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賽場上到賽場下,從舞台上到舞台下,人生轉軌,場上經歷留下什麼生命印記?場下如何繼續前行?歡迎展讀「故事切入點迴響」。
《故事切入點》是創文推出的一檔播客節目,訪談聚焦於普通人在人生轉捩點上,因為堅持信仰,而讓生命翻篇的故事。《莫非可以如此愛》亦會採擷其中篇章,整理出文字故事,每月推送。此篇是聽眾的聽後迴響。
樂行兒:致冰雪女王的一封信
親愛的冰雪女王丹丹:
展信平安!
感謝父,因聆聽《故事切入點》而有機會認識你!對於冰雪世界與冰上運動,我其實有種美麗的幻想; 透過你的故事,我看見美麗背後的真實與辛苦。最近讀到尼采的一句話:「凡是擁有為何而活的人,幾乎可以承受任何一種如何。」這句話深刻地啟示了人生意義與目的的重要性,也讓我不禁想到了你的故事。你的經歷成為這句話的最佳詮釋,於是我提筆寫下這封信,想與你分享我的感動與敬佩。
丹丹,我可以這樣稱呼你嗎?
你是前大陸哈爾濱短道速滑選手,七歲因陪朋友練滑冰而踏入冰雪世界。(這好戲劇化,好似陪同學去試鏡,卻被星探發現的故事呢!)從那一刻起,你的生命就與冰雪緊密相連。十二年如一日的訓練,九個月的備賽只為三個月的比賽季,這其中的艱辛不為外人道。你在運動員生涯中學到的「永不放棄」的精神,不僅支撐著你在賽場上奮鬥,更影響了你生命中的每個決定。相當感佩運動員的堅持與不可思議的耐力,這到底是怎麼做到的?
你說:「運動員的生活是一種極限訓練模式,咬著牙堅持,直到達到目標。」這種態度讓你在短道速滑的世界裡披荊斬棘,也讓人們形容你擁有「神奇女俠」的超能力,耐苦耐操,目標未達決不停止。即便如此,你依然以謙遜的姿態面對每一次挑戰,展現了非凡的毅力與韌性。

如你在節目中所談到的,倘若我是你的家人,恐怕連你的比賽都不敢看,參加短道速滑運動,稍不留意不僅僅是刀光血影,可能連命都不保啊!你在其中所承受的壓力與挑戰令人難以想像,難怪你會說現在做什麼都很容易,因為現在所做的都不會讓人累到這種可怕的程度。
命運的改變也許都在轉瞬之間。那雙曾讓你滿懷期待的「戰靴」——一雙奧運冠軍鞋禮物,卻因為不合適而讓你頻頻跌倒,無法發揮實力。更嚴重的是,一場意外的摔倒導致你胸椎骨折,讓你感覺離死亡如此之近。你說,那一瞬間你想到了母親,想到自己還未來得及孝敬她。於是,你向老天爺呼求:「救我!」祂真的出手幫助了你,也讓你的人生從此轉了一個大彎。而這受傷的驚恐,不知道是否會給你留下創傷與陰影呢?
丹丹,這場意外迫使你離開了所熱愛的冰雪運動,也結束了你的運動員生涯。對以冰雪為生命的你來說,這樣的改變無疑是巨大的打擊。那個嚴寒的冬天,不知道你是怎麼走過來的?上帝出手救你,也為你開了另一扇窗,所走過的路徑都成為榮耀主的機會:過去的訓練日記與生活經歷,轉化為創作素材,你因此寫出了以冰雪運動為主題的小說《短道》,你自己是否也覺得很不可思議?
我在一些相關報導裡發現,《短道》生動地描繪了短道速滑選手的生活,讓讀者看到了冰雪世界的艱辛與美好。書中記錄了冰場的氣氛、冰刀劃過冰面的聲音,還有那無數次的跌倒與站起。這本書不僅是你運動生涯的結晶,更是對最後沒有機會走向光榮時刻的隊友們的致敬。
透過這部作品,你讓更多人看到了運動員背後的努力與勇氣。這本小說入選黑龍江冰雪文學周活動的「冰雪文學主題展」,讓你再次受到矚目。接受哈爾濱日報記者專訪時,你坦言:「一個運動員也許取得不了好成績,但決不缺少勇氣。」這句話不僅道出了運動員精神的真諦,也展現了你對人生的積極態度與深刻理解。
1997年,你因傷退役,進入市文聯工作,從打字員到資料員,再到後來的作家,職業身份這個彎轉得可真大啊!你一步步地實現了自我。你說你熱愛閱讀與電影,並始終未放棄文學創作,無論是詩歌、散文,還是小說,都展現了你對文字的敏銳與熱情。從滑冰場到文學領域,你是能武又能文的俠女,也如同《冰雪奇緣》裡的艾莎公主,施展著神奇的力量,用不同方式延續自己對人生的探索與追求。
除此之外,你還有另一個重要的身份——亞斯兒的母親。這也是讓我相當感動與敬佩的部分,你分享了從最初確診的震驚與無法接受,到逐漸認清自己的角色,並最終找到「鬆弛感」的轉變過程。你說,作為一位特殊孩子的母親,你一度想「改變兒子成為地球人」,但後來發現,你的角色不是整形醫生,而是一名地球導遊。這份覺悟讓你重新看待教養的意義,也為無數與你經歷相似的母親帶來了希望與力量。

