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24 日月潭一日遊(3之1)>教師會館-杏壇、涵碧步道/涵碧文學步道、日月潭幸福連線、蔣介石碼頭
2021/12/08 07:08
瀏覽4,050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疫情改變了世人的許多生活作息及活動,凱文與老婆過去很喜歡到日月潭玩,因為疫情的關係,已經兩年多沒到日月潭了,今天決定到日月潭走走。比較特別的是我們決定要嘗試新的玩法,來個「日月潭一日遊」。
↓我們早上六點半從桃園出發,路上沒怎麼塞車,含買早餐吃及休息,約9點半抵達日月潭水社停車場,平日按次停車50元,還算便宜。
↓水社停車場旁邊,就是被CNN評比為『世界十大最美自行車道』之一的「日月潭環湖自行車道」,尤其是騎向「向山遊客中心」這一段,景色最美。我們今天不騎自行車,而是要步行,腳踏實地、慢慢地體會日月潭之美。
↓日月潭其實是「日潭」與「月潭」的結合,地圖右邊狀似太陽,是為「日潭」;地圖左邊狀似弦月,是為「月潭」。
↓我們今天早上的主要行程,就是走地圖上這一塊突出於湖面的「涵碧半島」上的「涵碧步道」。我們將從停車場旁邊的「涵碧步道西側入口」進入,經過「杏壇」後,沿著湖邊紅色點點的「涵碧步道」走,經過地圖最下方的涼亭「育樂亭」,以及「蔣公碼頭」、「蔣公涼亭」、「耶穌堂」、「梅荷園」等,最後到達「水社碼頭」。
↓停好車,先走一小段上坡石階,前方有一免費的停車場,不過大概只有10來個停車位,平日可以沿著馬路開上來碰碰運氣。
↓這裡是「老人文康中心(會館)」,停車場就在會館的廣場上。
↓「老人文康中心(會館)」旁邊,就是「涵碧步道」的西側入口。
↓這裡有公廁,記得要在這裡先上廁所後再上路。
↓先是一小段的林蔭步道。
↓往前到「梅荷園」還要1公里。
↓前面就是「日月潭教師會館」的「杏壇」了。
↓杏壇芬芳,千古流傳。相傳孔子聚徒授業講學處,遍植杏樹,謂之「杏壇」。又謂孔子坐在杏壇之上,弟子讀書,孔子弦歌、鼓琴奏曲,後遂以「杏壇」泛指授徒講學的地方。附近的「日月潭教師會館」設立之初,仿杏壇「甃(磚砌之意)石為壇,環植以杏」,建立此園區,做為授徒講學和音樂演奏的場所。
↓中間是講台/舞台,前方有寬廣的座位區。
↓講台內的天花板造型,頗有藝術感。
↓講台內的水泥柱上,刻著「日月潭教師會館碑」及「總統訓詞」。因為是配合「日月潭教師會館」而建的「杏壇」,刻上「日月潭教師會館碑」,自然沒什麼問題。然而,刻上總統訓詞,如果是放在現代,可能還會有人問是哪一任的總統。然而,民國五零年代的政治氛圍,講到「總統」,誰會不知道是哪個人嗎?宛如總統永遠都是同一個人呢!
↓離開「杏壇」,往前是一段沿著湖邊而行的木棧道。
↓對岸一排已經開始轉紅的落羽松,湖光倒影甚是迷人,可惜今天天氣有點陰,沒有藍天白雲,美中不足。左前方岸邊建築物,是日月潭著名的「龍鳳宮」。
↓「龍鳳宮」是當地居民的信仰中心,廟中奉祀玄天上帝、天上聖母及慚愧祖師。廟中最特別的是門板沒有與其他廟宇一樣的彩繪門神,而採用龍鳳造型的立體浮雕。此外,原設於「拉魯島」上的「月下老人」,因『921大地震』後受損,於2000年移置「龍鳳宮」供人膜拜。
↓今天天氣溫和,水面平靜無波,大地一片詳和。
↓左邊有一條從「日月潭教師會館」下來的石階步道。凱文的老婆是國中老師的關係,我們過去來日月潭玩時,經常住宿在「日月潭教師會館」,最喜歡一大早從這裡下來「涵碧步道」走走。其實這附近也還有不少石階步道相互連通,不趕時間的話,可以順便來趟森林浴。
↓我們沿路而行,這個區域是日月潭的「日潭」,對岸有一個著名的溢水口。
↓日月潭水壩並沒有一般水庫的水閘門,因此才有此溢水口的設計,溢水口當地人又稱天井,其功能是為了水庫在水量接近滿水位時將水排出,不過後來因為水位調控功能轉移,溢水口就很少再使用了。
↓「涵碧步道」比日月潭其他步道更吸引人的,是沿途生態豐富,花卉也長得艷麗,花姿招展,讓人不自覺地停下腳步來欣賞一番。
↓「涵碧步道」旁,常可見到夜鷺及小白鷺等水鳥,不知今天是否可以看到?
