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印象
2016/12/24 11:27
瀏覽2,443
迴響1
推薦26
引用0
越南印象
用「越南印象」做為這篇心情日記的標題,是有點誇大了,因為我們其實只到了越南的南方,胡志明市和湄公河三角地區的兩大城市龍川市(Long Xuyen)與 芹苴市(Can Tho) 以及週邊的鄉鎮而已,不能說是對整個越南的印象。
從台灣飛到越南,只需三個多鐘頭的時間,這對於時常從美國飛台灣,包括轉機,需要耗時二十幾個小時的人而言,可說是小菜一碟。飛行在六個小時以內的行程,都是稀鬆平常事。
抵達胡志明機場,第一個讓我感到驚訝的是,它不像是抵達桃園國際機場時,經過移民官和海關後,入境室前是個有空調的大廳,讓接機的人可以坐在舒適的軟椅上等待,而是行李一推出海關的關卡,迎面的就是室外的熱浪,和擁擠混亂的車陣、人潮與市聲,讓我突然聯想到前兩年,我搭高鐵到高雄,剛走出車站的景象。
抵達胡志明機場。
胡志明市給我的印象是,機車充塞在街道和馬路上,包圍、交織在汽車四週,洶湧澎湃,令人心怯,不知要如何過馬路。不過,若留心觀察,機車騎士間以及與汽車駕駛員間,似乎頗有默契,左轉、右彎或是直行,都執行無礙,亂中有序。
胡志明市的街道與建築,給我一種陳舊和狹窄的印象,路上可以看到不少垃圾和林立的小攤販,市容不是那麼整潔,沿途不易看到宏偉巨大的新盈建築。
晚上,阿環和阿紅帶我們出去走走,才看到了人潮聚集,充斥遊客的地區,建築巨大美麗,裝飾著各種顏色的燈光。漫步在遊客群中,稍稍感受一下旅遊的悠閒與喜悅。
胡志明市街道夜景。
胡志明市街道夜景。
胡志明市街道夜景。
越南河流眾多,好像車行每三、五分鐘,就會遇到一條寬闊的河流,而隨車搭渡輪,是件稀鬆平常的事,也是我的初體驗。
在這些日子中,經過了許多河水,搭了許多次的渡輪,也搭船沿河在不同景點,下船漫步和在草棚下喝咖啡及冷飲,聽聽小姐唱歌。寬廣的河流,水色黃濁(不知是否最近時常下雨之故?)河面上除了眾多遊覽小艇、河上販賣各種冷、熱飲食與水果的小船和沙石運輸船之外,漂浮了許多的浮萍。根據我粗淺的知識,水上浮萍越多,表示河水的養分越高,亦即顯示河水的污染(例如附近田園的肥料沖刷進入河裡)比較嚴重。我看到人們在船上將吃剩的雞鴨魚肉的皮和骨頭,以及果皮和保麗龍杯與碗都丟進河裡。也許果皮和雞皮與骨頭丟進河裡,可以成為魚蝦和河蟹的食物,然而保麗龍和塑膠袋卻是經年不會腐爛,長期下來,越積越多,以致河灘和水面上,到處可見,經年累月下來,前景堪憂。
河面和河畔有許多浮萍和垃圾。
在這裡,幾乎每餐我都吃魚蝦,然而由於河水的污染,使我難免想到越南豐產的魚蝦和螃蟹,不知吃下肚的安全性有多高?然而,人既然已在此處,所謂入鄉隨俗,我也只能勇敢的吃下肚,不敢多想了。
說到勇敢吃下肚,在台灣的時候,基於衛生的考量,我是不敢吃路邊攤的食物的。如今,此地的人,習慣在路邊攤買或吃早餐及中、晚餐。在我經過之處,好像每隔三、五步,就有路邊攤,人們似乎也習慣在路邊吃東西。我不敢去推想那些食物的衛生性,反正人家怎麼買,我就怎麼吃,勇敢的。
除了賣食物的路邊攤之外,也到處是路邊咖啡冷飲店(或攤)。擺在外面的塑膠桌椅都是矮矮的,有點像是扮家家酒的小桌椅。我第一次跟着坐下來要喝咖啡時,朋友問︰「要喝什麼咖啡?」我說,熱咖啡,不加糖,不加奶精,並且加了一個英文字「black」強調一下。沒想到,店家沒法了解,端了一小玻璃杯,極濃,並且加了許多糖的咖啡。我看看其他人喝的是什麼咖啡?原來越式咖啡,是將磨好的咖啡倒進過濾鋁(?)杯,倒進開水,等濃濃,僅一點點的香醇咖啡滴進玻璃杯後,他們將它倒進裝滿碎冰塊的長玻璃杯裡,用細長湯匙攪和著碎冰塊和加了許多糖的咖啡,然後慢慢細飲享用。
除了胡志明市之外,我覺得其他地方的越南人,生活好像比較悠閑,步調比較緩慢。路旁咖啡店真的是無所不在,而且總是坐了不少人。他們坐著喝咖啡和聊天,也望著往來的行人。我早上六點多出門去運動,就看到一些人在喝咖啡了。
說到咖啡加很多糖,我發現越南人好像很喜歡在食物裡加糖和醋及辣椒,連青菜湯都會加糖。我不是個喜歡吃甜食的人,對於青菜湯和炭烤肉片及煎魚等等,都要加許多糖的食物,我一時也適應不了。不過,還是那句話,入鄉隨俗,我只能二話不說,勇敢的吃了。
在越南,河粉是最普通的食物,粗的、細的,早餐、中餐和晚餐,都可以享用。在美國時,時常跟小孩到越南麵館吃河粉,對於摘綠葉和豆芽及辣椒放進河粉的熱湯裡,再擠進一些綠檸檬汁的吃法,並不是完全陌生,不過配上現切開的一大顆椰子喝汁,倒也是初體驗。
河粉配上一大顆椰子汁。
我在越南吃到的米飯,似乎有兩種。其中的一種,米飯的顆粒似乎特別的小,我過去沒見過;另一種則有點像是台灣的在來米,有一個特別的味道(您要說它是香味也可以),吃著吃著,倒使我想起當年服預備軍官役時,坐小板凳吃在來米飯的過往了。我並不排斥吃在來米,但我更喜歡台灣的蓬萊米飯。

