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語的「悾悾」是什麼意思?
2025/10/25 14:24
瀏覽150
迴響0
推薦5
引用0
一如往常地,筆者先透過自己所設計的小程式 SiaTaigi,把相關的台語白話字敲進來!
台語的「悾悾」是什麼意思?

台語的「悾悾」是什麼意思?

Tâi-gí: 台語
ê: 的;
sī:是;
siáⁿ-mi̍h: 什麼;
ì-sù:意思;
筆者目前看過的台語連續劇,還沒有聽到有出現 "khong-khong" 這個疊詞,但這疊詞在日常生活的台語中是會聽到與用到的;這個疊詞不太好解釋,但筆者在這裡試著把它的意思作個說明。
khong-khong: 漫不經心的 + 有點瘋瘋顛顛的;
例如,有個小孩子是個「人來瘋」;一天,家裡請了親戚朋友來作客,結果這個人來瘋的小孩就開始甩起寶來了,做鬼臉與搞笑等等是樣樣來,而且有點瘋瘋顛顛到不太顧及自己與他人的安全,這時候就可以說這個小孩
khong-khong (聲調:Re-Mi, 升階調)
當這個人來瘋的小孩搞笑到有點瘋瘋顛顛以及不太顧及自己與他人的安全時,我們就可以使用命令句跟這個小孩說:
Bo͘ án-ne khong-khong!
Bo͘ :不要、切莫; (請參考 TJ 台語白話小詞典,Page 34)
án-ne:這樣;
Bo͘ án-ne khong-khong! (不要這樣瘋瘋顛顛地與不顧及自己與他人安全地)
bo͘ 的發音跟台語「妻子」的發音方法一樣,但聲調不同;看拼字結構可知聲調是一拍的 Mi,但放在句尾的 bo͘ 要唸成輕聲的低音高,放在句首的 bo͘ 則是唸成第九調的 Re-Mi(碗公符號:Bŏ͘ án-ne khong-khong!);Well,筆者自小聽到與學到的聲調是這樣唸的,若有聽到不一樣的口音,筆者有空再回來做補述。
bo͘ 的發音跟台語「妻子」的發音方法一樣,但聲調不同;看拼字結構可知聲調是一拍的 Mi,但放在句尾的 bo͘ 要唸成輕聲的低音高,放在句首的 bo͘ 則是唸成第九調的 Re-Mi(碗公符號:Bŏ͘ án-ne khong-khong!);Well,筆者自小聽到與學到的聲調是這樣唸的,若有聽到不一樣的口音,筆者有空再回來做補述。
BTW,在台語中,另一個可以把句子變成疑問句的字是 "kám",但它一定是放在句首,不可能也不可以放在句尾。
Kám án-ne? (是這樣嗎?真的是這樣嗎?)
一定放在句首的 kám 與放在句尾的 bo͘ , 雖然都可用來表達疑問句,但在語意與口氣上有一些不同,放在句尾的 bo͘ 所引含的疑問比較中立,通常沒有正面或負面的意思,而放在句首的 kám,雖然也可表達中立的疑問意思,但大多數使用 kám 的應用例句,通常是略微偏向負面,例如意味著信心不足、或是稍微帶有諷刺或不太相信的意思。

Lí:你;
ū:有;
chîⁿ:錢,金錢;
khì:去;
Che:這,這個東西 (指示代名詞);
ū:有;
chîⁿ:錢,金錢;
khì:去;
Che:這,這個東西 (指示代名詞);
Lí ū chîⁿ bo͘ ?:你有錢否? 你有錢嗎?
Lí ū khì bo͘ ?:你有去否? 你有去嗎?
Che sī bo͘ ?:是這個否?是這個嗎?
上述三個台語問句 "ū ..... bo͘ ?",整個句子的結尾語調是 falling intonation,而滿州語 (華語) 的 "....嗎?" 的結尾語調是 rising intonation,兩者結尾語調不同,要稍微注意一下。
經過一番講解,讀者現在應該可以直接看懂與讀懂下列的台語白話字: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