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舊版國軍體能鑑測標準,你的體能符合幾歲標準?
2016/11/21 14:49
瀏覽17,169
迴響0
推薦3
引用0
蔡英文為了降低國軍戰力,把國軍體能鑑測標準合格標準大幅下修,我就去查了一下馬英九版本的,分別做了單槓、伏地挺身、跳繩,都達到了19歲志願役的體能標準。不過,伏地挺身要兩分鐘做51下,對我來說有點累啦,真是歲月不饒人。
大家有興趣可試試,看自己的體能有沒有超過現在的台灣軍人。
Blackjack 2016/11/21
5分鐘跳繩
19-22
男次數 530


*********
國軍新版體能鑑測標準曝光 合格標準大幅下修
2016-11-21 10:57聯合報 記者洪哲政╱即時報導
國防部明天將在台北國防大學復興崗校區舉行為期三天的國軍105年擴大工作檢討會,全國軍旅級含以上的主官與政戰主管都要參加,會中可望由國防部長馮世寬或參謀總長嚴德發宣布,重新研訂的國軍三項基本體能訓測方式與標準,將自民國106年正式頒行國軍各部隊。軍方內部現已流傳一份「調修」後的新版標準表。
馬政府執政時期,為因應馬前總統強化國軍體能的要求,頒下國軍三項基本體能,包括二分鐘仰臥起坐、二分鐘伏地挺身與3000公尺徒手跑的鑑測合格標準。而根據軍方「調修」後的三項基本體能標準表,各年齡層各項鑑測標準,都向下調修,如,其中對50歲以上的男女官兵「受惠」最多,如伏地挺身原本要33次,新版只要18次就合格,仰臥起坐合格標準也降低約三分之一,跑步合格時間平均約下修1分鐘到1分鐘30秒左右。
馬英九前總統執政八年間,鑑於部分國軍官兵體能太差,下令嚴格要求志願役人員每年必須通過體能測驗,如果不及格將影響升遷。但馬前總統卸任前,國軍體測合格率已經由28%升到90%,被視為重要政績之一。但馬也坦承這項制度在部隊引發一些「軍怨」。而部隊也屢傳高階軍官在跑步過程中意外過世的案例。國防部長馮世寬曾公開表示,國軍現行的體測制度,將會作一定程度修改。
軍方現已流傳一份調修後三項基本體能標準表。官兵比較,根據原國軍三項基本體鑑測合格標準表,以19歲到22歲年齡官兵而言,仰臥起坐合格標準,是男性43次、女性33次;俯地挺身,男性51次、女性36次;3000公尺跑步,男性14分,女性16分50秒。
但經過調整後,以20歲到24歲年齡官兵而言,仰臥起坐合格標準,是男性41次、女性31次;俯地挺身,男性39次、女性21次;3000公尺跑步,男性14分35秒,女性17分35秒。
新版的國軍體能鑑測標準,年齡分級從原來的11級,改為9級,但多出19歲以下官兵的鑑測分級,但哪怕是19歲以下官兵,除了男性仰臥起坐比原來19-22歲級從43次提升為45次外,其他項目測驗標準,仍低於原來19-22歲級的鑑測及格要求,如跑步就降低30到40秒(請參考報導所附照片)。
而以國軍舊版三項基本體能鑑測合格標準而言,47到50歲官兵的合格標準,仰臥起坐男性31次、女性19次;俯地挺身,男性33次、女性19次;3000公尺跑步,男性16分25秒,女性19分30秒。
而調修後的版本,在45到49歲分級的官兵,仰臥起坐男性25次、女性18次;俯地挺身,男性22次、女性10次;3000公尺跑步,男性17分25秒,女性20分15秒。
以這兩個在新舊標準中相近而有交集的年齡層相比,新版的基本體能標準,仰臥起坐合格標準約比原標準下降1到6次;伏地挺身下降9到11次,跑步時間更下降1分鐘到1分鐘15秒。
根據國軍體能訓測實施計畫,國軍59歲(含)以下現役官、士、兵,都需接受三項基本體能鑑測,項目男女均同,包括二分鐘扶耳屈膝仰臥起坐、二分鐘俯地挺身與3000公尺徒手跑步。60歲(含)以上人員,則採健走、騎自行車及游泳等方式自我訓練,以維持健康體適能。國軍另有專業體能鑑測,由各軍種依兵科及任務特性自訂。
據了解,明年頒布新版的部隊訓練需求,除重新研訂三項體訓測方式與標準外,綜合格鬥、戰鬥體適能將列為三軍地面部隊,包括陸軍戰鬥部隊、戰鬥支援部隊、勤務支援部隊、海軍陸戰隊、空軍防空部隊、憲兵部隊的共同訓練項目;戰鬥射擊則列為陸軍陸戰隊機步、步兵、特戰等戰鬥部隊共同訓項練項目。
對於國防部將下修國軍基本體能鑑測標準,許多軍官表示認同,認為體能要求應適可,不需追求高標準;但也有軍官認為,其實經過馬政府八年鍛練,部隊已適應舊版體能要求,改這項標準,就跟加薪或減稅一樣,不會有人反對,但好奇急迫性或必要性在哪裡?
