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爾芝堡(Salzburg)位在奧地利中西部,奧地利第四大城,離德國南方重鎮慕尼黑(Munich)不遠,是個歷史悠久、音樂風氣鼎盛、文化底蘊豐富的都市。在薩爾芝堡老城區,有一條擠滿遊客的小街道,是薩爾芝堡最著名的觀光購物街,跟歐洲很多老城的巷弄一樣,巷子窄窄的,也不長,兩旁盡是巴洛克式,古色古香的房子。街名的德文叫Getreidegasse,直接翻譯為穀物巷,其中Getreide是榖物,Gasse是巷弄;但人潮洶湧,就估且稱之為穀物街。
穀物街的招牌很有特色,一般的招牌,用壓克力寫上文字及圖案,晚上配上燈光,或五顏六色的霓虹燈;但穀物街的招牌,用熟鐵(wrought iron)材質的鐵片或鐵條做成,再塗上顏色,古色古香,有些更做成店家所販賣商品的圖樣,像帽子、雨傘、鞋子----等等;其實薩爾芝堡其他地方,甚或歐洲其他國家的古老城市,也都有看到這種鐵製招牌,但沒像穀物街,整條街每戶店家都是。
店家輸人不輸陣,招牌一家比一家爭奇鬥艷,相互較勁;有些明顯是後來才進駐的國際知名品牌,像麥當勞,春天百貨、LV、SWAROVSKI、ZARA ----等,雖然有名,但比起街上的老店,相對資淺,但也入境隨俗,乖乖的跟著用鐵製招牌;只是似沒規定招牌大小,有些大,有些小,假如有店家刻意將招牌,做得大到會影響到別人的招牌,不知如何解決這種問題? 1996年薩爾芝堡老城區,成功登錄為人類文化遺產,這些招牌也成文化遺產的一部份,還不能隨便更換。
薩爾芝堡位在阿爾卑斯山的北麓山腳下,莎爾札克河(Salzach River)從薩爾芝堡南方15公里左右的哈連(Hallein)奔流而下,悠悠流經這個古老而浪漫的城市,從古開始,哈連就以鹽礦著名,產出的岩鹽,用船運順流而下,官方就在薩爾芝堡設關卡收稅,造就薩爾芝堡自古富甲天下。其實薩爾芝堡,直接翻譯是「鹽堡」或「鹽城」,表示這個古老城市,與鹽密不可分的關係。
薩爾札克河將城市分成新舊城區,河的左岸,背倚高542公尺的要塞山(Festungberg),山頂建有霍亨薩爾芝堡要塞(Hohensalzburg Fortress),最早在11世紀就開始構築,是薩爾芝堡大主教的官邸,也是歐洲現存最大的中古世紀堡壘之一;中古世紀薩爾芝堡是政教合一,大主教除了是宗教事務的最高階領導人,也是民政事務的最高領袖。
山下就是老城區,穀物街離河岸不遠,大致沿著河岸,穀物街是老城商業活動最鼎盛的地段,取名穀物其實跟穀物沒什麼關係,該街最早名叫Travgasse,以訛傳訛,後來慢慢成為現在的Getreidegasse;穀物街長度不長,可能只有一點多公里,從市政府大樓,到天主教聖布拉修斯(St.Blasius)教堂,兩旁滿滿巴街洛克式建築,棟與棟之間靠得很近,有些房子最下層就是通道,方便走到隔壁巷弄。
穀物街小歸小,卻是臥龍藏虎,音樂天材莫札特就出生在這條街的九號,更讓小街道聲名遠播,吸引無數粉絲及樂迷前來朝聖;老街現在依舊人潮洶湧,摩頂接踵,穀物街很大部分的店都在18~19世紀成立,店齡都超過百年,招牌上註明兩家最資深的商店分別成立於1594及1595年,已有四百多年歷史,店齡老歸老,賣的可都是時尚的商品。
我們常說信譽卓著的店家是「金字招牌」,穀物街店鋪店齡都超過百年,是名符其實的百年老店,更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世界人類文化遺產保護,應該也可稱為「鐵字招牌」,但「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金鐵兩字雖不一樣,但也一樣閃亮。
