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毓能在美國出生,父母是台灣移民,從小被父母告知國民黨的不義,曾在「台灣人公共事務會」(FAPA,Formosan Association for Public Affairs)工作,會拍此片是受到吳澧培「拍攝一部以臺灣為主題的電影是他人生的一個夢想」所感召。他從2005 年12月FAPA在德州達拉斯年會募得了20% 的前製資金,後來舉行一千多場募款餐會,共募得800萬美金。據刁毓能表示,他認為2008總統大選的台灣環境不太適合拍攝此片,所以他選擇泰國曼谷拍攝台灣當時的場景,他表示「這是一部定位「好萊塢」的電影,就如《盧安達飯店》(Hotel Rwanda,二零零六年)、《慕尼黑》(Munich,二零零五年)等政治懸疑片,鎖定的市場是美國、是全世界。情節的鋪陳也具世界通性:獨裁政權高壓統治,踐踏人權,迫害異議分子。」
此片在imdb的評分是5.7分,247人中有108人給10分,29人給9分,看來很多人「十分熱愛」。我看了全片,基本上我認為美國人刁毓能既然認同他身上的台灣血液,至少該來台灣住一陣子,此片也應該在台灣拍,因為刁毓能把台灣民主太小看,現在連228的紀錄片都能拍,民進黨又執政到2008的5月,至少高雄也是民進黨陳菊執政,難道陳菊沒這個guts讓他拍?
這部片比較明顯的缺點就是演員的怪腔怪調,台語不標準,國語不標準,連英語也不標準(因為那些英語一點台灣腔也沒有,呵呵)。(諷刺的是那個美國AIT女官員大概是國語配音最標準的一個了)
另一方面,即使是台裔,那麼多抗議群眾實在不像台灣人,泰國人長的跟台灣人差很多,曼谷的街景又怎麼會像台北高雄呢?美國人拍外國片總是憑自己想像外國人是什麼樣,雖然這片是為了進「好萊塢」,但還是該「台灣本土」一點,至少憑他自己對此片的期許「瞭解作為一個臺灣人真正的意義」來說,我相信若他在台灣住過半年以上就會拍的「更台灣一點」。
談到劇情,此片是揉合陳文成血案、劉宜良命案、高雄事件、林義雄滅門血案「創作」的故事:
有一個台美人溫明華教授在美被殺,FBI探員jake(jake kelly)奉命調查,他來台灣後抽絲剝繭發現原來台灣社會沉浸在「反攻大陸」的幻想中,而國民黨蔣介石在台灣進行戒嚴、恐怖統治,講台語要被罰錢…,然後人民其實很反蔣,溫明華教授寫了出來,所以被殺了。
黃澧培(故宮院長,借吳澧培的名?)是溫明華的老師,在一次抗議中把這些事告訴他,FBI探員jake在抗議後被拘捕,透過他與一個快餐店員的對談與交往,他更瞭解台灣。
快餐店員是這麼說的:
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人佔領台灣五十年後總算走了,我們本來很高興,但當中國內戰開始後,蔣介石的軍隊被毛澤東的共軍打敗,蔣的軍隊開始來台。起初我們很高興,因為我們大多數的祖先從大陸來,但之後我們開始了解他們戰敗的原因,是因為他們竊取大陸人民的財產,就像他們竊取我們的一樣。他們來台灣後,看到我們的富裕,他們的所做所為就像他們擁有這裡的一切,一九四七年二月二十八日,我們臺灣人團結起來,要求正義跟法治,他們派出軍隊開始殺戮,他們屠殺的對象很明確,他們殺了政治人物、商人、記者、知識分子、任何可以組織政府的人、整個世代的菁英。我的父親當時是個工程師,他從家裡被帶走,被拖到河邊,和五個不幸的人被綁在一起,他們朝其中一個的頭上開槍,那個人就拖著其他四個人倒下去,我父親是最後一個拖入水中溺斃….中國人說我們是他們的同胞,但是如果我們是同胞,他們為什麼這樣對待我們…
溫明華教授書的內容是什麼呢:
我們知道有蔣政府派來的抓耙子,在每所美國大學校園中…台灣政府如何有系統地利用華人黑道,這些幫派販毒,然後用錢去買武器,在包括美國等其他國家,他們監視自已的同胞,製造恐懼,洗錢,甚至殺害政治異議份子…
在這點我要打個岔,台美人刁毓能畢竟還是「美國人」,所以很相信美國的「毒品說」,台灣會成為「美國毒品轉運站」很大部份是美國害的,台美人刁毓能你應該問問你的「美國祖國」為什麼要「次殖民地台灣」做這種事:
馬英九治國週記
…因為我個人在法務部時,對毒品下過蠻多工夫,深刻感覺到,因為台灣相對富裕,因此許多生產毒品的地方都會想到把毒品運到台灣來。在我擔任部長時,美國國務院曾經發表「國際毒品管制策略報告」,連續幾年把台灣列為毒品轉運站,讓我非常生氣,因為實際上我們毒品有時跟美方配合刻意在毒品經過台灣時不去查緝,放行讓它到美國那邊再抓。所以我想大家在緝毒時都知道,這叫做「控制下交貨」(controlled delivery),結果我們反而變成毒品轉運站…
美國不斷的背叛台灣…
後來FBI探員jake向AIT講這些事,但此事涉及美國外交政策而不能管,黃澧培也被殺了之後,快餐店員也被抓,有一幕是國民黨特務拿噴火槍在燒他。
這段很扯也很「好萊塢」,國民黨以前刑求才不會用這麼明顯可以看出的手段,除非不留活口。
後來有個三星上將跟FBI探員jake促膝長談,他說:
這事很複雜棘手,凱利探員,我們必須時時注意事情發展的結果,雖然他們不承認這個政府覺得已經被逼到死角,即使如此,他們仍在跟一些美商談生意,用資助及訓練尼加拉瓜的反叛軍,來對抗該國支持共產黨的政府,以便交換美國當局對台軍售的支持超過五億美元的軍售案。當尼克森總統決定支持中共時,大陸就佔了上風,聯合國的席次由台北轉給北京。但是,我們政府最大的威脅,不是來自海峽對岸的紅色巨人,而是在台灣內部,多數台灣人要的是一個民主的政府,而且是跟中國分離且獨立的,這對你們美國人而言聽起來理所當然,中國需要台灣,台灣不需要中國,這個是美國及世界其他各國還沒能了解的事實。溫明華是台灣人,他被謀殺了,也可以說是被大陸人謀殺了。
接下來就是快餐店員他家發生滅門血案了。
他回到美國跟FBI長官抗爭要公開,但被長官拒絕……。
以上就是劇情內容,安排為求「好萊塢」式,很多考據就不準確,舉幾個例:
一、jake探員在酒會上遇到AIT官員坎恩小姐,酒會十分豪華,坎恩小姐說:
有時我想這個政府把我們的錢,花在玩樂的比花在國防的還要多呢…
台美人刁毓能大概不知道,美援在1965年就結束了,而且,若有美援賞蔣經國錢,又為什麼台灣要花5億買美國軍火?這是劇本邏輯上的問題。
二、某人與jake探員說:「你知不知道現在有數百個中國飛彈瞄準我們?」,當時電視上播著雷根(Ronald Wilson Reagan)的畫面。
雷根總統任期是1981年-1989年,那時有數百個中國飛彈瞄準台灣了嗎?不能用現在千顆來推論20年前的數百顆。
三、黃澧培對jake探員說:「這個島國長久來都被外人佔領,蔣介石為了鞏固其政權強制實施戒嚴令,這裡的人民被騷擾逮捕.凌虐層出不窮,這裡的人民也被強迫說北京話,我們如果說自已的語言台灣話,就會被罰錢,在美國,溫明華可以把這些都寫出來,這島上有一千八百萬台灣人,卻被兩百萬來自中國的大陸人統治…」
基本上他們認為台灣話只有「台語」(HOLO話),我要反駁的則是「卻被兩百萬來自中國的大陸人統治」,現在連民進黨主席蔡英文都認知到「兩百萬來自中國的大陸人」的階級差異,台美人刁毓能認為他們都是「統治者」,實在需要update他的資訊。
其他部份以一個改編故事來說就不必深究,因刁毓能沒有長住台灣,現在來講講談台美人的「鄉愁」。
雖然刁毓能對此片的期許是「瞭解作為一個臺灣人真正的意義」,但他終究是一個美國人,美國侵略伊拉克時陳水扁當總統,FAPA當任會長吳明基與FAPA創會會長蔡同榮希望「請台灣當局派遣海軍陸戰隊前赴伊拉克參戰」,當台灣各界反彈時,最妙的還是吳明基的話:「自己是美國人,代表的是美國人的意見,與臺灣政府無關」。
呵呵,FAPA會長吳明基在「瞭解作為一個臺灣人真正的意義」之後只能說「自己是美國人,代表的是美國人的意見」,他瞭解的是作為一個美國人真正的意義吧。
至於吳澧培「拍攝一部以臺灣為主題的電影是他人生的一個夢想」也很有趣,在錢總統陳水扁爆了之後,陳水扁匯出一九一萬餘元美金給前總統府資政吳澧培指定的高盛國際的英國、香港兩個公司帳戶兩家公司帳戶被揭發,現在美國政府要拍賣阿扁名下財產,跟吳幫扁匯款也有不小關係。
所以,台美人這樣「關心」台灣,是像住在台灣的台灣人一樣生死與共還是像FAPA會長吳明基「代表的是美國人的意見」?