********
【即時短評】討好軍人就讓國軍自廢武功?
2016-11-21 10:59聯合報 記者洪哲政╱即時報導
國防部研訂新版國軍體能訓練鑑測標準,降低體能要求,其實源自於蔡政府選前廣泛蒐集軍情,發覺部分官兵,尤其是資深將校,對馬總統版的國軍體能要求標準,深以為苦,因此「順應軍情」,因勢利導而為。但體能畢竟是職業軍人本質學能之一,馬政府八年下來打造被外界認為「亞洲最強」的國軍體能標準,縱使較為嚴苛,但從部隊現行的高合格率來看,實已適應,如今標準陡降,究竟是改善服役條件、討好軍人的作為?還是自廢武功,刻意裂解馬英九的軍中政績?引起不同思考。
馬前總統本身有良好的運動習慣,他主張提升國軍體能鑑測標準,民國99年實施時,軍方怨聲四起,但他不為所動,八年下來,確實有成效,部隊不但三項體能合格率高,也大幅提升國軍游泳能力。馬總統對國軍不但有運動家勤於自我鍛練的情懷,作法也很科學。舉例而言,扁政府時期,因為士兵中暑案件頻傳,軍中索性下令部隊在氣溫32度就不出操;但此舉對盛夏期間台灣的南部許多部隊而言,操練根本少之又少;馬英九執政後,改以計算危險係數,推翻大熱天不出操的作法。
而因為馬英九本身酷愛跑步,體質也適合運動,長年自我鍛練,以這樣的意志貫徹提升國軍體能要求,軍中風行草偃,運動跑步風氣大盛,體能也成為升遷上必要標準。馬英九執政期間,軍中有所謂「調職三寶」,就是「體測、體檢、本職學能」,而舉凡軍中將校晉升佔高缺、候選重要軍職與進修考試,一定要有體測合格證明,士兵官士兵還要留營、轉常備役,都要有體測合格證明。軍中曾有許多官兵體測過不了關,找來「槍手」代測,或暗通鑑測站人員,偽造假成績,全部被移送法辦。
國軍經過八年磨練打造的優異體能,無異是馬英九在軍中的重要政績之一。
但元首愛跑步,還將體能視為升遷重大條件之一,按軍中「慣性」,不可避免就產生某種「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的風氣。職業軍人被鼓勵休假組團外出參加民間馬拉松活動,有時甚至成為一種公差,特意營造部隊也酷愛跑步的形象,作為主官績效表態的方法之一,不管是個人、部隊乃至軍校,經常要拍照紀錄,對外自我宣傳。不少正值壯年卻已長年累積工作疲勞的職業軍人,因為自我要求標準高,勉強為之,因此肇發許多因跑步防護不足、不幸猝逝的案例。
國防部下修國軍基本體能鑑測標準,確有體恤官兵辛勞的用意,但縱使現代戰爭形態改變,不是所有戰事都是要衝山頭、拼肉搏,但跑步運動畢竟是社會公認的「正能量」,且優異體能有助增加耐勞度,是軍人在戰場存活的關鍵,屬於本質學能之一,要求軍人勤於運動、操演鍛練,符合大部分國人期待;按國防部對外宣稱的說法,如今部隊按原先體能標準,合格率已達90%,如今下修已累積而成的體能鑑測標準,這是自廢武功?還是疼惜體恤職業軍人?相信營內營外,軍人國人,都有不同思考。
大家有興趣可試試,看自己的體能有沒有超過現在的台灣軍人。
Blackjack 2016/11/21
5分鐘跳繩
19-22
男次數 530



*********
國軍新版體能鑑測標準曝光 合格標準大幅下修
2016-11-21 10:57聯合報 記者洪哲政╱即時報導
國防部明天將在台北國防大學復興崗校區舉行為期三天的國軍105年擴大工作檢討會,全國軍旅級含以上的主官與政戰主管都要參加,會中可望由國防部長馮世寬或參謀總長嚴德發宣布,重新研訂的國軍三項基本體能訓測方式與標準,將自民國106年正式頒行國軍各部隊。軍方內部現已流傳一份「調修」後的新版標準表。