我完全能體會陪伴特殊孩子成長的辛酸與挑戰。我有一對ADD(注意力不集中)的雙胞胎兒子,傳統教學模式曾讓他們飽受挫折、吃盡苦頭。那年我在張文亮老師《牽著蝸牛去散步》這本書裡得到了救贖,領受了更多的理解與憐憫,開始慢下來,透過祂的眼光重新看待孩子。聆聽你的故事後,我深受啟發,也開始思考是否將孩子們的成長歷程整理出來,也許能成為他人的鼓勵與祝福。教養雖然艱辛,但真實經歷了祂的恩典一定夠我用。
感謝你分享的故事與經歷,這些都成為我生命中的亮光與提醒。你的堅韌、樂觀與智慧,不僅激勵了我,也讓我對生命有了更多反思與感恩。期待看到你更多的作品,也希望你的文字能繼續成為祂的器皿,在這個世界上發光發熱,為祂做鹽做光,成為美好的見證。
願上帝保守你與你的家人平安喜樂,並賜予你更多的靈感與祝福!
一位深受你鼓舞的聽眾
樂行兒 敬上
多果:上帝給的舞台在哪裡?——寫給葉薇心姊妹
親愛的薇心姊:
平安!
寫信給公眾人物,這是頭一遭。我們未曾謀面,您不認識我,我卻知道您。《野地的花》是我認識天韻詩班和您的第一首詩歌。回想那時,我正處中學期,華人基督徒詩歌創作很少。民歌從校園崛起後,天韻詩班的創作異軍突起,歌詞簡單易記,和聲旋律優美,如同旋風般在華人教會流行起來。
野地的花穿著美麗的衣裳,天空的鳥兒從來不為生活忙。
慈愛的天父天天都看顧,祂更愛世上的人,為他們預備永生的路。
一切需要天父已經都知道,若心中煩惱,讓祂為你除掉。
慈愛的天父天天都看顧,祂是全能的主,信靠祂的人真是有福。
短短一首詩歌,涵蓋完整的佳音信息。有一次,公司尾牙聚餐,我用這首詩歌作即興表演,獲得不錯的迴響。您創作了三百多首詩歌,這些耳熟能詳的詩歌滋養我們屬靈的生命,成為我們困境中的鼓勵。繼《野地的花》之後,又有《別讓地球再流淚》這一環保歌曲,反映天路客對當下環境的關懷,得到第三屆金曲獎。《眼光》是後來之作,鼓勵在困境中的人們用信心的眼睛看到希望。
救世傳播協會除了有合唱團,還教授英語,透過教學進入人群,進行佳音預工。三本英語教學雜誌和節目陪伴我走過英語學習歷程。猶記得週末到大直參加空英青年之夜,和老師們見面的場景。眾多學子等待機會開口說英語,害羞如我還沒勇氣,像撒該爬到桑樹上,為要看耶穌,而引起祂的注意。
你們在舞台上發出的光芒,看在觀眾眼中,聽在聽眾耳內,迴旋在那世代的人們心中,影響不計其數的學子歸向祂。