基本上我不認為什麼人應該用「愛國」這條件去審查他,但當他聲稱自己愛國愛台灣時就該用「愛國」這條件去審查他,刁毓能在「瞭解作為一個臺灣人真正的意義」之後會忘記自己「畢竟是美國人」嗎?
不過,他既然不從政,也是讓美國人認識台灣,算不錯了。唯一遺憾是很多外國人對泰國與台灣傻傻分不清楚,因為都是T開頭的英文字,若外國人看過「被出賣的台灣」又跑到泰國曼谷,不是更搞不清楚啦?
這部份算是台灣的悲哀。
我認為刁毓能這部片終究是一部「鄉愁片」,他仍然是美國人,台灣住民也會決定自己的未來。
最後來談「誰背叛台灣」。
這電影的海報與劇情透露出一件事,是「美國背叛台灣」。
在蔣介石的教科書中是「丟大陸是因為美國背叛中華民國」,美國為了韓戰與越戰,放棄了「等待塵埃落定」的方針,讓蔣介石獨裁下去,是不是美國背叛台灣?難道是美國不背叛中華民國?
美軍撤離越南時,是不是美國背叛越南?
美國CIA在中南美扶植多少獨裁政權來「反共」?是不是美國背叛他們?
我認為美國大概把非白人國家的民主都當成香蕉共和國(Banana Republic),他們認為這些「小朋友」落後無知,不配享有人權,也願意與其獨裁者交往,當「有良心」的美國人知道自己國家的錯誤後,能怎麼辦呢?
美國CIA的拿手好戲就是到處煽動政變或為符合「美國國家利益」的國家扶植獨裁者,擔任美國國務卿的霍爾(Cordell Hull)說多明尼加獨裁者特魯希略(Rafael Molino Trujillo):「他也許是個龜兒子,但他是我們的龜兒子」。近的更有海珊,兩伊戰爭時美國就提供他不少武器,甚至於謠傳化武是美國提供的。
所以,與其檢討美國不顧台灣人民而「出賣台灣」,還不如思考所謂的「美國利益」是什麼,這部片與其是「瞭解作為一個臺灣人真正的意義」,還不如說是給台美人的一面鏡子。
你們是美國人,還是台灣人?
是美國利益優先,還是台灣利益優先?
在台灣的我們倒可以稍微正面看待這部台美人的鄉愁之作,而我們既不要獨裁者,也不要美國人來搗亂,蔣介石是你們養出來的,好壞都與你們有關,套句還在土城陳水扁他常說的一句話「台灣是台灣人的台灣」…
我們真的不需要「美國軍政府」再來「背叛」了!
Written by blackjack 2010/7/25
Ps.本來要休息一個月,但此文有時效性,因此黃牛就貼了,希望大家原諒。
Link:從「你跟他講道理 他跟你耍流氓」談台灣認同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20樓. blackjack2010/08/16 08:51看自由時報總編鄒景雯專訪刁毓能《星期專訪》刁毓能︰台灣的前途 台灣人應主動關心
自由時報總編鄒景雯專訪刁毓能:『 《星期專訪》刁毓能︰台灣的前途 台灣人應主動關心』
裡面說:「…拍攝資金高達六百萬美金,大多來自台美人,他們並不是非常富裕,當初只是為了讓孩子們能有更好的生活,飄洋過海來到異鄉,是和大家一樣辛苦奮鬥的一般人。
我的父母來自高雄,當初就是懷抱這樣的期望來到美國。他們在我成長的過程中不斷提醒我和我姊姊:「我們是台灣人,不是中國人!」…」
美國有這樣的移民還真是悲哀啊,你們是「美國人」。
還好刁毓能腦筋清楚,他說「身為一個美國人,我認為…」,911之後美國的移民總算知道自己是美國人。
但是,他又說台美人「他們並不是非常富裕」「當初只是為了讓孩子們能有更好的生活,飄洋過海來到異鄉,是和大家一樣辛苦奮鬥的一般人。」
騙鬼啊,美國找台灣移民會找窮鬼嗎?
