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民粹當道的政治大環境及普羅大眾(proletariat)價值觀的現實認知下-----要想做對的事----是要能對"理想和權謀的實踐措施"進行管理。
王清峰部長的理念太超越"普羅大眾的價值觀"-----能不惜辭官講出理念-----不容易啊!!
王清峰部長辭職了,下一步廢除死刑的公民運動要如何繼續推動了?
前一篇”支持王清峰部長為堅持理想而辭職的作為!!”,顯然寫的太簡略了---有許多留言及疑問!!
有”好心人”要協助我提高”識字能力”及”…有機會好好拉拔你這種欠缺理性、欠缺圓融思考的腦袋,不然你媽媽養你這麼大僅有這種識字幻想能力,你媽媽會哭的~”----唉,”強迫我必須感激他”!!
也有的提出他”思辯的心路歷程”讓我在這互動的過程中再次檢驗所"相信的"內部各種關聯的圓滿性!! 經由回覆也補充了一些因太過簡略而引起的”疑問”----感謝---這是自由意志的感謝!!
聯合國大會通過非強制的”世界人權宣言”(The International Bill of Human Rights),推動了越來越多的國家逐步的廢除了死刑。
廢除死刑深層的”理念內涵”要想法子教育台灣普羅大眾,變化普羅大眾的價值觀。
唯一的方法是由教育著手----現在的學校應該還有”公民”的課程----就由這個課程著手,請專家重新編定符合”台灣民主法治社會”的公民課程---也應該成為學測項目,台灣現在的學生應該還是不考不讀---經過一代的時間,或許普羅大眾價值觀就可以接受廢除死刑了,這不是法務部長能獨力解決的,總統或行政院長該出面要求教育部及其他民間公民社團(Civil society)一起進行教科書的編定,由正統的學校教育著手!!
另一方面,民間公民社團在不選舉時,開公聽會引導議題進行辯論,讓真理越辯越明,達到社會教育的目的,變化普羅大眾的價值觀。
看到普羅大眾輿論多數人的反應-----我們的公民教育真的有改善的空間,記得當年(約44年前)的公民課程有提及”民約論”等等的思想,但是沒有系統----探討廢除死刑的議題一定要在”宏觀”及”理性歷史觀的辯證”架構下進行----這是對台灣民主法治的政治結構發展會有正面重大的影響!!
短期不容易見到效果,必須要想法子由學校及社會教育著手!!
**********
馬總統在2010年5月4日簽暑了兩份具有強制性的聯合國人權公約----“公民與政治權利”和”經濟、社會與文化權利”----應該也”隱含”了逐步走向聯合國大會通過的非強制的”世界人權宣言”(The International Bill of Human Rights),其中第三條 : 人有權享有生命、自由與人身安全(Everyone has the right to life, liberty and security of person.)----推使世界上越來越多的國家逐步廢除了死刑!!
1600年2月17日,喬丹諾·布魯諾(Giordano Bruno,1548年-1600年2月17日)主張”日心模型”駁斥”地心模型”,顛覆了當時普羅大眾及當時已遭受挑戰的羅馬天主教庭的認知,被宗教法庭以”異端”的罪名,在今日的羅馬百花廣場(Campo de' Fiori)公開的被燒死----教宗若望·保祿二世(Pope John Paul II, 1978年10月16日~2005年4月2日在位)於1999年12月18日,在布拉格,為1415年對揚·胡斯(Jan Hus,1370年~1415年7月6日)實施火刑道歉。但,好像沒有對處決喬丹諾·布魯諾道歉。
王清峰部長的堅持意義----不是白冰冰之流的”微觀感覺”層面----但是,普羅大眾的價值觀及”依法行政”絕棄了王清峰部長!!
普羅大眾的價值觀----通常都不是”真理”,但是,我們必須尊重”微觀感覺”的真實,如同,瞎子們摸象”直接”觸摸的”感覺”經驗,對瞎子而言是那麼真實的”微觀感覺”----只能尊重!!
這個聯合國大會通過的非強制的”世界人權宣言”(The International Bill of Human Rights)深層的”理念內涵”要想法子教育台灣普羅大眾,變化普羅大眾的價值觀。雖然"台灣尚大”,更要有大胸襟瞭解世界,這樣的”尚大”才有格局的!!
- 3樓. SCFtw22012/06/11 08:25
- 2樓. Jacaranda2010/03/18 19:47真的是要提升公民素質
當我看到某女藝人在藍、綠立委陪同開記者會,指控王清峰時,我看到這個社會的另一殘忍面。
白冰冰之流的”微觀感覺”層面的真實----如同,瞎子們摸象”直接”觸摸的”感覺”經驗,對瞎子而言是那麼的真實----沒有這樣經驗的旁人只能尊重!!
好像這個案子的犯人已經被槍決了
----白冰冰的遺憾獲得了撫慰嗎?
----白冰冰所謂的公理得到了彰顯嗎?
----白冰冰的悲傷心情得到平復嗎?
拋不開舊約的"以牙還牙,以眼還眼"或許就是"耶和華選民"世世代代的宿命!!
Tomas 於 2010/03/19 05:24回覆 - 1樓. 徐百川2010/03/14 11:38。
廢除死刑的主張,中國古已有之,並非現代人權進步的人道主張。
尚書大傳:「唐虞之象刑,上刑赭衣不純。」,以白話文來說,就是「唐堯虞舜之時的象徴性刑罰,死刑者穿赤色去緣的衣服以代之。」
看看荀子正論篇所說:
世俗之為說者曰:「治古無肉刑而有象刑,墨黥蚤(蚤加部首忄)嬰,共艾畢,菲對屨,殺赭衣而不純,治古若是。」
以白話文來說就是:
世俗的論說有曰:「古代的治世無肉刑而有象徵性的刑罰,用墨畫代黥刑,用掛草纓代劓刑,斬刈遮膝的祭服代宮刑,穿枲麻鞋代刖刑,穿赤色去緣的衣服代死刑,古代的治世是如此。」
不過荀子反對人道的象刑,也就是反對廢除死刑。
荀子說:「‧‧‧‧,而直輕其刑,然則是殺人者不死,傷人者不刑也,罪至重而刑至輕,庸人不知惡矣,亂莫大焉。凡刑人之本,禁暴惡惡(憎惡惡行,或為止惡之意),且徵(懲戒)其末(未來)也。殺人者不死,而傷人者不刑,是謂惠暴而寬賊也,非惡惡也,故象刑殆非生於治古,竝(並)起於亂今也。‧‧‧‧。夫德不稱位,能不稱官,賞不當功,罰不當罪,不祥莫大焉!」
--------------------------------------------------
誰不知道應該有仁愛、同情、寬恕的心懷,然而廢除死刑,庸人不知惡矣,亂莫大焉。死刑所殺的人都是罪孽深重的人,廢除死刑,不知惡的庸人,所殺的人都是無辜的人。
只有太平治世的國家,而且人民的素養良好,才夠資格侈談廢除死刑,王清峰是食洋不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