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朗諾的生活態度與愛的故事
2025/05/21 15:59
瀏覽612
迴響0
推薦15
引用0



The Best - Kevin Kern


朗諾的生活態度與愛的故事



〈一〉朗諾的生活態度
「要說跟死神很接近嘛,就請看這兒。」朗諾(Ronald)一邊說著,一邊在放映機上打出了一張照片。照片上的他,灰頭土臉的,站在世界貿易中心那崩坍下來的兩棟摩天大樓之前,右手拖著他裝滿教材的小行李箱(那是他到美國各地教課時必帶的行李箱)。四周像是一片廢墟,到處是坍塌的物件和飛揚的塵灰。臉上滿是灰白的塵土,照片上的他,露出微微的笑容,也許是劫後餘生的那分慶幸吧?

那年的九月十一日,當恐怖分子劫機撞擊紐約的那兩棟摩天大樓之時,朗諾正在其中一棟摩天大樓裡的一層樓中的教室教課。大樓在受到飛機的撞擊後,情況非常的混亂。大樓裡失去了電源,室內的樓板和牆壁以及樓梯都塌陷了,磚、石、桌、櫃和其他物品也到處散落。在一片混亂、驚恐和漆黑中,他經過許多個小時的摸索,才死裡逃生,平安的離開了那個危險地,但他有的學生卻死在了裡頭,沒有那麼幸運。

另外一年,在馬利蘭和華盛頓特區一帶,一對形同父子的黑人,伺機槍殺了好幾個人,不但嚇壞了那個地區的居民,也成為震驚美國的頭條新聞。當他們在一家 Home Depot 前狙擊一個婦人的時候,朗諾剛好在與槍擊地點只隔一條街的地方。

我和朗諾認識將近十年了。每隔一兩個月,他就會到我們的公司教課。頭已經全禿的朗諾,在教室裡總是喜歡說:「別看我現在頭上一根頭髮都沒有,我可曾是滿頭濃髮的喔!有照片為證。」於是他拿出了他在三十幾歲時,在加州的一家資訊公司當經理時的照片。那時的他,看起來有點像是個嬉痞,和現在頭禿而且總是眉開眼笑的他,真不像是同一個人呢。

在教室裡,他風趣幽默,老是要逗學生笑;他自己好像也很自得其樂。他私下也告訴我說,教書這個工作嘛,就是先要自己覺得快樂好玩,同時要學生也覺得有趣,不然幹這種行業,就太辛苦了。

將近六十八歲的朗諾,已經領社會福利金了,他仍然東奔西跑的,到美國各地去教課。

我問:「到這個年紀還到處飛來飛去,並且開車跑東跑西,不累啊? 」

他笑著說:「現在平均一個月只排兩個星期的課,還好啦!不然整天望著牆壁發獃,或是跟太太大眼瞪小眼的,豈不是要累死人? 」

說到他的太太,雖然她只有四十九歲,但是兩個鼻孔必須靠管子輸入氧氣,幫助呼吸。因為她的肺部有病,遲早必須動換肺的手術。

在教室裡,朗諾一般都是將手機改為震動式。他在教課時,常會接到他太太的電話。他一接到電話,開口的第一句總是:「 Yes,sweetheart(是的,甜心)。」

有時他會告訴他的太太,說他正在教課,等休息時間再打電話給她;有時他會走出教室跟她說話。

每次接完電話,他就向學生道歉說,他沒有關閉手機,實在是因為太太的身體隨時都有狀況,必須能隨時接到她的電話,她才會安心。他接著笑著說:「你們留意到沒有?我一接到太太的電話,第一句話一定是『是的,甜心。』這是基於二、三十年結婚的經驗所體會出來的心得啊。」

顯然的,歷經了生命的許多滄桑的朗諾,到了這個年紀,變得非常的豁達開朗了。

〈二〉愛的故事
正聞到爆玉米花的香味,我就看到丹(Dan)拿著一大包的玉米花走過來,說要跟我分享。我剛好正在吃 Trail Mix (就是混合著杏仁、胡桃、花生、葡萄乾和葵花仔等等的,沒加鹽的天然食品)。我對他揚了揚我手上的這包 Trail Mix,說了聲:「謝啦,我自己也在忙著吃東西呢。」

