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牙、牙齒保健
2025/10/17 17:12
瀏覽93
迴響0
推薦12
引用0
From: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SdcbQ0Znrk
植牙:植牙體直接與骨頭密合,不會移動,而周圍真牙會隨咀嚼移動,可能產生縫隙。牙周病體質者,易產生「植體周圍炎」,需定期追蹤和徹底清潔。小心磨牙,因睡眠中咬合力道極大,一定要佩戴咬合板,讓磨牙時磨到樹脂而非牙齒。
對牙齒有益的食物:天然蔬果、富含β-胡蘿蔔素(如地瓜、南瓜、綠花椰菜)、Omega-3(如海鮮、酪梨)等。
儘可能少吃的食物,包括:
- 精緻糖類會滋養細菌,讓細菌大量產酸,腐蝕牙齒。原形食物的分子大,細菌較難利用,纖維有助於清潔牙齒表面。
- 太硬的食物:長期啃食會過度磨損法瑯質,如杏仁等堅果、骨頭。建議可選擇核桃、胡桃等較軟的堅果。
- 酸性飲食會軟化牙齒表面的法瑯質,包括氣泡水,食用後立刻喝水漱口稀釋酸性,等待約 10-15分鐘後再刷牙,避免法瑯質受損。
牙刷刷頭要小(約兩顆牙寬度),刷毛要軟。牙菌斑很黏但是軟的,要輕刷久些。琺瑯質是硬的,但牙根(外露的話)是軟的。正確刷牙,牙毛是不會歪的,歪了要立刻換新或2-3個月換一根。
電動牙刷建議選擇音波牙刷,對牙齦傷害較小。
貝氏刷牙法:以45度角對準牙齦牙齒交界處(這是最容易藏牙菌斑的位置)。手動牙刷來回輕刷 10-15 下,換下一區;電動牙刷,放著讓它震動就好。
牙線是必備的,因為牙刷只能清潔牙齒的內外兩側,清不到牙縫。使用傳統牙線較好,操作時用乾淨的一段牙線包住牙齒,並刮向牙齦最底部的縫隙,朝外刮2-3下。若流血,表示牙齦有發炎問題,更需要持續清潔。
牙間刷僅建議牙縫大、牙齦已萎縮者使用。漱口水、沖牙機皆屬於輔助,非必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