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日期:2017/1/15
延著緩坡下山,過不久就看到清水寺泰產寺就參道,但是一般旅客登上清水寺已經有些疲累了,看到爬坡路想必又不想走,這就是一般旅客並不知道,其實泰產寺回望清水寺舞台的方向,是拍攝清水舞台的最佳景點。
這裡被我列為清水寺唯二寧靜地之一,第一個是在大門口讓人忽略的善光寺堂觀音、另一個則應當屬於子安塔泰產寺。
其實說起來,泰產寺並不會很遠,爬坡不用五分鐘就可以到達泰產寺,最近還因為進行整修,泰產寺恢復原來的朱紅色三重塔,讓泰產寺子安塔成為另一個不為其他旅行者所知的地點。只能說除非是遍路者,要不就非得有人提點且有緣,才會登上泰產寺欣賞清水舞台美景。
不過最讓我驚奇的,就是在大雪之際,圍繞在泰產寺子安塔旁邊的小雪人。
誰知道是誰第一個開始堆的雪人,就這麼一個一個綿延不斷地繞著子安塔,像是依據鴨川等距離規則坐好,千奇百怪的小雪人考驗著每個人的手感和美感,並虔誠的擺在子安塔前,像是拿著這小雪人供養裡頭的千手觀音。
像極了觀音菩薩座下的眾童子阿!
我也忍不住拿了些雪捏了很醜很醜的雪人,畢竟是第一次捏雪人,將雪人擺在子安塔前,像是觀音默許把我創造出來的雪人孩子寄放在菩薩底下似的,我虔誠的對菩薩雙手合十,希望這雪人寶寶能撐到明天下午。
我想在子安塔內的千手觀音也同意了,就如同每個來到泰產寺祈求生個健康寶寶的夫妻一樣。
泰產寺與子安塔是奈良時代的聖武天皇平安生子還願所建造的,論起歷史比清水寺本堂還要來得悠久。本來泰產寺漢子安塔的地點是在清水寺仁王門右前方,因為三年坂的盡頭就是子安塔和泰產寺,因此三年坂又稱為產寧坂,宛如來這裡步行祈求的孕婦,都能順利安產一樣。
不過明治末期,泰產寺和子安塔被移動到現今的位置,因此產寧坂的盡頭不再是子安塔和泰產寺,但我想仍有許多想要孩子的夫妻仍會登上產寧坂,前往子安塔祈求菩薩。
或許正是如此,當我看到子安塔圍繞著那麼多小雪人,才會忍不住笑了出來,並在高約十五公尺的朱紅色三重子安塔前,也跟著捏了個雪人。
據說泰產寺內同樣供奉千手觀音、地藏菩薩、毗沙門天與眾眷屬,而三重子安塔內則供養從不開帳的秘佛觀音。對著子安塔前供奉的秘佛觀音,朱紅色的三重塔卻因為這些小雪人而不覺得壓迫,反而有種暖洋洋的感覺,像即在母親懷抱中的嬰孩,如此無憂無慮。
或許是子安塔的意象是模仿子宮有關。在子宮的我們其實不用太擔心外界的事情,只要能夠穩穩出生就是最大幫助了。又加上這些小雪人的治癒程度,讓人不自覺的想要更靠近子安塔,希望能永遠獲得如母親般的懷抱。
我捏了小雪人,並希望這小雪人能跟裡頭的觀音說一聲,保佑我論文順利安產,沒有眼睛鼻子的小雪人似乎點了點頭,答應這件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