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上篇的「奈文」之內,兩位網友的回應,引起了我的注意。據我觀察,二人的論點都不錯,都深刻地描述了奈落的特色,可惜,還是有美中不足的地方。怎麼說呢?就「寂寞旅人」的觀點來看,我認為奈落是不是想要成為全妖,跟麥可傑克森「漂白」難以扯上關係;而「緋月清」則是忽略了兩段重要的史實。
首先,依我之見,麥可傑克森之所以想要整容,是跟當時美國流行文化市場的偏好有關,而不單是他個人的理由;可是,奈落之所以那麼執著地想要變成全妖,主要是他個人的信念:唯有變成全妖,才可以擁有最純淨、最強大、最完美無缺的力量。雖然,當時的認知裡面,並沒有特別偏好妖怪的力量,畢竟,人類或半妖具備與全妖平起平坐之力量的例子,也不是完全沒有的。
另外,若說當時的大妖怪都沒有心機,那麼,也有一種「浪漫主義的玄想」之缺憾,甚至,可能陷入了【人性悲觀主義】的泥淖:除了人性之外,其他的生物或種族,不可能有同樣本質的性格。這點我可以舉個反例:大獄丸!另外,若說當時的大妖怪對奈落都不構成威脅,我也不同意。大妖怪對奈落構不構成威脅,那還得視情況而定,那還得看奈落對於「威脅」二字的認知與界定。
雖然,奈落一直把殺生丸耍得團團轉,但這並不表示說,殺生丸永遠不會對奈落構成威脅,物極必反的道理總該聽過吧?況且,既然殺生丸對奈落不構成威脅,那麼,奈落為何要誘使殺生丸跟犬夜叉自相殘殺呢?為什麼要設計引誘殺生丸,好吞噬掉他呢?顯見,對奈落而言,不是所有「沒心機的大妖怪」,都不會對他造成威脅的,力量強大的大妖怪,奈落還是有可能心生威脅感的。
另外,「寂寞旅人」還提到了有關【巫女封事】的問題,然而,另一位網友「緋月清」也做了回答,但是在我看來,就跟王進看史進練棒時說的話一般,我認為:這話雖說得好,可惜露出了破綻,贏不了辯漢。首先,這位網友以「四面楚歌」的成語來形容奈落,令我不禁要問:奈落的行事風格、對敵策略,以及遭遇危險時的應變方法,真的都跟西楚霸王項羽一樣嗎?真是一個「霸王翻版」嗎?
畢竟,在奈落的身邊,始終都沒出現過,一個既聰明,而又忠貞的范增啊!再者,該網友主張,奈落做任何決定之前,會先權衡利弊,這點我百分之百同意。可惜,後面的說明,我認為有可議之處。該網友表示,奈落不一定會為了對付一個人類的巫女,而跑到犬夜叉面前吸收【巫女封事】,話是不錯,但是,像曹操這樣冷靜而又聰明的人,也都會有「殺徐庶之母」的衝動,何況奈落?
再者,當初漢武帝發動幾十萬人去攻打大宛,目的也不是為別的,就是大宛「貳師」一帶的「汗血馬」,可是,對漢朝來說,大宛是一個相當遙遠的地方,交通不變,而且途中又得經過許多「不願得罪大國的小國」,當時的大臣都認為,只為了幾匹汗血馬而攻打大宛,非常不值得,但是漢武帝卻以「國家榮耀」的理由嚴詞拒絕。由此可見,所謂的「理性選擇」,也難逃「意識型態」的掌控。
以上這兩個人,都是一般網友認為,謀略比奈落強上數百倍的人,但卻都有了「後人認為衝動」的決定。再看奈落,不錯,他可說是【犬夜叉】當中,最會冷靜判斷事情的人物,而且,就像「緋月清」所說的:「不管小奈知不知道這只『巫女封事』妖怪的存在,他也未必會去吸收它。」儘管劇情顯示,奈落最後是決定「不吸收」,但是,那時如果他決定了「吸收」,這又該做何解釋呢?
當你看到一個很冷靜的人時,你絕對不能忽略其「衝動」的因子,不管是奈落、殺生丸,都是一樣的。網友「緋月清」的觀點,很顯然地,是刻意避開奈落「衝動的可能性」,但仔細想想,這樣的可能性,真的「不可能」存在嗎?從這點來看,我比較贊同「寂寞旅人」的做法:直接將劇情陳述出來。這樣做雖難逃「卡漫小盒子」的膚淺嫌疑,但這卻是最有力的、最具體的一種做法。
奈落所表現的,也可以說是一種「玩世不恭」的性格,通常這樣的性格,評價滿兩極的:有人認為這樣不隨之起舞,很有主見;卻也有人認為,這種個性簡直是個怪人、瘋子。這種性格的人,在絕大部分的情形之下,都能夠冷靜地看事情;但這絕不表示,這種性格的人,包含奈落,沒有魯莽行事的可能性!
【答客問】奈落的內心,鐵定不會有「衝動」的因子嗎?
2006/12/13 16:46
瀏覽1,086
迴響0
推薦1
引用0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