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8年英格蘭的”不流血政變”成功後,英格蘭的君主憲政議會政治依然是上議院的貴族掌握操縱利益分贓的國會---類似於現今台灣的立法院,是個財團利益分贓的場所-----台灣雖然直接民選總統,社會的結構並沒有完全”解構重建”---典型的例子,公務員周休二日,勞工就沒有;退休的機制是全民貼補"科舉借屍還魂的軍公教";稅制是偏向”擁有資本者”;當公民直選後,必然會”量變而質變”推動社會結構的”解構重建”。
在英格蘭的"君主立憲議會政府"實踐過程中產生了托里黨(Tory)與輝格黨(Whig)分別代表傳統統治精英及新興資產階級的價值觀。 往後輝格黨結合社會公民社團推動英格蘭封建貴族統治社會的解構並重塑建立相適應的英格蘭君主立憲議會民主法治公民社會的發展------這個過程持續了一百五十年,工業革命後,人本社會主義興起後托里黨與輝格黨,轉換為保守黨和自由黨,這個時期各種公民社團(Civil society)興起,英國費邊社(Fabian Society)就是一個影響深遠的社團,後來轉變成為工黨(the Labour Party)政團取代了自由黨。
台灣現在的發展"可能"也有這樣的性質----蔡英文注意到了,非常希望蔡英文能夠引導民進黨脫離國民黨的地方派系或政商家族龍斷的政治運作模式----如果,能夠像英國費邊社開創一個”平權的社會結構”,對台灣的未來是很重要的發展,也指引中國未來"可能"發展的方向!!
台灣民主化的過程---李登輝引入了法國大革命後公民主選的機制,但是,跳過基督教文化浸染下社會民主法治發展的過程,只是改變了社會統治的上層建構產生方式,但是如何建立相適應的社會下層結構,這個演化過程是需要補足的!!
馬英九錯失了人民給他八年的時光!!
- 沒有願景-----作為領導人,不能”型塑”未來的趨勢及方向,國家、政黨及社會就少了”有夢最美,希望相隨”的感覺及熱情,下一代的年輕人現實的生活壓力及未來的迷惘,必然會掙扎尋求出路!!
- 沒有信仰-----“一種思想、一種信仰、一種力量”,這是作為領導人必須具備的,否則就是”街頭或民粹決策”!! 如:社會公義、勞工權益、生命權、人權及行政院提出的許多政策,在”華夏巫術文化”浸染的社會民粹前退縮了-----請看看2009年總統府簽署「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的新聞稿!!
- 沒有手段-----“權、利分享”本來就是”民主法治”憲政結構的必然, 領袖會”因勢利導”在這過過程中將自己的”理念”法制化而付諸實施。 既是國民黨主席又是中華民國總統,還擁有立法院居多數的黨籍立委----不會”運用權力分享權、利”,當然無力推動政策及理念----政治本來就不是"溫、良、恭、儉、讓"好人好事似的自我標榜,權術運用後的實踐結果才是衡量的標準!! "沒有實踐力的改革就是空口號"!!
”台澎金馬關稅區”由1990年進入”人口紅利”區,歷經25年,將於2015年達到最高峰,在未來的十年快速的脫離”人口紅利”區,也意味著”人口紅利”所產生的經濟發展驅動力的枯竭。 現在還正在”人口紅利”最高峰區,就已經被台灣社會結構過去四十七年積累的扭曲及WTO所推動的全球化趨勢綑綁的動彈不得----如今,再加上快速到來的"生之者寡,食之者眾"現實,台灣社會已是"山雨欲來風滿樓"的境況!!
西元 |
0-14 歲 |
15-64歲 |
65+歲 |
總人口數 |
1999 |
4,734,596 |
15,492,319 |
1,865,472 |
22,092,387 |
2000 |
4,703,093 |
15,652,271 |
1,921,308 |
22,276,672 |
|
|
|
||
|
|
以下單位為千人 |
|
|
2015 |
3,149 |
17,376 |
2,945 |
23,470 |
2016 |
3,084 |
17,305 |
3,118 |
23,507 |
|
|
|
|
|
2020 |
2,947 |
16,859 |
3,808 |
23,614 |
|
|
|
|
23,652 |
2024 |
2,899 |
16,210 |
4,547 |
23,656 |
2025 |
2,918 |
16,001 |
4,736 |
23,655 |
|
|
|
|
|
2030 |
2,828 |
15,102 |
5,639 |
23,569 |
|
|
|
|
|
2035 |
2,721 |
14,197 |
6,352 |
23,270 |
|
|
|
|
|
0-14 歲的人口 : 在1999~2000年時開始減少,這表示就學人口的減少,而在這個時候,台灣的大學數量達到”改制的高峰”所有的三專、五專都變身為大學,就在2003~2004年(滿十八歲)就讀大學的人口數由高峰下降了,這時還是”台灣的屁”當總統, 在這時輿論報導的是”流浪代課老師”----完全沒有感覺到問題的嚴重!!
2008年馬英九當選總統,”18分就可進大學”新聞出現,這時各大學擴增研究所---增加的都是”台灣文學系”及”社會系”或是”社會環境”等人文學系,以爭取教育部的經費補助!!
15-64歲的人口 : 這一段是”勞動人口”就是創造”人口紅利”的重要元素---應該由2015年開始下降,但要注意 : 65+的人口數應該也會在2016年超過0-14 歲的人口數!!
因為,嬰兒世代及死亡年齡的延後使得65+的人口數增加得很快---台灣社會迅速的邁入老年社會!! 同時,適婚年齡人口及薪資收入的減少使得新生人口持續的減少---到2024年台灣社會的總人口數會下降!!
人口數的減少是社會需求”剛性的減少”,而社會需求是推動內需經濟活動的推動力量,這個不利的影響會逐漸顯現的---蔡英文所強調的”在地型的經濟”也失去動力了!!
按照2012年蔡英文的競選政見,四年內將預算赤字減半;若2020年再連任,她也有可能將政府的規模進行"有意義"的縮小; 2025年台灣成為非核家園; 倘若,能更進一步進行修憲,將憲政體制往議會內閣制靠攏,廢除和全民直選政府格格不入的考試院及監察院的運作,那麼,可將台灣的民主法治更推上一個台階,對台灣未來的發展貢獻可以載入史冊,這個行憲以來的第一位女總統就真的很偉大了!!
她”必然”會面臨外在一黨專政”宗主國”更大的壓力---台灣1976年國民平均所得超過1,000美元,1996年台灣行使直接民權選擇國家領導人;中國2003年國民平均所得超過1,000美元,2023年中國能夠不動如山嗎?--- 中國大陸內部矛盾累積逐步到達"革命的臨界點"時,以民族主義的”一中訴求”及制造對日本的敵我矛盾,這都是壓制內部矛盾的”民粹式應急的”有效手段。
這些十年的未來,應該還可能看得到,就留此存證!!
- 2樓. 徐百川2014/12/17 04:12民進黨奸狡地把民主當作手段在玩弄,馬英九傻B地把民主當作天命在奉行。
- 1樓. 天路(今日當如何)2014/06/12 04:40
再好的牛肉,還得有人願意買單方能入菜。
民主,多數人的決定,其中掺雜的天時,地利,人和,也足以影響施政成效,
馬英九如此,蔡英文也難逃宿命。
"台澎金馬關稅區"過去四十七年積累的扭曲壓力使整體社會結構達到必須"全面檢討翻修"的關鍵時刻了!!
這個領導人職務----不僅需要"信仰"、"理念願景"更需要"奸巧手段"實踐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