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結屎臉:看時事學台語白話字與英語
2025/09/15 23:06
瀏覽361
迴響0
推薦13
引用0
今天 (2025 年 9 月 15 日) 的時事與照片,讓筆者跟著大家一起來學台語白話字與英語。



非常傳神的照片,充分表達了「結屎臉」的意義 >




台語白話字:kiat-sái-bīn


kiat:形成 ... 某種樣貌;

sái:糞便;

bīn:臉;


kiat-sái-bīn:指一個人因為不高興、惱怒、不滿等情緒而使得臉部表情顯得嚴肅、沒有笑容、甚至帶有些微蹙眉與怒目的樣子;

其實筆者一直覺得 in (他們) 以及 bīn (臉) 是帶有鼻化元音 (不是很強,但是有),亦即筆者主觀認為

     inⁿ 以及 bīnⁿ 

才是比較精確的發音標示 (lín 筆者同意是沒有鼻化元音,但是台語的「他們」有鼻化元音,不是很強、但是有)。

但目前所有的白話字文獻是都沒有標示鼻化元音。

至於 kiat 為何不是拼成 kiet,根據筆者付費收看阿華師的課程,他在一開頭的課程中有提到,他說 -iat 中的 a,一百年前的發音是 /ɑː/,但歷經 100 多年的語音演變,現在是唸成 /ɛ/;但這項資訊是從何而來,就還得再做進一步的查詢。

其實台語白話字就是「標記發音」,既然語音改變了,當然可以把它改寫成 kiet,這沒有什麼不可以,只要把「標示改變」的原因寫清楚並讓後世的子孫知道「標示改變」的緣由就行。


在這裡順道一提;雖然 iTaigi 把它寫成 kiat-sái-bīn,但筆者怎麼覺得自己故鄉的口音唸法是頂住「後方軟顎」,而不是頂住「前方的上齒齦隆脊」?如果依照筆者故鄉口音的唸法,筆者會寫成:

   kek-sái-bīnⁿ

或許兩種唸法都有,也有可能是筆者唸錯;然而,找台語的資料庫裡,「結」這個字也是拼成 kiat。嗯,改頂前方的上齒齦隆脊,對筆者來說是有點不太習慣。不過「結婚」的「結」,筆者是唸成 kiat 沒錯;看來同一個音,筆者好像會用不同的方法唸!

最近輪流回老家照顧老母親時,就順便請教母親關於幾個字的台語發音,例如「自己」;筆者的母親說 ka-tī 跟 ka-lī 都有聽過,都有人講,但沒有聽過 ka-kī。

目前找台語的資料庫有 ka-tī 跟 ka-kī,但是沒有 ka-lī。筆者遇到高雄人時向高雄人請教,得到的答案是高雄人唸 ka-tī,而觀賞台語連續劇 < 阿叔 >,聽到嘉義朴子的口音是唸 ka-kī 比較多,那 ka-lī 的唸法有沒有在戲劇中出現呢?有!民視八點檔連續劇 << 夜市人生 >> 第 1 集的開場白,聽起來是陳美鳳的聲音,那台詞中的「要靠自己」的「自己」,就是唸成 ka-lī;此外,還有「不要緊」的「不」發音,嘉義朴子的口音也跟筆者家鄉口音不同(母音不一樣);當然還有其它的口音、用字、以及語尾助詞的發音差異,但在這裡就不詳述。


白話字學完了,最後來學英語:


His mentor remained out on bail, and he was showing palpable displeasure—his face was tense and sour, and he kept his distance by turning his back and walking away.


這是筆者對照片所做的英語描述,而單字與片語的部分,就請自己查字典或問 AI。

有誰推薦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