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留遺產稅源:指定受益人,才能立即理賠給付,否則,需課遺產稅。
保單利率亦是在升息期間較佳。隨著年紀增加,會有危險保費的計算,而降低保額。
保單理賠申請 15日內必出金
理賠是針對「被保人」狀況判定
保單有指定受益人(包括指定「法定繼承人」),才不會被納入遺產(民法第112、113條)。投保時,一定要依照順序指定保險受益人,而且無論指定幾位受益人,最後一定要記得填上「法定繼承人」。沒指定受益人,課遺產稅後,再依法定繼承人順序繼承。若指定受益人比被保險人先身故,或是同時發生不幸事故時,死亡保險金就會視為被保險人的遺產,當被保險人的「繼承人」領得保險給付的時候,就必須併入被保險人的遺產申報課稅,喪失原始投保的本意。
民法第 1138 條遺產繼承人,除配偶1/2外,另1/2依序為:(但保單條款可能不同)
一、子女、孫子女
二、父母
三、兄弟姊妹
四、祖父母
計入基本所得額的「特定保險給付」需同時符合:
- 民國 95 年 1 月 1 日以後訂定的保險契約 (因「最低稅負條例」是95年1月1日起實施的)
- 人壽保險及年金保險 (所以不包括健康險和傷害險)
- 受益人與要保人不同
- 死亡給付
- 「基本保額」3740萬免稅(一戶),超過部份為「特定保險給付」,納入基本稅額(即最低稅負,有750萬免稅額)
保單贈予,以保單價值 (約當解約金) 為計算基礎。(繳費期間贈予)
要保人與受益人不同之保單 可粗分兩大類型:
理財型- 會解約的,受實質課稅原則(防規避稅務)規範:保險金額過低、年紀大、躉繳、或實繳與理賠金額差異不大。投資型保單大部份理賠金可能落於此,僅少部份可列為特定保險給付。
保障型- 可作傳承,傳統壽險或年金保單,倍數保障,納入特定保險給付
要保人和被保人最好同一人,以免理賠前(被保人死亡),要保人先死亡,而列入遺產課稅或贈予稅
要保人(子)≠被保險人(父) 要保人=受益人(子)
- 可作傳承,不納入基本稅額。仍有風險,保費較高及年齡限制
- 父死亡,子取回保險金,不課稅
- 子死亡,列入子之遺產課稅
利變型保單 vs 分紅保單 分紅保單指利潤分紅,至少為投資報酬率的七成,試算表會提供預估的低、中、高投資報酬率所分別對應的的分紅。一般以中分紅為主,連兩年低分紅金管會警示。利變型保單至少為預定利率(保單基本結構),然宣告利率沒有規範。
預定利率:保險公司「預估」的投資報酬率,為固定的利率,不因保險公司的投資成效而改變。用以計算保額、保費、保單現金價值的基礎。通常預定利率(保單基礎-即原解約金頁)越高,保費則越便宜;而預定利率越低,保費則越貴(相對於保額)。預定利率愈低,增值回饋金愈高,但風險也愈高(波動)。
宣告利率:保險公司「實際」的投資報酬率,為不固定的利率,保險公司將定期(每月或每年)宣告。出現在利率變動型保單裡,是保險公司將保費收入拿去投資後的報酬率再扣除成本及費用後訂定,投資主要以不動產和債券為主,因而常與市場利率連動。
增值回饋金=期末總保單價值準備金x (宣告利率-預定利率)
增額繳清保額:將每年的增值回饋金再去買保額
責任準備金:保險公司為履行保險給付的資金準備。責準利率調降時,需要提存的準備金會變高。
要保人變更:變更要保人時,需將保單變更當天的保單價值計入贈與金額。如果是把要保人變更為配偶,因為配偶間相互贈與財產可以不計入贈與總額,就免除了贈與稅的問題。一般人都會覺得免去贈與稅就沒事了,但其實還是可能衍生遺產稅問題。國稅局規定變更要保人後2年內原要保人死亡,這些保單價值就必須計入遺產總額課徵遺產稅。
Frm:
https://www.jwcpas.com.tw/publicationsBook3-show2.php?book3p_id=533
https://www.smartbeb.com.tw/article/Financial-concept/id/1001
- 7樓. Life2024/09/20 18:36本土保險業可投資不動產 Life 於 2024/09/30 11:34回覆
- 6樓. 。2024/09/20 18:33保險業公開資訊網站
可查詢壽險公司/各項財務業務指標/各年度投資報酬率 - 5樓. 。2024/08/23 09:27待整理
1. 身故、失能、滿期、重大疾病(含確定罹患、提前給付等)保險金:
以每一被保險人計,每一保險事故;或每一被保險人之所有滿期契約(含主附約),為得請求金額之90%,最高以新台幣300萬元為限。
例如,買張保額500萬的壽險,當保險公司倒閉,身故保險金可領取:500萬 x 90% = 450萬,但最高以300萬為限,因此是領取300萬元。
2. 年金(含壽險生存給付):
以每一被保險人計,所有契約為得請求金額之90%,每年最高以新台幣20萬元為限。
例如,每年可領回25萬,當保險公司倒閉後,其年金領回之金額變為:25萬 x 90% = 22.5萬,但每年以20萬為限,因此每年領回之金額為20萬。
3. 醫療給付(不包含長期照護給付):
以每一被保險人計,每一保險事故之墊付,每年最高以新台幣30萬為限。
例如,買張癌症險,當保險公司倒閉後,罹患癌症,獲得初次罹癌金20萬元,住院10天保險金3萬元,以及之後門診放射線治療20次理賠3萬元,全部的罹癌相關保險金可領26萬元,沒有超過30萬上限,因此可以全額理賠。
4. 長期照顧給付:以每一被保險人計,每一保險事故為得請求金額,每年最高以新台幣24萬元為限。
5. 解約金給付:以每一被保險人計,為得請求金額之20%,最高以新台幣100萬為限。
6. 未滿期保險費: 以每一被保險人計,為得請求金額之40%。
7. 紅利給付: 以每一被保險人計,為得請求金額之90%,最高以10萬為限。
此外,條款中亦有提到,當安定基金不足以墊付時,是可以決議並核准調降這些保單的墊付比例及限額!
- 4樓. 。2024/08/23 08:27待整理
有關保險:如果要保人和受益人非同一人,包括配偶和子女,那麼期滿領回給付時,是要計入個人所得的最低稅負。從95年度之後的保單。此外,要保人交付保險費所累積利益屬要保人所有。如果更改要保人,要辦理贈予。
http://www.rmim.com.tw/news-detail-3785
- 3樓. 。2024/08/06 17:38各種保單及注意點
利變型增值的部份主要來自「增值回饋金」
而它來自 宣告利率-預定利率 ,但宣告利率為其當年度的獲利率,假設愈高,數字愈漂亮
分紅型
增值的部份主要來自分紅
1 隨年齡增加,基本保額遞減,分紅比例增加
2 基本保額和實繳保費差不多,大部份比例為分紅
分紅保單 只要落於中分紅 則數字如試算表 Life 於 2024/08/06 18:03回覆 - 2樓. 。2024/07/19 16:49
- 1樓. Life2024/05/14 15:56分紅保單
分紅保單 參考「中分紅」即可
計算 身故理賠(含分紅) 兩項:
繳清後對實繳金額的倍數
每年增長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