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瓊瑤之死
2024/12/04 16:07
瀏覽479
迴響8
推薦30
引用0

86歲瓊瑤選擇輕生,遺言中有句「年輕的你們千萬不要輕易放棄生命」。

死者為大,不忍苛責,但這瓊瑤式最後示範的潛台詞,希望不會是:年老的你們可以輕易放棄生命了。

人生每個階段都有艱難,挑戰最大的莫過於老年了。這時期面對的是身體走下坡,雪上加霜的可能是資源或親情的流失。在這階段重要的就是要學會自我提振,可不能讓心智往下滑。

瓊瑤女士各方面條件均優,連她都這麽輕易就“想得開”,那置一般老人於何地?希望媒體勿跟著美化這類死亡方式,她一點兒也不勇敢。

時光繼續流變。花謝花開,月缺月圓,而人卻無法再回到從前。「你的世界裡如果已經沒有青春的歡樂和完美愛情的幻夢,難道你就允許被任何卑俗的事所羈絆嗎?青春已去過,每一件前景都是愈來愈悲傷,我必須往裡,或往上看才行。」喬治.桑塔雅納(George Santayana) 這位美國當代的思想家,給了追求愛情幻影,如夸父追日的人們,一條可能的出路。這應也是唯一的一條路。

(此段摘自我2008年的一篇散文)

青春雖美,短暫中卻帶著混濁,在經歷了時間之光的洗禮後,在荷爾蒙退潮後,腦殼裡的智性,也跟著清澈了。

老,真是一件非常特別的恩典,神為我們設計了這個階段,讓我們更容易走近祂,更容易像祂:純淨,天真。

願所有的“老朋友”,都能珍惜這段人生最重要,最關鍵的寶貴時光。且讓往事隨風,迎著標竿,穩穩地走!

(此段摘自2024/10/10畫作附文:現代vs.古典)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時事評論 人物
自訂分類:
上一則: 2024/12/19 油畫
下一則: 油畫2024/9/2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迴響(8) :
8樓. 刁卿蕙
2025/01/06 13:03

她用筆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假象人生,看似豐富卻是絕對虛空,再多的財與才,也無能彌補內心的黑洞。

過度“自愛”的人,總以為世界繞著他轉,不斷追索,如陀螺自旋,精疲力盡方休。情愛,不過是以他人之情,來證自愛的方式之一。

過於屬世之人,尤其是為盛名所累的富人,念力糾纏更甚。這類人為了維持“不墜”,在人前更得賣力演出。自以為石破天驚或人間清醒之舉,不過是飾智以驚愚,最終自我消耗怠盡,徹底毀滅。

消耗殆盡:

消耗愈多愈帶勁的意思。

刁卿蕙2025/01/07 07:52回覆
7樓. 金大俠
2024/12/11 12:32



還有,易被人說嘴呀
年紀輕輕的刁老師,當然可以輕輕鬆鬆地如此說

等她活到100歲,經歷過老病弱殘醫院進進出出⋯⋯,看她是否仍然如此說?










😜






泡泡隧道探訪(世界日報家園版)

為老太太開車(世界日報世界副刋)
比白宮還要白宮(世界日報家園版)
小品「老師,我要請假」
「計劃對撞變化」

嗯,金老師這話說得頗合”“情。

我們旣無法掌握生老病死,就放心把一切交給神吧!

選擇走一條”向上看“的路,更遵守祂的誡命,努力使自己更好,更像祂,這會讓生命變得有意義,尤其在老年階段。

先不說,做得好,蒙神喜悅,會得到何等”獎賞“。這總比坐著等死,成天哼哼嘰嘰擔心受怕,或提前放棄生命,要有意思得太多了。不是嗎? 

