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2021/09/14 苗栗縣>竹南鎮>崎頂子母隧道/崎頂火車站>神隱少女場景、海天一色觀景台、幽靜單純的火車站
2021/09/28 17:09
瀏覽2,804
迴響0
推薦4
引用0
凱文今天的『火車鐵道懷舊』之旅,要走訪兩個臺鐵舊隧道,已先造訪了位於<苗栗縣・苗栗市>的「功維敘隧道」,接著要再到位於<苗栗縣・竹南鎮>的「崎頂子母隧道」


「崎頂子母隧道」位於<苗栗縣・竹南鎮>,我們開車從【國3】下【竹南交流道】,走一小段【61西濱快速道路】後,轉【苗1】縣道,小心地穿越狹窄的鐵道涵洞。從下交流道,約10分鐘就到了「崎頂隧道文化公園」。

這裡的停車場,約可停靠20餘部汽車,若停滿,則需轉停至【苗1】縣道旁再走路進來,或停到【崎頂火車站】附近。

停車場就在臺鐵的鐵道旁。我們從右邊的【苗1】縣道進來,今天要走訪「崎頂子母隧道」「觀景台」【崎頂火車站】

停車場旁,有一解說牌,介紹了「崎頂子母隧道」周邊的景點。

周邊景點,主要包含比較有名的:「龍鳳漁港」、「竹南啤酒廠」、「崎頂海濱園區」等。

往「崎頂子母隧道」前進。這是一段過去臺鐵舊鐵道遺留下來所整建的步道,可以走中間的碎石子路,也可以走旁邊的水泥磚塊路。

因當初配合【鐵路電氣化】工程,而改建新的軌道,舊軌道便從此停駛並經改建。新舊軌道就相倚平行而走。舊軌道步道的設施完善,這裡有一座涼亭,前方還有一間公廁。

約走了500公尺,前方就是「崎頂子母隧道」了。

這裡又有一座涼亭,而且背山而設,非常涼爽。 

進到第一座隧道-「母隧道」,隧道內的上半部,採用圓拱紅磚襯砌,下半部的側壁,則延續運用水泥磚襯砌,隧道內的牆壁,依稀可見煤油灰的痕跡。懷舊的紅磚圓拱隧道,宛如『神隱少女』場景,走在隧道內,講話都還有回音,帶有些許神秘感。

因為是雙軌的隧道,空間非常寬廣,隧道內非常地陰涼,炎炎夏日來走一回,非常舒服,慢慢走,約5~6分鐘可以走完。

隧道口採用洋灰磚(水泥磚)砌成的洞門設計,造型很有藝術感,宛如一座城堡,又有復古風。

「崎頂子母隧道」於西元1928年(民國17年)建造,母(一號)隧道長130.78公尺,子(二號)隧道長67.48公尺,兩座隧道是<苗栗縣>內唯一的兩座相連雙軌鐵路隧道。依據臺鐵官網(點選連結),臺鐵西部幹線電氣化工程<基隆>至<竹南>段,於1978年(民國67年)通車後,隧道便封閉廢棄。

「一號隧道(母隧道)」南口牆面上,散佈著許多不平整的小坑洞,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盟軍飛機追擊火車時,機關槍掃射所遺留下來的彈孔痕跡,是最佳的歷史見證。

這張照片,就是模擬當時飛機追擊火車時的掃射情景,讓人如身歷其境。

一號隧道的旁邊,有一座木棧階梯,可以登高,上面有一座觀景台,上去看看。

階梯並不是太長,其實就是跨到隧道上頭。

爬約100階,就來到上面的觀景平台。

觀景平台上,視野不錯,可以看到旁邊的【61西濱快速道路】,也可以看到「台灣海峽」,海上有一排的巨大風車。最遠處的突出海岸,依照距離及地理位置判斷,可能是新竹的「南寮漁港」。

