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精舍」民國107戊戌年春聯
去年十一月原撰一副擬作今年吾道場「自在精舍」之春聯:
「閒雲野鶴離塵境,明月清風在我心。」
(詳見:http://blog.udn.com/TztzaiMaster/109055264 )
今覺心境不同,乃更撰新聯以表吾修道心得,並書之以為新歲春聯。
聯曰:
(上聯)善契平常心是道
(下聯)深依自性戒為師
......................................
【註】
1.「平常心是道」為禪宗馬祖道一禪師所開示。
《景德傳燈錄》卷二十八記載:
江西大寂道一禪師(俗姓馬,故世稱馬祖道一禪師)示眾云:
「道不用修,但莫污染。何為污染?但有生死心、造作趣向、皆是污染。若欲直會其道,平常心是道。謂平常心無造作、無是非、無取捨、無斷常、無凡無聖。經云:『非凡夫行,非賢聖行,是菩薩行。』只如今行住坐臥,應機接物,盡是道。」
2.「自性戒」:
《六祖壇經》惠能大師云:「心地無非自性戒,心地無癡自性慧,心地無亂自性定。」
《佛光大辭典》解釋「自性戒」:
「(一)即大乘戒。係以佛性為戒體,因佛性與自性無異,故稱為自性戒。又作本性戒。如十善戒者,乃不待佛之制定而自性可受持。據《大日經疏.卷十七》載,菩薩戒略有二種:(一)在家戒,(二)出家戒。於此二眾中復有二種戒:(一)自性修行戒,(二)制戒。今此十善戒即屬菩薩自性修行戒,基於善性之故,一切菩薩應行之,亦即涅槃經所謂性自能持戒。
(二)《瑜伽師地論》卷四十所列舉九種戒之第一。又作菩薩自性戒。為妙善淨戒,正受隨學,能利於自、他。修此戒有四種功德:(一)從他正受,(二)善淨意樂,(三)犯已還淨,(四)深敬專念無有違犯。」
(見:
http://buddhaspace.org/dict/fk/data/%25E8%2587%25AA%25E6%2580%25A7%25E6%2588%2592.html )
3.又佛陀遺教「以戒為師」。故吾聯句作「自性戒為師」。
4.此聯平仄對仗:
上聯:善契平常心是道 (仄仄平平平仄仄)
下聯:深依自性戒為師 (平平仄仄仄平平)
「善契」對「深依」(副詞+動詞)
「平常心」對「自性戒」(特定名詞,皆為祖師所說)
「是道」對「為師」(動詞+名詞)
對仗工整,聯意相關。
自在老師撰聯並書
(2018/1/24撰聯,2/6書寫於自在精舍)
...............................................
◎原發表於「自在老師」粉絲專頁:
文章網誌:
https://www.facebook.com/notes/自在老師/自在精舍民國107戊戌年春聯附解說/1616088015100853/
對聯書寫照片:
https://www.facebook.com/TztzaiMaster/posts/1628787297164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