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2021/11/24 南投縣>日月潭一日遊(3之3)>水社碼頭、朝霧碼頭、水路兩棲加油站、內湖山步道、文武廟
2021/12/13 12:05
瀏覽2,515
迴響0
推薦3
引用0
凱文夫妻今天的「日月潭一日遊」,早上已先去過杏壇、涵碧步道/涵碧文學步道、耶穌堂及梅荷園,下午要由水社碼頭,沿著湖邊的自行車步道,轉內湖山步道,最終到文武廟。

這裡是「水社碼頭」,上頭就是繁忙的「水社商圈」,算是日月潭最早開發的商圈,也是日月潭的門戶,爬上去看一下。

樓梯上來,轉角這裡就是遊艇售票處,10~15分鐘一班船,算是相當密集的,平日人比較少,購票無虞;假日則遊客眾多,尤其遊覽車團客多,很搶手。

船票一人300元,遊艇會先經「涵碧半島」,繞過「月潭」,再回到「拉魯島」,並於旁邊的「玄光寺」停泊,讓遊客下去買知名的「阿婆茶葉蛋」,參觀完「玄光寺」後再轉往「伊達邵」,最後回航到「水社碼頭」來。

「水社碼頭」前面有一廣場,常有團體在這裡表演,是一個活動、集合的好場所,碼頭邊的船隻相當多。我們今天不搭船,也不逛「水社商圈」,直接往前走湖邊的步道。

經過一座土地公廟,過去日月潭發生過幾次意外,祈求土地公能保佑大家平安。

繼續往前走湖邊步道,左前方是自行車道,斜坡下來與人行步道合而為一。

這一段湖邊步道,其實是行人與自行車共道,大家彼此保持安全距離,併行沒有問題。

碼頭邊,看到這艘皇宮造型的遊艇,滿特別的,過去陸客團來的時候,船家特別喜歡安排他們搭這一艘。

旁邊還有一艘「總統一號」的遊艇,有古有今,尊貴各異。

湖面上的「拉魯島」,邵語稱「Lalu」,是邵族在日月潭的發祥聖地,也是最高祖靈及氏族祖靈的居處,為邵族女祭師的求巫處。早期「拉魯島」的形狀似潭中之「珠」,因介於「日潭」與「月潭」的分界點,且恰好位在「青龍山」與「崙龍山」之間,如雙龍搶珠一般,故有「珠嶼」之稱。國民政府時代,改稱「光華島」,以寓光耀中華,卻毁於921大地震,為尊重邵族文化,重建後正名邵族地名。

前方看到的是「水社大山」,海拔2059公尺高,與「鳳凰山」、「集集大山」、「安城大山」並稱為中部四大名山,是日月潭周邊最高的山頭。步道的起點位於伊達邵聚落內,全程步行時間約需7~8個小時。

沿途看到不少的咖啡樹。日月潭這附近,種了不少台灣種的咖啡,「日月潭向山遊客中心」就有販售附近生產的咖啡豆。

遠方聚落(箭頭處)是「伊達邵」。相傳邵族的祖先,在狩獵時,因追逐一隻白鹿,無意中發現日月潭這片美麗的園地,因而舉族來定居,其後子孫繁衍,建立數個聚落。《清代》由於漢人的入墾,及瘟疫的肆虐,邵族人口劇減。1934年因興建日月潭水力發電工程,邵族被迫遷移至「卜吉社」,即今之「伊達邵」。目前邵族人口約600人,居住在「伊達邵聚落」約200多人,是臺灣原住民當中最小的族群。

我們繼續往前,來到了「朝霧碼頭」

「日月潭自行車道」環潭而建,全長約29公里(非全湖),沿途湖光山色、景致宜人,被美國CNN旗下的旅遊生活網站「CNNGo」選為『全球十大最美自行車道』。我們現在走的這一段人車共道,是由水社碼頭沿著日月潭岸往北延伸至朝霧碼頭、竹石園、文武廟,全長約3.5公里,是坡度平緩的大眾路線。