看看民進黨2008的廣告詞…「他們都曾經想放棄台灣…擁有綠卡,只是他們的常識」…「我們沒有綠卡,也無法每年給兒女200萬」…,「我們的生活,綠卡權貴懂嗎?」…
台美人跟美國有錢人比當然「他們並不是非常富裕」,跟台灣人比是「非常富裕」,跟民進黨講的綠卡權貴比,綠卡權貴是「曾經想放棄台灣」,台美人是「已經放棄台灣」。
把民進黨2008的廣告詞改一下送給刁毓能:
「他們都放棄台灣…擁有美國護照,只是他們的常識」…「我們沒有美國護照…」…,「我們的生活,美國護照權貴懂嗎?」… - 19樓. 鄭嵐奇(MYKEY)2010/07/26 01:10好來污
當我花了1小時又43分看完這部片,我只有一個感覺…….
當你在「百視達」找到一部片名為「2012」(導演Roland Emmerich)的片子
滿心期待的租回家
卻發現租回來的這部片子竟是「2012‘Doomsday” 」(導演Nick Everhart)
花了90分鐘直到結束…….
有種「掏空後的覺醒」……
自己被掏空了時間與金錢卻看了一部「宗教宣傳片」……….
@#$%^.....真的很「好來污」......@@
這部電影以許多所謂「台派」網友的立場來看,大部份都是一面倒的贊美,可能有不忍苛責的情緒在內。
我也看到一些網友透露,因為他們捐了一大筆錢,卻拍的不如他們想像,有點失望,即使是熱烈支持者也認為「有進步的空間」。
在評論一部電影究竟應該以它的題材、訴求給分,還是該以它的整體表現來判斷,在此就有差異。
我覺得這部片最好的是海報,其次是廣告,剩下來的就不好說了。
我對這類片不會排斥,會想看他怎麼拍,我也認為看這部片的「觀後感」不能只有一種看法,所以我寫了此文。
800萬美金對好萊塢電影是「小錢」,但要在台灣拍片應該已經夠了,從刁毓能與許多網友認為此片沒辦法在台拍攝或上映的看法來說,可以發現許多人還有被迫害妄想症,他們大部份是美國人(台美人)。
我認為這些美國人(台美人)應該正視台灣的民主發展,不要隨著他們從美國白人媒體那得來的偏見否定台灣,這種東西是受台灣言論自由保護的,要「相信台灣」。 blackjack 於 2010/07/26 02:18回覆 - 18樓. 張爺2010/07/26 00:38鄉愁
這片上映啦?
我只注意到它的海報,好像有在youtube看過預告片
只記得裡頭的軍警憲不太逼真,還有群眾抗議牌子上的標語寫得很馬虎。
說到華僑鄉愁我也有所觀察,這種鄉愁容易導向政治上的極端。
我有一位朋友多年前已經入美國籍,深藍,談到台灣政治還是咬牙切齒,可他已經搬到上海去上班。
另外我在書店翻看過一本ABC年輕人寫的二二八研究,我的感覺是,基本上這位年輕作者是透過這種方式來尋根,相信他的家庭比較可能是獨派。
此片預定8月6日上映,在這裡就已經有3個網友看過了,呵呵。
我預測此片會引起風潮,大概蔡英文、蘇貞昌、陳菊、謝長廷等人會排隊去看,然後出來的時候會很感慨的講一堆話。
刁毓能說不定會邀請他們參加首映,熱度可能會超過去年引起爭議的熱比婭生平紀錄片《愛的十個條件》。
如果馬英九會去看,這部片就比較會被討論,之後他會被罵到臭頭,說不定還會引起風暴。
若他沒去看,這部片幾個月後就會沉靜下來。
這部片的缺點在於劇情缺乏有組織的融合,另一點是他們希望此片能有「石破天驚」的「能量」,但持平來說,應該是不太可能的。
如果刁毓能想回一點本,不如邀請FAPA創會會長蔡同榮的民視買下此片,比較能影響更多人。
我是認為現在資訊很流通了,國民黨也不必擔心什麼,反正網路資訊如此發達,要播就給它播,如果台灣人要投票給國民黨,不會因為此片而不投,如果台灣人不要投票給國民黨,更不會因為此片而不投,他們本來就打定主義不投。
所以,平常心看待即可,也不過就一部片罷了,也沒啥可「咬牙切齒」的。像我看到陳水扁一直不會有很痛恨的感覺,從以前到現在都這樣。 blackjack 於 2010/07/26 02:35回覆 - 17樓. 紫气东来2010/07/25 23:08呵呵,这个不必争论
