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漫談「客家」族群與其名稱的起源
2010/08/10 23:32
瀏覽1,068
迴響1
推薦3
引用0
在中國的各族群中,「客家」族群也是特別令人感興趣的一支。譬如回到約1990年時,台灣的領導人是李登輝,反對黨是許信良,大陸領導人是鄧小平,新加坡的領導人是李光耀。如果我所聽說的消息正確,他們這四人有一共同點,就是他們都是客家人。

洪秀全、孫文據說也都是客家人。

我所認識的一些客家人,依我的觀察,確實有一般所描述的一些特徵,譬如很節儉、很勤勉、很重視家庭,還很重視教育。所以,客家人的平均教育程度據說是台灣各族群最高的(這有調查資料為依據,但是少數調查結果未必能確認事實)。舉例來說,我是高雄縣人,高縣的美濃鎮是客家庄,那裡的博士、專業人士比例偏高一直是為人們所常提到的事。

去年我去了一趟福建永定,那裡的土樓建築群非常壯觀。而我知道那裡的人也是客家人。土樓的建築,反映家族的強大凝聚力與崇拜大家族的價值觀,那應該是漢人的文化傳統,而絕非原本土著所有。

我們一般對客家族群的認知,客家人應該是源出於中原,後因南北朝與五代亂世而一步步移居南方,遂被稱為「客家」人,最後亦自稱客家。

這個說法,有人提出異議。湯錦台先生獨排眾議,認為客家人是漢人與畬族(閩浙東部土著)混血的後代,於清初時從閩浙移居珠三角地區,故始稱客家人。也就是說,客家族群一名是清初才有,亦非中原大族之後。

作者的理由,一方面是文獻上出現「客家」一詞的時間,是直到清中業才有。而出現時,地點是在珠三角一帶,而他們是從閩浙遷移來的客人。

我不是客家研究的專家,沒有任何第一手的資料。不過,出於興趣,在此做一些大膽的猜測。我對湯先生的說法基本上不表同意。

當然,客家人可能與越人、畬人(浙閩粵)混血的可能性極高,情形好比之後台灣漢人與原住民混血類似。但是,客家人之為一特殊族群,絕不是很晚以後才開始,不是移民珠三角地區才開始,而應該是更早就開始的。

簡單說,就好比在福建永定的土樓所顯示的,早在清初以前,客家人作為一特殊族群就已經存在。他們不但存在,而且表現出與福建閩南漢人或土著很不同的生活風格。基本上閩南人不建相同規格的土樓,選擇的聚落地點也不同(閩南人比較住在靠海較近處及較平坦地區,聚落形式也大不相同)。土樓多見於福建深山中,表示這一群人想遺世獨立,不願被其他族群打擾。如果這不是已經形成的特殊族群,這種做法很難被理解。而這種情形早在清初以前,在珠三角以北的地方就存在著了。客家族群的形成,絕不是清初移民珠三角後才開始的。

再者,「客家」這個名稱,我一直覺得奇怪,認為沒道理,沒有任何族群會喜歡自稱是「客」人。台灣雖然有一群人被稱與自稱為「外省人」,但是外省人正在想要改變這個身份,他們愈來愈不願意被稱為「外X」人。「客家」人這個自稱也就顯得很奇怪。有人認為,其實應該是「漢家」人的轉音(江浙一帶方言,n的音常會不見,譬如「錢」的發音近於「且」。所以,「漢」的發音可能轉成「哈」,是有可能)。我不知道這個說法是否正確,但是值得推敲。

倒是客家文化的特色,給我們最多的啟示。客家文化重家庭、重教育,這都很可能是源自早年有文化的中原世家大族。至於節儉、勤勞,可能是為了維護家族,而又情境艱難,不得不重視這些價值。總之,客家文化的內容,絕不像是單純出於閩南、粵北的土著,而的確可能有其源遠古風。也因為他們的文化水準高,所以能在人數弱勢的情形下,仍然長期保持族群的特殊性,不致被周邊多數族群完全同化掉。甚至,也因為客家族群的這種特殊文化與族群的自我認同,才能培養出上述領導人群。

再者,客家人的堂號,如穎川、隴西...等,也有鮮明的中原印記。

依客家語的發音,相比於台語與國語,最能符合古詩詞的押韻原則,這當然也是一個重要的證據,顯示客家是中原古文化的繼承者。

我甚至認為,如果客家人是清初移民珠三角時才形成,那麼,台灣就不會有所謂「客家」族群,因為台灣的客家族群也在清初時移至。移至珠三角被稱為客家人,怎麼移至台灣的一群也同樣恰被稱為客家人?那表示,在此之前,他們已經屬於同一特殊族群。

既然客家族群應該早已經存在,為什麼古早的史料未曾論及?這確是個令人疑惑的問題。

我有個大膽的猜想,認為這與政治有關。簡言之,客家族群,或稱為「漢家」族群,曾經是非常政治不正確的稱呼。也就是說,他們的族群存在,或他們給自己的族群名稱(如「漢家」人),是犯忌的,是統治者很忌諱的。以致於必須隱藏自己的族群稱呼,甚至族群的存在事實。所以,早期沒有客家族群的相關紀錄。

要把這個大膽猜想具體化,譬如說,指出是在哪個朝代?為什麼犯忌?我還無能為力。不過,我認為是在異族統治的時代比較可能,譬如元朝。會不會在元朝時,相關的紀錄盡量被隱藏、消除,所以,客家族群就消失了?直到再度發生族群衝突(譬如清朝中業),客家作為一特殊族群,才再度露相。可能是作為被鬥爭的對象而被突出。

諸君以為如何呢?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時事評論 公共議題
自訂分類:文化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迴響(1) :
1樓. joycelinlin愷悅
2010/08/13 08:58
族譜溯源
客家社會在歴史上躲避禍害和被排擠,卻因此更加養成令人羨慕的團結、家族期許和個人自我期許,於是人才濟濟。想必很注重"族譜"的,從族譜追踪上去,可能知道早遷自元,說不定或南宋的一些自豪的世家大族呢,所以自我珍惜和自成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