證。教會偶爾會有一對美國白人牧師和師母造訪,當牧師佈道的當兒,那位師母有時會突然從聽眾席站起來,伸出雙手,掌心向上,閉著眼睛,嘴裡開始吐出一串串的「方言」,這時滿堂信眾,會此起彼落的大呼「哈利路亞」,「阿們」。初見這場景頗嚇人,第二回,第三回…我開始懷疑:「這是真的神要她說的,還是她自己瞎掰的?好像每次聽都不一樣?」當年只會ABC 狗咬豬的孩子,無從分辨她講的是變種英語還是聖靈的話,但我清楚地記得,我不喜歡。
聽見證就比較有趣了,印象最深的是一位瘦干巴的老阿嬤,矮小的她,上台還需有人攙扶,這增加了她可信度,因為她做的是死後歸來的見證,她死掉後看到了天堂!這位阿婆那陣子是各教會爭相邀約的奇人,由於這見證非同小可,不是一般人有的,我搶到了前排座,聚精會神地聽,我對天堂充滿好奇。
她癟著嘴用閩南語講述,每講一段,旁邊的人就翻成國語,所以我等於聽了兩遍。本身不信教的阿婆,看到了天堂,活過來後,就決定信耶穌,到處演講做見證。她天生會說故事,語氣抑揚,手勢配合頓挫,激動處,翻譯常跟不上,講畢,全場掌聲雷動。
她形容天堂到處都是金光閃閃,每樣東西都是純金打造的,連花啊草啊都是,河裡堆滿了各式寶石碧玉….一直等到我在美大學教授亞洲藝術史,每回放日本的金閣寺幻燈片時,都還會想到那位阿婆。她的天堂是純中國式的廟堂!
所以不習慣西式天堂的你,大可放心,上帝會差天使依你的品味打造你所喜愛的型式。但你得向祂證明你配得。那妳的天堂是啥樣子?你問。我才不會傻到在這裡透露哩,免得被抄襲了。其實,我也沒認真計畫過,神把設計的任務交給那位保惠師,祂比我自己還清楚我獨一無二的品味,我只需專心走在正確的道路上,到了盡頭自然就看見了。
(2025/2/25)
******************************
4.
祈禱是與神的第一步接觸。如何祈禱,非常簡單,數千年來,眾聖徒找到了兩句話,就這麽兩句,就已凝聚了無比的力量。你旣認祂,祂就認你,你與神連結了。
禱告時,毋需摻雜其它求東求西的拉雜閒語。你祈禱的對象是大能的神,祂怎麽會不知道你的小心思?怎麽會不清楚你現正遭遇的痛苦?且把你的愛恨情仇,喜怒哀樂,擱一邊。
首先,我們得認識祂是誰,祂的名字,這才能呼喚祂。
祂具有三個位格,聖父、 聖子、 聖靈,三位一體,是永恆的合一,沒有開始,也沒有結束。
聖父的名是耶和華
聖子是耶穌,也稱基督,邏格斯(Logos)
聖靈無以名之,就是一股沛然的能量。常以鴿子來表徵。
以太陽來比喻聖父耶和華,陽光就是耶穌基督,聖靈就是那熱能。太陽之為太陽,就是因為它產生光與熱;無光與熱,就非太陽。用這比喻較能讓人理解。三者本質相同,卻各有不同的意志,擔負起不同的責任,具不同的才能,所以沒有誰的地位比較高,誰先或誰後。
天使不是神,只負責執行神的旨意。天使各有職稱,不用去分辨。當指派給信徒時,就成為他的守護者。所以你不用拜天使或向天使祈禱,要敬畏與祈禱的對象是耶和華,耶穌,和聖靈。
《主禱文》與《耶穌禱文》這兩句禱詞,就是人與三位一體至高之神的通關密語。
《主導文》如下:
我們在天上的父:願人都尊你的名為聖。願你的國降臨;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我們日用的飲食,今日賜給我們。免我們的債,如同我們免了人的債。不叫我們遇見試探;救我們脫離兇惡。因為國度、權柄、榮耀,全是你的,直到永遠。阿們。
英文各版本微有差異,我個人選擇的是出自聖經的馬太福音6章9-13節
The Lords Prayer in the Bible:
"This, then, is how you should pray: "Our Father in heaven, hallowed be your name, your kingdom come, your will be done, on earth as it is in heaven. Give us today our daily bread. And forgive us our debts as we also have forgiven our debtors. And lead us not into temptation, but deliver us from the evil one." (Matthew 6:9-13 )
《耶穌禱文》也稱《心禱》,
主,耶穌基督,神之子,憐憫我,這個罪人
Lord, Jesus Christ, son of God, have mercy on me, a sinner.
