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佛教徒所謂的「正淫」、「邪淫」
2021/01/26 23:25
瀏覽4,382
迴響0
推薦5
引用0
談佛教徒所謂的「正淫」、「邪淫」
佛教「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此稱為五戒,是在家初學者的「基本戒」。
其中的「邪淫」,一般佛教人士的說法,認為:
淫,分為正淫、邪淫。
男女在婚姻關係中的性行為叫做「正淫」,認為「正淫」佛制在家人可以。
而婚姻關係以外的男女性行為,皆謂「邪淫」。
……………………
這樣的解釋與說法,實令人懷疑這些佛教人士的「國文程度」,與對佛制戒律的理解!
根據《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的解釋,
「淫」字的本來意思有:
「邪惡不正」、「放蕩」、「貪色」、「浮濫」、「過度」,以及「男女間不正當的性關係」等。
另有「婬」字,指男女間不正當的性關係。通作「淫」。
所以,沒有所謂的「正淫」、「邪淫」之別。「淫」就是「邪」!「邪淫」只是加強語氣的用詞。
故,夫婦間「正常」、「適度」的性行為,古人稱為「敦倫」。
而夫婦間若過度的、縱慾貪著的、或用各種方式增加「情趣」的,以及在不當場所為之者,也都是「邪淫」。
至於「非婚姻關係」的淫行,就不必解釋了。
因此,不論有無婚姻關係,「邪淫」皆傷身亂心,破壞修行,故佛陀教修學者戒之。這是「佛制邪淫戒」的用意。
自在老師解說
(2021.1.26.於自在精舍)
.....................................................
◎圖:清淨安樂(自在老師書法20170502)
◎文字原發表於「自在老師」粉絲專頁與個人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TztzaiMaster/posts/3683227648386869
https://www.facebook.com/tztzai/posts/3766488656707431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