我請他坐下來閒聊一下,因為丹最近才到我們的單位上班,我跟他還不熟,迄今還沒有機會跟他聊聊呢。

「啊,你在吃健康食品呀?」他說。

「好像年紀越大,就越留心自己所吃的東西呢。」我半開玩笑的說:「這只是在我自己的能力範圍內,能夠盡點照顧自己身體健康的責任而已。我希望將來要離開這個塵世的時候,能夠輕鬆瀟灑的走,不至於受到太多病痛的折磨。」

他說注意飲食,保持健康是對的;人往往是在失去了健康,才了解健康的可貴。他現在能真正的,充份了解健康的可貴,因為在去年的七月,他才動了換腎的手術,如今像是獲得了重生,對於生命和每天的生活,都感到格外的珍惜。

丹告訴我,他的腎臟患了一種叫做 IgA nephropathy 的疾病(是一種天生的, 無法治癒的絕症)。在西元二零零一年的時候,他的腎臟就只剩下百分之三十的功能,每週要洗腎三、四次才行。

到了二零零六年,他面臨了若不換腎,很快就要向這個世界說再見的階段了。

丹有四個女兒,每個人都願意捐出一個腎盂給他。但是,那一年,他的大女兒已經懷孕,二女兒車禍受傷,三女兒也懷孕了,唯一可能捐贈腎臟的,就只剩下他第四個女兒了。

他二十四歲的小女兒在小學教書,很樂意捐出一顆腎臟給他。然而,他卻開始遲疑起來了,因為,他實在不願意自己的女兒冒任何的風險。

小女兒和她的丈夫深深覺得,他們都是在沒有祖父的環境下成長的,所以,他們實在不希望自己未來的子女,也是面對如此的情景。他們希望自己的子女,會在祖父母的身旁度過快樂的童年。小女兒也深深覺得,自己的生命是來自父母,這也是能回報父親,表達感激之情的一個機會。

最後,丹終於體會到,雖然我們要樂於施與,但有時候接受贈與,也是 OK 的。於是他同意接受小女兒的贈與,同意接受腎臟的移植。

在二零零七年七月的一個早晨,經過三個小時的手術,丹的小女兒在左邊的腎臟,被摘下來了,然後再花了三個小時,立即將那摘下的腎臟,移植到丹的體內。

完成手術的第一天,丹的小女兒就迫不及待的,想要去探望她的父親,但是因為傷口疼痛,致使她得等到次日,才能勉強的到窗口,看望她手術後的父親。

醫院裡掛著一個小鐘。醫院裡有一個傳統,就是在內臟移植手術成功以後,受贈人要到掛著小鐘的地方,拉線敲鐘,向贈與人表達謝意與敬意。

當丹敲響那個小鐘的時候,不禁淚流滿面。醫院的工作人員,停下了手邊的工作,也都熱烈的鼓掌。而丹的女兒,在聽到自己的父親敲響那個小鐘的時候,更是忍不住掉下了欣喜的淚珠。

丹對我敘述著他個人親身經歷的故事,在不覺間,他的聲音便哽咽起來了。

最後,在他要起身離開的時候,他對我說:「換了的這顆腎,根據醫生的評估,可以維持約二十年。這等於是說,我的女兒,贈給了我二十年的生命。有了這番體驗,我才終於能深切的了解,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愛,比名,比利,都更有意義多了,更加重要多了。現在,我和家人的關係更為親密,和朋友的交往更為友善,而更重要的是,我更珍惜每一刻活著的時光。」




朗諾的生活態度與愛的故事 https://old.ksnews.com.tw/wp-content/uploads/2025/05/ksnewsim20250521001-20250521001-2025-05-20_23-00-44_504621.pdf

             (2024-05-21 於更生日報副刊)   

【附記】

這篇文章刊出時,距離文稿寄出的日期,約五個月又兩個半星期。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心情隨筆 心情日記
自訂分類:不分類
上一則: 你有勇氣去嘗試嗎?
下一則: 孫兒的生日派對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