(出自路加福音18:13 那稅吏遠遠的站著,連舉目望天也不敢,只捶著胸說:『神啊,開恩可憐我這個罪人!』)
這兩句禱詞永具效力。除此,聖保羅說 「要常常喜樂,凡事謝恩,要不住地禱告;因為這是神在基督耶穌裡向你們所定的旨意」(帖撒羅尼迦前書5:16-18) 向神禱告表達自己的感謝,這是為神所喜悅的。
你可能還忍不住想多傾吐些個人的情感或表明需求。那麽耶穌基督就是你最好的朋友,祂有無限的耐心與愛。
我個人認為天父耶和華雖慈愛,但這位眼裡揉不進一粒沙的神,極度潔癖,愛憎分明,性情剛烈,最好別找祂訴苦。祂曾說過一句話:「我後悔甚不耐煩」(耶利米書 15:6),這多少反應祂的氣質屬性。
「不要消滅聖靈的感動」(Do not quench the Spirit.)(帖前5:19),神格裡帶有人格,這點是可以用人的同理心來了解的。想想誰會受得了另個人成天在耳邊不斷求索與抱怨?quench,就是把熱鐵放入水中驟冷,可別讓神寒了心。
隨著你的信愈堅定,你會明白,你所求的,神不一定會答應,你得不到,可能是因為那並不適合你;或是時空不對,神才會延遲應允。信祂,把一切交給祂,祂自會使你一切順遂。
我們的神非同一般宮廟小神,點支香,磕個頭,獻包「乖乖」,就會讓你中樂透。祂是宏觀,不可測的神,所以你別求屬世的短暫榮華富貴。
人的一生很短,只有活一次的機會,想想你要的東西果真對行在屬靈之路上有幫助嗎?
(2025/2/26)
************************
5
不要自欺,神是輕慢不得的。人種的是什麼,收的也是什麼。順著情慾撒種的,必從情慾收敗壞;順著聖靈撒種的,必從聖靈收永生。(加拉太書 6:7-8)
我並不喜歡使用「上帝」、「上主」這兩個名詞來稱謂我神。英文可用大寫的God 與小寫god來區分,中文只得冠個「上」字,以示其至高,這是寫或說給他人聽時用的。在祈禱時,我會簡稱「主」,在特別時刻我喜呼喚「天父」。
我甚敬畏耶和華,這與服從父權無關,因為「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箴言9:10)。 詩篇111:10,重複了原句;箴言1:7則改了一字「敬畏耶和華是知識的開端」。
藉祈禱與神初步連結後,接下來,你必須認信祂是你生命中唯一的神,這才可能與祂產生奧妙的互動。
在此,我必須坦言自承年輕時的愚昧與所受到的一個大教訓。
曾自以為踏遍五湖四海,飽讀各式文哲史書,以涵納東西宗教為傲,我甚至曾狂妄到想融合各式教義為己用。在美大學當教授的那七年,我意氣風發,沉醉在年輕學子的孺慕眼光中。不論膚色,不管族裔,每學期總有學生表達愛慕之意。有個女生紅著臉對我說:「我想要像妳一樣。」也曾碰過一位患思覺失調的男學生,處處跟踪。即使去職多年後,我仍偶爾收到感謝函,有位從南加大畢業的白人男學生,在信中直言,修過我的那一堂課,改變了他的人生軌道。我收到信,除了感動,卻有更多的不安。
離開我喜愛的教職,可謂是我靈性旅程的一個轉捩點。
受學生歡迎,我驕傲了,這給我招來了忌恨。為了獨立開出一門「中國藝術史」,並要求納入正式學分,連續三年被駁回之後,我挑戰了教授治校的規矩,我甚至公開稱呼那群據地為王的小集團為gangsters (黑幫) ,我捅到了馬蜂窩。