聽完您在《故事切入點》的訪談,更清楚您跟隨主不為人知的心路歷程。您用輕鬆的語調,讓人自然地發現祂帶領您的每一步,沒有刻意求什麼,如同水到渠成。訪談中,您甜美的聲音,夾以會心的語詞「很有意思」、「很好笑」,好似猛然的發現,讓聽眾附耳過來且聽分曉。
三個重要決定
您在中學時與同學吵架,這一架把您帶到信仰裡。那位同學邀請您進入教會,您開始接觸好消息,進而受洗歸主。您在中學決志、受洗,這是人生中第一個重要決定。
初中時您的數理都好,高中卻選擇到文組,乃因數學變得聽不懂,並非對文學有喜好。校園角落三五好友奉主名聚會,無意間將學業上的危機化為轉機。高三時在青年特會上受感動回應呼召,願意把自己獻給祂,這是人生中第二個重要決定。
考進台大中文系,四年級時投入了大陸廣播撰稿,畢業後進入救世傳播協會,選擇在福音機構獻身。當時您害怕自己變成敬虔的樣子,只是想「順便」服侍神,甚至在天韻詩班想「開溜」,但還是留了下來。您說一切都是祂帶領,沒有特意計劃。經過五六年,才真正把祂放在生命中的首位,要盡心、盡意、盡性、盡力愛祂,這是人生中第三個重要決定——最重要的決定。
三個決定未嘗不是我們每位基督徒必經的生命階段,把生命的主權從自我、部分到完全交給主。您認為這些都不是靠自己,而是順服祂的帶領。這樣的決定帶來新的體認,您像是換了一個人,感受自己與花草同是受造,同有一位創造主,開始接納自己,在任何時候因有主的同在而感到甜蜜。
創作歌詞
唱詩歌不是您的本業,您想自己是中文系出身,順理成章走入歌詞創作;這也與您的家傳有些關係,母親很愛唱歌,滿腹都是歌,祖父母喜歡寫詩。
創作歌詞得獎,不是刻意,而是偶然。空英青年之夜巡迴表演,主題是「愛地球」,您為此寫了一首《別讓地球再流淚》。有長輩把這首歌送出去參選,意外獲得第三屆金曲獎。對您而言得獎的意義,在於基督徒對當下環境要更多參與,不要做沉默的羔羊,乃要有社會責任,分享聖經的價值觀。
萬物之靈的人哪,你在地上做了什麼
你在標榜人類智慧,地球憔悴無言以對
萬物之靈的人哪,你在地上做了什麼
你在不斷自我膨脹,地球無奈暗自悲傷
萬物之靈的人哪,你在地上做了什麼
你在享受現代文明,地球日夜流淚不停
萬物之靈的人哪,現在你該作些什麼別讓地球再流淚,別讓地球再流淚
一首詩歌喚起人們的環保意識。我們有從祂而來的價值觀,可以帶給人、地祝福。我們需要人文藝術創作者在社會文化裡散播正向觀念,潛移默化地改變心靈的土質。
您的創作靈感是在腦中轉,在心中寫,從觀察開始,逐漸發展成一首歌詞。《眼光》的歌詞就是從散步時看見夜裡的星光而來,星星代表著希望、祂的引導。
不管天有多黑,星星還在夜裡閃亮,
不管夜有多長,黎明早已在那頭盼望
不管山有多高,信心的歌把它踏在腳下
不管路有多遠,心中有愛仍然可以走到雲端
誰能跨過艱難,誰能飛越沮喪誰能看見前面有夢可想
上帝的心看見希望,你的心裡要有眼光!
《眼光》啟示我,用信心的眼睛看見希望,用屬靈的洞察力看事情,以基督的心為心,以祂的眼光看世界。

您勉勵基督徒創作者,把主權交給祂,祂給我們機會,一步步,一小塊;想一想我們為誰創作,祂是否給我這塊,祂有祂的計劃,別把自己看大。小孩擁有的只是五餅二魚,卻餵飽了五千人;大衛打倒歌利亞,所用的不過是顆小石子,他穿不慣掃羅王送的戰衣。每個人祂都給機會,不是我們自己拚命做出成績,而是要聽見祂的聲音。
創作可以是輕省的,不出於自己,而是出於祂;不是為自己,而是為祂。把我們所僅有的奉獻出來,就能為祂使用。
舞台上下
您是天韻詩班的第一屆詩班員,擔任女中音。二十餘年來,在世界二十幾個國家巡迴演唱。到國外演出,最長曾有三個半月,要克服種種問題,比如:飲食不習慣,衣服不夠,學各國語言或歌曲與聽眾拉近關係,想家,與人相處等問題。您當時對「越服事越甘甜」不以為然,心中滿是懷疑,如今回憶起來卻都是甘甜。
您人生的上半場是音樂事奉,從天韻退下來時,有人問:「Linda,你的舞台在哪裡呢?」台上台下兩樣情,從舞台上消失,意味著人不再認識您。走到幕後,您很快地調適自己,不怕學習新事物。台下更重要,需要更真實地面對自己,面對祂。我們的態度、動機,與祂的關係,與人的關係,祂都在看,人的價值都在。
從舞台上退下,您的世界變得小、靜、慢,歸回安息,平靜安穩。創作這條路,祂仍在帶領您。《薇心小語》結合了您過去的一切技能,是祂給您的禮物,也是您給上帝的禮物。
您把自己一生奉獻給祂使用,以祂為首位,不論在台上、台下,都盡心、盡力、盡意、盡性地愛主,像是寫給上主的情歌。您像黑夜裡的星星閃爍著光芒,在主裡的每一步成長,沒有刻意,做好那一塊,這給我很好的榜樣。
以馬內利。
您忠實的聽眾
多果 敬上
-END-
作者簡介
樂行兒
熱愛旅行、攝影、閱讀、走路與料理食物。期待自己手上的那支筆,寫出日常生活裡與祂同行、與祂同住、與祂同心的生命故事。
多果
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兒童發展碩士。曾任德文編譯,2015開始寫作,2016遇見創文後學習文字事奉,作品發表在《基督教論壇報》、《飛揚雜誌》。
圖書推薦

《天國的影響 上帝的時間》
莫非 著
超越,
不只活在此時、此刻、
這一個地方,
而是會問,
我、你、他,
在這世上
所做的每一件事,
是否都有
天國的影響和意義?
購買資訊
台灣:橄欖華宣 https://www.cclm.com.tw/book/19317
北美:gcwmi622@gmai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