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那魯道﹞
‧《賽德克‧巴萊》下集「彩虹橋」武戲多而文戲少,戰爭打鬥多而心理勾繪少,義兄弟花崗一郎與二郎自盡前的身分認同與內心掙扎,輕描淡寫;族人婦女為免拖累戰士而集體於樹林上吊,令人震撼,但眾人其心一也,沒有任何人表示異見,實在難以理解。大抵而言,我比較喜歡上集的「太陽旗」。
‧「彩虹橋」的武戲精采,拍攝水準臻於一流水準,尤其莫那魯道率領族人決戰及敵對原民雙方於溪中生死鬥的兩場戲,生動逼真,緊張刺激,讓人看得喘不過氣來。
‧無論是抗日或親日,每一個賽德克族人莫不驍勇善戰,視死如歸,以走上彩虹橋,來到永恆的獵場為榮,最後連日軍指揮官鎌田都不禁讚嘆,此乃媲美日本武士道精神。於今觀之,能不有所感乎?
‧除莫那魯道和兒子達多外,眾多演員之中,親人皆亡,冀望早一點決戰的少年隊勇士巴萬最為搶戲,令人印象深刻。至於女性角色,戲份少得可憐,只有飾演莫那魯道之女馬紅的溫嵐稍多,可惜下集「彩虹橋」以武戲為主,很難兼顧人物塑造。
‧電影接近尾聲,搭配字幕用以交代事件,接近紀錄片的拍攝方式,跟前面激烈戰鬥的呈現,形成反差,就敘事結構言,有待商榷。
‧一分錢一分貨,此片的動畫特效,以「斧鑿」二字形容,應不為過。
‧片尾曲〈看見彩虹〉波瀾壯闊,充分展現史詩氣魄,的確催人熱淚!《賽德克‧巴萊》在音樂藝術方面的表現,無疑是此片最值得稱頌的成就。
‧依目前公開上映的《賽德克‧巴萊》觀之,上下集之敘事,減少武戲和動畫特效,增加人物內心刻劃,合為三小時版本,整體結構更為緊密,實屬可行。
‧無論如何,《賽德克‧巴萊》是台灣影壇多年來難得一見的盛事,魏德聖導演終於實現他的電影大夢,相信許許多多影迷也跟我一樣,很高興能夠在電影院中一起見證一起感動。※
- 3樓. 筆記阿本2011/10/02 18:30期望
太陽旗的殺伐之味已很明顯
彩虹旗的武場爭鬥更多 ?
難怪您要以 "斧鑿" 來形容
這部片考量的票房損益 可能比之藝術層次要深
不過無論如何 這是眾人付出相當血汗的代價
只能期望魏德聖愈來愈精進與成熟了
- 2樓. 張鳳哈佛 哈佛問學錄 得首獎2011/10/02 03:11還很期待﹗
的確是難得一見的國片! 歐宗智 於 2011/10/02 08:09回覆 - 1樓. 我是阿廣2011/10/01 21:51re
阿廣的想法跟您差不多
若上下集能合為一集
省去一些場景
整體感覺會比較流暢
總之
很高興能在電影院見證此作品的感動^_^
姚念廣,1988年生,跨域於藝文、理工、商業及法理,數次榮獲出書、獎項及報導,創作曾受《航海王》活動方推薦;因減重24kg、險失明後出書圓夢及在flyingV辦公益環島而被稱熱血奶爸作家,追求人生樂活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