我的去職頗戲劇性,由於彼時學區與教授們正在打官司,我的案例,被利用了。我莫名其妙地槓上整個學區的上千名教授。各方敵意湧來,我不斷收到匿名仇恨信函,學校電子信箱被入侵,教授專用的實體信箱被破壞,凖備發給學生的講義,被割破。我的教室被貶到不能放幻燈片的普通教室,上課時間被安排在正午! Google我的英文名字,跳出的全是嵌進我名字的各種色情網站,多達數百頁,甚至連住家在馬路邊的郵箱也被放進色情影碟…當我去信給檢察官,那位男性司法人員,淡淡回答:「會不會是哪個porn star(色情女星)與妳同名?」仇敵是一個團體,有男有女,我心知肚明是哪票人,他們一個個道貌岸然,不是碩士就是博士,且不限於藝術系,其中有個哲學系教授還曾衝進我的教室,當著學生面,對我怒目而視。
由於我連年教學評鑑特優,雖是講師,獲得教職任用優先權(preference right),有合約在,系上不敢隨意開革,歹戲拖了兩學期,愈演愈烈。那段時間,我一個人獨鬥群魔,不敢告知遠在中國大東北獨自旅行的先生,等到他知悉時,已是亂鬥尾聲,他鞭長莫及,好不容易找到當地的網咖給我發的信,全被搞亂,我竟笨到沒設自己的電郵!
一個夜晚,我獨自在院子裡,終於跪下痛哭,我求神救我。然而,該發生的還是發生了。本應幫我的教師工會主席聯合校方,技術性地解了我的約,學期結束,不擬續聘。 我在承受巨大壓力之下,仍然維持了高水平的教學品質,雖敗猶榮。一名在圈內的別系老教授,甚至私下對我說:「其實我們當中有些人還蠻佩服妳的」。
那時神為什麽沒來救我?我曾憤憤不平。直到多年後的今天,我才明白當年的我有多渾,是如何嚴重地冒犯了主,我--罪有應得。現在的我,不再苦澀,而是由衷感謝神的試煉。
那些年,我的言行已然是個異教徒,不祈禱不打緊,在課堂上還宣揚異教,讚美偶像之美,甚至為了迎合後現代主義,貶抑了基督教….我自以為的智慧博學,其實是假智假學,這些悖逆為我招來了邪靈,他們將我高高舉起,再重重摔下。在那群魔的眼中,我才是個魔,是我,挑動了他們最卑劣的邪惡。
這個教訓,令我當下幡然悔悟了嗎?沒有。我繼續著自以為有意義的興趣,到處旅行,為北美世界日報畫時漫專欄,為台灣中時和旺報寫文化評論,我廣泛閱讀,沉浸屬世知識,樂在其中,不把主放在生命的首位。
我必須感謝我的另一半,還好有這個靠山挺著。他是基督徒,雖禱告,卻不上教會,但他是我所認識的人中最誠正的,沒有之一!他表裡如一,行為正直,心地磊落,無一絲詭詐,應該是耶和華喜愛他吧,愛屋及烏,我這才能一路走來有驚無險。
對美國旣無留戀,就回台陪伴雙親吧,直到他們走後,我才仿若重生,前所未有地,渴望過一種完全的屬靈生活。我開始認真祈禱,讀聖經,譯聖典,日日不輟。
才摸著一點屬靈的邊,就敢開始寫心得,足證我尚未獲得謙虛的美德。也是得趁我這個好發議論的老毛病還沒戒除前得寫啊。
神是輕慢不得的。這兩年我逐一送走我珍藏的各式宗教古物,我的小天地不再容許其他小神干擾,我敞開我的心,只奉唯一的至高之神--聖父 聖子 聖靈。
(大學講授《亞洲藝術史》,連年獲教學評鑑特優)
(這裡除了洋學生,還有東亞留學生。這位日本學生期末送我謝卡。)
(周末也到中文學校教課:美術,中文,和高中學分班的文化課)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5樓. 刁卿蕙2025/03/27 16:32
(2025/3/21)收到一位曾修過我課的洋學生來函,太可愛了!
在這裏分享信的部份内容,還有他附的教科書照片,20年了,他居然還留着!人生實在很奇妙,感謝神他過得這麽好,不但畢業於名校,還在理工專業頭角崢嶸,有個5個月大的女兒,妻子還是台灣人!太開心了!