馬政府執政時期,為因應馬前總統強化國軍體能的要求,頒下國軍三項基本體能,包括二分鐘仰臥起坐、二分鐘伏地挺身與3000公尺徒手跑的鑑測合格標準。而根據軍方「調修」後的三項基本體能標準表,各年齡層各項鑑測標準,都向下調修,如,其中對50歲以上的男女官兵「受惠」最多,如伏地挺身原本要33次,新版只要18次就合格,仰臥起坐合格標準也降低約三分之一,跑步合格時間平均約下修1分鐘到1分鐘30秒左右。
馬英九前總統執政八年間,鑑於部分國軍官兵體能太差,下令嚴格要求志願役人員每年必須通過體能測驗,如果不及格將影響升遷。但馬前總統卸任前,國軍體測合格率已經由28%升到90%,被視為重要政績之一。但馬也坦承這項制度在部隊引發一些「軍怨」。而部隊也屢傳高階軍官在跑步過程中意外過世的案例。國防部長馮世寬曾公開表示,國軍現行的體測制度,將會作一定程度修改。
軍方現已流傳一份調修後三項基本體能標準表。官兵比較,根據原國軍三項基本體鑑測合格標準表,以19歲到22歲年齡官兵而言,仰臥起坐合格標準,是男性43次、女性33次;俯地挺身,男性51次、女性36次;3000公尺跑步,男性14分,女性16分50秒。
但經過調整後,以20歲到24歲年齡官兵而言,仰臥起坐合格標準,是男性41次、女性31次;俯地挺身,男性39次、女性21次;3000公尺跑步,男性14分35秒,女性17分35秒。
新版的國軍體能鑑測標準,年齡分級從原來的11級,改為9級,但多出19歲以下官兵的鑑測分級,但哪怕是19歲以下官兵,除了男性仰臥起坐比原來19-22歲級從43次提升為45次外,其他項目測驗標準,仍低於原來19-22歲級的鑑測及格要求,如跑步就降低30到40秒(請參考報導所附照片)。
而以國軍舊版三項基本體能鑑測合格標準而言,47到50歲官兵的合格標準,仰臥起坐男性31次、女性19次;俯地挺身,男性33次、女性19次;3000公尺跑步,男性16分25秒,女性19分30秒。
而調修後的版本,在45到49歲分級的官兵,仰臥起坐男性25次、女性18次;俯地挺身,男性22次、女性10次;3000公尺跑步,男性17分25秒,女性20分15秒。
以這兩個在新舊標準中相近而有交集的年齡層相比,新版的基本體能標準,仰臥起坐合格標準約比原標準下降1到6次;伏地挺身下降9到11次,跑步時間更下降1分鐘到1分鐘15秒。
根據國軍體能訓測實施計畫,國軍59歲(含)以下現役官、士、兵,都需接受三項基本體能鑑測,項目男女均同,包括二分鐘扶耳屈膝仰臥起坐、二分鐘俯地挺身與3000公尺徒手跑步。60歲(含)以上人員,則採健走、騎自行車及游泳等方式自我訓練,以維持健康體適能。國軍另有專業體能鑑測,由各軍種依兵科及任務特性自訂。
據了解,明年頒布新版的部隊訓練需求,除重新研訂三項體訓測方式與標準外,綜合格鬥、戰鬥體適能將列為三軍地面部隊,包括陸軍戰鬥部隊、戰鬥支援部隊、勤務支援部隊、海軍陸戰隊、空軍防空部隊、憲兵部隊的共同訓練項目;戰鬥射擊則列為陸軍陸戰隊機步、步兵、特戰等戰鬥部隊共同訓項練項目。
對於國防部將下修國軍基本體能鑑測標準,許多軍官表示認同,認為體能要求應適可,不需追求高標準;但也有軍官認為,其實經過馬政府八年鍛練,部隊已適應舊版體能要求,改這項標準,就跟加薪或減稅一樣,不會有人反對,但好奇急迫性或必要性在哪裡?
