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洛陽觀音10番:清水寺善光寺堂─清水寺中唯二的寧靜
2017/01/31 01:38
瀏覽451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旅遊日期:2015/7/4、2017/1/15、2017/1/17

穿著和服走上清水寺,在清水寺朱紅色的仁王門拍照,這似乎已經成為來到京都的遊客首要做的事情,似乎沒穿上和服走上清水寺,就好像沒來過京都一樣,偏偏清水寺人潮洶湧,光是要找到一個無人的取景角度根本是不可能,只有可能在清晨或是黃昏的時候來到清水寺,才有可能拍到無人的風景。

但不知為何,自第一次來到清水寺之後,便會對人潮洶湧的觀光客感到厭煩,不自覺地想要遠離清水寺,像是看待清水寺人群如打破寂靜的猛獸,唯恐避之不及一般。

這或許是第二次來到京都時的所有人想法吧。清水寺太有名了,人群密度根本是京都景點第一,打破京都固有的優雅與沉靜。追求平靜與自然的京都旅客,總會不自覺的避開清水寺,或是總起個大早來到清水寺,以免破壞自己對京都的印象。

因此第二次來到清水寺,便是趁著大雪紛飛、旅客稀少的時候來,看著大雪紛飛的清水寺,還是不自覺地讚嘆起來,儘管遊客還是很多。

因此,來到清水寺,我最喜歡來到一旁被忽略的善光寺堂。

善光寺堂位於清水寺仁王門附近,其實非常的近,但是大部分遊客都被雄偉壯闊的仁王門吸引目光,爭相在仁王門前拍照,反而善光寺堂成為少見知道清水寺故事的人參拜的對象。

小到似乎可以讓人忽略的善光寺堂,卻是少見露出面容給人參拜的觀音。如意輪觀音悠閒的一手撐額,或許很滿意自己在這小小的廳堂中,看著遊客如織的往前,欣賞著清水寺前的頭等風景。

洛陽觀音第十番的木匾在善光寺堂旁擺著,但卻很少人真的找到這尊觀音,這裡是清水寺唯一公開的隱密佛像,來或不來,皆是隨緣。

這麼悠閒自在的菩薩,在這洛陽三十三觀音中可是少見的。就連在善光寺堂一旁的地藏也是這樣,似乎感染了如意輪觀音的悠然感一般,等著有緣人前來參禮祈求。

為什麼善光寺堂那麼小呢?原來1984年重建時,專家決定考據當時地藏院樣式復原,當時的佛堂就這麼純樸小巧。且經考據,本來稱為地藏院的善光寺堂供養的是六尊石地藏菩薩,到江戶時代迎入如意輪觀音為本尊,正式將地藏堂升格為地藏院,並在明治時期和清水寺的善光寺如來堂合併,更名為善光寺堂。

原來的地藏菩薩現在在本堂之外,目前是第二代了。但是這尊「首振地藏」卻是清水寺七不思議。石佛的頭可以轉三百六十度角,對準心繫之人祈願,必能因地藏菩薩的注目而得到良緣。

這或許是藉由建築大小讓人注意仁王門,而刻意忽略善光寺的如意輪觀音吧!只有熟門熟路的觀光客或當地人,才會真的挨身走進善光寺堂,向如意滿願的觀音祈求,並轉動地藏菩薩的佛首,讓自己與心之所繫的人得到祝福。

向悠閒的如意輪觀音和地藏菩薩雙手合十,並恭敬的把悠閒的石地藏菩薩轉向台灣的方向,真心祈求地藏菩薩的慈悲鐳射眼,能夠為我在台灣覓得佳緣。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