從觀景平台下來,回頭望剛剛的「一號隧道(母隧道)」,隧道造型優美。

我們繼續往「二號隧道(子隧道)」走,這是一段綠色隧道。

「二號隧道(子隧道)」到了,相較於一號隧道,二號隧道比較短,從隧道頭就可以望穿到隧道尾的亮光。

約2分鐘即可走完二號隧道。

走完兩座隧道,我們的行程還沒結束,要繼續前往前方的「觀景台」「崎頂火車站」。這一段路,我們與新鐵道相傍而行。

這一段路,令人驚豔的是,這一大片的木板隔離,以及透過陽光所映照出來的光影,宛如一幅大藝術照。

旁邊就是鐵軌,可以期待火車從身旁呼嘯而過。

火車來了。相較於「功維敘隧道」是『山線』路線,「崎頂子母隧道」這裡已經是臺鐵<竹南>站以北的山海合線,因此,火車經過的頻率相對更高。

來到舊軌道改建而成的步道終點,轉而爬行而上,要先往「觀景台」前進。

走一小段階梯後,又是一段平坦路段。

這裡屬於<苗栗縣・竹南鎮>(不是新竹縣喔),鎮公所順勢介紹鎮內重要的景點。

景點包含部分剛剛已經有提到過的「龍鳳漁港」、「竹南啤酒廠」、「崎頂海濱園區」,還有「竹南蛇窯」、「老衢觀海」、「假日之森/長青之森」,…等。

這個圖點出了這幾個景點的相對地理位置。

要爬上「觀景台」了。

「觀景台」到了。

原來剛剛在介紹圖上看到的「老衢觀海」,就是指這個觀景台。「衢」音「ㄑㄩˊ」,是「四通八達的路」的意思,可見這裡的地理位置,應該位於交通要塞。

無敵的海景來了。從觀景台上,可以看到夕陽餘暉照映在海面上的美景,還有一整排直插在海中的大風車。

從觀景台上,也可以看到火車的軌道。

「歡迎體驗魅力無限-崎頂」,這裡的確是個好地方,有多元的悠閒景觀。

夕陽慢慢地落下,有時間的朋友,可以來與夕陽共同倒數,陪著夕陽、看著它慢慢入海。

左下方就是「崎頂火車站」,又有火車來了。

由於「崎頂火車站」是個小小站,只有通勤列車(電聯車)會停靠,因此,大部分經過的火車,都是呼嘯而過的。

觀景台這裡,也配合火車映像,在地板上畫了火車圖案。

很快地,又有火車來了。

爬上觀景台後方,我們要往旁邊的「崎頂火車站」前進。

這裡是「崎頂北戶社區」,是一個純樸安詳的社區。原來這裡的觀景台不時會有【幻象2000】的軍機掠過雲層,海面上可以看到郵輪、漁船緩緩前行,前方可以看到【西濱快速道路】熙來攘往的車輛,下面則可以俯視疾駛而過的火車,是個難得一見的陸、海、空數種交通工具可以一次看齊的觀景台。

「北戶風情,水碧山青」,是社區的映像與期許。

經過一戶有特色的紅磚屋,從裡(房屋)到外(圍牆)都漂亮的住家。

夕陽更斜了,遠處漁船點點。

「崎頂火車站」到了,我們由觀景台過來,一路都在高處,車站這裡地勢較低,要走下這斜坡階梯。

這是一個沒有站體、沒有出入口的火車站,只有一位管理員(或者說是志工),協助不會使用支付工具的民眾。

我們走進月台,這是一個幽靜單純的火車站,南下及北上各有一個月台,月台上只有兩位閒聊等車的旅客,是個蝴蝶、蜜蜂比旅客多的車站,北上往【香山站】,南下往【竹南站】。

凱文喜歡在月台上觀看火車駛來的速度感、距離變化感。

月台上看到有一台驗票機。

原來這裡是採取信任制,由旅客自行刷卡進出車站。凱文借用『童叟無欺』這句成語,不過卻是童叟不欺臺鐵-臺鐵信任旅客、給旅客方便,期盼旅客也都能秉持彼此尊重的精神,確實刷卡進出站。

這裡竟然還看到A4紙張的火車時刻表,「崎頂火車站」本是小小站,小本經營,沒有大螢幕顯示,而以A4紙張印出火車時刻表,聊表臺鐵誠意,也不失為權宜之下的好辦法。

《自強號》火車來了,又是匆匆而過的火車,這是小站的無奈,目送火車奔馳而過已是日常。

在車站連同上廁所,停留約10分鐘,我們要往回走了。

回到制高點,夕陽又更西沉了。白天來可以看到碧藍海天一色,黃昏來則可以看到金黃燦爛海天,美景各有千秋。

走回「子母隧道」還要500公尺。

回程下坡路段,看到這棵像極了長頸鹿的樹幹。

經過木板隔離景觀,又遇到火車,這次是電聯車,應該會停靠「崎頂火車站」。

我們沿著原路走,返回停車場,在整個「崎頂隧道文化公園」總共停留了約1.5小時,欣賞了如神隱少女隧道的「崎頂子母隧道」,如身歷其境的二戰盟軍飛機追擊火車遺跡,走訪幽靜單純的「崎頂火車站」,在觀景台上欣賞了金黃海天一色。今天我們先走訪「功維敘隧道」,再踏尋「崎頂子母隧道」,好一個充實的『火車鐵道懷舊』之旅。

《相關連結》:「功維敘隧道之旅」(點選連結網頁)



【崎頂子母隧道】:

《園區開放時間》:全程為開放空間,無特別時間限制,惟隧道內夜間無燈光照明,不建議行走。

《門票》:無門票,汽車停車免費。

《交通》:

一. 自行開車:建議導航/Google Maps〔崎頂隧道文化公園〕,於【苗1線】須穿越狹窄的鐵道涵洞至停車場,會車時須小心駕駛。

二. 大眾運輸:搭乘臺鐵,於【崎頂站】下車,僅《電聯車》停靠。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休閒生活 旅人手札
自訂分類:國內旅遊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