呵呵,这个不必争论。
政治是一个利益博弈不是道德比赛,我其实只是说中共的提法是很有政治智慧的。
至于国民党有没有中间势力或者左派与中共在历史上连成一线共同反蒋?当然是有的。
但是国民党极右派有没有能力团结当时中国社会的大多数共同反共?其实是没有这个能力。
中共要是一定要“杀光国民党”,这样的统一战线还能够建立吗?我看很难吧。
我只是解释了我为何用“反动派”这个后坠,而不直接用国民党的原因。
国民党员起义很多,大部分都很不错。
不否认有被冲击的,但是不能代表中共是要“杀光国民党”。
基本上,如此而已——这就是政治。
不必在这里争论国共斗争了,意义不大。
方如行义,圆如用智,动如逞才,静如遂意。
中共並沒有說要“杀光国民党”,因為那只能心裡想,等到之後才做出來,歷史已經證明了,清華校訓說:「行勝於言」。
這叫卸磨殺驢、鳥盡弓藏,這就是「政治」。
當然,我對他們也無半點同情可言,且我也不是國民黨,又是發生在大陸的事,所以我也只有「有限的關心」。
我也同意「不必在这里争论国共斗争了,意义不大。」 blackjack 於 2010/07/25 23:36回覆 - 16樓. 田園火雞2010/07/25 20:22遠距民族主義與「遠距離革命家」
我一向對居住於外國,卻強烈鼓吹台灣建國的台僑相當感冒。留在我腦海裡最深刻的是2008年民進黨敗選後,金美齡在返回其祖國的航班將起飛前對著媒體的發言,大意是,(因為國民黨又回來了)她感到「台獨」已經沒有希望,與其在台灣跟著虛耗,她寧可回到日本「過一百分的生活」。
想想,抱持著這種心態的「愛台者」,親愛的台灣同胞們,你們敢把自己的前途交給這些人來操縱嗎?
大陸的謝軼群著《民國多少事》第11頁,「梁啟超反對暴力革命。看到革命黨人屢敗屢戰,又屢戰屢敗,他在《新民叢報》上撰文批評革命黨領袖們:「徒騙人於死,己則安享高樓華屋,不過『遠距離革命家』而已。」
我知道梁啟超看不起革命黨,但不知道他寫過這篇文章。
魯迅也看不起革命黨,他在「阿Q正傳」就諷刺了一把。
今天自由時報報導「美人口普查 台僑66%有自宅 成功融入主流社會」,提到:根據二○○八年美國人口普查結果,全美目前有三十四萬兩千名台灣出生的人口,在外來移民族群中排名第二十四位。台灣人普遍擁有高學歷、房產、美國國籍和中產階級的工作職位,屬於成功融入主流社會的一群移民。…
實際上呢?
台灣人哪裡有成功融入主流社會?或該說這些台僑哪裡有成功融入主流社會?
生於臺灣南投,國立成功大學機械工程學系學士,德克薩斯農工大學博士,於1974年歸化為美國公民的李文和於1999年被指控爲中華人民共和國竊取了關於美國核武庫的機密,後來被證實是栽贓。
有篇文:湯本-李文和的新書起爭議
李文和新書不是一個玫瑰色的故事,將可能引起爆炸性效果,根據美國海匹潤出版社的新書介紹,書中內容有:“作者的引人入勝的記述將把你帶入拉斯阿拉摩斯實驗室;FBI如何滲透到李文和的私人生活中,如何監控偵探他二十多年;李文和的反共立場;李文和曾如何幫助FBI保護國家機密,而他所獲得的回報則是悲劇性的後果;在拉斯阿拉摩斯泛濫成災的違反保密規定的行爲;對FBI如何不顧一切(hell-bent)地甚至用欺騙、捏造的手法想證明李文和是間諜的行動描述;他在監獄中受到慘苦對待的細節;他所知道的華盛頓圈中人如何將消息透露給媒體以圖反對李文和;李文和與中國的真實聯繫;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特殊行政措施(SAM)是如何以最嚴酷的方式被政府方面用來(對付他)。”
李文和自己說:
我不得不得出一個慘痛的結論:無論多麼睿智,無論如何勤奮工作,像我一樣的華裔、像我一樣的亞裔人,永遠不會被美國社會所接受,永遠是「外國人」。(李文和:美總統應向我道歉)
台僑李文和被整的不夠慘?