********
【即時短評】討好軍人就讓國軍自廢武功?
2016-11-21 10:59聯合報 記者洪哲政╱即時報導
國防部研訂新版國軍體能訓練鑑測標準,降低體能要求,其實源自於蔡政府選前廣泛蒐集軍情,發覺部分官兵,尤其是資深將校,對馬總統版的國軍體能要求標準,深以為苦,因此「順應軍情」,因勢利導而為。但體能畢竟是職業軍人本質學能之一,馬政府八年下來打造被外界認為「亞洲最強」的國軍體能標準,縱使較為嚴苛,但從部隊現行的高合格率來看,實已適應,如今標準陡降,究竟是改善服役條件、討好軍人的作為?還是自廢武功,刻意裂解馬英九的軍中政績?引起不同思考。
馬前總統本身有良好的運動習慣,他主張提升國軍體能鑑測標準,民國99年實施時,軍方怨聲四起,但他不為所動,八年下來,確實有成效,部隊不但三項體能合格率高,也大幅提升國軍游泳能力。馬總統對國軍不但有運動家勤於自我鍛練的情懷,作法也很科學。舉例而言,扁政府時期,因為士兵中暑案件頻傳,軍中索性下令部隊在氣溫32度就不出操;但此舉對盛夏期間台灣的南部許多部隊而言,操練根本少之又少;馬英九執政後,改以計算危險係數,推翻大熱天不出操的作法。
而因為馬英九本身酷愛跑步,體質也適合運動,長年自我鍛練,以這樣的意志貫徹提升國軍體能要求,軍中風行草偃,運動跑步風氣大盛,體能也成為升遷上必要標準。馬英九執政期間,軍中有所謂「調職三寶」,就是「體測、體檢、本職學能」,而舉凡軍中將校晉升佔高缺、候選重要軍職與進修考試,一定要有體測合格證明,士兵官士兵還要留營、轉常備役,都要有體測合格證明。軍中曾有許多官兵體測過不了關,找來「槍手」代測,或暗通鑑測站人員,偽造假成績,全部被移送法辦。
國軍經過八年磨練打造的優異體能,無異是馬英九在軍中的重要政績之一。
但元首愛跑步,還將體能視為升遷重大條件之一,按軍中「慣性」,不可避免就產生某種「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的風氣。職業軍人被鼓勵休假組團外出參加民間馬拉松活動,有時甚至成為一種公差,特意營造部隊也酷愛跑步的形象,作為主官績效表態的方法之一,不管是個人、部隊乃至軍校,經常要拍照紀錄,對外自我宣傳。不少正值壯年卻已長年累積工作疲勞的職業軍人,因為自我要求標準高,勉強為之,因此肇發許多因跑步防護不足、不幸猝逝的案例。
國防部下修國軍基本體能鑑測標準,確有體恤官兵辛勞的用意,但縱使現代戰爭形態改變,不是所有戰事都是要衝山頭、拼肉搏,但跑步運動畢竟是社會公認的「正能量」,且優異體能有助增加耐勞度,是軍人在戰場存活的關鍵,屬於本質學能之一,要求軍人勤於運動、操演鍛練,符合大部分國人期待;按國防部對外宣稱的說法,如今部隊按原先體能標準,合格率已達90%,如今下修已累積而成的體能鑑測標準,這是自廢武功?還是疼惜體恤職業軍人?相信營內營外,軍人國人,都有不同思考。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