-----------
...I still think of your great class very fondly! I am pleased to share that I still have both my textbook (photo below) and occasionally - even years later - current collaborators will mention they have accidentally stumbled across my old final paper on comparing Eastern/Western landscapes (Fan Kuan and John Constable, specifically)! I can't believe it's been almost 20 years ....
(譯)......我仍然非常懷念您那堂很棒的課!現在還留著我的教科書呢(照片如下),而且偶爾--甚至多年之後--現在的合作者會提到他們偶然發現了我以前的期末論文,是關於東方/西方風景的比較(特別是范寬和約翰-康斯特勃爾)!真不敢相信已經過了將近 20 年 ....
(以下是他的簡歷)
Sean Wihera
Vice President, Business Development and Partnerships
, Clarity Movement
Profile / Bio:
Mr. Sean Wihera is the Director of Business Development with Clarity Movement, a California-based startup providing next-generation air quality management solutions to cities around the world. Since joining Clarity Movement in 2017, Sean has led Clarity's network deployments into 75+ cities, throughout 40+ countries, across 6 continents with numerous government and industrial partners.
Prior to joining Clarity Movement, Sean was a Program Manager with the Energy Technologies Area of 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 (LBNL) and the Founding Director of the U.S. Department of Energy’s Berkeley Cleantech University Prize (CUP) at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Sean has served as a mentor to dozens of cleantech startups through various programs, including the U.S.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NSF) iCorps Program. Sean is an active member of the City of Berkeley Startup Cluster's Advisory Group.
刁卿蕙 於 2025/03/27 16:33回覆 - 4樓. 刁卿蕙2025/03/19 19:15
《優選學生期末論文》
他們個個真是很賣力地寫,凡走過的必留痕跡,到現在還有不少人到我格點閱他們的文章呢!
時過境遷多年,不過若有人還要查底,還是可以找到那些修過我課的學生,不少學生在被加大系統錄取後,會跑來我校先修可轉學分的課程,因為學费便宜。
論文上面有他們的名字,找到FB啥的,問問他們:你/妳認識 Professor Tiao嗎?她教得如何?
- 3樓. 刁卿蕙2025/03/02 18:05
這裏必須申明:
亞洲何其大,我得一學期跨越六千年!西方藝術史就依各年代,各區域細分,即使在亞洲國家的藝術系亦然。
我跟系上要求將中國藝術史獨立出來,並非想多賺鐘點费,我以書面正式提議减去我的一堂課來换取。 當時系上每學期都新添各式五花八門的課,以藝術之名全過關。就是卡住我的申請。
知道人在異地得”入境随俗“,但我個性不習慣低頭,我要求平視。人類文化史不該平衡些嗎?不是講自由平等嗎?
我的遭遇,其實並不罕見,我相信比我惨烈的大有人在。 ”非我族類,其心必殊”,我在他們眼裏根本就是個“異類”,且還是個中國人。一旦越界,平常的文明外皮就戳破了。
種族歧視並不難理解,看看某些台人是如何糟蹋同文同種的“支那“人,就可明白,仇恨洗腦的可怕。
無論你受過多高的教育,都不再是人了。
還有一點,我須强調的是,我之所以--罪有應得,是對我神耶和華而言。我的信仰不純,非因我欣赏藝術之美。 刁卿蕙 於 2025/03/02 18:19回覆 - 2樓. 刁卿蕙2025/02/28 19:56
「因我們並不是與屬血氣的爭戰(原文作摔跤;下同),乃是與那些執政的、掌權的、管轄這幽暗世界的,以及天空屬靈氣的惡魔爭戰」(以弗所書 6:12)。
不要因為自愛而拒絕這些靈魂的解藥。如果你這樣做,你就不是基督的門徒,也不是聖保羅的模仿者。因為聖保羅說:「我不配稱為使徒」(哥林多前書 15:9);又說:「我從前是褻瀆神的,逼迫人的,侮慢人的;然而我還蒙了憐憫,因我是不信不明白的時候而做的」(提摩太前書 1:13)--《慕善集》 刁卿蕙 於 2025/03/01 11:25回覆 - 1樓. 刁卿蕙2025/02/28 08:14
其他篇章收錄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