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漫談裴洛熙的民主呼籲
2022/08/04 12:45
瀏覽688
迴響1
推薦3
引用0

我對佩洛熙的認識很少,之前根本不知道這個人。但是,也就是在最近這幾天裡,我漸漸產生了對她的一些認識,包括一些主觀印象。我對她的主觀印象是美好的。且讓我來說說這個美好印象的大概內容。

 

此刻的台灣,處境非常艱難而危險。西方國家對台灣既同情,而又有點愛莫能助。西方國家看到烏克蘭的處境,大概也已經有愛莫能助的無奈,對台灣的處境大概有更強的無奈感。現在的中國很可能比俄國更讓人覺得勢力強大,不易應對;而且中國位於遠東,離開西方非常遙遠。中共如果對台灣採取什麼措施,西方很難做什麼援助台灣的行動。美國大概是唯一比較能夠採取一些具體行動的西方國家。但是,美國的角色也越來越模糊。美國如果援助台灣,究竟應該如何解讀呢?那是道義相助?還是戰略陰謀?而台灣尋求美國的援助,是在挑釁中國大陸,還是正當的自我防衛行動?

 

事情顯然有多種不同的解讀。是非也陷入混亂狀態。

 

有一部分台灣民眾可能懷抱著一種矛盾的心情。他們未必認為中國大陸積極準備武統的動作是友善的行為,是出於對台灣的關愛。但是,他們卻很怕台灣方面做出任何讓中共不悅的動作。做了這種動作,就被認為是愚蠢或是惡意挑釁。

 

從我的角度看,過度責備台灣方面的挑釁(?)動作,而無視於中共方面的文攻武嚇行動,絕不是公平、理性的態度。那只是出於一種思考邏輯:我們既然是弱者一方,所以就應該屈服,就應該完全聽命於對方。誰不依照這種思考邏輯來行動,就是我們的優先批評、攻擊對象。

 

對此,我是不以為然的。我還是主張,主動發起侵略戰爭悲劇的勢力才是惡人。也許挑釁(如何定義?)者並非完全無辜,但也絕不應該是首要的批評、攻擊對象。

 

近年的美國,確實表現讓人失望。對我來說,尤其是川普擔任美國總統及其任內的作為,讓人遺憾。在我看來,川普是胡作非為,由他擔任美國總統,完全不合格。但是,他會當上美國總統,卻也反映美國民眾的某種焦慮心理。焦慮也許有多種根源。其中,害怕中國崛起並損及美國利益也許也是原因之一。美國人是不是有一種打算,要趁著中國大陸尚未完全羽翼豐滿之前,給予強烈打擊,讓中國大陸長久難以強大、危及美國,這一點我不確知。可能性是有的。川普是不是就在打算執行這樣的戰略路線,值得懷疑。

 

但是,我仍然很相信,美國並沒有形成一種明確一致的戰略思想,要搶先打擊中國大陸,使之陷入長期衰弱。也許有一部分美國人打算激怒中共,讓中共先發動戰爭,然後美國再出手。如此,可以讓戰爭比較名正言順。不過,我認為會持這種考慮的人極少。除非變態,很少人會期待戰爭。

 

問題是,這是不是意味著中共本來就有想要發動戰爭的意向?否則美國怎麼就會做這樣的打算?守株待兔,要等到幾時?除非已經看到兔子要來的跡象。

 

再退一步說,美國為什麼不是擔心其他的國家要損及美國的利益,而特別擔心中國大陸的崛起會損及美國的利益?其實跡象也很明顯。中共長期在反“美國帝國主義”,一直叫囂著要打倒“美國帝國主義”。即使美國已經實際上大幅幫助了中國大陸在經濟上得到快速的成長,以及在國際間獲得發聲的地位。當然,這是美國基於其國家自利原則做出的選擇。只是,這種自利原則行動的長期後果,特別是中國大陸的快速崛起,讓美國的部分民眾開始疑慮。我估計,站在與川普同一陣線的美國民眾,比較是美國社會裡的弱勢民眾。他們把生活的困難歸咎於中國大陸的崛起(與敵對態度)。不過,可能還有另外一種人,未必是較弱勢的民眾,而可能有其他的理由。譬如我感覺到,美國有一群華人,大體是中國大陸出來的異議人士,如法輪功、民運人士、維族人、香港民運人士等,他們強烈希望美國抵制中共,最好是能讓中共垮台。(這些人對於中國大陸這個整體的態度比較複雜,此處暫時不討論)從而,他們對川普壓制中國大陸的政策路線高度支持。

 

川普究竟有沒有要和中國大陸掀起戰爭的意圖,我不確定。我甚至認為,川普自己也未必有此明顯意圖。對他來說,只要能夠壓抑中國大陸的經濟與崛起勢頭,應該就很有成就感了。真正掀起戰爭,其實很少會納入考慮。估計川普也沒有這種心理準備。