這些台僑或廣泛的說「華僑」之所以被列為「忠誠嫌疑犯」,究竟該怪誰,為什麼會讓FBI有罪推定,這跟他們「人在曹營心在漢」的外顯行為有關,他們一天到晚到國會去當拉比,美國參議員會怎麼看你?
以色列的遊說團已經夠囂張了,現在台灣大陸的遊說團拿著美國護照整天在互咬,參與過國共內戰的美國人怎麼會是笨蛋呢?
FAPA要認清自己終究是美國人,會保護FAPA的是美國憲法,我們台灣人才不會在乎美國人李文和發生什麼事,最多站在人權角度聲援,因為李文和已經是美國人。
FAPA更要認清,一個移民族群能不能被新國家接受端看自己的表現,台灣許多外省人被莫名其妙質疑過「忠誠」,也不過就是因為語言或情感,FAPA這麼熱烈一天到晚「關心」台灣又金援台灣政黨參與政治活動,又怎麼不會引起美國社會的排斥呢?
FAPA要台灣人「認同台灣」、「瞭解作為一個臺灣人真正的意義」,那FAPA「認同美國」、「瞭解作為一個美國人真正的意義」了嗎? blackjack 於 2010/07/25 22:02回覆 - 15樓. 紫气东来2010/07/25 20:03呵呵
国民党反动派与国民党不是一个概念。
这就是搞政治的智慧。
中共重来没有高喊什么“打倒国民党”,而是高喊“打倒国民党反动派”。
其中含义是切割国民党中同情左派的力量与社会中左力量,将国民党极右翼孤立为“反动派”而取得最大限度的社会支持!
孙中山是国民党,但中共没有说过要“打倒孙中山”。
如果中共完全不讲政治的要“消灭一切国民党”,凡是“国民党都要打倒”,不但会迫使国民党左右团结,把朋友变成敌人,而且当时一部分老百姓也不见得支持。
但是,蒋介石是国民党内的极右派总代表,中共将其视为“国民党的反动派与总理叛徒”——是国民党中的“坏人”,应该与国民党做出切割——这恰恰很符合国民党中间派与左翼的看法。
国民党倒是喜欢“打倒一切共产党”,结果呢?朋友变敌人,最后大多数人无法被说服而被驱赶到了国民党极右派的政治对立面:凭什么共产党就要全杀光?!你自己真的是“人类救星”吗?!当然,国民党反动派最后悲剧了!哈哈哈.........
不过,在台湾的国民党现在看见“反动派”三个字就自动“对号入座”,实在也是奇观了。
(*^__^*) 嘻嘻……
方如行义,圆如用智,动如逞才,静如遂意。
我不認為你所言「中共重来没有高喊什么“打倒国民党”,而是高喊“打倒国民党反动派”」為真。
所謂黑五類,哪裡有什麼左派不左派,反正加入國民黨就是「反動派」「反革命」。
這個例子我可以拿一個在大陸的國民黨來說明:國民黨黑五類的平反之路。
馮欽哉,原國民黨二級陸軍上將、1948年任華北剿匪副總司令,1949年隨總司令傅作義將軍投共。在1958年被劃為右派,1959年因“歷史反革命”問題被逮捕,中共中央1978年明確規定摘掉“歷史反革命”的帽子”,但他們兩代人反映了26年了,“反革命”問題還是一直得不到解決。
都已經率領幾十萬軍隊叛變國民黨了,這樣還不算「国民党中间派与左翼」?
結果呢?
我不認為共產黨認為「国民党反动派与国民党不是一个概念」,不然不會連馮欽哉這樣對「建國」有功的人都不放過。
投共,或你們所言的「起義」不算「国民党中间派与左翼」,難道臥底的才算?
換言之,難道99.99%的國民黨不是「反動派」「反革命」? blackjack 於 2010/07/25 21:23回覆 - 14樓. 田園火雞2010/07/25 19:29TO: 紫氣東來
共產黨已經贏了,就沒必要再重炒誰是「反動派」這種話題了吧?對「和平發展」只是阻礙罷了。把贏家的氣度拿出來給大家看吧!