▲▼薩爾芝堡穀物街鑄鐵材質的招牌,古色古香,很有特色,街上每戶店家都用這種「鐵字招牌」;穀物街是薩爾芝堡最著名的觀光購物街。
▲▼穀物街雖大名鼎鼎,但卻是窄窄的,就我們印象中巷弄的寛度,兩邊招牌都快碰在一起了;兩旁的建築以巴洛克式居多。
▲▼穀物街最北端的市政廳(上,綠色尖頂),及最南端的天主教聖布拉斯教堂(下),長度大約只有一公里多。
▲先前照片是八月拍的,十二月上旬,穀物街掛起聖誕燈飾,迎接聖誕節,夜晚的街道,多一份浪漫,「鐵字招牌」也多一份朦朧。(孫巍提供)
▲從山頂上的霍亨薩爾芝堡要塞,俯瞰薩爾芝堡,薩爾札克河從中間穿過,將城分為老城區(左)與新城區(右),老城區靠近河邊,最右及最左的兩個高塔,卽是上圖的市政廳及教堂。
▲從薩爾札克河邊,仰望矗山頂的霍亨薩爾芝堡。
▲出身穀物街最有名的住民,門牌九號的莫札特出生地,莫札特生於1756年。
▲▼奧地利其他城市,或阿爾卑斯山區也可見這種鐵製招牌。像聖沃夫崗湖畔,同名輕歌劇的場景,著名的白馬酒店(上),及維也納18區的一條街道(下,Shyi-en Yao提供)
▲▼從維也納皇宮外的煤炭市場街(Kohlmarkt),遠望皇宮的後門的St.Michaels Wing,街上也都是「鐵字招牌」(上),所謂煤炭市場應是早期販售煤炭,現在則是維也納最著名精品街。與薩荷蛋糕(Sacher)齊名的蒂米爾(Demel)咖啡廳,也是「鐵字招牌」(下) 請參閱 維也納伴手禮-梅特涅遺緒 http://blog.udn.com/charleslin9863/24317830
▲▼▼店家的鐵字招牌,有些就直接將他們販售的商品做在上面,像鞋子、帽子、雨傘等。
▲一家賣鐘錶珠寶的招牌。
▲▼這家是1594年開業,叫Buchhandlung Hollrigl的書店,是薩爾芝堡最古老書店,已經四百多年歷史。
▲另一家1595年開業的店,但不確定賣什麼。
▲▼▼一些國際知名品牌,明顯是後來才進駐,但也入境隨俗,掛起鐵字招牌。
▲▼一家以莫札特為名,堆出莫札特喜歡,名叫Nolerl蛋糕的餐廳。
▲另一家1884年開業,推出現在被當成薩爾芝堡必買土產-莫札特巧克力球,名叫Furst的餐廳。
▲穀物街也有一家名叫中國樓的中餐廳;靠內側是Jack Wolfskin,是總部在德國,台灣名叫飛狼的服飾品牌。
▲▼兩家餐廳的招牌。
▲▼一些商家的招牌,很漂亮,但不清楚賣什麼商品。
▲▼不知穀物街商家招牌的大小是否有規定? 因有些很大,有些小小的。
▲右下是登霍亨薩爾芝堡要塞的䌫車站招牌。
018/12/19 16:31
特前來恭喜您所發表「薩爾芝堡穀物街的「鐵字招牌」」一文,已經登上udn部落格粉絲專頁,歡迎有空前往觀看。^_^
非常謝謝您的好文分享,此推薦是利用轉址的方式連結到您的文章。如此文有原因不希望被推薦,請到電小二訪客簿留言,會盡快協助取下。
電小二
- 12樓. 60年前後,天上人間,中華民國魂回來了2019/01/16 17:03無與倫比,歐卅打鐵匠的藝術...
歐卅打鐵匠,童話般的藝術氣息...
不知不覺中,至今已收集600多個各形各色,
美而精彩,趣味十足,玩味鐵匠人生與大家共享...
I Color 色 計謝謝來訪,已累積到600多個,顯然您是行家,很早就注意到這種鐵字招牌。
所附的照片,讓小文內容更豐富,特別感謝。
感覺阿爾卑斯山附近國家,特多這種招牌,您的觀察是否如此?