從這個角度可以眺望日月潭群山,山巒層疊,一幅幅山水畫,如在眼前。

又看到了一顆『日月潭』石碑。

「朝霧碼頭」的規模比稍早經過的「水社碼頭」稍小,不過,「朝霧碼頭」有一個比較特別的用途,每一年的『泳渡日月潭』活動,就是從這裡集合、下水出發的。

我們從左下角的「水社碼頭」過來,前方會經過「朝霧橋」及加油站,接著我們要從「雲品酒店」旁邊的步道,轉入「內湖山步道」,爬到今天的健行終點站「文武廟」。

沿途不時有美麗的花朵相迎、伴遊。

天空出現藍天,這裡的潭水藍綠相間,景色動人。

「文武廟」還在前方2300公尺處。

「朝霧橋」到了。

這裡的潭水顏色呈現了令人驚奇的翡翠綠,可能是日月潭潭水最漂亮的一區了。

接近12月,日月潭的楓葉開始轉黃,相信不久之後,就會轉紅,呈現不一樣的景色。左前方是日月潭的中油加油站,凱文曾在這裡加過油,發票還中過200元小獎,因此對它印象深刻。

經過「朝霧橋」,從另一角度欣賞湖景,這裡有轉紅的楓葉,也有粉藍帶點綠的潭水,真是令人流連,可惜走到這裡的遊客並不多,實在不忍獨享好景。

日月潭是台灣最大的高山湖泊,遊客如織,遊艇航行於日月潭,台灣中油在這裡成立了全台唯一的『水路兩棲加油站』。剛剛已經看過路上的加油站,供車輛加油,接著我們來看一下設在湖畔、專供船舶使用的碼頭(水上)加油站,相當特別。

這裡有一個休息亭。

休息亭外,就可以看到船舶加油的停靠站。

這就是中油水上加油站。只不過,日月潭上的船隻已經陸續改為電動船,減少噪音及對環境的污染,這方向正確,值得鼓勵,卻也讓這個水上加油站使用率日漸降低,逐漸失去它過去的功能,哪一天所有船隻都改為電動船時,它就功成身退了。

相傳邵族於日月潭進行漁撈時,因過度捕撈而激怒潭中的長髮精怪魚姬(takrahaz、上身似人,下身如魚),雙方激戰三天三夜,最後和平收場,邵族接受魚姬的建言,為維持日月潭的豐富資源,在潭中以竹筏載土,其上種植水生植物,其下供魚蝦產卵繁殖,此即「浮嶼」的由來。現潭面可見許多種野薑花及水生植物的浮嶼,除供魚蝦繁殖外,更有淨化日月潭水質及防範水浪沖刷岸提的功用。

這一大排水上植物,就是「浮嶼」。

步道上的植物也很多元,遊客不多,飄落的花瓣,能長久維持完整的花樣,而不被踩壓。

這樣的步道,干擾不多,偶有小起伏,走起來非常舒服,景色也賞心悅目。

前方建築物就是知名的「雲品酒店」,我們待會兒會從酒店的前庭穿過。「雲品酒店」的視野雖沒有「涵碧樓」優,卻也獨處日月潭幽靜一角,見到的這一區潭水,顏色更棒。

來到一處簡單的休息站,這裡巧妙地將日與月的形象鑲進座位上。

前面就是「雲品酒店」了,飯店就在<21甲>線的馬路邊。

這是「雲品酒店」的造型廣場。

說來凱文與「雲品酒店」也頗有緣的,除了近幾年來住過幾次外,「雲品酒店」的前身是「中信大飯店」,以前兩個孩子還小時,因為公司集團優惠的關係,我們暑假常來這裡住,只是飯店因921大地震而倒榻並轉手,當初全家在偌大的泳池裡,獨享玩水的印象仍歷歷在目,泳池就在現在廣場這個位置。

我們從「雲品酒店」廣場旁的小徑穿過,順遊了酒店的花園。

前方250公尺可接往「內湖山步道」。

因為尚屬「雲品酒店」的園區,道路及草木都維護得很好。

前方岔路口就是「內湖山步道」了。「內湖山步道」的起點其實是在「竹石園」附近,我們因為住過「雲品酒店」,知道「雲品酒店」的後山會岔接到「內湖山步道」。

沿著「內湖山步道」走,860公尺可到「文武廟」。

路況還不錯。

「內湖山步道」過去是通往「文武廟」的通道,是在地居民挑運農產品的路徑,如今已整理為登山步道,全長約1.5公里。步道兩側有著成片的竹林,也是蛙類及螢火蟲良好的棲息環境,每到夏日時節,他們就成為了步道上的主角。