炒,也炒不完的。去看看在《政治肥皂箱》貼文的那個「鳳雛」如何談兩岸關係吧。
「反動派」這帽子很妙,根據旺報報導「中國原子彈之父錢學森的首座實驗室「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試驗基地」,17日竟被不明人士暴力拆毀,夷為平地,損失超過1700萬元人民幣,包括錢學森生前珍貴文物,以及貴重實驗器材等,通通付之一炬。」,對中國內部開發來說,錢學森的文化資產就是「反動派」。
還有「反革命」呢。
「反革命」的解釋在過去就是當你反對我你就是「反革命」,國民黨共產黨曾互控「反革命」,共產黨贏了,所以國民黨變成「反革命」啦。
就像民進黨過去說「連宋之亂」一樣。 blackjack 於 2010/07/25 19:44回覆 - 13樓. 田園火雞2010/07/25 19:20如果真的是「台灣被出賣」
這也沒啥稀奇。大小商業活動就已充斥著互相出賣的情節,何況是政治事件?台灣如果是被出賣,也要怪這些「愛台灣」的政治人物(暫且不用「政客」一辭)自己技不如人。
要建國,不懂選擇適當的時機,要硬幹,也不懂應如何佈局與著手,成天到全世界唱哭調,要給誰聽?
「被出賣的台灣」拿來台灣播映,一點意義也沒有,頂多是增加了一項政論名嘴的題材罷了。
怪國民黨,怪共產黨,怪美國人,有什麼用?
「唱哭調」也是有技巧的,要唱的好聽才動人。
幾年前我看過「勇敢的心」Braveheart(1995)(台灣譯為梅爾吉伯遜之英雄本色),Mel Gibson導演與主演的,拍的就很不錯,聽說很大程度鼓動了蘇格蘭獨立意識。
不過,梅爾吉勃遜所飾演,帶領蘇格蘭人和英格蘭抗爭的威廉‧華樂絲(William Wallace)的後代已經決定要當台灣人了,不去蘇獨,這點值得台美人思考。(SEE 蘇格蘭獨立運動與台獨) blackjack 於 2010/07/25 19:52回覆 - 12樓. 紫气东来2010/07/25 19:12这是一个政治片!
我没有看过这个片子,不过看老哥的文章的感觉就是一个政治片!
结论已经有了,努力把故事编圆而已。
实在是好笑,假定国民党从大陆来果然“屠杀”了台湾本岛人,那么本岛人怎么视为“大陆人杀台湾人”?怎么会毫无逻辑的变成了“中国人说我们是他们的同胞,但如果我们是同胞,他们为什么这样对待我们”?
那大陆被国民党屠杀的人算什么?
这个“屠杀”根本应该算国民党反动派的帐上啊。
我有一个过去的文章特别谈到这个算账法的荒谬。
《泛温情主义与理解“假如我是台湾人”,与流星雪影兄商榷》
http://blog.udn.com/cool17909/2777176
方如行义,圆如用智,动如逞才,静如遂意。
有政治意味的「政治片」也沒必要非難,駱賓王寫了篇攻擊武則天的檄文《代李敬業討武氏檄》,流傳百世。陳琳痛批曹族的檄文讓曹操的頭風不藥而癒。日本關原之戰前,直江兼續回信予德川家康的「直江狀」也流傳到現在…
所以,政不政治不重要,重要的是好不好看,能不能說服觀眾。
這部片是刁毓能定位「好萊塢」的電影,就如《盧安達飯店》,可惜真的差很多,市場才是裁判。
我想在地的台灣人應該可以拍的比他好。
至於你說『“屠杀”根本应该算国民党反动派的帐上』,這部份沒有大錯,呵呵,算來算去還是老蔣小蔣頭上
你的文章基本上可以與我說「冤有頭債有主」的概念相同,該追究的是「元兇」而不是擴及整個群體。 blackjack 於 2010/07/25 19:36回覆 - 11樓. 蘇信2010/07/25 15:18這些台美人沒講的真話!
這些台美人沒講的真話!
這些台美人的身份是皇民會成員,也是日雜(在心理或是生理上的)
他們在二二八事變發生後怕引火燒身,所以落跑了!
能落跑的就跑到日本或美國繼續做他們的"台灣國春秋大夢"!
