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24 日月潭一日遊(3之2)>黃牆白柱的羅馬式建築,充滿古典優雅特色的耶穌堂、茂密的梅荷園
2021/12/08 09:17
瀏覽2,174
迴響0
推薦9
引用0
我們的「日月潭一日遊」,早上先沿著湖邊,走了「杏壇」、「涵碧步道」、「涵碧文學步道」及「蔣介石碼頭」,接著要造訪「耶穌堂」及「梅荷園」。
↓「涵碧步道」的西側入口旁邊,就是「耶穌堂」了。凱文來過「涵碧步道」很多次,從未看到「耶穌堂」有開放參觀,結果今天給了凱文一個大驚喜,原來「耶穌堂」已經開放每日參觀了。
↓「耶穌堂」建於1971年,由於先總統蔣介石夫婦信仰耶穌,為了方便他們渡假時做禮拜,故建教堂於此。教堂格局方正,外觀採古典的羅馬列柱式建築風格,呈現出穩重又不失典雅的風格。教堂在『921大地震』時,主結構並未受到損毀,但外客廳、宿舍、庫房出現了龜裂或傾斜的情況,於2003年辦理整修。
↓要到教堂,得先爬這小一段石階。
↓這裡不僅教堂令人期待,石階步道上的花草樹木也很多元精采,這是一座多用途的花台。
↓走到花台上,沒想到這裡的風景更迷人,不輸國外的景點。這個花台,是給新人舉行婚禮時拍照用的聖地。
↓從各個角度看都好看,如果天氣好,加上青山綠水、白雲藍天,宛如圖畫山水。
↓到「耶穌堂」還要再爬一段石階。今(2021)年是「耶穌堂」建館50周年,是一個值得紀念的年度。從這裡,已經可以感受到教堂羅馬列柱式的建築風格。
↓爬到更高,所看到的日月潭美景,更加令人感動。
↓教堂的堂額是五十年前由先總統蔣公所親書的喔!
↓黃牆白柱的羅馬式建築,充滿了古典優雅的特色,來了這麼多次的凱文,終有機會親臨目睹這座有質感、有異國風的教堂全貌,許多人到日月潭,都錯過了這個絕對值得一遊的景點。
↓教堂右方有一處咖啡廳,我們先過去看一下。
↓咖啡廳裡的不同座位,有不同的湖景。
↓其實咖啡廳裡賣的是茶,而它是為了籌措教堂的日常支出所設,我們試喝了兩小杯,口感溫潤,便買了一包,以實際行動資助教堂及義工們。
↓餐桌上擺設典雅美觀,真想多坐一會兒。
↓咖啡廳的空間其實不是很大,座位也不多。
↓咖啡廳旁有一棵大樹,長得特別高聳而茂密,教堂就隱身在這片林木中。
↓我們要進教堂參觀了,防疫期間有一定的入館程序。
↓教堂內部與外觀一樣,雅致清幽,一進教堂就能讓人靜下心來。
↓這裡有奉獻箱,有心的朋友可以資助一下。
↓這裡有教堂及涵碧樓的相關介紹。
↓有志工免費為遊客導覽,原來教堂是在兩年前(COVID-19疫情正要開始前)開放參觀的,凱文最後一次來日月潭住一晚,就在兩年前(2019)的9月,難怪沒遇上教堂開放。
↓〔蔣公信仰的根基〕
當年先總統蔣公到蔣夫人家提親時,宋老太太說:「我的女兒一定要嫁給基督徒」。當年蔣公說,假如要做基督徒,一定要真的有信仰,他不能為了要和三小姐結婚就做基督徒,並從當天開始每天讀聖經。後來在蔣公逝世的時候找不到遺矚,最後才在《聖經》裡找到遺矚,可見他當初承諾的「從今以後一定讀聖經,到最後他都在讀聖經。」,蔣公於1929年受洗成為基督徒。
↓〔蔣公建立的三個教堂〕