餓了,到餐館小坐。

吃個簡單的午餐。
喝杯冷飲和越式咖啡。
在越南的南方湄公河三角地區的兩個最大都市是 Can Tho (芹苴市,人口約一百三十萬)和Long Xuyen (龍川市,人口約四十萬人)。
芹苴市街景。
芹苴市街景。
芹苴市濱河公園。
Can Tho 在一百年前有越南西南首府之稱,我所看到的地方,建築新,道路寬廣,河邊綠地公園,讓人喜愛。我們搭船遊河,沿途下船數次,尋幽訪勝,看人家如何製作河粉,看河邊觀光雜貨店賣各種魚、肉乾貨,店員拿了甜漬乾烤小青蛙來,讓我們嘗嘗。基於禮貌,我取了一小片,因為不知製作過程是否衛生,淺嘗一點,意思意思;我對青蛙本來就沒有胃口,看到青蛙頭,我就更沒有胃口了。我們上岸,也走小巷弄,看人家在路旁擺各種青菜蔬果販賣。路上花朵開放,波羅密和椰子在樹上結滿了果實。
乘船遊河。
河上小船很多。
河岸有漂亮建築。
河上賣水果的小女孩。
許多水果我以前沒見過。

下船到河畔各種雜貨販賣店舖。
我們走過池裡滿是荷花、睡蓮和各種花卉的木橋,進了其中的一個頂棚覆蓋草葉的亭子,裡面有個年輕的女郎在唱歌。我們點了咖啡和冷飲,輕鬆聊天,與唱歌的小姐互動甚佳(雖然我們只有三個人懂得越南語),阿斌給了一個大大的小費,更是皆大歡喜。
蓮池、小橋、草亭。
過橋去草棚聽歌喝冷飲。
聽歌等飲料。
在河面上,船隻很多:運沙石的大船,載遊客的小艇,兜售青菜以及各種我見過和從未見過的水果的各種小船,還有那些賣熱餐及冷飲的船上攤販。我們一早不到七點就出門遊河,遊了一陣子,就該吃早餐了。阿秋跟賣早餐的船上歐巴桑買了熱騰騰的早餐,遞了一碗給我。我看到碗裡是河粉,配料有豬血、豬肉、鵪鶉蛋,還有肉上帶骨的豬肉。我著實遲疑了一下,還是想到衛生問題,不知道吃下去,腸胃是否受得了?阿秋說,這可是早餐喔,不吃就得餓肚子喔。我想到啟程到越南前,做事穩重的阿斌買了一些感冒藥,胃藥和頭疼藥,以防水土不服,心想,還有道阿斌的最後防線,所以也勇敢的把早餐吃下肚了。

小船上賣熱食和水果的小販。

我的早餐。
行事小心的阿斌,詢問他在越南當總經理的朋友,越南行要小心的事項是什麼?他的朋友說,越南的人們普遍善良,但在街上行走,不要使用手機,以免被搶,越南的冰品不要吃,因為他們用生水製冰,容易吃壞肚子。不在街頭巷尾使用手機,並不難做到,但是不吃他們的冰品,卻幾乎是不可能的。為什麼呢?可能是因為越南天氣炎熱之故(十二月中旬,氣溫依舊攝氏三十五度),凡是咖啡和各種飲料,全是加了滿杯的冰塊,要如何避免吃冰塊呢?還好,我吃了不少加冰的冷飲,身體沒有出現不適的情況。
龍川市是個新興的都市,建築較新,人口不算少,但也不擁擠,各種大超市及百貨公司都在市區,生活機能方便良好,但生活步調比胡志明市緩慢得多,空氣污染也沒那麼嚴重。晚上,在大商城旁邊,河畔的龐大露天咖啡冷飲區,坐滿了客人。在河畔桌邊,吹拂著河面過來的涼風,看著遠處倒影在河面上的燈火,喝著咖啡或冷飲,真是輕鬆自得,可以忘卻世間的紛紛擾擾。
哥倆好。
好吃的海鮮。
好吃的海鮮。
好吃的海鮮。
好吃的海鮮。