曾讀過資料,穀物街上有家店,專門製造這種鐵字招牌,但去時並沒注意到。
Charles Lin 於 2019/01/18 10:59回覆 - 11樓. 愛馬2018/12/31 18:27自從讀過這篇「招牌」文,看到招牌都會特別看一看。這次回台北沒有機會到迪化街,但在離永春站不遠的街上看到這統一規格,且小而美的招牌。雖與鐵字招牌無法比,倒也是美麗的風景,在此分享。祝新年快樂!
太感謝了,愛馬。
祝旅途愉快,新年快樂,2019平安順心。
昨天匆匆看過,今天再看,這些招牌,除了字,旁邊還有用金屬,可能是鐵折成的圖案邊框,可惜是標準形,每一個都相同,不像Salzburg的,個個不同。
我們的術語,標準型是Standadized,客製化是Customized,或Differentiated。
Charles Lin 於 2019/01/02 18:53回覆 - 10樓. 環保阿嬤金鳳姨2018/12/13 16:05午安
多一份浪漫,「鐵字招牌」也多一份朦朧。謝謝環保阿嬤,祝平安順利。 Charles Lin 於 2018/12/15 23:09回覆 - 9樓. 雲霞2018/12/12 14:08
好典雅的街道!走在這條路上,光看那些頗具特色的招牌就讓我目不暇給了。
設計可謂匠心獨運,不止在藝術方面的展現,還得將銷售內容實際顯示出來,譬如那隻靴子,就讓人一目了然。
謝謝您!每篇文章都那麼用心!跟著您的腳步,我也遊了一趟。
謝謝雲霞姐美言。
Salzburg觀光相關單位網站上稱這些招牌是 Wrought iron guild sign,大概是同業公會統一規定。
另外有一段資料 The Wieber shop in the Getreidegasse is a traditional metalworking business which, among other things, still manufactures these “advertising signs” by hand. 倒是在Salzburg時沒注意到這家Wieber。
Charles Lin 於 2018/12/13 11:41回覆 - 8樓. Chen Mimi2018/12/12 10:48花這麼多心血把招牌設計得古典風雅匠心獨運,本身就是一個賞心悅目的藝術了。很喜歡那家STASSNY的招牌,一對好像在舞蹈的少男少女好精緻,難道是賣陶瓷娃娃的店?還是賣跳舞衣物的?謝謝Chen Mimi。用Google Map找一下,是下面這家,看來是賣少男少女服飾。
Charles Lin 於 2018/12/13 11:28回覆 - 7樓. 愛馬2018/12/11 14:51
Salzburg 也是我 bucket list 上要造訪的城市之一,因爲她是我喜愛的音樂家莫扎特的故鄉。
謝謝 Charles 特地上網找。迪化街如牌樓般的招牌尺寸不大,很有藝術感,在兩條主街上才看得到。我下回去再照張照片補上來。
謝謝愛馬。
Salzburg每年七月最後一個星期六開始,連續五週,會舉辦Salzburg Festival,其中很多是Mozart的音樂。不過那時Salzburg遊客也很多,住宿可能也不好安排。
Charles Lin 於 2018/12/11 17:39回覆 - 6樓. 宋子平老師2018/12/10 08:27這城市的招牌很特別,都很別緻,不怕人看不清楚喔?
- 5樓. 愛馬2018/12/10 05:57
風景與人文,成就一方水土的迷人。
鐵字招牌完全展現人文面,值得開發城市與有心維護古蹟的人們參考。
看到這個,想起迪化街南北貨街的商家招牌,都做成如小小牌樓般,非常好看也有特色。可惜手上沒照片,無法分享。呵呵,我們臺灣也有有心人的。
謝謝愛馬。
迪化街不常去,特別上網去找了一下,沒找到像牌樓的,倒有找到中藥行標準化招牌,記得中部新社也有更小的標準化招牌。
只是不知是否是妳說的?
Charles Lin 於 2018/12/10 14:58回覆 - 4樓. 寧靜姐2018/12/09 13:49這些鐵的招牌很有創意,不像台北或香港,大大的壓克力招牌,遮住整個街面
- 3樓. 竹子2018/12/09 11:20
人家是金字招牌,而薩爾芝堡穀物街窄窄的街道舉目望去都是鐵招牌
而已每一家招牌都不一樣,真的好有特色!
也謝謝你觀察入危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