《凱歌堂》
興建於1950年,紅瓦獨立建築風格,教堂有兩處,分別位於南京市及台北市,均為蔣公夫婦官邸內做禮拜的內部教堂。(※南京市的凱歌堂,興建年份應該更早)
《梨山耶穌堂》
興建於1969年,似哥德樣式教堂建築風格,位於梨山,由蔣公夫婦主導並興建。當時蔣公訪查大梨山地區建設時營建的,建築風格運用了相當多哥德樣式,故具備相當程度之文化資產價值。
《日月潭耶穌堂》
興建於1971年,羅馬式建築風格,於2019年重新開放,並恢復聚會禮拜。位於涵碧半島山腰林木之間,黃牆白柱的羅馬式建築呈現出古典優雅特色,從教堂向外望,能將日月潭優美景緻一覽無遺,是全台唯一觀光教堂。
↓〔涵碧樓與耶穌堂〕
涵碧樓由伊藤氏初建於1916年,原為伊藤氏的住宅。後來改建為達官顯要的度假場所與招待所。戰後成為蔣公行館,該處可飽覽日月潭風光,他經常邀國賓入住涵碧樓,至此形同「國家招待所」。此外,附近的耶穌堂,是身為基督徒的蔣公夫婦來此地的禮拜教堂。921地震後,涵碧樓幾乎全毀,後來改由民間企業興建頂級渡假飯店,並於飯店旁邊重建仿舊貌的「涵碧樓紀念館」。
↓〔日月潭耶穌堂〕
蔣公夫婦相守相勉,每日早晚總是一起讀經、默想,並在優美湖畔散步、為國家禱告。蔣夫人雅好藝術,她在作畫時,蔣公常旁立靜觀,心領神會,待佳作完成,並親提嘉賞,婦唱夫隨,傳為美談。日月潭景致天然,風情多變,晨曦燦爛,雲霧縈繞,靜謐湖面,迴清倒影,夫人經常在湖畔作畫,雖愛日月潭的山景水色,卻更愛上帝。蔣公鶼鰈情深,遂於日月潭湖畔為夫人與建耶穌堂。
↓〔夫妻樹的故事〕
蔣公與夫人共同種下的兩株南投國寶樹「桃實百日青」,為瀕臨絕種的稀有植物,如今更在生長過程中纏繞成一棵同心樹,象徵相愛的倆人永結同心,對美好愛情的嚮往與祝福。原來凱文剛剛在咖啡廳合照的大樹,是這兩棵夫妻樹。
↓〔幸福在這裡〕
全台唯一的觀光教堂,日月潭耶穌堂成為南投觀光新亮點,祝福來這裡的新人都可以得到滿滿的祝福,享受世紀之愛。
↓教堂內保留了當年蔣公夫婦來教堂時,所使用過的座椅。
↓還有蔣夫人使用過的風琴。
↓教堂內部的設計,像極了一幅藝術畫。
↓欣賞一下教堂的全景。
↓離開教堂,我們又回到旁邊的咖啡廳。
↓剛剛拍照的這一棵(其實是兩棵)樹,就是蔣公夫婦所種的夫妻樹。
↓從這個角度看,兩棵樹已經纏繞成一棵同心樹了。
↓回到教堂前廣場,美景依舊,期盼下次再來,老天給一個藍天白雲的天氣。
↓「日月潭耶穌堂」大概是凱文在台灣看過最迷人的一座教堂了。
↓在教堂義工朋友的協助下,凱文夫妻在教堂前留下難得的合照。
↓我們往教堂旁邊的通道走。
↓從側面看教堂,有不同的建築美。
↓繼續走,這會連到後面往涵碧樓、日月行館、教師會館的道路。
↓以前凱文來住教師會館時,就是開車走這一條路上去的。
↓沿著馬路走一小段,前方可俯視日月潭。
↓從這裡往下望,底下這座就是剛剛的教堂,左方岸邊是「水社碼頭」,同一個方向的遠方山坡上則是文武廟,我們下午會過去參觀。
↓旁邊,照片下方是剛剛的咖啡廳,對岸聚落則是「伊達邵」。
↓我們從「耶穌堂」一路走下石階,看到旁邊有好幾處「樹屋」,應該是動物友善裝置,讓鳥類或松鼠等動物可以棲息的吧?