碰杯快飲。
夜景。
一家三口舉杯歡飲﹔小妹妹手上的不是啤酒啦!
夜晚龍川市的購物中心。
夜晚龍川市的購物中心。
購物大樓臨河的露天咖啡冷飲區。
龍川市河畔夜景。
龍川市河畔夜景。
夜晚坐在河畔,喝冷飲,聊天,滑手機,閒適得很。
住在這兒的時候,我每天清晨六點多,到了附近的河畔小公園,沿著綠池快走運動。繞一圈約七、八百公尺。早上來運動的人也不少。有好多組,可能是家庭成員或親友,男女老少都有,在那邊踢可以飛躍一段距離的羽毛毽子,踢過來,踢過去,有來有往,非常熱鬧。有一些婦女成組在練習一種體操或是氣功,有一個婦女在舞雙刀,另一個則身穿越南古典衣服,兩手各持一面扇子,在跳扇子舞(?)也有一些人像我一樣繞著池子快走。池裡有許多魚(魚腥味滿重的),但總有數組中年男女,來回橫渡池子作晨泳。
龍川市的河畔小公園。
龍川市的河畔小公園。
龍川市的河畔小公園。
小公園附近的地標。
清晨我總來沿湖快步走路運動。
橫跨湖中的小橋。
我繞著池子走了七、八公里,出了滿身汗。早晨起床昏昏沉沉的頭腦就清醒起來了。運動後,去吃簡單的早餐,然後回旅館洗個熱水澡,那種感覺,真的很好。
在胡志明市和龍川及芹苴市的週邊,經過了許多鄉野與小市鎮。穿插其間的道路,基本而言,路況相當的差,坑坑洞洞的,雨後坑洞到處積水,路面又甚為狹窄,加上那蜂擁而來的摩托車,為了避開坑洞(有時根本避不開)和機車,車子顛簸異常,坐在車內,頗不舒服。在此情況下,距離雖不算遠(也許只有百來公里吧),卻要花四、五個鐘頭(甚至更久)的時間,因此沿途有許多休息站。有許多是家庭式的路旁休息小店,提供咖啡和冷飲及點心,通常他們在路邊擺了許多小塑膠桌椅,甚至有吊床,讓休息的人躺在上面休息(我不知躺著要如何喝咖啡及吃東西)。也有些休息站規模相當的大,裡面除了有洗手間供人使用之外,也販賣各種水果、糕餅、麵、飯熱食及冷飲。看到這樣的休息站,使我想起將近四十年前,在我赴美留學和定居前,台灣沿著縱貫公路的那些休息站。現在台灣沿著高速公路的休息站,店面美觀,內有冷氣,越南未來,也許會是這個樣子吧?我覺得越南的公路,路況如此的差,這些欠缺的基礎建設,可能需要漫長的時間,才可改善與加強。
因為當初第一次在此喝咖啡時,完全不知道越南人喝咖啡的方式,要了一杯他們都搞不懂的 black coffee,從此在每個地方休息和點咖啡時,同行的阿環或是阿秋都特別交待店家過濾了一小玻璃杯,淺淺的一點點,又濃又少的熱咖啡給我,害我可說是有苦難言。這一天,阿秋要辦事,阿環開車帶我到附近一家規模很大的咖啡廳,要請我喝咖啡。我們坐定後,阿環照舊點了越式冰咖啡。我說這回我要喝不一樣的咖啡了。侍者拿來一本 menu 給我,我翻閱著那滿是越南文字的 menu,正不知如何是好,碰巧看到一個熟悉的字,那就是英文的拿鐵。我指著那行字說,就是它了。我想,總算可以喝到比較熟悉的咖啡了。咖啡廳的生意非常的好。阿環喝著他的冰咖啡,我等了好一會兒,才看到侍應生端著我的咖啡過來,這時,阿環的手機響起來了。侍應生將我的拿鐵放在桌上,阿環說,阿秋事情辦好了,要去接她,我們得走了。我心裡一驚,知道沒時間慢慢享用我的咖啡了。要我就此起身離去,可也心有不甘,所以我端起拿鐵,猛喝兩口,才心不甘情不願的離座,去上阿環的車。我看,下回,我還是乖乖的跟他們喝越式冰咖啡吧!
阿環等他的越式咖啡,我等我的拿鐵。
(2016-12-24)
【附記】
在台灣的商店和道路,都有中、英文標示,在越南可說完全不同,幾乎是完全看不到英文的標示牌,如果沒有懂得越南文或是會說越南話的人同行,我想我一定會寸步難行。我想,越南如果要吸引國際觀光客,一定要先加強這些細微的事情才行。
越南歌曲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迴響(1) :
- 1樓. 宋子平老師2016/12/25 08:02
第一張看起來像總統府。
耶誕節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