往前行,到「文武廟」還有680公尺。

前方遇岔路,往左是陡下的木棧道,看起來滿新的,只是路況不明且方向偏離湖面,我們就不走了,繼續取右前方的爬坡路段。

一路爬升,不過因為路況不錯,爬起來並不會太累。為了降低陡度,也增加坡道的路平面,蜿蜒曲折,穿梭樹林間,頗有詩意及趣味。

又是一大段的石階路段,還好石階面寬,還算好爬。

離「文武廟」尚餘400公尺。

「內湖山步道」的出口到了,左方有間咖啡廳,正巧碰到兩位剛離開的遊客,據說店內都是使用園區自種的咖啡豆。「文武廟」就在前方200公尺處。

轉個彎就到了「文武廟」的後山,馬上映入眼簾的,是一長排石碑及左右對稱、名為【華表】的巨大石柱(如箭頭處)。相傳【華表】為凡間向天上神佛告狀溝通之神器,是有翅膀的巨大龍柱,頂端立有神獸,越是巨大,越發迅速靈驗。古時百姓若有蒙受不平之冤,可立於華表前向天神告狀,天神查明實情後,便會幫助洗刷冤情。

這是【櫺星門】,是廟宇中軸線上的牌樓,也是天上文星《文昌帝君、魁星、先師至聖等等》下凡必經之門。古代相傳有一學子,於櫺星門前立志訂定求學目標,巧遇下凡文星,回家後積極準備應試,果然得到文星幫助,順利完成求學目標。在欣賞櫺星門時,也别忘了訂定求學目標,或許您也能夠幸運地得到神佛的護佑喔!

又看到另一顆『日月潭』石碑,記不清這是今天看到的第幾顆了。

既然是在「文武廟」,刻上「文武廟」的標記也很自然喔!

這裡是「文武廟」的後山,配合縣政府在這裡成立空氣品質淨化區,綠化做得不錯,植栽及水池都有淨化空氣品質功用。

「文武廟」的後山種了許多的櫻花樹,剛11月底,就已經迫不及待地開出粉紅色的山櫻花來了。

來到【櫺星門】的前方,整排石牌看起來非常壯觀。【櫺星門】與【華表】,都是在2014年建竣,位置座落於日月潭區北岸的最高點。【櫺星門】門柱高18公尺、面寬近百米,是全台最壯觀的原石龍蟠雕刻,非常值得來此一探。

每一塊石碑都雕刻精細,非常珍貴。

石碑雕刻精細,代表價值菲薄,廟方保留吉祥欄柱供認養、捐助,依照每一塊的造價,各需要捐助的價碼,都貼上紅紙條,一旦獲得認養、捐助,便會刻上捐助者的芳名,以表謝意及祝福。園區內還有很多紅紙條,代表著尚待許多善心信眾的認捐,照片上這一大片石碑,價值新台幣100萬元

石碑上,分別刻著不同的故事或寓意,這面是「班師回朝」。《三國演義》第一一三回:「忽使命至,詔維入朝。維不知何事,只得班師回朝。」圖案上的將軍,應該就是三國蜀漢大將-姜維。當時姜維繼承諸葛亮遺志,九伐中原,正當大軍連勝、直取洛陽時,卻因阿斗誤信讒言而詔回姜維,戰功瞬斷、良機難再。

「十二道金牌」。宋代凡赦書及軍事上最緊急的命令會用金牌,連續十二道金牌,表示命令萬分緊急和重要。岳飛是南宋時期的抗金名將,一生中曾經三次北伐,都取得了輝煌的戰績,特別是最後一次北伐,幾乎將金軍打得潰不成軍。但是,這個時候《宋高宗》卻誤信與金人勾結的秦檜的建言,下了「十二道金牌」,召回了岳飛,北伐志業功虧一簣。

「滿江紅」為岳飛所作。公元1136年(紹興六年),岳飛三十三歲時,第二次出師北伐,攻佔了伊陽、洛陽、商州和虢州,繼而圍攻陳、蔡地區。但岳飛很快發現自己是孤軍深入,既無援兵,又無糧草,不得不撤回鄂州(今武昌)。此次北伐,岳飛壯志未酬,鎮守鄂州時,寫下了這首千古絕唱的《滿江紅》-「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

這裡有座「許願池」,池裡池外的雕刻都非常精美。

「許願池」的上方,是一整排的祥龍石雕,最上方就是剛剛看到的【櫺星門】。

「九龍沐恩心願,許願心想事成」,「許願池」的上下各有九頭噴水石龍,又稱「九龍許願池」,而形成「九龍搶珠」的景象,非常壯觀。許願池中的兩座聚寶盆,據說是國際影星舒淇小姐所捐贈的喔!