沒有錢落跑不掉的就隱瞞身份就此做他們的"內應",
二二八事變殺的最多是什麼人?
是硬骨不想落跑的台灣菁英,
是被這些日雜為了避免自已被殺被關而無辜被抓耙子的台灣菁英!
這些台美人根本不能稱之為台灣人,
他們只能是拿著八菊旗的台日人而已!
我倒不認為他們認同日本,要不然就移民去日本了,我還是寧可稱他們為美國人。
FAPA的心裡狀態底下有篇文描寫的很好,其實在美國的有色人種唯恐不能融入主流社會,很多人還要從軍呢,這些台美人為了怕老共攻台而去美國,現在又在美國裝「台灣第一勇」,難怪黃種人的聲音在美國很薄弱,因為白人黑人都看透這類人了。
到美國就好好的當美國人,要關心就有限度的關心,不然就回來跟我們同生共死,不要在美國繁衍好幾代卻還要被人懷疑不忠於美國。
小心遠距民族主義 李尚仁(台大醫學院社會醫學科助理教授)
中國時報 論壇 930714
在政治新聞快速生產與消費的台灣,不久前關於出兵伊拉克的爭議似乎已乏人問津,但此事其實凸顯了一些對台灣極為重要而向來缺乏討論的議題。對台美依附關係的檢討,隨軍購爭議而持續發酵是一正面發展。較為遺憾的是,迄今仍罕見對於海外台灣民族主義對台灣影響的檢討。
海外獨派團體的影響力在台灣政治經常可見:出兵之議來自「台灣人公共事務會」(FAPA)對美國國會的遊說。陳總統抽動兩岸關係敏感神經的台獨主張宣示, 有幾次也是發表於世台會等海外台灣人組織的場子。民進黨幹部與政府官員,尤其是外交系統的高官,不少出身海外獨派團體。轟動一時的金美齡現象,只是海外台 灣民族主義對台強大影響力浮現媒體的冰山一角。
海外民族主義者對母國產生重大影響,並非台灣獨有現象。班乃迪‧安德森(Benedict A nderson)認為這是「遠距民族主義」(Long- Distance Nationalism) 於二十世紀開始出現的新形貌。距離是民族主義的要件:美洲海外殖民者和母國的距離催生其民族意識;工業化下遠離農村家鄉的工人的流離感是西歐民族主義的溫 床:反帝民族解放運動的領袖多有流亡經驗。二十世紀的新遠距民族主義者卻是前往第一世界的經濟移民,透過便捷的交通、資訊網路與金融管道投入「母國」的政 治。
安德森以幾個例子提醒我們,今天遠距民族主義的影響不容小覷:引發印度境內嚴重族群與宗教流血衝突的印度教極端組織,是由在北美和英國募得巨金的海外印度人團體「世界印度教議會」(World Hindu Council)所資助。在南斯拉夫解體的血腥族群衝突,克羅埃西亞移民不只資助強人圖吉曼(Tudjman)的種族清洗戰爭,還成功遊說德國和奧地利率先承認克國,使戰火一發不可收拾。連向來對民族主義持正面觀點的安德森,都以「威脅性的惡兆」來形容目前的遠距民族主義。啊!安德森忘了一個例子:他「祖國」的北愛共和軍的恐怖活動經費甚至軍火,主要來自美國的愛裔社群。
為何遠距民族主義近年常以極端而危險的形式出現?安德森認為有三個主要原因:它是資本主義對人類社會帶來的無情轉變的產物。它也是一種不必負責任的激進政 治,主其事者不在母國定居,其政治行動產生的任何惡果對他和他家人都不會有直接影響。最後,它根植於一種特殊的流離意識,自願流離雖使得遠距民族主義者在 居住國承受邊緣族群的身分,卻能滿足他在地球另一邊扮演「民族英雄」的願望。
出兵伊拉克的主張,即便基於「形成美台準軍事同盟作為台灣獨立建國的保障」這樣的政治計算,仍遭到綠營支持者在內的多數台灣人的反對。受爭議的FAPA坦 承他們是以美國人的身分和觀點提出這樣的建議,而無意間點出了遠距民族主義的理想和本島台灣人的福祉之間的矛盾衝突。畢竟面臨戰爭死亡危險的是在台台人而 不是海外台人,不論在伊拉克或台海皆然。身為衝突後果最主要承受者的台灣居民,豈不該以審慎警戒的態度來面對遠距台灣民族主義? blackjack 於 2010/07/25 18:45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