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步履與片段中書寫人生(文訊第479期)
2025/09/22 00:30
瀏覽1,620
迴響0
推薦92
引用0

韓秀曾在《尋回失落的美感》書中談到,有年輕朋友熱愛寫作,請教她寫作的訣竅,她淡淡地說:「只要你坐得住。」這話我記了下來,想了很多年。對我而言,「坐得住」的確是條件之一,但遠遠不夠。有時候,靈感恰恰是在走路的瞬間冒出來的。
走路與寫作,聽起來彷彿是兩個極端,一動一靜,一外出一內觀,但它們其實如呼吸一樣,一吸一吐交互作用。當思緒凝結時,我選擇站起來走走;當腦中翻湧靈感時,我卻未必坐下寫作。
我也常想,或許真正的寫作是「走」出來的。
尼采說,散步讓思緒奔放,甚至連腳趾頭都在傾聽土壤的呼吸。康德則以每日一樣的路徑行走多年,彷彿身體行走的軌跡能引領心智走向哲理。
多年來,我有日行一萬步習慣,不僅是為了健康,是醫囑,也變成了一種生活儀式。走路的時候,我經常一邊胡思亂想,腦中浮出許多片段,小時候的記憶、昨天的對話、文章裡未竟的句子。走一圈回來,有時滿身大汗,卻已經在腦中寫了幾百字,如果不記下來,很快就流失了。
2002年,美國科技業從達康泡沫中復甦,我回到甲骨文工作,這次的職務是資深首席顧問。工作最常見的畫面是在機場或客戶辦公室裡,打開手提電腦,確認電子郵件和訊息,或連線回甲骨文資料庫,尋找解決方案,或晚上在旅館上網看新聞。
2009年初拿到第一支iPhone,手機取代了手提電腦,可以放在口袋裡,且能隨時上網。2011年出現的第二代iPhone4S,可以使用語音輸入,我的國語發音算還算標準,正確辨識率很高,我漸漸習慣語音輸入,手寫反而慢了。
那年,我離開甲骨文,兩年後開始寫部落格,再轉成寫作投稿。語音輸入變成了我最得力的助手,真正感覺科技改變了我的寫作方式。
很多年,每天照三餐遛狗是我的例行公事。我們家那隻漂亮的喜樂蒂牧羊犬「弟弟」,是我每日的散步夥伴。每當夜晚出門時,星光灑在美如公園般的社區每個角落,我每每停在路燈下,對著手機低聲說出剛剛冒出的靈感,像對自己念咒般,把那稍縱即逝的句子收進記事本裡。弟弟不在後,我仍然保持每天走一萬步的習慣。
喜樂蒂牧羊犬「弟弟」
起初,我只是偶爾對手機說幾句,記下一個段子或一個畫面。後來發現一篇小文幾乎可以完全用語音輸入。帶狗散步回來,站在廚房喝水,一邊就把故事講完了。偶有錯字,就立刻更正,速度之快,有時讓我懷疑,是不是靈感本就存在那裡,只等我走動,把它們喚出來。
多年下來,手機的記事本裡累積了上千篇不同類別和主題的筆記,有些只有幾句,有些已經完成百分之七八十。有關童年的,有關新聞的,有些是對話,有些只是比喻,更多是旅遊路上看到的風景,這些片段像漂流瓶一樣,散落在數位的藍海上。
2005年在佛羅里達州的Key West島,參觀大作家海明威的老家紀念館,看到書房內的桌上、地上和椅子上一些散落的文稿,因為他有個著名的習慣,他從不強迫自己完成整篇文章,而是刻意「留一點沒寫完」,好讓隔天能從熟悉的段落自然接續。他的手上也經常有好幾篇文章同時進行,每一篇的進度不同,這種方式不僅避免了面對空白頁的焦慮,也讓他同時並行構思小說、報導與書信,不會被單一主題困住。
我也有類似的習慣,卻是當文字停在一個「不知道怎麼繼續」的點上,就起身去遛狗,去吃點東西,去大門口的信箱取信。當身體動起來了,腦中的思緒像潺潺水流,慢慢就清了。走回電腦前,思緒已經鋪好了路。
由於電腦的銀幕大,方便綜觀全文。每隔一段時間,我會坐下來,將一篇看似完成百分之七八十卻仍很零亂的筆記,及另外十幾條與主題相關的筆記,一起傳進電腦的文字檔,開始如排列組合般地重整文章骨架,重寫及美化文句外,加強首段和結尾間的起承轉合,也同時剪裁多餘的文字,常常「忍痛割愛」,將幾句自認寫得不錯但偏離主題的句子刪除,精簡到報紙副刊比較能容忍的兩千字左右。
這樣的創作過程,既即興卻又漫長。從手機到電腦,從語音到文字,從片段到文章,但每一步都像散步一樣,既放鬆又目的明確。
華府僑教中心的圖書館有不少中文書籍,三年前,借到一本隱地的《隱地看小說》散文集。書中提到資深作家季季的早期的作品《假日與蘋果》,她說:「我必須到處走,才能寫出東西來。」這句話讓我深有共鳴。
幾年前,也因寫作而認識季季,她描述早年的創作方式,總帶著塞滿筆記的手提包,在公園、餐廳、花店之間遊走。她寫作的靈感,幾乎都是「走」來的。那是一種生活的蒐集,也是一種觀察的訓練。
我想,無論是季季、海明威,還是或坐或走的我,寫作從來不是單一動作,而是一種流動的累積。需要靜心,也需要步履,需要技巧,也需要留白。
韓秀說:「只要你坐得住」,但我想補上一句:「也要走得動。」坐,是為了靜心;走,是為了喚醒。這些年來,我在散步中拾得片段,在片段中尋得節奏,然後坐下來,寫成一篇篇文章。
如果說寫作是一條漫長的路,那麼我,是一步一字地走出來的。
本文刊登在文訊雜誌2025年9月號第479期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