↓離開「耶穌堂」,來到湖邊,看到這顆『日月潭』的石碑,不免想起前些年來,陸客一團一團地來到台灣,日月潭是必遊勝地,遊客在「玄光寺」為了搶拍當時唯一的一顆『日月潭』石碑,而不時發生排隊吵架事件,管理處便於日月潭各個景點大量設置類似的石碑,搶拍事件才逐漸平息。曾幾何時,日月潭早已不見大批陸客,處處可見的『日月潭』石碑,也沖淡了稀有性,一切歸於平靜,是好是壞,恐怕見仁見智。
↓前方就是「梅荷園」。
↓這一處休憩區造型特殊,既可在內休息,也可靠著小矮牆邊欣賞湖景。
↓既然名為「梅荷園」,一定有梅樹囉!
↓這一整排的梅樹,樹葉已經落光,等待12月底盛開,倒是有零星幾朵梅花搶先綻放了呢!
↓「梅荷園」位於涵碧半島,早期(1970年)為日月潭憲兵隊駐紮要地,以象徵憲兵部隊「梅、荷」的精神,因此命名為「梅荷園」。早期蔣公經常到日月潭涵碧樓渡假,「梅荷園」為當時最佳的哨處所,可至高監控來往的人車與船隻。經重新整理,遊客能在此休憩賞景,將日月潭的湖光山色盡收眼底。
↓又看到了另一顆『日月潭』石碑。
↓「梅荷園」為眺望日月潭風光及周邊山系的最佳據點,地勢上位處水社碼頭的制高點,可近觀水社碼頭、水社聚落與蜿蜒於日月潭畔的環湖步道;向東南方眺望,可見水社大山、伊達邵聚落、土亭仔、青龍山脈及慈恩塔、玄奘寺、玄光寺、拉魯島等著名景點,青山與日月潭相連,形成一幅動人美景。
↓前方是熱鬧的「水社碼頭」,來日月潭旅遊,如果要搭船,通常會從這裡出發,我們下午也會從這裡出發,不過不是搭船,而是繼續步行,經「內湖山步道」前往「文武廟」。
↓來到「梅荷園」下方的岸邊,我們早上的行程,就在這邊暫告一段落,休息片刻,再開始下午的行程。
我們今天輕鬆的「日月潭一日遊」,早上輕鬆而充實地遊了教師會館-杏壇、涵碧步道、涵碧文學步道,並體驗日月潭幸福連線之美,順遊了蔣介石碼頭、蔣公涼亭,也一探從沒去進去過的耶穌堂,最後來到梅荷園及水社碼頭。下午我們要繼續從水社碼頭出發,前往文武廟。
※※※
【日月潭國家風景區】:官網(點選連結)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 2025/04/14 埔里輕旅行>「台版青瓦台」之寶湖宮天地堂地母廟、台灣地理中心碑(台灣天文原點)埔里景觀全覽、風光秀麗的鯉魚潭
- 2025/04/02 墾丁三日遊-Day 3>恆春古城徒步旅行>東南西北四城門全覽、豎孤棚/搶孤中元節年度活動現場、海角七號遊覽車碰壁之城門、城市珊瑚礁岩驚奇猴洞山史蹟公園
- 2025/04/01 墾丁三日遊-Day 2>鵝鑾鼻公園>外型如人頭的船帆石、『臺灣八景』之一、全國獨一無二的武裝燈塔鵝鑾鼻燈塔、令人拍案叫絕的珊瑚礁石海岸地景
- 2025/03/31 墾丁三日遊-Day 1>號稱全台最大的土地公廟「車城福安宮」、與鵝鑾鼻公園成犄角之勢的貓鼻頭公園、恆春海角七號阿嘉的家
- 2025/03/24 台北市>文山區>景美仙跡岩>共有14個不同方向的登山口、搭捷運就可抵達的輕鬆步道、相傳呂洞賓留下足跡的大岩石、視野極佳大台北皆舉目可及
- 2025/03/20 基隆市>中正區>容軒步道>10分鐘即可登頂、270度觀景平台的輕鬆步道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