刁卿蕙2024/12/11 13:15回覆
6樓. 金大俠
2024/12/11 12:29




「老,真是一件非常特別的恩典。」能有如此通透的領悟者,少誒





泡泡隧道探訪(世界日報家園版)

為老太太開車(世界日報世界副刋)
比白宮還要白宮(世界日報家園版)
小品「老師,我要請假」
「計劃對撞變化」
5樓. 刁卿蕙
2024/12/08 07:21

旣然談到死亡。請耐心讀完所附的文章。

某一教派主張廢死,並不能代表所有基督徒的看法與意見。

死刑與聖經 - 基督徒如何看死刑

https://www.pastorlau.org/pages/special/deathpenalty.html

4樓. 【無★言】雲遊到世界的另一端
2024/12/06 09:32

當年得知世上竟然有阿茲海默症這種比死還可怕的病後,我就立志畢業時從實驗室拿兩克氰化鉀。萬一不幸得了此症,即服之以免害人害己。孰料畢業時一陣忙亂,竟然忘了。一旦離開實驗室,欲再得此物難矣。

岳母得阿茲海默症十餘年矣,不僅子女全然不識,生活也無法自理。除了能呼吸之外(有時還得吸氧氣),其餘全得由人照料,連進食也不能,遑論其他。倘其有知,或當贊同我的決定吧。

失智可怕,照顧者痛苦,當神智清楚時,真的就得預先安排後事。瓊瑤預先佈署沒錯,而是執行的時機與方式不對。

有些失智者是逐漸退化,何時該自我了斷或被放棄,這個”時點階段“很難界定。怕就是無辜老人,明明還可以活得不錯,不過是記憶力退化,卻”被自殺“了。

社會從”楢山節考“式的殘蠻,好不容易進化到”安寧護養“,難保一夕之間,老人重被打入地獄。

刁卿蕙2024/12/06 10:01回覆
3樓. 雲明
2024/12/06 06:43
看了前後報導,應該是不想臥病在床而如此選擇。「背叛 -- 別了!我生命中最摯愛的人」文中提到,之前妥協讓丈夫插了鼻胃管而自責,她自己也不想落得那樣吧,不想無助躺著慢慢枯萎凋零。
每個人都會老,能夠活得健康才是福氣了。

一直想到霍金,他才是生命的勇者。

當一個人還能欣賞日升日落,春花秋月,還能用腦子享受世界之美,還對人世親情有所眷念時,他並不會想離開。這時,由旁人來決定他該走了,這就是反人道了。

刁卿蕙2024/12/06 07:16回覆

在神智清楚時,先立好遺囑。等到真的發生了,毫無自理能力時,才由專業醫生來執行拔管,這是最合理,最合人道的做法。提前放棄生命,並不勇敢,這是怯懦。

刁卿蕙2024/12/06 07:05回覆
2樓. 刁卿蕙
2024/12/05 12:04

她走她的,本是她的自由,她走得好不好,不容他人置喙。問題出在於她是一個頗具影響力的公眾人物,最後的展演,加上美化的遺書,會給心智原已軟弱者何種衝擊?就有待商榷了。

信仰有多種。每個人依其靈智層次有不同感悟。我曾在你文下理性留言,卻被你刪帖。旣然你在我格留言了,我再找回那時我留言中的一段來回應:

天地間是否存在著某種精煉純淨,超乎人智的完全“大義”,不是以人的理智可以理解的。無神論者,總以其受造的有限視覺,企圖窺見”無限“的創造者,以理智來邏輯化那超脫人智的智慧。這是個人的capacity問題,沒有對與錯。

塞乎蒼冥,的的確確存在著多種,大大小小,無法言傳的奧秘力量在運行。我所信仰的是我個人感受到至高的,最強大的。

“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實底,是未見之事的確據。“(希伯來書)。各式信徒所信的都是真的,您沒感受到,不代表祂不存在。

1樓. 安歐門
2024/12/05 11:10

我倒認為,她走得好,人生何必長,盡享已太多。

何必執著宗教因素作繭自縛,人生應該自由,

只要不害人,都可不礙己,信仰未必正確,

現代聖經太多以訛傳訛,用以自拘何其愚癡。

回覆在上。 刁卿蕙2024/12/05 12:05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