↓連山鳥也不少,有:五色鳥、灰喉山椒鳥、紅嘴黑鵯、小卷尾、樹鵲等。
↓繼續往前,是一條水泥步道,林木蒼蒼,樹蔭濃密,步道上卻無太多的落葉,像是早上有人來清掃過似的。
↓又有一條從「日月潭教師會館」下來的石階步道,到「耶穌堂」還要580公尺。
↓前方看到的紅色涼亭是「育樂亭」。
↓「育樂亭」建於1961年,是一座中國式六角形涼亭,亭內掛有先總統蔣介石先生「育樂篇」的語錄,揭「仁者樂山、智者樂水」格言,提示國人親近山水的可貴。亭前廣場視野極佳,可以眺望對岸的青龍山脈與拉魯島、玄光寺、玄奘寺、慈恩塔連成的一直線,而這條線恰好是「日潭」與「月潭」的分界線。
↓這就是亭內掛著的『總統語錄』。
↓在涼亭旁邊看到有一石碑,上面刻著作家李瑞騰的文學作品《潑墨山水》,「水沙連天,我們並肩走過愛的步道,在荒涼的渡口,等待聆聽前世的呢喃,波平如鏡,映照烽火中的容顏,更遠處,頭社最高峯上,雲啊霞啊翻騰一生,如墨潑出一紙清清白白」,好美的詩句,意境深遠,也將日月潭及周邊美景都寫進詩中,令人讚嘆。
↓另一塊石碑,上面刻著另一位作家鄧相揚的作品《愛在日月潭 情定蜜月湖》。原來這裡是南投縣政府於今(2021)年4月,才剛邀請12位文學家,以愛情為主題創作詩文,並且分別鏤刻於鋼板或石材上,而成為一條國內獨有的「涵碧文學步道」,讓日月潭的湖光山色更增添人文氣息。
↓這是另一位作家岩上所寫的《日月心鎖》,文章刻在石書上,頗有創意。
↓「育樂亭」外觀富麗亮眼,是走「涵碧步道」很好的休憩點。
↓從「育樂亭」往前望,就是青龍山脈與拉魯島、玄光寺、玄奘寺及慈恩塔所連成的一直線。
↓這裡看到作家陳義芝所作的《水岸》,就寫在大角羊的身上。
↓大角羊的背面,則是羅智成的《日月潭》。
↓在這渾然天成的美景下,忍不住要趕快來張照片,留下倩影。
↓涵碧半島上的育樂亭、日月潭中央的拉魯島,以及對岸青龍山脈上的玄光寺、玄奘寺和慈恩塔所連成的軸線,就是所謂的「青龍直線」。相傳遊客在涵碧步道的育樂亭前,對準這條軸線,面對著湖面的拉魯島與青龍山方向許願,願望實現的機會都相當高,結伴許願的情侶,也都能有美滿的姻緣,因此也被稱為「幸福連線」呢!
↓潭邊石書上,有廖嘉展所作《日月交心》。
↓今天是平日,又因疫情影響,湖面上難得可見到遊船經過,比起以前湖面上滿是船隻來回穿梭,又是麥克風介紹,加上燃油波波聲,少了許多噪音,日月潭顯得更清靜了,這才是日月潭原本該有的風貌吧。
↓這裡還有個小廣場,印著『日月潭』,是很好的活動場所。
↓另一頭的天空,終於出現藍天,遙望遠方對岸,是騎乘自行車一定會經過的「水社壩」。
↓「水社壩」全長363公尺,用以提升日月潭的水位,並保住日月潭的湖盆地形,近年來已成為騎乘自行車必遊的聖地,也是拍婚紗照的熱門景點。
↓「育樂亭」這裡還看到了陳憲仁的作品《在這裡》。
↓還有林廣的《水色》。邊欣賞山光水色,邊欣賞《水色》詩句,怎不快活?