 

美國民主黨在這段期間裡,大概很鬱悶。如果當初是希拉蕊當選美國總統,中美之間也許還不至於鬧到現在這種局面。大體上,美國民主黨的長期外交路線都是比較能包容異己者,願意和他們和平相處。民主黨比共和黨偏左,這也對和中共和平相處較有利。可惜,既成歷史沒有如果。

 

歷史已經走上現在的模樣。儘管讓人唏噓,大家也只能面對。重要的是,中共當前的處境顯然非常惡劣,完全可以用內外交困來形容。中共必須以高經濟成長率及快速建設來說服人民願意接受其統治,但是,中美貿易戰爭及疫情大概嚴重破壞了這種可能。河南村鎮銀行拒絕付款事件大概是一個小小的危機徵兆。

 

香港的現況大概也大幅損及中共取得外匯的能力。此外,俄烏戰爭中中共的親俄立場也讓西方對中共有更多不滿,而不免有些不利於中共的立場傾斜。幾乎各種情況都讓中共處境陷入困境。而習大大的權力相關作為(譬如爭取連任、打擊異己派系),大概也在中共內部造成衝突。據說很多紅二代對習大大非常不滿。這種危機,可能是促使中共採取嚴厲清零措施的主要原因。但是,卻也促成了更嚴重的民怨。

 

當此之時,習大大能夠採取的積極因應動作為何?

 

從台海局勢上著手,積極進行武統準備行動。這可能就是習大大的因應危機方式。統一是一場聖戰。發動武統(的準備行動)可以轉移人民的注意焦點,鼓動民心凝聚。大家的熱情可以被點燃,而且不是朝向抱怨政府,而是朝向台海局勢。讓台灣成為人民怨恨的對象。那麼,中共作為執政者,壓力就可以大大減輕。人民怨恨的對象當然不只是台灣,還有美國、日本,乃至西方。而武統議題至少可以讓美國也成為人民關注、怨恨的焦點。

 

此時,裴洛熙發出了要訪問台灣的消息。

 

裴洛熙訪台,意圖何在?意義何在?

 

這又是一個可讓各方各自解讀的話題。即使是在台灣,也有人用最惡毒的話語來指責裴洛熙。從這種話語裡,不難理解,他們認為裴洛熙是為了自私的目的要準備犧牲台灣。

 

當然,這種論述的矛盾之處其實也很明顯。裴洛熙的自私目的是什麼?不外乎兩種:政治聲望、軍火買賣利益。後者至今比較不明顯。其實應該說是毫無跡象。暫且不論。至於政治聲望。有人說裴洛熙此行是在為自己的政治生涯抹上最後一筆。但是,如果訪台之行能為其生涯添彩筆,那會是因為讓台灣因此蒙難之故嗎?如果台灣因為她的動作而受到損害,她又能夠得到什麼政治利益呢?

 

我不知道我的討論策略究竟要不要把討論更深入一層。譬如,分別短期、長期的利弊(此行利弊是短多長空?短空長多?),甚至要分成短期、中期、長期來討論。最嚴謹的討論是應該如此。不過,我大概力不能及。還是打住吧!

 

但我還是想簡單討論一下事情應該如何歸責的問題。

 

裴洛熙訪台,是不是在肯定台灣已經法理獨立?反過來說,台灣若沒有法理獨立,是不是裴洛熙就依法不能來訪問台灣(所以,她的來訪就足以反證台灣已經法理獨立)?

 

我認為這些根本是假議題。她的來訪,無關於法理台獨。最多只是讓台灣的實質獨立事實讓世界上更多人了解。尤其她代表的是國會、是民意,而不是美國政府行政部門。裴洛熙自己強調,她來是表態支持台灣的民主。

 

對此,我是高度肯定的。台灣有些人對民主並沒有珍惜的感覺,好像台灣的民主就只是一場騙局,讓某些人得以掌握政權並且趁機牟利。坦白說,這種情況未必完全不存在。但是,這並不是我們因此否定民主可貴的充分理由。這只是民主制中很難完全避免的瑕疵,但是民主的可貴並不因此消失。

 

要體認民主的可貴,必須深入審視不民主的可能問題,才得以充分體會。在專制、集權體制中,人可能會失去什麼,大家必須很認真去想。只是,這裡卻可能有兩種認知限制,使大家容易忽略問題。

 

我以為,中共造就一種洗腦情境,讓許多人民覺得:自身的痛苦都是外部因素(如西方帝國主義)的結果,甚至不自由之所以必要,也是因為面對著外部邪惡勢力的威脅所導致,因為外部邪惡勢力隨時處心積慮要打擊中國;另外,中國現在是處於很美好的狀態。

 

這種洗腦情境必須伴隨著控制言論、媒體、教育,並且犧牲人民權利(言論自由等),才能夠達到。但是,他們做了,也得到了相當的效果。

 

