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系人如何面對被問難
常聽到有中文系人抱怨被問難,問罕見字不會而被譏諷,因而憤慨:「我們是中文系的,又不是『字典系』!」(好像還有這樣的臉書社團)。
同為中文系人,我倒是從來不會憤慨這樣的事。
我從前也有過被人問罕見字的經驗,當下無法查字典,會的就答,不會的就說不會,待查。
對方也難免會譏諷說:「啊你不是中文系的?」或說:「你不是國文老師嗎?」
這時候,我就慢條斯理的回應:
「孔子說:『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我知道的就講,不知道絕不胡說,絕不會瞎掰胡扯來騙你!」
這時候,對方反而佩服我的「誠實」,也就不再問了。
若現在有手機、網路可以查,我就會跟對方說:「不會自己查?!」
其實,不只是國語文問題,其他方面非我專業的,偶爾也會有網友來「隨便問」。
譬如我的資料寫「太極拳老師」,過去就有網友來問我其他武術方面的問題,我說我只知道太極拳,其他武術沒學過,不知道。
甚至其他天馬行空的問題,都收到過網路人士來問。
我就回說:「我不是神,此非我專業,請就教相關專業人士。」
一個人對自己的所學有相當的自信時,就不怕人家來問難。
而所謂的「自信」,並不等於「無所不知、無所不能」,
而是清楚了解自己「能」什麼、「不能」什麼?
在「能力範圍」,就好好發揮,利人利己;
非「能力所及」,就大方承認,不必羞慚,更無須憤慨。
因為——
「孔子說:『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我知道的就講,不知道的絕不胡說,絕不會瞎掰胡扯來騙你!」
人不是神,不是萬能,但可以自信而坦誠。
希望中文系的朋友,也把孔老夫子的這句教誨「隨身攜帶」,
做個有自信的中文人!
當然,如能於平時多多充實學養,從「專業」而「專精」,
相信更能提升自信,面對問題時,便能更加應付裕如。
這時候,得到的,就不是譏諷,而是崇拜的眼神喔!帥吧!
自在老師有感隨筆
(2018/4/16於自在精舍)
.................................................................
◎原發表於「自在老師」的FB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TztzaiMaster/posts/1697757620267225
- 2樓. 金大俠2018/05/02 19:27
自在有自信
老師老在學
漢普頓路海軍博物館 艦比館還大(世界日報週刊旅遊版)
泡泡隧道探訪(世界日報家園版)
為老太太開車(世界日報世界副刋)
比白宮還要白宮(世界日報家園版)
小品「老師,我要請假」金大俠說得真好!
所謂的「老師」,「師」是動詞,「老師」就是「老是在師法學習中」,也就是「終身學習」之意。
「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老師」怎可停止學習呢?
共勉之!
自在老師 於 2018/05/02 22:53回覆 - 1樓. 馮紀游陸游:漫長當下2018/04/18 12:30
同感!在國外科學論壇上也是普遍現象,但大學教授在校內的表現就不一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