「許願池」的對面,有一面寬逾10公尺的大石牆,雕工精細,令人嘆為觀止。
   圖案中間為「孔子聞韶樂」,述說春秋時期,孔子使齊,聞韶樂,古樸平和、悠揚悅耳,孔子沉浸其中,如痴如醉,三個月未品出肉味鮮美,留下「三月不知肉味」的典故。
   圖案左上角為「百家爭鳴」,【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並存,學術蓬勃發展,最終成了氣候而流傳於世的,包含:儒、道、墨、法、名、雜、農、陰陽、縱橫、小說一共十家。
   圖案左下角為「稷下學壇」,是史料記載世界上最早的官辦高等學宮,諸子百家會集於此,自由講學、著書論辯。

「許願池」的兩旁,分別有不同的圖案,右手邊為「孔子問禮」。孔子時年三十而立(34歲),意氣風發,鬥志昂揚,胸懷博大,理想崇高,自<魯>遠道而來問禮於老子,老子勉其曰:「君子得其時則駕,不得其時則蓬累而行。」知道進,還要學會退;知道勇,還要學會怯;知道直行,還要學會迂迴;知道堅定,還要學會靈活。孔子的智慧得以增長,終成『萬世師表』。這面石牆的四周,還刻有不同字體的「壽」字喔!

「許願池」的右手邊則為「杏壇講學」,孔子安坐在遍植杏樹的土臺上,對著七十二弟子的講學,後來凡是教育場所或學校便被泛稱為「杏壇」。這面石牆的四周,則刻著不同字體的「福」字。

等一等,眼尖的老婆在這一面牆上有了驚奇的發現,石牆下方,捐贈者出現了「隋棠」的名字。這讓凱文夫妻想起曾經在廣播電台的訪問中,聽過隋棠小姐提到有在這裡認養捐助,看起來是以一家人的名義烙名,真是有心人,值得鼓勵。

我們繼續往下走,這是「藥師延壽殿」,顧名思義,裡面安奉的是【藥師琉璃佛】,是浙江碧岩禪寺所贈。聖像為琉璃所製,製工極為困難,是目前台灣最大的藥師琉璃佛

「藥師延壽殿」門口有一座石龜,這是長壽神龜,可與「延壽殿」相呼應。

「藥師延壽殿」的正對面,是「月老寒拾殿」

「月老寒拾殿」中,除了【月下老人】外,還安奉了【和合二仙】及【少司令】。【月下老人】掌管世間男女的姻緣,撮合男女成為情侶或夫妻。【和合二仙】為《拾得》與《寒山》兩位名僧之合稱,「拾得」為【普賢菩薩】的化身,「寒山」則是【文殊菩薩】的化身,為掌管和平與喜樂的神仙,因情感融洽,故能保佑世間朋友友誼長存,情侶情意綿長。【少司令】則於《春秋戰國》時代執掌人間子嗣及兒童命運的女神,即為現今的【註生娘娘】。

【月下老人】是2017年從杭州「老玉皇宮」迎回奉祀的,來「月老寒拾殿」參拜時,有一定的程序喔!

既然是月老廟,廟方很應景地,準備了時下年輕人祭拜後喜歡拍照用的道具,祝福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眷屬終是有情人。

這裡有個觀景台,上去看看。

觀景台上視野不錯,可以慢慢地欣賞湖景,只是可惜今天天氣有些灰矇矇的。前方靠近潭邊白黃相間的建築、最近重新整修並開幕的「承億文旅」飯店,是以前文武廟的香客大樓。

從觀景台上回望【櫺星門】,更能感受它的壯觀。除了先前講的,信眾可以認養、捐助特定神佛石堵或石雕物件,將姓名永遠鐫刻於該碑上,同享日月福地、祈求神佛眷顧保佑外,廟方也接受小額捐獻,只要添油香2000元以上,即可在箭頭處這一排【功德碑】上刻名。

離開觀景台,來到了「大成殿」。「文武廟」很特別地同時供奉了孔子與關公,一文一武,因此名為「文武廟」。這裡的「大成殿」便是供奉孔子,號稱是全台唯一開大門的孔廟,也是全台唯一以青銅雕鑄的孔子神像。

