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方驚訝中,習近平與川普繼釜山會面後不過短短3周再度通話。美方視角中,這次通話著重跟進中美之間的經貿承諾,並催生有關協議;陸方視角下,重申台灣問題的原則立場則為當前要務。川普放下電話後,隨即轉頭再向高市早苗致電之舉,也創下美國的盟友與中國大陸起釁時,美國總統先和對手陣營進行頂層溝通,再回頭對自家盟友施加影響力的先例。

套用川普在釜山用以形容中美當前格局的G2(兩國集團)概念,中美進入G2時代後,第一個被用以試驗兩強「共治」成色的案例,竟是日本,以及被高市政權提早牽引上桌的台灣問題。

釜山會面時,習川未將台灣問題列入議程,或是因考慮雙方就此的共識未臻成熟,若照舊各抒己見,進行「坦承的」立場交換,恐使經貿和打擊毒品等其他務實問題的氛圍受到震盪。因而留待明年川普訪華時再談亦可。然而,高市突如其來的暴衝,卻使陸方不得不提前展露在這一問題上的政治意志,並將台灣已於二戰後回歸中國這一命題,上升到中美應共同捍衛二戰戰果和戰後國際秩序的高度。

對此,川普似僅諦聽陸方立場,未持異議。就台灣問題,也不再澄清美國的「一中政策」未改、將繼續依循一法三公報和六項保證,及反對任何一方片面改變台海現狀等語。顯見此次陸方發難歸責的對象,並非美國。

而圍繞大陸針對高市發言進行的一系列反制舉動,比對雙方通稿,川普均未表達強烈反彈。至於川習通話後,川普又如何做高市的工作?高市僅以一句「不便透露」帶過。但高市在這個話題上,無法引述出任何美方力挺自己「抗中」的隻言片語,也已可讓人感受到日方面臨的壓力。

川習通話後,川普稱許中美兩國關係如今「十分強健」;近日,陸美還舉行了海上軍事安全磋商機制年度會晤,探討兩軍在海空空間相遇時的安全互動準則,足證不論是兩國還是兩軍關係,都仍在「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的階段。若因高市聲言或將武裝介入台海局勢,而引致日美安保體制與中國大陸劇烈碰撞,至少在眼下,並非中美雙方之所願。

尤引人注意者,還在於川普在川習通話後說,在經貿問題處理進展順利後,「接下來,我們就可以著眼於大局了!」而圍繞大局問題的對話,將在2026年4月川普訪華和明年稍晚習近平對美進行國是訪問時進行。

至於川習眼中的大局包括哪些?可以想見,台灣絕對是其中一題。但除台灣之外,中美兩國長期的相處之道,俄烏邁向停戰後,中美俄歐各方間的關係平衡;川普念茲在茲的核裁軍談判,和美國在西太平洋的既有政經軍存在,如何與大陸積極向周邊地區投射的國力有序共存?甚至是委內瑞拉、朝鮮半島、加沙和平等問題,都可能被放在川習的G2視域裡探討。

高市此次承受的壓力,足證川普絕不願意接受美國利益的界定和美是否應動用軍事介入某問題,竟受友盟國家的牽絆而非出於己身決策。具有正式同盟安保體制的日本尚猶如此,台灣更足深思。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