↓我們在「育樂亭」慢遊了約20分鐘,準備離開了,前方是環繞著涵碧半島的兩間知名旅館,靠近湖邊、咖啡色建築的是「涵碧樓」;後面地勢較高、帆船外觀白色建築的是「日月行館」。
↓往「耶穌堂」及「梅荷園」前進,路上有不少的聖誕紅,12月到了,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聖誕紅盛開。
↓往前來到了燈籠高高掛的碼頭。
↓這是過去被視為禁地的「蔣介石碼頭」,目前還是禁止進入,凱文來過許多次日月潭,走過很多次涵碧步道,都不曾看過這個碼頭有開放過。
↓碼頭後面,高高的建築物,就是涵碧樓。涵碧樓過去是蔣公行館,凱文只在涵碧樓的餐廳用過餐,沒在裡面住宿過,依照地理位置判斷,高牆上應該就是涵碧樓著名的『無邊際游泳池』。
↓「蔣介石碼頭」的位置適中,視野寬闊,可以環視180度的湖面,涵碧樓也得天獨厚,是日月潭觀湖視角最棒的飯店。
↓碼頭旁還保留著過去留下來的崗哨亭。
↓每當先總統蔣介石先生來涵碧樓行館時,常利用一旁之專用碼頭乘船遊湖,駐蹕期間,整個涵碧半島警戒森嚴,重要據點皆由憲兵站崗守衛,此警衛亭即當時負責戍守專用碼頭之憲兵警衛崗哨。
↓連當初遊湖的手划木船,都還保留下來(應該是復刻版的吧?)。
↓西元1949年國民政府遷台後,先總總蔣介石先生即常駐蹕涵碧樓行館,思考國家重大政經政策。駐蹕期間,每天清晨破曉前或黃昏時刻,在夫人宋美齡女士陪同下,喜歡乘此手划木船遊湖或繞行拉魯島(光華島)一周,或至對岸玄光寺碼頭靠岸散步,或航至潭中靜候日出、日落,觀賞美景。
↓手划木船的對面,是涵碧樓的後門,一道道高築的水泥牆,是高貴與尊榮的象徵。
↓「住客區域,謝絕參觀」,凱文曾經有一次因好其心驅使略為靠近,馬上就有守衛人員鑽出來制止,果然高房價有其相對性價值。
↓涵碧樓號稱每一間房間都能擁覽日月潭全景風光,有朝一日必要住上一晚。
↓天空微亮,有一些陽光透射出來,風光旖旎,群山綠水美景就在眼前。涵碧步道全長僅約1.5公里,平緩蜿蜒,就環繞著涵碧半島湖畔,穿梭於林蔭花木之中,是一條老少咸宜的健行路線。
↓繼續往前,「梅荷園」及「耶穌堂」就在前方200公尺處。
↓從不同的角度欣賞日月潭美景,各有千秋。
↓遠方有幾座小山丘,前方的「伊達邵聚落」、「慈恩塔」、「玄奘寺」、「玄光寺」、「拉魯島」、「向山」等,都是旅遊日月潭的熱門景點。
↓來到了「蔣公涼亭」,與剛剛經過的「育樂亭」一樣,都是造形優美、大紅色外觀的涼亭。
↓「蔣公涼亭」視野遼闊,可眺望日月潭全景,景致宜人,為先總統蔣介石先生來日月潭時最愛駐足的地方,故建亭於此並命名為「蔣公涼亭」,涼亭下方還保留著過去的衛兵崗哨亭。
↓這裡又有石書上的新詩,是林黛嫚的《情之卷帙》。
↓涼亭下方的水岸,有座船隻停泊的碼頭,不過,這可不是剛剛經過的「蔣介石碼頭」,而是前方「水社碼頭」的延伸停靠站。
↓往「耶穌堂」前進,步道牆壁上有嚴忠政所作的《你是我的半島》。
↓還有向陽的《行旅》。
↓來到這裡,往右下木棧道,可直接到湖邊步道及「水社碼頭」,我們不往下走而取直行,「耶穌堂」及「梅荷園」就在前方。
↓我們走走停停,邊欣賞風景邊拍照,大約花了一小時,走完涵碧半島,來到「耶穌堂」下方。
↓這是「涵碧步道」的西側入口。日月潭原本即有『蜜月潭』之喻,因為有著12位作家的文學詩句碑牌點妝,這一段步道,又稱為「涵碧文學步道」。
我們今天輕鬆的「日月潭一日遊」,早上從教師會館-杏壇進入涵碧步道,沿著湖邊欣賞美景,並沉浸於12位文學作家所奉獻的12則新詩,伴遊涵碧文學步道,體驗日月潭幸福連線之美,順遊蔣介石碼頭、蔣公涼亭。接著,我們要轉往耶穌堂。
※※※
【日月潭國家風景區】:官網(點選連結)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