「大成殿」下的階梯,有青龍石像盤據,與青銅孔子神像相呼應。

「大成殿」建築壯觀宏偉,象徵『文聖』孔子地位崇隆。

下到一樓,這裡有藝品展示館。

一樓主要奉祀的,就是『武聖』關公的「武聖殿」

「武聖殿」前的廣場,有一把《山西省˙關帝祖廟》致贈的一把半月形的「青龍偃月刀」。關公手持這把「青龍偃月刀」,歷經數百陣仗。

古時刀可分六等,依序為:鐵刀、鋼刀、純鋼刀、柔鋼刀、青鋼刀、寶刀六等。所謂「鐵久煉成鋼、剛久煉純柔、再煉成青、更煉成寶」,等級越高,打造的難度越高。相傳「青龍偃月刀」是刀匠煉壞了2851把大刀之後,才出爐的一把青鋼刀,而後爐中进出一道雪亮的毫光,射向天際,剛好斬斷天上的一條青龍,才粹煉成青龍刀,從此跟著關雲長展開了它傳奇華麗的一生。

殿前廣場的圍牆上,掛滿了遊客的祈福金鈴,幸福滿滿。

這裡記載了一則「中華衛星一號」與「關聖帝君」的神奇軼事。國科會於民國87年計劃發展的「中華衛星一號」,當時尚未升空成功,國科會同仁於一次員工旅遊時,來到「文武廟」,某一專案成員,向「關聖帝君」請卜,詢問衛星發射是否能順利成功?當時連擲了15次陰筊,都無法獲得答案,於是該員工不信邪,改一個方式請示,竟連獲3次聖筊,讓其他旁觀遊客及同行員工嘖嘖稱奇,這機率實在太低太低了。民國88年1月,「中華衛星一號」終於順利發射成功,當年的擲筊事蹟,至今仍讓人覺得神奇。

來到「文武廟」的廣場,這個牌樓當初在921大地震時被震垮,經整修後,如今又恢復昔日的容貌。

「文武廟」本身建築形制完整,壯觀宏偉。

廣場上,有關公的石像,旁邊為關公牽赤兔馬的將軍,應該就是周倉。

廣場兩旁,還有一對石獅子。凱文國小畢業旅行來此一遊,也曾與牠合照過呢!可見牠守護於此已歷時久遠了。

越過馬路,來到潭邊,又看到了一顆『日月潭』石碑,不過這次還有加上「文武廟」。

回頭朝望完整的「文武廟」外觀,這是當初陸客團來日月潭時必遊的景點。

湖邊風景如畫,晨昏各有風華。

潭邊小廣場上,地板刻印著「文武廟年梯」的字樣。

不過目前有工程進行中,無法從這裡下到著名又有趣的「文武廟年梯」去,下面的步道,是日月潭自行車步道的終點。依照施工牌告,施工期間應該在今(2021)年11/16結束的呀!現在到處缺工,年輕人多不願投入勞力的工作,而老師傅卻日漸凋零,公共工程無法如期完工的問題,恐怕只會日益嚴重。

「年梯」共有366階的步道,顧名「年梯」,每一階梯代表一年的每一天,而且都有標明當天出生的名人,有機會來爬的朋友,記得找找看自己生日在哪一階,又有哪些名人與您同一天生日。步道的旁邊,掛滿了祈福金鈴。

我們在「文武廟」待到約下午4:30,便轉搭「日月潭環湖客運」,回到「水社商圈」,隨後提早在「水社商圈」吃晚餐,準備回程了。

我們今天的「日月潭一日遊」,早上先後走訪了教師會館-杏壇、涵碧步道、涵碧文學步道、蔣介石碼頭、蔣公涼亭、耶穌堂及梅荷園;下午從水社碼頭出發,沿著日月潭自行車步道,走訪朝霧碼頭、內湖山步道,最後抵達文武廟。今天的行程幾乎走遍了半個日月潭,雖然緊湊,卻是充實又美好的一天。

※※※

相關連結:2021/11/24 日月潭一日遊(3之1) (點選連結)
相關連結:2021/11/24 日月潭一日遊(3之2) (點選連結)

【日月潭國家風景區】:官網(點選連結)


【文武廟】:官網(點選連結)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休閒生活 旅人手札
自訂分類:國內旅遊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