重要的是,中國大陸也在對台灣產生強大的磁吸效果。台灣民眾中有些人本來就傾向要擁抱中國大陸,只要大陸看起來還美好,就願意熱情擁抱。至於這是不是一種有虛假成分的表象,他們由衷不願意去檢視。特別是,統一過程可能出現的困難與因此而生的摩擦悲劇,也從想像範圍中排除。這主要是出於民族情感,但是,未必沒有姑息心態的作用。

 

中國大陸對台灣的磁吸效果,其中究竟有幾分是刻意而為的結果,我們不得而知。但是,我估計這個部分其實不可忽略,因為這其實是總體“解放”(?)戰爭中必然而重要的一環。

 

理論上、理想上,中共可以尊重或包容裴洛熙的訪台之行,不必要做什麼激烈的反制行動,也不必把此行連結到什麼支持台獨與否的議題。如果以此行類比於當年美國派員訪問延安,為什麼這就變成是可忍孰不可忍的事情呢?中共如果是個高水準文明的組織,就應該可以做到尊重與包容。只可惜,中共顯然不是。奇怪的是,大家也不就此進行相關討論。那些認為裴洛熙來訪會挑起戰爭的人顯然都不認為中共有雅量、有尊重異議、異己者的習性,但是,他們對此似乎完全不以為意。事情似乎理所當然。中共本來就是這樣,你們為什麼還要去挑釁他們?這大概是他們的想法。

 

“中共本來就是這樣”。這也就是我之前會說有些人把中共視同獅子、老虎的原因。他們心中的中共,並不人道、寬容、懂得尊重異己。但是,他們不批評中共的這種作風、習性。他們全力批評那些所謂的“挑釁”(?)者。

 

在被暴徒脅迫的群眾中,常常會分成兩種人,一種人要奮起反抗,一種人要投降、妥協。後者常常也會對前者表示不滿,甚至認為一切災難都是前者所導致。他們甚至可能渾然忘記,真正的暴行其實是暴徒們所為。

 

不過,當前台灣民眾中的那些反裴洛熙人士的態度,大概不完全是上述妥協派的性質。或者說,他們之所以妥協,不完全是因為懦弱,也不完全是因為對綠營的反感,而更多是基於民族認同情感:只要認同中國,不就沒事了嗎?何必自找麻煩?我們本來就是中國人啊!

 

但是,關鍵問題在於:妥協真就能夠避免悲劇嗎?

 

大家以為,大躍進、文革的悲劇真的已經完全遠去,不會再發生了嗎?或者,維吾爾人的苦難不會臨到我們頭上嗎?

 

對此,我是悲觀的。中共作為一個龐大、集權而嚴密的統治組織,它是不可能主動自我解體的,他們也不可能會放權(權利與權力)給他人,而他們的控制模式也將會持續。從而,他們也將持續讓人民受到宰制的痛苦,也將隨時打擊可能威脅到他們權力的任何力量。

 

所以,除非中共進行自我體制的大幅調整,否則,它將持續威脅自由世界,特別是包括台灣,因為台灣的存在及其民主體制對中國大陸民眾有特別的象徵意義。

 

那些寄望於以妥協來換取和平的台灣民眾,我認為他們對中共這個統治組織的性質認識不清,而這將引來大患。事實上,這種妥協對於激發中國內部的政治改革,也會產生不良影響。這會鼓勵中共繼續沿用既往的政治體制與既往的統治手段。而中國大陸亟需政治改革。現在的專制、集權體制是非常危險的。我估計在不久的未來,就可能會爆發連串的政治抗爭。壓抑越甚,爆炸會越烈。而這些是那些認同/妥協派拒絕面對的問題。歸根結底,有些人對民主/專制的性質與歷史意蘊一直未能認清。

 

裴洛熙來訪,是在為民主制喊話。讓我們大家重新思考民主的意義。

 

也許我可以再強調,民主不是西方文明的專利。西方只是率先走向民主。民主值得大家擁抱,包括我們這些非西方人。也許不只是值得,是必要,除非我們對於頻發的歷史悲劇絲毫無感。

 

忽視裴洛熙的民主呼籲,用各種自利或邪惡動機來猜測她的訪台行動,我覺得那不是在貶抑裴洛熙,而是在貶抑我們自己:我們不值得享有民主;我們也不應該追求並維護民主。

 

裴洛熙不會不知道中共的可能反應,甚至,中共會不會真地伴飛,或者逕行攻擊,外人也無法確知。即使相信機率很低,但是,究竟會不會發生悲劇,還是不能確定。那麼,裴洛熙究竟要不要繼續冒險此行呢?而她畢竟還是來了。

 

我對她表示歡迎!我肯定她對民主的堅定支持態度。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時事評論 政治
自訂分類:時事評論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迴響(1) :
1樓. 狐禪
2022/08/04 19:03
在加油站邊玩火,結果燒了起來,是要怪汽油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